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冷冻食品可以保鲜
经过急速冻结处理的加工食品,营养流失很少。另外,在零下18℃恒温条件下储存,可以使食品的营养价值保持在理想状态。
冷冻食品中用到的蔬菜、肉类等生鲜原料一般都是就近的农场或者种植基地提供的,收获之后直接配送到冷冻食品加工厂,从采摘到冷冻的时间很短,并且正规的冷冻加工厂会对食品的品质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清洗干净才用于加工。
冷冻果蔬与新鲜果蔬相比,营养价值是相同的,甚至可能比一些新鲜果蔬的营养价值还高。因为,新鲜果蔬在被采摘后,经过数天运输才能抵达厨房,尤其是当这些果蔬与热和光充分接触时,许多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会在运送过程中流失。
对于肉类来说,在温度极低的条件下,肉中的水分会被冻成冰晶,导致蛋白质发生冷冻变性和一系列理化性质的改变,确实会影响口感。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基本不会在保存过程中发生变化,虽然会损失小部分可溶性蛋白质、盐类、维生素等水溶性营养物质,但并不会影响核心营养。
(1)为什么食物制冷保存扩展阅读
冷冻食品注意事项
1、冷冻食品也有保质期
频繁开关冰箱门,温度波动大,冷冻食品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一般建议冷冻食品在家储存不要超过两个月。
2、不宜反复冷冻
冷冻食品第一次解冻时,食物内的水分会重新分布,细胞内水分向外流失,使那些易溶于水的营养素,比如某些维生素随之流失。同时,小冰晶会不断变大,这样冰晶对细胞的伤害就会增大,当再一次解冻时营养就会损失很多。所以,冷冻食品不宜反复冷冻。
B. 冷冻食物的保鲜原理是什么
通过降低温度从而降低食物上附着的细菌、微生物的活性或让细菌休眠。如食物常温能保存5天,降温后,细菌的活性降低,有些细菌进入休眠,就可以让食物多保存很多天。降温不能杀死细菌,只能让它们降低活性或进入休眠状态。
C. 为什么要把东西冷凉了才放冰箱里
一般超过60℃,绝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而低于4℃,细菌增殖明显缓慢。如果选择把热菜放凉再放入冰箱,当饭菜降到60℃时,细菌开始滋生繁殖,室温下放的越久,细菌繁殖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应及时冷藏。
所以,饭菜在进冰箱之前的时间,越短越好。 多在室温下放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D. 为什么食物要放凉后才能放进冰箱
坊间一直流传饭菜要先放凉才能放到冰箱里,否则容易把冰箱搞坏。不过,蝌蚪君前几天又看到有文章说,这么做是错误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饭菜中的细菌在常温下的繁殖非常快,具体速度如下↓
饭菜炒好后,温度会从 100 ℃ 左右开始逐渐下降:
。当食物温度降到 60 ℃,就有细菌开始生长;
。温度降到 40~30 ℃,细菌们会很愉快,旺盛繁殖;
。而降到 7 ℃,大多数细菌就消停下来了,进入休眠状态。
其二,即使滚烫的饭菜,只要妥善密封、减少水蒸气外溢,也不会对冰箱造成太大负担。
所以,没必要先把饭菜冷凉再放进冰箱,最好趁饭菜还滚烫的时候密封放进冰箱,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的细菌。
事实究竟如何呢?
◆ ◆ ◆
首先,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繁殖引起的,这一点没什么好争论的。这些微生物,既有可能是食物本身所携带,也可能来自于外界的污染。而微生物的繁殖,又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
具体到饭菜,充分加热可以杀死大部分微生物。所以,隔夜饭腐败主要是因为外界的细菌进入饭菜、在合适的条件下大量滋生。
那么,什么才算合适的条件呢?
理想的情况下,细菌2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刻意培养一个细菌,10个小时之后可以得到10亿个。问题是,绝大多数时候,情况没这么理想。
细菌的生长繁殖主要受五个因素影响:温度、气体、渗透压、营养物质和氢离子浓度。[1] 破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能有效阻止细菌的生长。
例如,冰箱凭的是低温,蜜饯、盐渍利用的是高渗透压,大米烘干、小麦晾晒、葡萄炮制成葡萄干等,则是通过减少水分,延长保存期。
除了以上五种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避免外界细菌进入,从源头解决问题。饭菜不慎做多了,可以提前盛一份出来,利用保鲜膜或保鲜盒密封,隔绝细菌。
只要隔绝外界环境对饭菜的影响,即使在常温下放凉也没什么。这其实就是在重复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嘛。
▲ 李斯特菌
一方面,国内外的调查都显示,Lm在家用冰箱中广泛存在,[2] 另一方面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 到 8℃ ,而家用冰箱的冷藏温度一般为 4℃ 。
这个温度本身就不足以抑制 Lm 的生长,如果把滚烫的食物放进冰箱、引起冷藏室温度整体增高,就有可能给它大量繁殖、污染食物的机会,进而引起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热性胃肠炎等恶性疾病。
除了嗜冷菌以外,冷藏室内的普通细菌、霉菌,也有可能因为升温受益。所以,把滚烫的饭菜放进冰箱,未必是一种好方案。
冷藏保鲜是一门大学问,对于不同的食物应该采用不用的方法。比如肉类本身含有的细菌数目较多,不仅要防止细菌进一步增殖,还要提防它污染别的食物;水果的口感和乙醇密切相关,乙醇含量又由环境中氧含量决定,到底是要好吃还是要耐放?[3]
对于饭菜来说,需要注意的还是上面所说的那两个方面:
一个是尽量减少食物本身的含菌量,食物买回来最好先清洗再放进冰箱、烹饪之时一定要对食物充分加热;
二是要做好冰箱除菌工作,冰箱内不要堆积太多食物,也不要长时间储藏食物,定期使用除菌剂或者直接购买带除菌功能的冰箱,都是不错的方案。
真相
剩菜剩饭的细菌繁殖受很多因素影响,可以通过温度外的其他手段控制,不必为此将热菜放入冰箱。这样做反而有可能导致冰箱内的嗜冷菌繁殖,得不偿失。
---------------------------------------------
参考文献
【1】李凡, 刘晶星, 徐志凯等. 医学微生物学[J]. 北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8, 67.
【2】 朱美娟, 邵占涛, 李颖等. 北京市顺义区家用冰箱中嗜冷菌的检测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2): 173–174.
【3】李家政, 毕大鹏. 不同保鲜膜包装对蜜柚冷藏效果和货架品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 315–315.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E. 食品冷藏原理
食品变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食品外部的微生物和内部的酶所引起的,低温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降低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这种效果就越明显。将食品放在低温下一般能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且还不会变质,这就是食品冷藏的基本原理。
一、 冷却,即食品温度的降低没有引起食品中水分的结冰;
二、 冻结,即食品温度的降低使其中的水分大部分结冰。
一般植物性食品,其腐烂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的影响,例如蔬菜和水果在储藏时,虽然不在地里继续生长,但他们仍然是个有生命的生物,还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能够抵抗微生物的入侵。在植物呼吸过程中的氧化作用,能把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氧化成无害物质,使植物的细胞不受其害,从而阻止了微生物细菌的入侵。呼吸作用能控制机体内酶的作用,防止外界微生物的入侵引起食品的腐烂和发酵。但食品呼吸作用也要消耗体内物质,使活体逐渐衰老和干枯。所以,要长期储藏植物性食品,必需维持它们的活性状态,还要减弱呼吸作用。低温能够减弱蔬菜和水果类食品的呼吸作用,延长储藏时间;不过温度太低,会使它们冻死,因此要有合适的冷藏温度。
鱼、肉家禽等动物性食品在储藏时是无生命的,物体内部的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控制引起食品变质的酶作用,也不能抵抗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作用。低温可以抑制酶的作用,也能阻止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使食品内部的化学作用变慢,在较长时间内能维持新鲜状态。因此,动物性食品的储藏温度越低,保存的时间就越长。但是在冻结温度以上是不能取得明显效果的,因此必须在冻结点以上储藏才有效。
F. 为什么食物要放凉了在放到冰箱里啊
有几个原因:
1 冰箱内部应该维持4度左右,这样,冰箱里储藏的食物才能放得久。当你把热的东西放进冰箱里,冰箱里温度会生高。那么你就没有达到“冰箱内部应该维持4度左右”这个条件。这样,冰箱里储藏的食物容易变质。
2 当你把热的东西放进冰箱里时,你将一些热量带进里冰箱,冰箱需要增加工作量才能把温度降下来,这需要耗电,也增加了冰箱的负担。
3 因为热的物体的表面温度下降快,可里面的温度下降较慢,这个过程就会有细菌滋生。
4 热的食物会使周围的气温升高,冰箱就得在大功率运作。 而且会产生水气,凝固在冷板上容易结冰,食品在冷缩时还会吸进冰箱里的异味。
G. 为什么食物要冷藏才能保鲜
为什么冷冻食品可以保鲜。
因为食品细胞在冷冻降温吋会有变化,当食品温度降至一5℃〜-11℃时,细胞内的水会结冰成冰晶,这个温度带称为“最大冰晶生成带”。食品冷冻速度的快慢使冰晶生成的大小不同,时问越短冰晶越小;冷冻速度慢,生成的冰晶就大,便会刺破细胞膜。一旦解冻,细胞液就会流失,使食品降低鲜味,流失营养。速冻可以使食物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一冻结过程。在食物被速冻过程中,将形成最细小的冰晶,这种细小的冰晶不会刺破食物的细胞膜,这样,在化冻时细胞组织液得到完整保存,减少营养流失,达到保鲜目的。
H. 饭菜为什么要凉了才能放冰箱
“饭菜要凉透了才能放冰箱,否则不仅费电,还会折损冰箱寿命。”有这种观点的人恐怕不少,但科学实验告诉你,这样做很容易导致细菌繁殖滋生,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饭菜做好后,当温度开始下降,细菌就开始“入驻”了。研究发现,当食物的温度降到60℃,就有细菌开始生长;温度降到30℃~40℃,细菌们会很愉快,旺盛繁殖;降到4℃,大多数细菌消停下来,进入休眠状态。因此,4℃~60℃也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带”。做好的饭菜应该尽快降温至4℃以下保存,以免细菌大量繁殖。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食物在室温下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很多人担心热菜直接放进去会损害冰箱。其实,现在的冰箱制冷效率大大提升,虽然热菜放冰箱会稍微增加冰箱负担,也会多耗一点电,但都在冰箱的正常运行范围内。与其细菌滋生导致食物坏掉,多花这点电费并不可惜,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为了防止细菌滋生,最好的办法是趁热放入冰箱。当然,趁热不是说刚出锅、很烫就放进去。可以提前用保鲜盒或者保鲜袋装好,室温下放一会儿,在不低于60℃(感觉到烫但不会烫伤)之前放进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冰箱并不能杀死细菌,只是对其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少数细菌在冰箱中依然能生长。所以,放入冰箱的食物也要尽快吃掉,吃前要充分加热。
I. 为什么冰箱可以冷藏食物
通过降低温度从而降低食物上附着的细菌、微生物的活性或让细菌休眠。如食物常温能保存5天,降温后,细菌的活性降低,有些细菌进入休眠,就可以让食物多保存很多天。
降温不能杀死细菌,只能让它们降低活性或进入休眠状态。要杀菌的话,进行加热就可以。大部分细菌在80度的时候,经过10-20分钟就可杀灭。
夏天食物坏的快,冬天食物不放进冰箱也不容易坏就是这个道理。
J. 为什么食物要放凉后才能放进冰箱
坊间一直流传饭菜要先放凉才能放到冰箱里,否则容易把冰箱搞坏。不过,蝌蚪君前几天又看到有文章说,这么做是错误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饭菜中的细菌在常温下的繁殖非常快,具体速度如下↓
饭菜炒好后,温度会从 100 ℃ 左右开始逐渐下降:
。当食物温度降到 60 ℃,就有细菌开始生长;
。温度降到 40~30 ℃,细菌们会很愉快,旺盛繁殖;
。而降到 7 ℃,大多数细菌就消停下来了,进入休眠状态。
其二,即使滚烫的饭菜,只要妥善密封、减少水蒸气外溢,也不会对冰箱造成太大负担。
所以,没必要先把饭菜冷凉再放进冰箱,最好趁饭菜还滚烫的时候密封放进冰箱,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的细菌。
事实究竟如何呢?
◆ ◆ ◆
首先,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繁殖引起的,这一点没什么好争论的。这些微生物,既有可能是食物本身所携带,也可能来自于外界的污染。而微生物的繁殖,又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
具体到饭菜,充分加热可以杀死大部分微生物。所以,隔夜饭腐败主要是因为外界的细菌进入饭菜、在合适的条件下大量滋生。
那么,什么才算合适的条件呢?
理想的情况下,细菌2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刻意培养一个细菌,10个小时之后可以得到10亿个。问题是,绝大多数时候,情况没这么理想。
细菌的生长繁殖主要受五个因素影响:温度、气体、渗透压、营养物质和氢离子浓度。[1] 破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能有效阻止细菌的生长。
例如,冰箱凭的是低温,蜜饯、盐渍利用的是高渗透压,大米烘干、小麦晾晒、葡萄炮制成葡萄干等,则是通过减少水分,延长保存期。
除了以上五种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避免外界细菌进入,从源头解决问题。饭菜不慎做多了,可以提前盛一份出来,利用保鲜膜或保鲜盒密封,隔绝细菌。
只要隔绝外界环境对饭菜的影响,即使在常温下放凉也没什么。这其实就是在重复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嘛。
▲ 李斯特菌
一方面,国内外的调查都显示,Lm在家用冰箱中广泛存在,[2] 另一方面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 到 8℃ ,而家用冰箱的冷藏温度一般为 4℃ 。
这个温度本身就不足以抑制 Lm 的生长,如果把滚烫的食物放进冰箱、引起冷藏室温度整体增高,就有可能给它大量繁殖、污染食物的机会,进而引起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热性胃肠炎等恶性疾病。
除了嗜冷菌以外,冷藏室内的普通细菌、霉菌,也有可能因为升温受益。所以,把滚烫的饭菜放进冰箱,未必是一种好方案。
冷藏保鲜是一门大学问,对于不同的食物应该采用不用的方法。比如肉类本身含有的细菌数目较多,不仅要防止细菌进一步增殖,还要提防它污染别的食物;水果的口感和乙醇密切相关,乙醇含量又由环境中氧含量决定,到底是要好吃还是要耐放?[3]
对于饭菜来说,需要注意的还是上面所说的那两个方面:
一个是尽量减少食物本身的含菌量,食物买回来最好先清洗再放进冰箱、烹饪之时一定要对食物充分加热;
二是要做好冰箱除菌工作,冰箱内不要堆积太多食物,也不要长时间储藏食物,定期使用除菌剂或者直接购买带除菌功能的冰箱,都是不错的方案。
真相
剩菜剩饭的细菌繁殖受很多因素影响,可以通过温度外的其他手段控制,不必为此将热菜放入冰箱。这样做反而有可能导致冰箱内的嗜冷菌繁殖,得不偿失。
---------------------------------------------
参考文献
【1】李凡, 刘晶星, 徐志凯等. 医学微生物学[J]. 北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8, 67.
【2】 朱美娟, 邵占涛, 李颖等. 北京市顺义区家用冰箱中嗜冷菌的检测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2): 173–174.
【3】李家政, 毕大鹏. 不同保鲜膜包装对蜜柚冷藏效果和货架品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 315–315.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