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高手详细说明一下空调制冷制热的原理
制冷时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中温中压的液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液态的氟利昂经 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从液态到气态是个吸热的过程),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的压缩冷凝器来加热室内空气。空调器在制冷工作时,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而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热泵制热是通过电磁换向,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管位置对换。原来制冷工作蒸发器的室内盘管变成制热时的冷凝器,这样制冷系统在室外吸热向室内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http://ke..com/view/2279563.htm
Ⅱ 空调是谁发明的制冷制热原理是什么
威利斯.开利(也有音译为威利斯.哈维兰.卡里尔)被尊称为空调之父,他1876年11月出生于美国纽约州,24岁时供职于一家供暖公司,成为机械工程师,勤奋好学,动手操作能力强。
制冷原理就是利用制冷剂的物态变化过程从而实现制冷和制热。蒸发吸热,冷凝散热。蒸发就是由液体变成气体,他需要吸收热量。冷凝时由气体变成液体,它需要散发热量。首先得靠压缩机,压缩机整个冷循环系统的心脏,是动力来源。空调器通电后,压缩机开始工作,将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气压缩成高压蒸汽,让氟在一个循环管道里流动,这样整个管道的温度就会变得很低,也带动周围空气温度的降低,再用风扇把冷气吹出,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Ⅲ 冰箱制冷的原理是什么
电冰箱是利用氟利昂R12在制冷循环中物态的周期性变化来实现制冷的.电冰箱属于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
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压缩机不断把蒸发器中汽化的蒸气吸出,压缩后排入冷凝器,使蒸发器总保持在较低的压力下.蒸发器中的氟利昂R12液体在低压低温下沸腾时不断吸取冷冻室里的热量,使冷冻室维持低温.蒸发器中氟利昂R12的沸腾温度约为-25℃左右,其压力略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压缩机排出的高压热蒸气在冷凝器中不断地把热量散发给周围的空气,并凝结成液体.冷凝器中的冷凝温度约35℃左右(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冷凝压力约0.85MPa左右.此时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差,约为0.75MPa左右.毛细管就设置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它是内径为0.5~1毫米、长为2~4米的细长铜管.氟利昂R12流经毛细管时阻力极大,产生的压降约为0.75MPa,起着节流的作用.没有毛细管,制冷压缩机工作时就无法维持蒸发器工作时所必需的低压和冷凝器工作时所必需的高压。
干燥过滤器只是为保证毛细管的正常工作而设置的辅助设备.由于氟利昂R12对水的溶解度甚微(35℃时为0.015%),低温下则更小(-20℃时只有0.00072%).如果在氟利昂R12液体中含有微量的水份,在其流经毛细管时随着压力降低,温度也越来越低,水在其中的溶解度就减小,部分水就会被析出而结冰.电冰箱的毛细管只须结上0.005克的冰就会被堵塞(称为“冰塞”),使制冷循环停止.所以在干燥过滤器中填充有吸水性极强的分子筛,氟利昂R12液体流经干燥过滤器时水份可被吸附,
就能避免在毛细管中造成“冰塞”.干燥过滤器中的滤网,可滤除氟利昂R12液体中的微量杂质,以免杂质进入毛细管形成“脏堵”,影响制冷循环
文章录入:刘焜
Ⅳ 空调的制冷和制热的原理是什么呢
空调制冷
空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温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散热)。同时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毛细管)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膨长吸热),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制热
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的压缩冷凝器来加热室内空气。空调器在制冷工作时,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而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热泵制热是通过电磁换向,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管位置对换。原来制冷工作蒸发器的室内盘管变成制热时的冷凝器,这样制冷系统在室外吸热向室内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Ⅳ 制冷的机器如何提供热量
主要是通过外机的四通阀改变冷媒的流向,从而使室内的蒸发器和室外的冷凝器交换位置。
制冷循环系统由管路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的冷媒在蒸发器与室内空气发生热量交换,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以高温高压形式排出。压缩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冷凝器被室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汽进入蒸发器,其中的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气化制冷。制冷制热转换通过四通阀变向达到冷媒逆向运行实现。
Ⅵ 为什么地球会变冷,制冷的能量从哪来的哦
地球表面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于太阳辐射,极小部分来自于地核热量向表面的传递。
根据热力学定律,任何比环境温度高的物体,都会向环境辐射热量,直到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地球表面温度比宇宙空间的温度高许多,所以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向宇宙中传递热量。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向周围环境中辐射,不需要能量,是自发的。
Ⅶ 制冷原理是什么
最简单的制冷由四大要件组成:①压缩机;②冷凝器;③节流阀;④蒸发器;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冰箱,正好由这四要件加上箱体组成,箱体就好像冷库。不过电
冰箱上的③节流阀在技术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细管替代。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制冷
两字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能制造出
“冷”来。那到底什么是冷,先举例说明:在寒冬腊月,气温降到-5℃,我们说
今天天气真冷,可东北人说不冷;在大伏天,气温在+32℃时,我们会说不算热,
但气温突然降到+25℃,我们会说太冷了;这冷是随着人的常识来定的,在物理学
中没有冷的定义。在工程中冷是跟着生产需要而定的。如老总问,冷库打冷了吗?
你说打冷了,这个冷是指-18℃;老总问,水果库温度稳定吗?你说很稳定,这回
答的含义是水果库温度稳定在±0℃了,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对冷的定义。但是我们
还是把这种利用机械设备把降温对象降到所需温度的方法叫制冷,这就是术语。
什么叫制冷,比如我们将装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壶放到一块烧到500℃的铁板上,
没有多久水就开了,如果不拿开水壶,不多久水就干了。大家和说钢板在对水加热,
反过来也可以说水在对钢板降温。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计算出来,因为一公斤
水从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80大卡热量,水从100℃到烧干,它需要外
界提供539大卡热量,也就是说一公斤20℃冷水烧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热量。
如果按制冷的角度它从外界或钢板中提取了619大卡热量而变成了水蒸汽,使钢板
降温了,这就是制冷,是利用水对钢板制冷。如果将水倒在钢板上,那就更直观了。
在上述的制冷过程中,如果钢板的大小一定,并排除外界空气的降温因素,那么钢
板降了多少度,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在这里所述及到的‘热量’、‘温度’、
‘大卡’、‘℃’等物理量,我想学过物理的人都能理解。
初中物理就讲到,热量总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
的物体,绝不可能反过来进行。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热量后,它的温度也会降低一些。
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冷系统,将商品中和空气中的热量向比商品温度更低的制冷
剂传递,达到降低商品温度的目的。
我们的制冷系统与锅炉的制热系统在热力学上来讲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热传导公
式也完全一样,我们先以锅炉作比拟,进一步讲讲制冷剂在制冷时的作用。
上面讲的烧水壶也可算是一只锅炉,不过水烧开了,我们就灌热水瓶了,如果我们
在壶嘴上套根管子,通到浴室,那就可以洗桑拿了,水壶就成小锅炉了。要注意的
是这时水壶中的水永远是100℃,水壶出口处的蒸汽温度也是100℃,为什么不是
110℃,不是90℃?这是因为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这是水的物理
性能所决定了的。在青藏高原,大气压力较低,水70℃左右就开了,没有高压锅就
只能吃夹生饭,而在高压锅里,温度可达到110℃,因为高压锅排气阀的重量,刚
好使锅内压力保持在1Kg/CM2表压力(实际是2个大气压)。一般小型锅炉可烧
4Kg/CM2表压力蒸汽,蒸汽温度也接近140℃,锅炉中的水温也与蒸汽温度一样也是
140℃。煤气炉的火头温度可达1000℃左右,火头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温度上
升直达沸点,一公斤水从沸点到烧干(全部变成蒸汽),将从煤气火头中带走的热
量与上面所讲水壶给钢板降温是一样的,接近壶底的火焰是一个降温过程。锅炉中
的煤燃烧温度在1200℃左右,没有锅炉中水的降温,锅炉中的排管将被烧塌。从我
们的角度来讲,在这里的水就是制冷剂。
反过来水蒸汽进了浴室马上凝结成小水珠(雾气),放出热量使浴室内温度上升,
同样一公斤水烧成的一公斤蒸汽,汽在浴室里放出539大卡热量后全部变成水,在
蒸汽变成水的时候,小水珠的温度是100℃,这是一个冷凝过程。当然小水珠会继
续放出热量而降低温度,等水珠变成水滴落到地上或附在墙壁上时,只有30℃左右
了,这就不是冷凝过程了,而只是普通降温过程。同样将锅炉蒸汽通到室内热水汀
(室内供热排管)中,热水汀对蒸汽来说就成了冷凝器,如果供应的蒸汽压力是
1Kg/CM2表压力(实际是2个大气压),热水汀表面温度就是110℃,热水汀向室内
空气散发热量,使室内温度上升,而蒸汽就在热水汀内冷凝成水,如果向室内散发
了539大卡热量,热水汀内就冷凝下来1公斤水。按制冷角度来讲,这整个过程就是
煤燃烧的热量被水吸收而沸腾,成为蒸汽,蒸汽带着吸收来的热量来到热水汀,热
水汀的表面向空气散发了热量,蒸汽失去热量后又从新冷凝成蒸馏水,这水可通过
设备回到锅炉继续使用。
现在回到制冷的四大要件:
①压缩机,与空气压缩机原理一样;
②冷凝器,可以理解为热水汀或做酒业的蒸馏器(锡锅);
③蒸发器,可以理解为上面所讲的水壶或锅炉;
④节流阀,可以理解为从楼上高位的热水汀到锅炉之间,加一只阀,开小一点,让
蒸馏下来的水流进锅炉继续使用,不让热水汀中的水流光了使锅炉中的蒸汽反冲回
热水汀,这一点与我们制冷不同,因为整个系统是均压的,而制冷系统冷凝部分是
高压的,节流阀是控制制冷剂合理分配给蒸发器,让蒸发器处于正常的制冷工作状
态。
在电冰箱上制冷的四大要件是:
①压缩机,藏在冰箱后面,圆头圆脑的家伙;
②冷凝器,就是在冰箱后面的散热片;
③蒸发器,在初期的单门冰箱中的冻结框,可以看得很清楚,拆开无霜冰箱的内衬
也能看到冷风机一样的翅片管;
④节流阀,在冰箱后面有一段绕成螺旋状的细铜管,那就是毛细管。冰箱的外壳就
相当与冷库外体。
在制冷行业中,制冷剂可以是水、氨、F12、F22、F502、液氮等等。空调用溴化锂
吸收式制冷机,就是以水作为制冷剂使用。电冰箱中使用的是F12,在大冷库的制
冷系统中用的是液态氨(不是氨水),液态氨的性质在氨的物理性能表上可以查到,
它在一个大气压下的蒸发温度是-33.3℃。如果将液氨从常温的钢瓶中放出,一出
钢瓶它立即变为-33.3℃的液氨(因为外界是一个大气压),如果流到水泥地上,
水泥地的温度立刻使它沸腾,这是水泥地的热量传给了液氨,使液氨蒸发成汽态氨,
水泥地的局部也很快降到-30℃左右,如果流到水泥地上的液氨正好是一公斤,要
使液氨全部蒸发光,他必需从水泥地上吸收326大卡热量,吸收多少,蒸发多少,
吸不足326大卡热量,就一定有液氨残留下来。如果将液氨放在一个金属盆里,再
将金属盆底接触水面,水的热量立刻传给液氨,液氨受热沸腾,水也很快结冰;如
果将盆悬挂在空中,盆底周围的空气立即因热量传给了液氨而失去热量而降温,降
了温的空气在下降,周围热空气立即来补充,在盆下面可以看到带着雾的冷空气在
缓缓降下。这个盆就是‘蒸发器’。
至于蒸馏器,有人看过,有人没看过,但是大家都看过茶缸盖凝结水的现象,或者
农村吊酒的锡锅,原理是一样的。缸盖里面是热腾腾的水蒸汽,缸盖外是冷空气,
水蒸汽通过缸盖将热量传递给了冷空气,失去了一定热量的水蒸汽,在缸盖里表面
凝结成水,这就是冷凝器的原理,上面讲的热水汀也是同样原理。
现在讲库房里的制冷进行过程:液态氨在蒸发器(排管)中如果处于0.3Kg/CM2表
压力状态(应该是0.03Mpa表压力,出于习惯的方便,还是用Kg/CM2),它的沸腾
温度应该是-28℃;而蒸发器外是-18℃的冷库,如果有高于-18℃的商品进库,
商品中的热量很快传给了空气,使空气温度上升到比如-15℃,-15℃的空气又将
从商品中传来的热量传给了-28℃的液氨,液氨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会上升,而是沸
腾蒸发为气体(氨蒸汽),这样空气来来回回的传送,商品中的热量逐步减少,温
度逐步降低,最后降到-18℃,制冷就可以结束了,这是蒸发器的工作任务,库内
空气向蒸发器传递多少热量,蒸发器内的液氨就蒸发掉相应的重量。当然除了商品
中的热量外,还有外界气温中的热量通过围护结构传进来的热量,开门时空气带进
的热量,使库温不时的上升,所以需要定时开机降温。
但是如果没有压缩机的参与,蒸发器的工作是不能持久的,因为液氨受热蒸发成为
氨蒸汽,氨蒸汽逐步挤占蒸发器的空间,蒸发器中的压力也就逐步升高,压力升高,
液氨的沸腾温度就会上升,最后压力升到1Kg/CM2表压力时,温度也上升到-18℃
左右,液氨与冷库的温度相同,由于温度平衡,热量就无法向液氨传递了,制冷也
就停止了。压缩机的任务就是要把蒸发器中产生的氨蒸汽抽走,使蒸发器中的压力
一直保持在我们生产需要的0.3Kg/CM2表压力状态。这时候蒸发器中的压力叫蒸发
压力,蒸发器中的液氨温度叫蒸发温度。压缩机抽出的氨蒸汽并不是排到大气中去
的,而是排到冷凝器中,氨蒸汽被压缩到冷凝器后,冷凝器的压力会逐步升高,而
后就是冷凝器的任务了。我们知道氨蒸汽是带着冷库中的热量的,氨蒸汽被压缩机
从蒸发器抽出,而后压缩到冷凝器中,那么压缩机就完成了输送热量的任务。
现在氨蒸汽被聚集在冷凝器中(带着大量冷库中的热量),压力不断升高,温度也
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比如说压力升高到表压力14Kg/CM2,温度也就对应升到
+39℃,如果在冷凝器管外供给+34℃的冷却水,那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就会向水传
送出热量,每向冷却水送出264大卡热量,冷凝器中就有一公斤重的氨蒸汽凝结成
液态氨,并让出原来氨蒸汽占领的大部分空间来。如果热量没有出路,那冷凝器中
的压力就继续升高,到冷凝器爆炸或跳安全阀为止。但是实际上压缩机的排出温度,
在表压力14公斤/平方公分时,不是+39℃,而是+100℃以上。这是因为电动机带
动压缩机的活塞对氨蒸汽进行压缩时做的功,转换成热量的缘故,也即热功当量,
这可以在我们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底部和皮管会发烫的原理是一样的。压缩机
对氨蒸汽做了1KW的功,就对氨蒸汽附加了860大卡的热量,这一部分热量是显热,
它加热了氨蒸汽,使氨蒸汽温度上升,这种热量传送给冷却水后,不会被冷却水冷
凝成液氨,只会降低温度,只有当氨蒸汽温度降到+39℃时,才进行真正的冷凝工
作,在冷凝工作连续进行时,只要压力不变,温度也不会改变。这时的温度叫冷凝
温度,这时的压力叫冷凝压力。这就是冷凝器的工作任务。
冷凝器中冷凝下来的液氨,可以送到蒸发器中继续使用,但必需用节流阀进行控制,
要不冷凝器中的来不及冷凝的氨蒸汽会窜到蒸发器中,那就乱套了。节流阀必需调
节到蒸发器中有确当的液氨补充,这就是节流阀的工作任务。
总结一下:首先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了制冷对象的热量,蒸发成氨蒸汽;氨蒸汽
包含着吸收来的热量被压缩机抽送到冷凝器,并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蒸汽,这时
候氨蒸汽中又加进了电动机的热功当量所附加的热量;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将热量
传送给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失去热量的氨蒸汽被冷凝成为液态氨;节流阀将冷凝下
来的液氨再有节制的补充给蒸发器,使蒸发器能够连续地工作;整个工作过程就是
将低于-18℃的制冷对象中的热量,强制送到+30多℃的冷却水中去,使制冷对象
失去热量,温度降到我们所需要的-18℃;而冷却水吸收了热量后,又通过水蒸汽
的蒸发,将热量传送给了大气,或者说是风将热量吹走了。这就是制冷全过程
Ⅷ 空调制冷的时候为什么后面会产生热量
产生热量的地方是冷凝器,是相当于把房间的热量抽到室外去。制冷时:空调通过压缩机对冷媒做功,提升制冷剂的温度,在冷凝器上与外界换热(散热),节流后,在室内机蒸发器上与房间空气换热,降低房间温度。
Ⅸ 制冷的基本原理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