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声波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下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和接收原理有哪些
当从超声波发射探头输入频率为40kHz的脉冲电信号时,压电晶体因变形而产生振动,振动频率在20kHz以上,由此形成了超声波,该超声波经锥形共振盘共振放大后定向发射出去;接收探头接收到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后,促使压电晶片变形而产生电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电信号。
㈡ 超声波是怎么形成的什么物质
所谓超声波其实就是声波的一种,只不过它的频率比一般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要高,所以才叫做“超声波”。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一般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超声波就是怎样形成的。通常我们所听到的声音,特别是噪声,实际上包含了很宽的频带,既有次声、普通声音,也有超声,只不过人耳只能听到普通声音而已。
由于机械波的很多性质都和频率密切相关,比如透射率、衰减系数、辐射本领等等,所以人们经常使用处于超声波段的声波来达到某些用途(次声波也是如此)。这时人们可以用特殊的仪器产生窄频带的超声波,以提高利用率。具体的做法一般就是让声源以高于20000Hz的频率振动,辐射出去的自然就是超声波了。
由于高于20000Hz的声源用机械方法很难产生,所以通常都是用振荡电路产生的电信号激励声源振动。从本质上讲,超声波和电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能产生20000Hz以上的声源,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能产生超声波。
㈢ 超声波怎么产生的
1.要产生超声波,一般都需要用到压电陶瓷换能器
2.压电陶瓷换能器里面有两个正负电极板,需要通电才能形成正压电效应
㈣ 超声导波是怎么形成的麻烦具体一点。
超声波发生器是人为制造超声波的方法之一
另外,海豚,蝙蝠等动物也会发出超声波。
你网络一下超声波,和看下下面的链接差不多就可以了。
㈤ 超声波的产生的原因
共振!声波本来就是机械振动在介质里的传播,它本身就能引起物体的振动,尤其是物体的固有频率与超声波的频率相一致,这是物体会与超声波产生共振而
㈥ 超声波如何产生
要产生超声波,就需要在压电陶瓷材料施加一个正弦交变电流,这样就可以使得压电材料有正弦变化的长度伸缩,形成振动的超声波向外发射出去。动物界中的蝙蝠发出的也是超声波
㈦ 超声波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或称为超声。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由于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会在液体内部产生小空洞。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并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我们知道正确的波的物理定义是:振动在物体中的传递形成波。这样波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振动源,二是传播介质。波的分类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根据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来分类。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时,称为横波。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时,称为纵波。二是根据频率分类,我们知道人耳敏感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波叫做声波。低于这个范围的波叫做次声波,超过这个范围的波叫超声波。
波在物体里传播,主要有以下的参数:一是速度V,二是频率F,三是波长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V=F.λ。波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频率不同,波长也就不同。另外,还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波在物体里传播始终都存在着衰减,传播的距离越远,能量衰减也就越厉害,这在超声波加工中也属于考虑范围。
超声波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原理:
塑料加工中所用的超声波,现有的几种工作频率有15KHZ,18KHZ,20KHZ,40KHZ。其原理是利用纵波的波峰位传递振幅到塑料件的缝隙,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塑料件或其它件与塑料件接触部位的分子相互撞击产生融化,使接触位塑料熔合,达到加工目的。
㈧ 超声波形成波型转换的条件是什么
当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 除了能产生同种类型的折射和反射波 还能产生不同类型的折射和反射波 这种现象叫做波形转换
有概念可以看出 产生波形转换的条件为 ,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入射,具有不同声阻抗的异质界面.
㈨ 超声波是怎样形成的它与电有何联系
所谓超声波其实就是声波的一种,只不过它的频率比一般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要高,所以才叫做“超声波”。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一般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超声波就是怎样形成的。通常我们所听到的声音,特别是噪声,实际上包含了很宽的频带,既有次声、普通声音,也有超声,只不过人耳只能听到普通声音而已。
由于机械波的很多性质都和频率密切相关,比如透射率、衰减系数、辐射本领等等,所以人们经常使用处于超声波段的声波来达到某些用途(次声波也是如此)。这时人们可以用特殊的仪器产生窄频带的超声波,以提高利用率。具体的做法一般就是让声源以高于20000Hz的频率振动,辐射出去的自然就是超声波了。
由于高于20000Hz的声源用机械方法很难产生,所以通常都是用振荡电路产生的电信号激励声源振动。从本质上讲,超声波和电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能产生20000Hz以上的声源,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能产生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