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6匹的中央空调制冷和制热的耗电量
大6匹空调的名义制冷量应该在16kW左右,相应的其在国标规定的标准制冷工况条件下的耗电量理论值应该在6kW左右,也就是每小时6度电左右,实际运行每小时的耗电量应该在7.5度左右。
标准制热模式运行时耗电量的理论值应该在7kW左右,实际运行时每小时的耗电量应该在8度左右。
⑵ 中央空调一个小时要多少度电
你好!中央空调耗电量取决于空调功率,千瓦每小时是一度电。
⑶ 空调制冷耗电量大还是制热耗电量大
空调制热耗电量更高。
在探究空调制热费电还是制冷费电之前,首先用户要明确一点,即空调主要是为制冷研发生产的,制热只是它的副项,所以对于目前大部分品牌而言,空调制热的舒适性不及制冷,并且制热时的耗电量也略高于制冷时的耗电量。下面将为用户详细解答空调制热比制冷更耗电的原因。
1、空调制热温差大于制冷,耗电高。
夏季非常炎热时,室内温度一般在35℃左右,如果开启空调,将温度调至28°左右,就非常凉爽了,这时空调制冷只需要填补7°的温差。
而冬季,气温往往会跌到0°以下,室内温度视情况而定,也多在5°左右。开启空调制热,至少要将温度值设定在22°,才不会感觉寒冷,这时制热温差高达17°。两组温差(7°∶17°)一对比,很明显制热要比制冷费电。
2、空调电热丝辅助加热,耗电增多。
空调制热有个比较大的缺陷,即在0°以下,空调制热能力会大大的下降,普通空调在零下5°以后基本停止工作。变频空调稍微好一些,可以达到零下15°以内正常工作,再低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有些空调在制热上加入了电热辅助,也就是装上了电热丝,就像某些取暖器一样,这样双管齐下,制热效果会更好。但同时也有问题产生了除了压缩机的运行,再加上电辅加热的耗电,使得空调制热比制冷耗电得多。
3、空调化霜,增加额外能耗。
空调主机一般安放在室外,如果冬季寒冷时,空调经常会结霜,难以启动运行,这时空调主机就会消耗一部分的电量用来化霜。而夏季制冷时无需化霜,这一化霜的过程,也增加了空调制热时的能耗。
对于空调制热耗电还是制冷耗电这个问题,想必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了,但还需注意的是,想做到冬季节能采暖,可以加强空调房门窗的封闭性,减少热量流失,来使室内温度恒定舒适。
⑷ 冬季用中央空调制热会比夏天制冷更耗电吗
中央空调在夏季能够发挥很强的制冷效果,但对制冷来讲,电费支出是能够接受的。然而,在冬季的时候,中央空调制热的电费让很多人不能接受,中央空调的制热会伴随着干燥、头昏脑涨以及电费高等问题。最近的限电政策,中央空调的使用也会受到更大的挑战,这都是中央空调的正常使用带来的高耗电量,中央空调还存在哪些高耗电的因素呢?
温度设定过高
所有空调都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范围,室内温度调节可以从16℃-30℃,室外机在-27℃-43℃之间可以制热,在-5℃-48℃之间可以制冷。当空调在制冷的时候,房间设定的温度越高,空调的能耗越低,温度提高一度,可省电5%-10%;同理,当空调制热的时候,房间设定的温度越低,空调的能耗越低,温度降低一度,可省电5%-10%。
因此,冬季使用空调的时候,应该将温度设置在合理的温度范围,通常情况下,设定为20℃左右,人体的感觉是比较舒适的,空调也是比较省电的。
电辅热的作用
中央空调的品牌很多,但是会发现一些中央空调设计有电辅热,为的是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冬季制热的需求,更快地达到设定温度,另外也是为了弥补空调自身制热能力不足、提高空调的升温效果,所以在空调的室内机增加有电辅热模块。
电辅热相当于电阻丝通过电源接入直接发热,在没有空调热量输入的时候,也能够提供非常高的出风温度,可是电辅热的功率几乎都在每小时1千瓦-3千瓦之间,耗电量是很大的,而且还会带来干燥以及电负荷过载等安全隐患。
中央空调的能力
中央空调是由很多组件组合在一起完成工作的,空调的耗电能力与压缩机的动力有关,而压缩机也有着很多的种类,如转子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转子式压缩机常用在功率较小的中央空调,涡旋式压缩机常用在功率较大的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的输出功率越大,制热的能力也会越强,当然消耗的电量也会少很多,这使得空调在配置的时候,要留足够的余量。空调的室外机功率与室内机的总功率和连接率有关,只考虑空调制冷房间每平方制冷量设置170瓦就够了,而考虑空调制热房间每平方制热量至少需要200瓦以上。如果房间的功率配置过小,那么空调是无法满足房间所需要的制热量的,如果整套中央空调的连接率超出设计要求,在全开的状态下,空调外机开足马力也是不能满足房间制热需求的。
工作的时间
工作的时间可以理解为使用空调的时间越长,耗电量也会越高。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空调能够满足房间的需求,达到一定的时间段,空调就会进入低速运转的节能模式,空调的耗电量慢慢下降;在非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如空调温度设置过高、空调的功率严重不足、空调时开时关、房间的保温性太差(开窗透气)等,都会造成空调的使用时间增长,从而导致空调的耗电量升高。
总结
中央空调的电费高低受到空调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使用方式的影响,只有选择高效的空调配置、合理的空调使用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调的电费。
⑸ 中央空调机组制冷和制热哪个省电
空调制冷和制热耗电情况,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室外环境对空调的影响:
夏天;当室外温度过高时,空调的散热效果不好,空调的整体运行效率就会降低,也就是比较耗电一些。冬天;当室外温度过低时,空调的室外机就会结霜,影响吸热,制热效率就会低一些;如果室外温度再低,空调室外机就有可能结冰,这时空调化霜时间可能就长一些了,对效率的影响可能就大一些了。这时建议开启电辅热来保证室制热效果。因为同样的换热,冬季如果你室温设定在20室,室外-10度,温差30度;而夏天,你室内设定25度,室外40度,温差15度。相样的设备,15与30度温差的衰减一定是不一样的,它制热时能就不能达到那么高的能效比了。
综上所述,空调制热时如不开电辅助,与制冷时的耗电相比差不多,如室外环境好还可能更省电;如果开了电辅热后与夏天制冷相比就费电了。
⑹ 中央空调制冷一小时要几度电
中央空调一天耗电量大概在48度到100度的范围。以1匹的中央空调为例,在全部运转的情况下,制冷功率在2000瓦左右,即一小时消耗2度电。如果在制热的情况下,功率在4000瓦左右,就会消耗4度电。
制冷工质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冷效应;并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向周围环境或冷却介质放出热量。蒸汽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还需要将其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后才能进入容器。液体汽化制冷循环是由工质汽化、蒸汽升压、高压蒸汽冷凝、高压液体降压四个过程组成。
制冷原理:
此容器中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所产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气体,液体和蒸汽将在某一压力下达到平衡,此时的汽体称为饱和蒸汽,压力称为饱和压力,温度称为饱和温度。平衡时液体不再汽化,这时如果将一部分蒸汽从容器中抽走。
液体必然要继续汽化产生一部分蒸汽来维持这一平衡。 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此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汽化潜热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变冷。为了使这一过程连续进行,就必须从容器中不断地抽走蒸汽,并使其凝结成液体后再回到容器中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央空调
⑺ 中央空调一般一天耗电多少
中央空调的型号不同、匹数不同、设定温度不同,耗电量都会不同的。拿一匹的中央空调来说,一匹就是740W,所以一匹中央空调一天完全启动的耗电量可以这样算,740除以1000再乘以24小时,大概在17.6度电左右,再乘以本地电费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耗电量了。
空调的1匹指的是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的制冷量应为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
则 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而耗电量则是要主要看压缩机的功率,压缩机功率= 制冷量/ 能耗比,一般空调能耗比大于3,因此1匹的电功率一般数据为735W,1.5匹的耗电功率就是735 * 1.5约为1100瓦。
也就是1小时1.1度电左右,除了压缩机,还有风扇或其他电机需要耗电,总共1小时也就1.2度左右。最简单的方法,看看说明书上的输入功率是多少千瓦,就是1小时的耗电量。
(7)商用中央空调制热比制冷耗电多少扩展阅读:
空调使用妙招
1、空调最好设定在26-27℃。室外暴晒后,许多人进入室内后,习惯将空调温度尽可能调低,或者大汗淋漓时对着空调直吹,但这样很容易造成感冒流涕等“空调病”。空调每调高1度,可降低7%至10%的用电负荷。
2、室内外温差在5℃左右最佳。温差过大,不仅空调的反应会变慢,而且对人体也有危害,容易诱发空调病。
3、坚持“夏上冬下”。合适的空调出风角度会使空气的温度降得更快,冷气流容易往下走,夏天时出风口应向上,热气往上走,冬天制热时出风口应该向下。
4、适度通风更新室内空气。夏季长时间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建议隔一段时间使室内外空气形成对流,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