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菱机床和牧野机床那一个好
模具行业牧野可能用的多一点。个人感觉牧野要好一点,但具体也要看哪种类型的机床,像龙门的话牧野就没有。
② 日本三菱机床发展历史
日本的数控发展史
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之发展异常重视,通过规划、法规(如“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等)引导发展。在重视人才及机床元部件配套上学习德国,在质量管理及数控机床技术上学习美国,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1978年产量(7,342台)超过美国(5,688台),至今产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产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占59%)。战略上先仿后创,先生产量大而广的中档数控机床,大量出口,占去世界广大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一步加强科研,向高性能数控机床发展。日本FANUC公司战略正确,仿创结合,针对性地发展市场所需各种低中高档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领先,在产量上居世界第一。该公司现有职工3,674人,科研人员超过600人,月产能力7,000套,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在国内约占70%,对加速日本和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
三菱系统发展史
自从1952年在美国诞生第一台数控机床后,三菱电机于1956年就开始了数控系统的研发,到日前已经有50多年的开发历史,使其拥有丰富的数控系统开发经验,且产品性能优越。但由于正式进入中国的时期比较晚,用户只是从国外引进的设备上认识三菱数控系统。随着近年三菱电机对中国市场的日趋重视,三菱数控系统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跻身中高端数控系统三甲之列,其产品性能也不断得到市场和广大用户(尤其是模具行业)的认可。
作为一般通用数控系统,三菱数控从较早的M3/M50/M500系列直到现在主流的M60S/E60/E68系列,三菱数控经历了数代产品更替和不断技术革新及提升。
M3/L3数控系统是日本三菱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适用于数控铣床、加工中心(3M)与数控车床(3L)控制的全功能型数控系统产品。
之后日本三菱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开发了MELDAS 50系列数控系统。其中,MELDAS50系列中,根据不同用途又分为钻床控制用50D、铣床/加工中心控制用50M、车床控制用50L、磨床控制用50G等多个产品规格。
2008年,为完善市场对三菱数控系统的需求,三菱推出了一体化的M70系列产品,相对高端的M700系列而言,其性价比更优.
M70系列定位于中国大陆市场,目前拥有搭载高速PLC引擎的智能型(70A)和标准型(70B)两种产品。
现在,继承了M700系列中大部分技术和新功能的M70系列数控系统已成为三菱电机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的主推机型
三菱品牌其它杂七杂八的资料,自己看着整理用吧:
三菱是一个大家熟知的品牌,在三菱产品中,线切割和火花机业务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等领域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作为三菱电机集团的一员,三菱电机自动化一直致力于为客户在工业自动化、电力控制及其他相关业务上提供专业、优质及有效的产品设备和解决方案,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电力、钢铁、食品、饮料、包装、石化及汽车、IT电子、家用电器模具制造等领域,为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及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在国内公司和国外在华企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首先,作为一家全球性综合性的公司,三菱电机多年来在各种领域中孕育起来的综合技术优势是其它厂家无可比拟的。比如三菱将自己最尖端的技术和最优秀的产品,如数控系统、变频器、电器开关等应用到自己的机床中,这样既保持了技术的稳定性,同时又降低了成本。其次,三菱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技术更新迅速,机型更新速度快,基本上每年要推出一个以上新产品,这样的研发速度和实力也是其他公司所难以企及的。另外,三菱在中国的工厂比较成熟,大连工厂已具有十年历史和一定规模,正以每月120台的速度推出适合中国市场及符合中国相关标准的机床。它采用的整套管理体系包括品质、采购、主要零部件、包装均与日本公司完全统一,这就从技术层面上确保技术的先进性与产品的稳定性。
除了产品的先进性与稳定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其产品销售息息相关。从销售模式上来讲,三菱电机采用销售代理制。采用代理商销售的优越性在于:其一,生产成本的可控性,不管市场增长还是下降,生产成本始终保持基本可控状态;其二,采用代理制可以迅速地占领市场,可以达到很快的扩张速度;其三,实现资源优化,降低了培养大批销售人员的成本,将获取的利润和资源更有效地投入到研发中去。三菱对代理商的管理比较严格,每年对代理商进行两次培训。在代理销售过程中,三菱实施报备制度,报备制度有两个作用,一是保障了代理商的利益,代理商花力气去挖掘客户,经过向公司报备可使自己的利益得以保护;二是保护最终客户的利益,在现在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三菱不会对其中国市场进行区域划分,这是保障用户利益的一大举措,因为没有区域划分就不会造成一定区域内的市场垄断,客户才能拿到比较合理的、实在的价格。
秉承服务全球客户,建立服务中心的理念,三菱电机在上海、宁波、天津、大连、深圳、东莞已经建立了技术服务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客户培训中心及应用演示中心,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并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竞争力。客户可亲临中心观看机床加工演示,或者提出具体要求,提供样品,用各中心的机床进行试加工,并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和专业的培训服务。
三菱电机放电加工机床的发展史也是放电加工机床的历史。自从1967年三菱电机开始进行放电加工的基础性研发,之后不断寻求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最佳途径。多年来,三菱电机在全球放电加工行业中一直居于领先,其专业的开发研究部门进行提高加工速度、加工精度研究、新加工技术的开发以及最优控制技术的开发和研究。除了日本以外,三菱电机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大连设立了放电加工机生产工厂。在当前能源和制造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生产厂家愈加注重制造过程中能耗的问题。在节能方面,三菱电机在日本企业中数一数二,其节能理念贯穿于设备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电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加工液的水泵等等。据市场最新的信息反馈,三菱的FA20S-advance加工过程中耗电量比同类产品低出30%。与此同时,三菱电机大连工厂自身也是节能的示范工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融入节能降耗的理念和做法,为制造业的节能降耗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样板。
三菱电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车间的配电、机床控制、监测,都实现了整合的可视化。与传统的加工车间不同,三菱电机的整合解决方案将所有的加工机床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所有的机床是处于加工当中,还是停机状态,在另一端的电脑上都一目了然。具体时间内具体用电量多少?同样条件下加工同样的产品,材料消耗、生产节拍、加工效果以及工人的工作熟练程度有何差别,三菱电机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横向、纵向比较的模式。三菱电机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让客户感受到更高的效率和前所未有的便利。用户不但实现最有效率的生产,还可以对培训、操作、管理实现最优化,从而降低综合成本。
放电加工机床在加工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一种不接触式加工,它的电极和材料彼此并不接触,不用考虑高速铣削由于接触式加工对刀具的损耗。同时,放电加工对加工材料的硬度没有要求,陶瓷、金刚石等等都可以作为加工对象。对于一些模具的复杂型面、尖角、窄缝等处,放电加工机更为方便成本更低。三菱电机研发的方向一直在向高精度方向发展,三菱放电加工机床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阵容强大的新型加工应用系列机床。其最新推出的FA20S Advance是三菱公司目前市场主推机型,其加工精度可达到3~4μm以上,表面光洁度可得到三菱电机的产品结构层次分明,根据客户的加工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分别有高、中、低档的产品,用户可以选择不同性能、不同价格的机器。目前,三菱电机在普及型市场上已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后将着重推出技术含量高,对原料需求和人工需求比较低的机器。我们并不是在单纯地卖某一款产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是在提供制造业的整合解决方案。
新产品EA12A电火花放电加工设备采用最新研制的控制装置ADVANCE与经升级的V电源的技术融合,具有灵敏的实时控制能力,改良后的电源和以往相比,放电精度大幅提升,能耗进一步下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源,EA12A采用了基于网络的控制技术,异地操控、异地诊断成为可能,在设备的整体结构方面,这款机型采用了半封闭的结构方式巧妙地与发热体及外界热量实施隔离,保持关键精度部件始终处于恒温状态,杜绝了温度对精度的影响。最新推出的NA系列线切割放电加工机,采用了三菱公司研发的独特的能量控制技术,在切割工件时能根据工件的厚度在不同的高度点施加与之适应的放电能量,消除了由于电极丝的损耗而造成的垂直面精度变差,使得切割面的真直度大幅提高;三菱公司开发的电极线恒张力技术能保证切割面的无线痕加工,独特的直线电极控制技术能保证2微米以下精度的切割加工。
三菱产品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哪方面?
三菱产品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强大的研发技术,灵活的销售及市场策略,以及快速响应的应对方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关注终端用户的第一手反馈,并据此调整我们的产品研发方向及销售策略。市场占有率只是反映品牌知名度的一种方式,通过价格战与低端市场的产品倾销都可能得到暂时性的占有率提升效果。当然,三菱也会在考察市场现状时关注到这一点,但是我们认为销量与质量、销量与知名度、销量与认可度并不可划上等号。三菱追求的是如何保持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追求不断地改进以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追求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些才是三菱更加关注的。
从产品战略角度而言,“从‘模具三菱’到‘全能三菱’,这是三菱数控系统新推出的产品理念。”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计算机数控装置部高级经理赵宏伟如是说。
记者:根据您的分析,结合目前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您认为三菱数控产品开发的重点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赵宏伟:通常所说的高端数控系统,一般涵盖两种概念:一种是高速、高精数控系统和大型机床使用的数控系统;另外一种就是五轴联动的数控系统。由于牵扯到日本相关的国家政策,所以三菱目前在中国市场推广的高端的数控系统,还属于前面提到的第一种概念的范畴。
从目前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今后的数控系统将会向高速、高精、高可靠性、智能化、调试简单、使用便捷等方向发展。
高速,第一表现在进给的高速,第二就是要求主轴电动机的转速要高,并且主轴电动机的加减速时间要短。尤其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由于产品加工比模具加工多,所以在电动机转速方面,对机床的定位速度和主轴转速,用户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两三年以前,用户对进给电动机转速的要求只要3000r/min左右就可以了,可现在普遍来看,最低要求也要达到4000~5000r/min;对主轴电动机转速要求的变化,也从传统的6000~8000r/min增长到了现在的10000r/min、15000r/min,甚至超过20000r/min的转速,而且这种需求呈增长态势。
其次,高精也是高端数控系统必备的指标之一。举例来说,富士康公司在加工3G手机工件的时候,使用一般的数控系统,经常会遇到加工尺寸不合格的情况。原因就在于,有些死角的位置加工不到,精度达不到要求。但使用了三菱的M700系列数控系统以后,通过数控系统里面的高速、高精度的检测功能,能够准确地按照他们所希望的尺寸来加工工件。这是三菱高端数控系统才具备的功能。
另外,可以体现数控系统加工精度的,就是在复杂曲面的加工中。一般来说,大型的加工程序的人工编写是比较复杂的,现在很多数控编程软件,对复杂曲面生成的程序量是比较大的。复杂曲面的加工是靠微小线段的插补来实现的,针对于数控系统,就是要实现从CNC控制器、驱动器内部运算,到电动机的编码器分辨率的反馈。目前,三菱的M70、M700系列的插补精度都可以达到纳米级。现在国内也有控制器宣称是纳米级的,但基本都只是从CNC控制器来说的,而从驱动器和电动机上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而三菱提出的是“完全纳米级”,提供给用户的系统也是整套的,纳米级的含义就是可以在微小线段的处理中,在不影响加工速度的情况下,能够使电动机运转更加平稳,从而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
记者:记得上次采访您是在2009年7月,您提出了“一样的三菱 不一样的体验”的理念。时隔9个月,我们非常想知道,今天的三菱能给机床企业和终端用户带来哪些新的产品和服务?
赵宏伟:三菱公司在2009年之前主要业务以硬件为主,如控制器、驱动器及伺服电动机等相配套数控系统的软件是比较少的,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相继推出了M70、M700,相对于数控系统配套的软件开始增多,而且大部分软件是免费向机床厂提供的。这些软件包括:伺服调整、参数设定和通信方面的,这些软件可以大幅度提高客户的安装效率。
另外,M70、M700中采用CF卡存储程序的方式也提供给了用户很大的便捷。传统方式都是采用计算机存储加工程序,然后用RS232的电缆线向NC发送加工代码,再进行加工,称之为DNC方式。现在随着数控系统的改良,这种传统的DNC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因为RS232传输弊端很多,第一,容易受干扰;第二,由于接地不好,容易对数控系统和计算机造成损坏;第三,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也会受限。所以,现在新的做法是,通过以太网来传输,还有就是在控制器中使用CF存储卡(容量大),然后再调用CF卡中的程序进行加工。CAD/CAM做好以后,生成后置处理程序,它的加工代码可以通过以太网络存在CF卡里。如果数控系统能够直接从CF卡里调用程序、甚至能编辑程序,这种想法的实现对用户来讲是很方便的。这些功能都作为三菱数控系统的标准功能提供给用户。与此相关,三菱M70/M700系列的独特之处,就是可以对10M或以上的加工程序进行在线编辑。这在同档次的数控系统中还是很少见的,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操作。
除此之外,M70、M700系列数控系统还给用户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拿M70为例,用户可以开发自己定制的画面,可以满足特定客户的加工习惯的要求。比如齿轮加工机这种专用机床,他们的操作与普通的加工中心是有差别的,用户通过自定义画面中简单的设定,就可以让该数控系统符合这个行业的加工习惯。M700也提供给用户自我开发的空间,可以实现工具寿命管理等,所有画面都是使用C语言开发的。
三菱定位的M700系列,是与FANUC的31i 、西门子的840D同一个档次的,在大型机床、高速高精度加工应用中拥有很高的性价比,而且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市场对大型机床的需求量非常旺盛。随着三菱高端数控系统M700系统的推广,高端数控系统市场的竞争会日益加剧,使更多的用户从中受益,为中国的高档机床制造的发展提供帮助。
记者:三菱还推出了哪些帮助和服务于中国用户的新举措?
赵宏伟:2008年10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三菱开展了“百家企业巡访活动”,取得一定效果,新开发的用户占20%.目前,这样的活动还在进行中。
2009年6月,在三菱公司已有的“call center”电话中心中增加了数控产品热线电话,可以对应用户在使用三菱数控产品的各类问题,加之过去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的800售后服务热线服务电话,全面覆盖了从售前、售中到售后的咨询业务。
从2009年10月开始,三菱公司通过以太网进行NC课程培训(e-Learning),在数控产品方面,目前有5门课程供大家选择,将来还会增加更多的课程。无论是机床厂还是最终用户,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上三菱的网站,选择课程,感受通过交互式的学习方式。用户学习完课程后还可选择在线考试,通过后下载证书。三菱电机是第一家在网上推出免费课程培训服务的公司,随着e-Learning的不断推进,三菱电机的工厂自动化产品会获得越来越广的普及,进而实现我们对产品美誉度的追求。
③ 发那科系统机床和三菱系统机床那种比较好
各有千秋,关键不是那种系统,而是要看他哪个版本,高低级版本区别大了去了,还有就是要比较除系统以外的硬件.单纯的系统品牌比较是判别不出机床的好坏的.
④ 西门子,法兰克,三菱,哪种机床最好
西门子用于高端加工,而法兰克~三菱用于中低端加工
⑤ 三菱与FANUC数控系统的区别
1、速度不同:三菱与FANUC数控系统没有一定的,三菱的反应比较快,所以在性能上要高一些,但这两种系统各有利弊。
2、用途不同:三菱数控系统大部分用于做模具,但FANUC用的比较多而且有多轴的如五轴。
3、作用不同:和其他数控系统和三菱相比,FANUC 对自身的系统采用比较好的保护电路。数控系统根据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执行部分或全部数值控制功能,并配有接口电路和伺服驱动装置的专用计算机系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
(5)三菱机床怎么样扩展阅读:
三菱M70B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工模式:
一种是G64模态,特点是粗略定位,F速度严格按照指定的F值走,不会减速。
一种是G61模态,特点是精确定位,F速度会根据拐角、园弧而变化,而并非程序中给定的F多少多少。
还有一种是G61.1模态,特点是即可粗略定位(参数8019设小一点,比如10;参数8021设0),也可精确定位(参数8019设大一点,比如90;参数8021设0)注意精确定位时遇到拐角、圆弧会自动减速,减速多少由8019的大小来决定。
⑥ 温岭市三菱数控机床厂怎么样
温岭市三菱数控机床厂是2003-06-10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温岭市石桥头镇土坦头工业集聚点。
温岭市三菱数控机床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1081753959064Q,企业法人李芳红,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温岭市三菱数控机床厂的经营范围是:数控机床、机床附件、金属工具、摩托车配件制造,销售。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0479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064家。
温岭市三菱数控机床厂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温岭市三菱数控机床厂更多信息和资讯。
⑦ 国内机床做的怎么样
数控机床还是没国外的好,最好的机床是德国西门子,接下来就是法兰克系统
⑧ 加工中心法兰克与三菱系统有哪些区别
三菱和法兰克都是日本的系统,二者大同小异。如果起先会法兰克数控系统和三菱系统其中一种,另一种系统使用几天熟练后上手就会很快的。外观上的区别不是很大,内部程序功能区别也不算大,只是操作面板略有不同,对刀程序与功能指令上也有些不同,指令代码G代码、M代码上也有些微差别。
三菱的是典型的日系标准,讲究人性化,系统操作起来更容易上手;而法纳克专注于设备的性能,操作体验上来说更为细致。
另:三菱扩展控制轴比较方便,高端系统功能相比法兰克而言稍欠缺一些,不过常用的都有。
三菱较难学些,FANUC好操作点,,面板里的各项功能三菱的复杂点,对刀程序就是很明显的。
FANUC简明,容易上手,指令代码G代码,M代码上也有区别。
发那科数控系统
数控编程没有什么控制系统之分,只有控制系统接受格式之分,那么这个问题是通过后处理解决的。目前象三菱,法兰克(准确说叫发那科)都是日本品牌,控制器接受程序格式都是按照国际公认通用格式代码。这两款控制器只要三菱能执行发那科就能执行,换句话说只要发那科能执行三菱就能执行。
但目前确实很多控制器就是程式格式不一样,特别是国产机床,大方面如执行代码执行了国际标准,却在很多细节方面各有标准,比如简单的钻孔,很多国内系统执行的代码或者接受方式就不一样,其实这是技术距离等问题。关于更详细的区别,我们也可以参考对比三菱与法那科的系统说明书介绍。
94阅读
搜索
fanuc梯形图讲解
初学编程100个代码
编程入门教程
g03编程入门教程
40岁了学cnc编程
fanuc系统参数大全
⑨ 三菱M70系统怎么样
M70是M64的替代版本,在继承了64高速高精度等原有的先进功能及稳定性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现代模具的发展而开发出来的系列产品,可以说未来十年M70将会成为大陆加工中心的主流系统,
(详情http://sm160.com/Company/NewDetail/2-000-0080-418.html )
M70、M700系统简要特征:
◆ 控制单元配备最新RISC 64位CPU和高速图形芯片,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完全纳米级控制、超一流的加工能力和高品质的画面显示。
◆ 系统所搭配的MDS-D/DH-V1/V2/V3/SP、MDS-D-SVJ3/SPJ3系列驱动可通过高速光纤网络连接,达到最高功效的通信响应。
◆ 采用超高速PLC引擎,缩短循环时间。
◆ 配备前置式IC卡接口。
◆ 配备USB通讯接口。
◆ 配备10/100M以太网接口。
◆ 真正个性化界面设计(通过NC Designer或c语言实现),支持多层菜单显示。
◆ 智能化向导功能,支持机床厂家自创的html、jpg等格式文件。
◆ 产品加工时间估算。
◆ 多语言支持(8种语言支持、可扩展至15种语言)。
详细介绍:
1)最新硬件:
◆控制单元采用一体人设计配备最新RISC-CPU和高速图形芯片(注:实现高品质画面的显示,但是不具备3D实体模式)
2)智能规格(Type-A)与标准规格(Type-B)
◆智能规格搭载高速PLC引擎。
◆功能根据规格不同各有区别(高速,高精度,双系统控制,其他)
3)光纤伺服通信驱动连接:
◆世界最高功效MDS-D/DH-V1/V2/V3/SP系列驱动和紧凑式电阻回生型MDS-D-SVJ/SPJ3系列驱动可通过高速光纤通信网络连接。
4)标配前置式IC Card I/F:
◆实现加工程序,维修数据的输入、输出
◆支持前置式IC卡运行
◆大容量程序直接编辑
5)个性化界面设计(NC Designer ):
◆利用NC Designer 创建个性化用户界面
6)多语言对应(8种语言支持,可扩展至15种语言)
7)向导功能:
◆ 具备各种向导功能(G代码向导,报警向导和操作向导)
目前,由于M70刚刚在大陆面市,很多用户对M70系统不了解,大部分用户还是钟情于M64SM系统,因为64的稳定性是有目共睹,有口皆啤,庞大的用户群加上稳定的表现,还有大部分人对64难以割舍的情结,有的用人单位可能还考略到64系统在市场上好招人,因为现大大部分师傅都是学64成长的,自然更熟练。
不管怎样,M70是一个趋势,是以后的主流,很多人现在不敢用M70系统,可能觉的70系统是刚上市产品,不知道性能如何,还没有受到市场的检验,不敢将钱押在这个上面,造成现在70销售热不起来,64缺货的现象。
笔者认为M70是主流的几点原因:
1)三菱是一个大公司,其推出的产品都是经过内部严格的测试才面市的,这就是为什么M70在64纵横市场这么多年才推出来的原因,三菱公司生产加工中心系统,他不是一台两台,几十台,而是上千台,上万台,几十万台,如此宠大的量,如果生产的东西不合格的话一经量产,对他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2)M70系列系统,在现在进入大陆之前,在日本就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其性能完全优于64系统。
3)M70可以说是M64的升级版,或者说替代版,三菱公司必定会保留M64的优良传统,好的方面一定会保持下来,举个例,如64系列才有的高速高精度功能,M70就保存下来了。
4)M70的设计,比64更考略稳定性,在M70上面标配了以太网卡,提高了数据的传输率,传输更快,更稳,64因为传输线过长会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在M70系统上将不会出现。同时,网线传输方面多台加工中心的管理,这在大厂更有优势。这在高速加工中传输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加工的稳定,M70配配的前置式存储卡接口,方面机床的使用,就是大的程序通过拷入存储卡,更接传输,使机器运转如飞。再不用担心程序大了,机床传的太慢了。
5)M70直接用网线传输,省去了64必配的传输电脑,节省开支,这是所有加工户所欢迎的。
6)驱动单元,M70使用高速光纤传输,而M64的是总线传输。这样M70就大大的提高了其稳定性和数据处理速度。
目前,实现M70量产的企业还不多,深圳三菱分公司的第一台M70系统是08年7月交于盛鸿公司试验,经过一年的试验M70的稳定性,加工效果,完全优于M64系统。盛鸿公司于09年8月率先实现量产。
市面上有很多厂家,还存有M64系统库存,为了消化这些系统,就极力说M70系统刚上市不稳定,其实他们说这话是口不对心,当他们卖完64之后,就会开始吹M70的好处了。小心这些奸商。据我所知,目前三菱生产的M64系统己经开始处于半停半产的状态,到明年要正式停产,全面由M70所代替,三菱在全国有很多代理商,每个代理商处除了库存,新系统外还要备很多维修用板,当M70上市之后这些系统靠维修一时很难消化,如果有些不法代理商,昧着良心,将这些返修板,将成新系统又卖给厂家,厂家又卖给消费者,厂家不会受到影响,而受影响的就是广大的消费者。用新机的价格买个返修过的系统。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考略M70的,虽然贵一万,但性价比来说比64的还高,64的光加一个以太网卡就要10000元,何况还省下了一个电脑,最主要的还是买M70的不可能会花新系统的价钱买到个返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