① 制冷工况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一台制冷机如果不说明工况,其制冷量是没有意义的
同学你是石油化工 热动的吧??
② 实际制冷循环与理论制冷循环有何区别
理论循环已经假设排除了冷媒在循环过程中的沿程阻力损失、冷热量损失。
1、制冷形式不同:
实际循环存在压力、温度的损失,会有闪蒸;而理论循环没有。
理论循环是理想情况下的制冷工况。实际的循环过程中是有能耗的。
2、压缩过程不同:
理论循环蒸发过程和冷凝过程没有传热温差,都是等压过程,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isenthalpy过程,进入膨胀阀的冷凝压力饱和液体,进入压缩机是饱和蒸汽的蒸发压力。制冷剂在管道中流动,无摩擦损失。
实际循环,蒸发和冷凝过程存在,从冷凝器传热温差,进入膨胀阀是过冷液体,离开蒸发器和压缩机过热蒸汽,压缩机不是等熵压缩过程,熵增加,节流过程不是一个等焓过程,比焓值会增加,制冷剂流量管中存在摩擦损失和传热损失。
3、定律不同:
理论循环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劳克斯定律,但实际的循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开放系统。压缩机吸气、排气压力和温度。与理论相比有许多错误。这与压缩机的特性有关。
与理论制冷循环相比,实际制冷循环有“压力损失”、“压缩间隙体积”、“冷热损失”等,但理论循环没有考虑在内。
(2)制冷循环的工况是什么扩展阅读: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由于空气定温加热和定温排热不易实现,故不能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在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中,用两个定压过程来代替逆向卡诺循环的两个定温过程,故可视为逆向布雷顿循环。工程应用中,压缩机可以是活塞式的或是叶轮式的。
从冷库出来的空气进入压气机后被绝热压缩,温度升到环境温度以上;然后进入冷却器,在定压下将热量传给冷却水,温度等同于环境温度;再导入膨胀机绝热膨胀,温度进一步降到冷库温度以下;最后进入冷库,定压吸热(吸收的热量称为制冷量),完成循环。
③ 空调工况是啥意思
空调工况是指空调工作或是测试时的工作环境,主要是当时的温度、湿度。因为温度和湿度不同,空调的制冷量会有一定的差距,故所说的制冷量都是指在标准工况下测得的数据,空调制冷的标准工况是指室内机的环境干球温度为27度,湿球温度度为19.5度,室外机的工作环境干球温度为35度,湿球温度为24度。
④ 什么是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在原理上与其他循环相同,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四大部件。 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吸气口,吸气口位于压缩机电机端部。对于双机头机组,两个制冷剂系统各自独立,然后制冷剂气体均匀流过电机壳体, 带走电机热量,进入螺杆慈和空间。螺杆相互慈和使制冷剂气体压缩,同时螺杆转子顶部喷油。与压缩过程的制冷剂混合,清洁螺杆齿和内腔内壁。 喷油不但能润滑螺杆驱动接触面,更重要的是密封阴阳转子、内腔表面之间接触间隙,间隙密封良好,将减少压缩机高低压侧之间冷剂的泄漏,因而提高压缩机效率, 压缩完成后冷剂气体和油得混合物从螺杆排气端排出,进入一次油分离器。 一次油分离器位于压缩机排气一侧,由不锈钢丝网和离心通道组成。制冷剂气体和油的混合物流过不锈钢丝网,流速和方向的变化,这样部分油分离出来。 冷剂和剩余的油流经离心通道时,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集中在通道壁上。最终,从这两部分分离出来的油集中在一次油分底部,然后流回压缩机油槽。 这样含少量油冷剂气体流经止回阀和排气隔离阀,进入二次油分离器。二次油分离器同样包括一个离心流道,到后面有一个吸附分离段。油气混合物流经这两部分时,悬浮 态的微小油滴将分离出来。 微量含油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内的分气板使气流均匀掠过冷凝管束。来自冷却塔的冷却水灾冷却管束内流动并带走冷凝热。使制冷剂气体不断过冷,凝结。制冷剂液体液体自冷凝器底部排出。然后持续流过隔热阀、过滤于干燥器、电子膨胀阀和多孔板。 制冷剂液体在流经电子膨胀阀后压力降低因而 有少许闪发。少许闪发的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经过均匀布液,覆盖每根管子,冷剂蒸发的同时带走热量,然后从压缩机吸气口进入压缩机,继续 上述循环。
⑤ 制冷压缩机的标准工况是多少
制冷压缩机由于使用的工质和使用条件的不同,有不同的制冷量。为了比较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制定了几种工况。其中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是常用来比较压缩机制冷能力的两种工况。
国产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工质为R12、R22,蒸发温度-15℃,吸气温度15℃,冷凝温度30℃,过冷温度25℃。
国产压缩机的空调工况:工质为R12、R22,蒸发温度5℃,吸气温度15℃,冷凝温度35℃(有的资料为40℃),过冷温度30℃。
也就是说,标准工况为t0/tk=-15/30
⑥ 制冷的工况是表示什么
制冷的工况是个学术名词,意思是一台制冷机它是用的什么方法方式制冷,这只是一个概括,它还笼统的把制冷机的制冷量,工作电机的功率都概括在内。
⑦ 制冷三大工况指的是什么
制冷工况有制冷装置的工况、制冷机组和制冷压缩机工况三类。
在制冷原理所讨论的范围内,更多的是指制冷压缩机的工况。
工况指制冷机工作时的温度条件。由于制冷机的性能随制冷剂种类、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变化而变,因此在说明一台制冷机的制冷量、功率消耗等性能指标时,必须说明制冷剂种类、冷凝温度、蒸发温度等条件。在这些条件中,温度条件是最重要的,这些温度条件即为工况。
从工况所针对的使用场合来区分:
工况有使用工况、设计工况、标准规定的试验工况等三类。使用工况指制冷机实际运行时的工作条件;设计工况指设计者选取的设计条件,设计工况通常选取试验工况。试验工况是标准规定的、在试验或检验制冷机时的工作条件,试验工况应尽可能符合使用工况或是较使用工况更苛刻。
⑧ 汽车空调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指出各过程制冷剂状态、温度、压力的变化)
汽车空调的制冷过程
汽车空调和其它空调制冷都一样。把温度通过人为的方式使它下降(或者说把温度从较高的物体转移给较低的物体)叫做“人工制冷”,简称“制冷”。 蒸汽压缩循环式制冷(空调)系统都是通过四个过程来完成的。即:节流过程——蒸发过程——压缩过程——冷凝过程。 节流,通过节流装置,即节流阀(也称调节阀或膨胀阀,在汽车空调中通常叫膨胀阀或孔管)。制冷剂的高压液体经过阀的狭窄通道使其流量和压力得到节流变小而成为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虽然变了,但形态未改变。 蒸发,通过热交换装置,即蒸发器。低压液体在其中与外界(驾驶室)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即传热,实际为吸热)而产生沸腾(汽化)现象。从而使空间的温度不断得到降低。沸腾(汽化)后产生低压制冷剂气体,从而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但压力未改变。 压缩,通过气体压缩装置,即制冷压缩机。低压低温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经过压缩,变为高压高温气体排出。 冷凝,通过热交换装置,即冷凝器(也称散热器)。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在其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实际为放热)而冷凝(冷却)成高压液体,从而又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但压力未改变。 整个制冷过程就是通过这四个装置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来完成的,系统用管道将此连接,制冷剂在此系统中如此反复循环,从而不断使温度得到降低。 为了使制冷能正常进行,系统在冷凝器通向膨胀阀之间加设了储液干燥器(通常称干燥过滤器或干燥瓶)。干燥和过滤制冷剂中的水份和杂质,并储存制冷循环所需要的制冷剂。 此外还有一些附属装置,如冷凝器用的散热电子风扇,蒸发器用的鼓风机,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在低压侧蒸发器至压缩机之间还加设了气液(油)分离器等。 为了使空调系统能安全自动运行,系统在高低压侧分别设置了压力控制器(压力开关);低压侧的蒸发器上设置了温度控制器(温度感应器或传感器);整个电气系统由电脑或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化运行。
⑨ 制冷中什么叫“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
1、制冷工况
空调的制冷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环境条件不一样,制冷量也不一样。用来测定空调制冷量的环境条件称为空调的制冷工况。
2、标准工况
生产厂表明风机盘管的制冷能力都是在下列工况下给出的:供水温度7℃,回水温度12℃;处理空气的初状态: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5℃。上述工况被认定为各生产厂提供风机盘管制冷能力的统一数据,称为标准工况。
制冷系统运行中的正常工况
1、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应比蒸发温度高5-15℃;
2、压缩机的排气温度R22系统不得超过150℃;
3、压缩机曲轴箱的油温最高不得超过70℃;
4、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应与蒸发压力相对应;
5、压缩机的排气压力R22系统不得超过1.8MPa;
6、压缩机的油压比吸气压力高0.12-0.3MPa;
7、经常注意冷却水量和水温,冷凝器的出水温度应比进水温度高出2-5℃为宜;
8、经常注意压缩机曲轴箱的油面和油分离器的回油情况;
9、压缩机不应有任何敲击声,机体各部发热应正常;
10、冷凝压力不得超过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