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北斗卫星设备信息在哪里

北斗卫星设备信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6-12 08:20:29

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什么来进行定位和通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取时间测距导航定位的方式:用户接收设备精确测量由系统中不在同一平面的4颗卫星(为保证结果独一,4颗卫星不能在同一平面)发来信号的传播时间,然后完成一组包括4个方程式的模型数学运算,就可算出用户位置的三维坐标以及用户钟与系统时间的误差。

用户利用导航卫星所测得的自身地理位置坐标与其真实的地理位置坐标之差称定位误差,这是卫星导航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定位精度主要决定于轨道预报精度、导航参数测量精度及其几何放大系数和用户动态特性测量精度。

轨道预报精度主要受地球引力场和其他轨道摄动力影响;导航参数测量精度主要受卫星和用户设备性能、信号折射和多路径等因素影响;几何放大系数由定位期间卫星与用户位置之间的几何关系图形决定;用户的动态特性测量精度是指用户在定位期间的航向、航速和天线高度测量精度。

(1)北斗卫星设备信息在哪里扩展阅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

1、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2、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3、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❷ 北斗星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北斗星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一、意义
1,国家安全
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避免在将来的战争中受制于人,同时我们还有了同样的手段可以反制敌人。
2,经济效益
北斗星卫星导航系统每年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我们省去原来用来引进国外系统的巨额资金。
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系统以低价服务国内用户,可以让更多行业部门应用上这种高科技设备,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物质财富。还有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系统,投放到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赚取外汇。
3,技术储备
科学技术的发展永不止步,我们发展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就有了相应的技术储备,也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这些技术储备,我们就可以在将来的新的一轮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
二、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提供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精确定位等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2)北斗卫星设备信息在哪里扩展阅读:
北斗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一、四大功能:
1、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
2、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3、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
4、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540000户/小时。
二、北斗导航系统的用途:
1、个人位置服务
当你进入不熟悉的地方时,你可以使用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找到你要走的路线。
2、气象应用
北斗导航卫星气象应用的开展,可以促进中国天气分析和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监测和预测,也可以提高空间天气预警业务水平,提升中国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3、道路交通管理
卫星导航将有利于减缓交通阻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数据发射机,车辆的位置信息就能在几秒钟内自动转发到中心站。
4、铁路智能交通
卫星导航将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实现升级与转型。
5、海运和水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为水上航行船舶提供导航定位和安全保障。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将支持各种新型服务的开发。
6、航空运输
通过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效结合,将为航空运输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7、应急救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大大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8、指导放牧
2014年10月,北斗系统开始在青海省牧区试点建设北斗卫星放牧信息化指导系统,主要依靠牧区放牧智能指导系统管理平台、牧民专用北斗智能终端和牧场数据采集自动站,实现数据信息传输,并通过北斗地面站及北斗星群中转、中继处理,实现草场牧草、牛羊的动态监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北斗导航系统

❸ 介绍下<北斗>卫星的相关情况

北斗用途:北斗的主要用途有四个方面:1. 导航与通信的集成增强了导航能力和搜索救援能力,可实现用户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
2. 多系统兼容服务,可以实现公开服务相互兼容,必要时提供多系统监测信息和差分改正信息;
3. 提供双向授时授权服务;
4. 以双向伪距时间同步方法摆脱卫星时间同步与精密轨道之间的依赖关系。 北斗的缺点 1. 需要用户终端向卫星发射信号,不利于隐蔽;
2. 定位计算依赖地面数据中心;
3. 用户总数受限于系统的用户总容量。 北斗的优点 1. 有源导航的同时可以进行卫星数据通讯;
2. 成本低,只需要发射两颗卫星即可组成可用的定位系统;
3. 该导航系统完全独立,不依赖其他国家的卫星资源,自主系统,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北斗的应用前景 北斗系统原有设计是一个封闭式系统,这样就限制了民用用户的扩展使用。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升空之初,北斗星通公司凭借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方面多年来的积累和对北斗导航系统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北斗一号”信息服务系统的立项申请。2001年,立项通过评审。2002年底,他们完成了系统的研制并通过了由多位院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评审。“北斗运营服务平台”的作用就是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和集团用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北斗系统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基本条件。北斗星通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授权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运营服务商。
目前,他们研制的系统已成功用于陕西省防汛雨量监测速报,海南省渔船监控、青藏铁路机车监控与管理等项目也正在进行中。
随着“北斗”系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推广应用和我国正在着力研究开发的下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CNSS)未来的诞生,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的卫星导航定位强国。

❹ 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截止2010年已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卫星。按照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20年左右才能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0年10月31日,北斗-1A。
2000年12月21日,北斗-1B。
2003年5月25日,备用卫星北斗-1C。
2007年2月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1D。

北斗二号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M1)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太空。
2009年4月15日,北斗G2由长征三号丙火箭顺利发射,位于地球同步静止轨道
2010年1月1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前已成功发射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在发射十多颗卫星后,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即解决区域性的问题;2020年左右,发射静止轨道和三十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届时将完全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什么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工程勘测、资源调查、地震监测、气象探测和海洋勘测等领域。

1、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

2、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3、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

4、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540000户/小时。

(5)北斗卫星设备信息在哪里扩展阅读:

1、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水文监测方面,成功应用于多山地域水文测报信息的实时传输,提高灾情预报的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供重要支持。

3、气象测报方面,研制一系列气象测报型北斗终端设备,形成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提高了国内高空气象探空系统的观测精度、自动化水平和应急观测能力。

4、通信时统方面,突破光纤拉远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一体化卫星授时系统,开展北斗双向授时应用。

5、电力调度方面,开展基于北斗的电力时间同步应用,为在电力事故分析、电力预警系统、保护系统等高精度时间应用创造了条件。

6、救灾减灾方面,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功能,提供实时救灾指挥调度、应急通信、灾情信息快速上报与共享等服务,显著提高了灾害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❻ 北斗卫星系统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四颗(两颗工作卫星、2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授时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美国的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四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2007年4月14日,第三、四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简称为BD,在ITU(国际电信联合会)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发射)和S波段(接收)。 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为Compass(即指南针),在ITU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
北斗一号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定位、通信(短消息)和授时。
北斗二代系统的功能与GPS相同,即定位与授时。 [编辑本段]系统工作原理“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北斗一号”的覆盖范围是北纬5°一55°,东经70°一140°之间的心脏地区,上大下小,最宽处在北纬35°左右。其定位精度为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491.75MHz。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为每小时540000户。 [编辑本段]与GPS系统对比1、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位解算在那里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系统就不能继续工作了。
4、实时性:“北斗一号”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转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高速运动体,就加大了定位的误差。此外,“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其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是GPS所不具备的。
综上所述,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卫星数量少、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价廉、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可满足当前我国陆、海、空运输导航定位的需求。缺点是不能覆盖两极地区,赤道附近定位精度差,只能二维主动式定位,且需提供用户高程数据,不能满足高动态和保密的军事用户要求,用户数量受一定限制。但最重要的是,“北斗一号”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导少的初步起步系统。此外,该系统并不排斥国内民用市场对GPS的广泛使用。相反,在此基础上还将建立中国的GPS广域差分系统。可以使受SA干扰的GPS民用码接收机的定位精度由百米级修正到数米级,可以更好的促进GPS在民间的利用。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随着我军高技术武器的不断发展,对导航定位的信息支持要求越来越高。 [编辑本段]双星定位不同于“多星”定位“一代‘北斗’只用双星定位,比GPS等投资小、建成快,”范本尧说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也对一代“北斗”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所以我们的定位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
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都是使用24颗卫星(GPS还另有3颗备份卫星,GLONASS则因经费问题损失了几颗卫星)组成网络。这些卫星不中断地向地面站发回精确的时间和它们的位置。GPS接收器利用GPS卫星发送的信号确定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并根据无线电波传送的时间来计算它们间的距离。等计算出至少3~4颗卫星的相对位置后,GPS接收器就可以用三角学来算出自己的位置。每个GPS卫星都有4个高精度的原子钟,同时还有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库,记载着其他卫星的现在位置和运行轨迹。当GPS接收器确定了一个卫星的位置时,它可以下载其他所有卫星的位置信息,这有助于它更快地得到所需的其他卫星的信息。
“1983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和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经过分析和初步实地试验,证明效果良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黄秉英研究员说,这一系统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
一代“北斗”采用的基本技术路线最初来自于陈芳允先生的“双星定位”设想,正式立项是在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用户终端等3部分即可完成定位。一代“北斗”与GPS系统不同,对所有用户位置的计算不是在卫星上进行,而是在地面中心站完成的。因此,地面中心站可以保留全部北斗用户的位置及时间信息,并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管理。
有源无源是关键不同点
“一代‘北斗’采用的是有源定位,GPS和GLONASS等都是无源定位,”范本尧说,“这是它们质上的不同点。”
所谓有源定位就用户需要通过地面中心站联系及地面中心站的传输,通讯就不必通过其他的通讯卫星了,一星多用符合我国国情。GPS和GLONASS没有设计通讯功能,主要原因就在于不需要地面站中转服务的无源定位不能提供通讯服务。
区域性基于技术水平
北斗定位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副主任冉承其介绍,北斗定位导航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有一些GPS系统所没有的长处,如在静态地图的基础上,可以把道路拥堵的实时情况在导航仪上反映出来。
一代“北斗”是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只能全天候、全天时用于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而GPS和GLONASS都是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在全球的任何一点,只要卫星信号未被遮蔽或干扰,都能接收到三维坐标。“区域性是我国双星定位的技术特点、水平以及国家需求决定的,”范本尧说。
GPS和GLONASS的空间部分是高度在2万千米左右的卫星组成的网络。GPS的卫星平均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GLONASS卫星平均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上,不停地绕地球旋转。这样,在全球的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可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通过它们就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三维定位数据。
“北斗”一号是双星定位,轨道偏高,距离地面3万6千千米,是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之所以要在这么高的高度是因为我们只有两颗定位卫星,不能覆盖整个地球,如果在较低轨道上绕地运行,每天就要有一定时间不能监控我国所在区域。
二代“北斗”可称“中国的GPS”
“我国发展二代‘北斗’不会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也不会停掉一代,另外发展二代,”范本尧说,“我们会在一代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卫星数,增加其功能,提高其整体水平。”这位将继续承担二代“北斗”设计工作的科学家说:“二代‘北斗’可以称为‘中国的GPS’,不过它仍然会比GPS多一个通讯为发展我国二代“北斗”的关键技术提供了准备。范本尧举例说,此次定位的“北斗”一号备份卫星上新装载了用于卫星定位的激光反射器,能够参照其他星,把自身位置精确定格在几个厘米的尺度以内。这颗卫星已定位成功,表明这种技术是有效而可靠的。这样,当我们不断发射新的卫星构建二代“北斗”体系时,众多卫星就会找准自己的位置,构成符合标准的网络。此外,“北斗”一号的3颗星寿命都是8年,专家正不断研究,预计下一次发射的卫星寿命就能达到10年左右了;而目前GPS卫星的寿命都是12年左右,GLONASS卫星的寿命则是3到5年。
“20世纪原子钟最辉煌的应用莫过于由它构成了全球定位系统的核心,”黄秉英说,导航星和地面站全离不开它。目前的原子钟主要有3种:铷钟、铯钟和氢钟。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寿命长的原子钟正是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必需的。在结构方面,铷钟最小体积已达到6立方厘米;在频率稳定度方面,氢钟最好;而在长期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方面,则以铯钟最佳。目前,设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国家授时中心使用的就是被称为“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频率基准”的铯钟,我国的授时基准---UTC(NIM)都是由它提供并不断同国际基准校正的,而“北斗”将建成,届时,国民经济各领域都将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
2003年5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第一代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两颗工作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野外作业、水文测报、森林防火、渔业生产、勘察设计、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以及其他有特殊调度指挥要求的单位提供定位、通信和授时等综合服务。
2000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两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对于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需要,促进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由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服务区域为中国及周边国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渔业生产、水文测报、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以及军队、公安、海关等其他有特殊指挥调度要求的单位。

❼ 中国北斗卫星:全球服务已正式启用!那么手机如何用北斗定位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在什么城市,只要有网络服务,我们就可以依靠地图实现实时定位和导航,非常方便,也不会出现迷路等情况,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准确到任何地方,而这样的导航,依靠的就是美国的GPS导航系统。

而现在,我们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中国北斗卫星全球服务已正式启用!那么手机如何用北斗定位导航呢?

很多网友都表示,对于高精度的导航服务,还是非常期待的。等到完成适配后,你还会继续使用GPS么?

❽ 北斗是什么

北斗有多种意思,具体如下:

1、指中国的北斗系统

北斗系统一般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2、指星宿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瑶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3、一种花

北斗是蔷薇科蔷薇属的栽培品种,株型优美;花朵约40~45枚瓣、高心翘角满心状,黄色有粉红边;花径12cm;气味淡香。

❾ 华为手机如何查看北斗卫星信号状态

:Cellular-Z
我这个是V5.3版 越新越好

在楼顶等开阔地运行app,选择位置,可以看到卫星列表和星空图。

首先确定系统数目:看看有没有gps glonass beidou galileo qzss

然后观察卫星列表,注意以下点
a. 如果同意颗卫星有两条数据,仰角方位角卫星号都一样,载噪比不同:你的手机支持该系统双频信号。
b. 如果出现了大于32的gps星:你的手机支持是前文说的sbas,星基增强系统。
c. 如果北斗卫星只有1到16号,没有二十几号或三十几号的北斗卫星:你的手机只支持北斗区域系统“北斗二号”,不支持最近超火的北斗三号。
d. 如果有多颗大于16小于37的北斗卫星:你是北斗三号的用户。
e. 如果有一颗或几颗星位于星空图最上面,仰角方位角都是0:这颗卫星有问题,可能是接收机的bug,也可能是卫星电文有问题,不算数。

第三个: GPS test plus 必须1.58版以上 旧版本系统支持不够

漫天繁星,收到54个信号,其中48个参与定位。然后点击右上角三个点,选satellite filter

这里有图例,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系统。您可以选择只看其中某个或某几个系统,这样就可以知道手机支持哪些系统了。

同理,如果北斗卫星号仅限16以下说明你的设备只支持北斗二号,只有收到多颗16至37号北斗卫星,设备才支持北斗三号。

⚠️在这里关闭/打开的只是软件界面上是否显示该系统,并不能影响手机接收机使用哪些系统进行定位解算。
也就是说即使这里只打开北斗,手机中还是利用全部卫星定位的。

查看一部智能手机是否支持北斗系统,首先要看硬件是否支持,作为普通用户,我们不可能拆开手机去深究零部件,我们只需要去官网上查看机型性能的介绍页面,搜索关键词“定位”即可看到,例如,常见的国产手机华为mate30pro手机,在手机的定位详情功能介绍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所支持的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和我们的北斗,其他机型也是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苹果手机都不支持北斗系统,前面已经说了,是否支持北斗是由硬件决定的,如果你查询了自己的机型支持北斗,那么手机是否用上了北斗的信号呢?这是由手机智能切换的,如果你实在想看到手机里定位信号是哪个系统,需要下载一个专用工具软件,就可以实时看到连接的卫星信号强度、卫星的数量以及所属的系统。

北斗完成全球成功组网,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我们在定位系统上完成真正的自主可控,再次向无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致敬,最后,请拿出你的手机,看一下你的手机有没有连接到北斗的定位信号吧。

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中文名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英文名称:COMPASS

定义:由中国自主研制和建立的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卫星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具体功能如下: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其精度可以达到重点地区水平10m,高程10m,其他大部分地区水平20m,高程20m;测速精度优于0.2m/s。这和美国GPS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2)授时服务。授时精度可达到单向优于50ns.双向优于10ns。

3)短报文通信服务。这一功能能够保证在我国及周边地区具备每次40~60汉字的短信息交换能力;个别行业用户可以达到120个汉字传输能力,二代兼有一代的功能,也有短报文通信能力。

4)具备一定的保密、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系统的导航定位用户容量不再受到限制,并且保证用户设备的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满足手持、机载、星载、弹载等各种载体需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GALILEO)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2012年10月下旬一个导航卫星网络已构建完成,覆盖了中国以及大部分亚太地区。2013年上半年,北斗将正式提供服务。

阅读全文

与北斗卫星设备信息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反应釜里加热装置如何设计 浏览:144
机械革命z2怎么还原出厂 浏览:489
汉口北五金机电城淹水 浏览:926
轴承32202是什么 浏览:698
化学制氧气实验装置 浏览:293
香港东成电动工具 浏览:515
锌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装置 浏览:10
视觉错乱工具箱怎么开 浏览:484
机械硬盘背面怎么查看储存容量 浏览:528
暖气关闭回水阀门会影响楼下吗 浏览:662
平阴二机床厂怎么样 浏览:337
检查阀门不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704
油茶需要哪些设备吗 浏览:35
东成电动扳手转子轴承怎么换 浏览:516
二楼机床压力怎么计算 浏览:661
电缆自动送线装置 浏览:711
雷达的旋转装置机械结构 浏览:831
高层设备层在哪个位置 浏览:249
马达轴承如何保持孔径 浏览:285
威克士电动工具假的多吗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