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能书柜和传统图书柜相比有什么区别
响象的智能书柜更人性化,体验更好一些,例如:借还的读取识别比其他灵敏、精准的多,减少了此前共享书柜的错度漏读问题;2、可实现多人可同时操作,使用场景设计更科学,减少排队的麻烦;3、防雨防晒效果也非常好,更适合户外场景使用;4、自带紫外线消毒功能,保证图书卫生。此外响象即将上线的新一代书柜,还增加了人脸识别系统,孩子后续读书不需要父母陪伴也可独立完成借还,非常智能。
㈡ 推荐人工智能方向经典入门书籍
见人工智能吧里的推荐书目:http://tieba..com/f?kz=767603859
以下为复制:
入门
经典杂书:On Intelligence,中文版,《人工智能的未来》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735021.html
经典教材:《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第二版)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2section)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024072.html(英文版)
中文版简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30487/
心理学:
心理学可以被业余地分为3大部分。
第1部分,硬科学(science),以实验心理学为核心;严谨得近乎死板,是阅读的重点。
第2部分,心理量表、评估、统计学及相关理论,大多过于专业且枯燥。这部分只需了解智力测验和关于智
力(智能)的理论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重要。
第3部分,几乎是纯人文的东西(art),包括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人本主义以及许多以心理咨询、心
理治疗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及其他各种各样雷人的东西。这些往往被大众误解为心理学的全部,它们很
有趣但并不重要,基本可以无视。
2、《认知心理学》这个学科是人工智能的兄弟,无论如何必须浏览一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773029.html?from=isnom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浏览)
最基础的部分,目前国内的通用教材,很系统,逻辑清晰。所谓的缺点是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正合适。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070763.html
3、《生理心理学》(浏览)
可以看国内版教材,比较便宜,都是互相抄的,内容差不多。看了这个就不用单看生理学了。
4、《弗洛伊德的近视眼(适应性潜意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威尔森,这个属于杂书一类,讲潜意识比
较透彻。
5、智力理论和测量部分(《心理评估》)
http://wenku..com/view/ba065be2524de518964b7dd9.html (和这个类似,再稍微详细点)
网络:智力(intelligence)http://ke..com/view/2646.htm?fr=ala0_1_1
网络:智能(intelligence)http://ke..com/view/375267.htm?fr=ala0_1_1
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曼昆(两册,很好读)
哲学:(少儿不宜,以免影响马哲成绩)
(以下4本读过之后未必能立刻理解,不懂的直接跳过留待以后消化,不必钻牛尖。)
1、《苏菲的世界》当作纯小说看好了,哲学史部分可用教材替代。
2、《西方哲学简史》(较薄)赵敦华;这是目前国内通用教材,作者是牛人,如果不被拿来考试的话是本很好的书。主要读笛卡尔,休谟,康德部分。其他部分了解。《现代西方哲学新编》是其后续。罗素《西方哲学史》或其简写本——不推荐,但可以考虑。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95503.html?from=isnom
3、《康德》(超薄)主要读认识论部分
4、《波普》(超薄)
上面两本是简介性质的黄色小册子,中华书局,作者是美国人(私下推荐《尼采》、《克尔凯廓尔》、《 萨特》,但和主题无关)
(进化论):
5、《裸猿》莫里斯,这个太幽默了。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553656.html(随便看看)
6、《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必读,看主干,例证省略)这个东西很通俗,会颠覆人性观,心情 不好时勿读。(读过之后可以阅读《克尔凯廓尔》和《萨特》作为补救)
《心理评估》第五章,智力理论PPT
http://www.doc88.com/p-77848640221.html
此外还有数学及计算机类的读物
由Pallashadow提供
㈢ 建筑智能化方面的书哪一本好一些
建筑智能化中,BA一块的学习室最难的,包括的内容很多,而且很杂,什么空调控制、通风控制、电梯控制、给排水控制等等这些内容比较的难学,其他的不部分倒是不难,基本上就是那设备堆积起来而已,差别不过是设备的质量、安装的工艺等差别。
当然了,要学这个的话,CAD肯定要学会使用,还有就是图纸会看不?建议去找一套智能化的图纸看看,这样你看会一套图纸的话,那么你也就基本上了解了智能化是怎么回事了,然后配合清单什么的,基本上就了解了。
原理,你可以去尝试掌握,也可以放一边。
至于书推荐如下几本:
《建筑智能化技术综合实训教程》
名称 建筑智能化技术综合实训教程
作者 陈志新, 张少军, 庄俊华, 王佳, 王亚慧
出版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ISBN 7111219082, 9787111219088
页数 206 页
《建筑智能化系统》
名称 建筑智能化系统
编者 章云, 许锦标
出版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ISBN 7302150494, 9787302150497
页数 536 页
《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
名称 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
作者 张新房
出版商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ISBN 7508388771, 9787508388779
页数 529 页
㈣ 电子书阅读器和手机的区别
目前比较主流的电子书阅读器要数水墨屏的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了,专门为阅读制造,水墨屏相对于手机来说更加护眼,更加省电,目前国内最好的可以和kindle相提并论的要数掌阅的iReader了
㈤ 有啥人工智能方面的经典书籍吗
推荐《一种新方法》
本书目前已经被国际上多所大学(例如,德国的马德堡大学、日本的广岛大学、美国的波士顿大学和罗切斯特理工学院)采用。
如果你正在寻找关于人工智能或智能系统设计课程的浅显易懂的入门级教材,如果你不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而又正在寻找介绍基于知识系统最新技术发展的自学指南,本书将是最佳选择。
本书的主要内容:
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
模糊专家系统
基于框架的专家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进化计算
混合智能系统
知识工程
数据挖掘
作者简介: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他的许多研究课题都涉及人工智能和软计算,一直致力于电气工程,过程控制和环境工程中的、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他著有200多篇论文、两本书,并获得了四项发明专利。
㈥ 传统书籍与电子书籍的区别
1、阅读方式不同
电子书是,必须透过特殊的阅读软件(reader),以电子文件的形式,透过网络连结下载至一般常见的平台,任何可大量储存数字阅读数据(digi-tal reading material)的阅读器上阅读的书籍,是一种传统纸质图书的可选替代品。
纸质书就是实体的纸张。
2、价值不同
纸质书更具有收藏价值,赠送亲朋好友比较实在,且能留作纪念。
电子书降低图书成本,价格便宜。
3、舒适不同
传统书籍纸质材料在灯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
电子书看久了,容易视觉疲劳,对眼睛不好。
4、使用方便不同
传统书籍携带不方便,且占用空间多。
电子书籍携带简单省力,载体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机、平板、MP4等。
传统书籍与电子书籍的优点:
纸质书优点:
1、具有质感,一页一页地阅读下去,更能享受书香气息。
2、有利于让人静下来,止浮躁的心,培养人们的书生气质。
3、从阅读方面来说,读者更好做笔记,对理解文章大意更具有好处。
4、有利于共享,传借方便,且错误率少甚至没有(如果买的不是盗版)能较好满足读者读者的需求。
电子书优点:
1、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阅读未完成的文章小说。
2、携带简单省力,载体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机、平板、MP4等。
3、环保,节约资源。
4、内容丰富,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更能让读者大饱眼福。
㈦ 什么是自助智能书柜,与传统的智能书架有什么区别呢自助智能主柜有什么功能
自助智能书柜也叫自助借还书柜。可以说是一座可放置室内或室外的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小型图书馆。
借助互联网技术,将移动客户端与自助借还书柜链接,具有自助借书、续借、还书、预约等图书馆基本服务等功能,实现了对图书借还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等。
其他功能还有,自动识别上下架实现图书自动循环借还。
㈧ 有哪些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可供推荐
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小兴奋,我来推荐一份人工智能书单。
1、机器学习精讲
机器学习原理算法与应用教程,精简机器学习入门手册,美亚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畅销书,全彩印刷,扫描书中二维码可阅读补充内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众多知名专家推荐。
2、动手学深度学习
目前市面上有关深度学习介绍的书籍大多可分两类,一类侧重方法介绍,另一类侧重实践和深度学习工具的介绍。本书同时覆盖方法和实践。本书不仅从数学的角度阐述深度学习的技术与应用,还包含可运行的代码,为读者展示如何在实际中解决问题。
为了给读者提供一种交互式的学习体验,本书不但提供免费的教学视频和讨论区,而且提供可运行的Jupyter记事本文件,充分利用Jupyter记事本能将文字、代码、公式和图像统一起来的优势。这样不仅直接将数学公式对应成实际代码,而且可以修改代码、观察结果并及时获取经验,从而带给读者全新的、交互式的深度学习的学习体验。
3、深度学习
本书囊括了数学及相关概念的背景知识,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信息论、数值优化以及机器学习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它还介绍了工业界中实践者用到的深度学习技术,包括深度前馈网络、正则化、优化算法、卷积网络、序列建模和实践方法等。
并且调研了诸如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在线推荐系统、生物信息学以及视频游戏方面的应用。最后,本书还提供了一些研究方向,涵盖的理论主题包括线性因子模型、自编码器、表示学习、结构化概率模型、蒙特卡罗方法、配分函数、近似推断以及深度生成模型。
4、人工智能(第2版)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精心撰写的一本人工智能教科书,堪称“人工智能的网络全书”。全书涵盖了人工智能简史、搜索方法、知情搜索、博弈中的搜索、人工智能中的逻辑、知识表示、产生式系统、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自动规划、机器人技术、高级计算机博弈、人工智能的历史和未来等主题。
5、Python 神经网络编程
本书将带领您进行一场妙趣横生却又有条不紊的旅行——从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开始,逐步理解神经网络的工作机制。您无需任何超出中学范围的数学知识,并且本书还给出易于理解的微积分简介。本书的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普通读者理解神经网络。读者将学习使用Python开发自己的神经网络,训练它识别手写数字,甚至可以与专业的神经网络相媲美。
㈨ 传统图书馆比现代信息化有什么优势
一、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
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经脱胎换骨的改变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图书馆的功能、结构、运作方式、服务方式、评价标准、工作重心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1.馆藏结构的不同
传统图书馆是以纸质载体为主,其它载体并存,它的复本概念和拒借率等现象不会消失;而数字图书馆则是全部以电子出版物和网上数字信息为对象,它的存储介质已不限于印刷体,它具有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其存储的载体也相应的有光盘、录音带和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它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而且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不存在复本和拒借率的现象。
2.服务方式不同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以的图书馆为中心被动地为读者服务,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和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为读者服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是开放型的,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通过宽带高速互连的网络,把大量分布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联合体,把不同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通过网络终端的方式查找信息,网络可以把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带到用户的家里或办公室里,用户们可以同时存取许多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它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天24小时为读者服务。
3.工作重心不同
传统图书馆是通过采购、编目后进行流通和阅览为工作重心的;数字图书馆则以信息的收集分析、参考咨询和网络导航为中心,图书馆员真正成为信息的导航员。数字图书馆可实现异种数据库之间、服务之间、工作站之间的可互操作性,并正在探索深层语义上的可互操作性。它采用一种联合式或协调性软件,从类型相似的数据对象和服务中,取得一致性和连贯性检索内容。
4.文献信息载体的寿命不同
传统图书馆以纸张载体为主,中国素有“纸千寿”之说,迄今为止,没有哪一种轻便的文献载体能比纸张更容易长久地保存和保护,只要保管好就能使用上百年时间;而电子载体不仅保存条件苛刻,而且寿命极短,数字化的信息容易受病毒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永远丢失,如果图书馆因经费拮据不能续订网络数据库,那图书馆将会一无所有,因为图书馆只不过是购买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许可权。
5.图书馆管理员工作的任务不同
传统图书馆管理员主要任务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成为社会传播的角色;而数字图书馆时代的管理员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资源管理者,而是成为信息采集者、管理和传播者,成为利用文献信息的导航员,由文化工作者转向工作者。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发布和传播各种文献资源的信息,对读者进行“引导”或“导航”,向读者提供多种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
6.图书馆发展经费的两极分化
传统图书馆的发展缓慢,图书馆建设在基本完成以后花费不多;而数字化的图书馆的发展建设的投入很高,具有高资金投入、高技术设备、高消耗的特点,而且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是高投入的,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数字图书馆试验计划和教育部的Calis项目的启动均已耗资数千万人民币。
7.评价图书馆的指标不同
传统图书馆一般用藏书量的多少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如评价一个高校图书馆要看师生人均有多少册书、刊,每年又新购多少册书、刊,或藏有某些大部头图书、特色图书等,这些指标的着眼点都是各馆的藏书量。它的特点是:重投入和规模,轻产出和效益。投入和规模等指标,如书刊购置费、设备购置费、馆舍、馆藏、人员等是量化的,而产出和效益,如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整体效益和效率、人均效益和效率等往往缺少量化指标,要求是模糊的,评价是难以操作的。而现代图书馆是以本馆和读者群所能利用的文献量、信息量及利用这些文献、信息所产出的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效益来作为评价一个图书馆的指标。它的特点是:重产出和效益,投入和规模的权值降低,被利用的文献量、信息量及产出产品的数量、质量、经济效益等都是量化的,评价较易操作。
㈩ 新入行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应该看哪些书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结网推荐
以下书籍适合产品经理
01 《产品经理手册》——哥乔斯
02《结网》——王坚
0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
04 «失控»
05《用户体验的要素》
06《Don't make me think》
07《学会提问》
08《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
09《项目管理之美》:偏重于项目管理
10《掌握需求过程》:偏重于需求挖掘
11《流程管理》 :偏重于项目型团队产品经理
12《网站设计解构》:偏重于Web产品经理
13《瞬间之美》 :同上
14《GUI设计禁忌》 :偏重于客户端产品经理
15《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偏重于客户端产品经理
16《用户体验度量》:有一定用户群产品的产品经理可以看
17《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资讯类网站产品经理最好看一看
18《Web导航设计》:偏重Web
19《锦绣蓝图》:怎样规划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站
20《赢在用户》
21《重来》
22《瞬间之美》
23《湿营销》
24《世界是平的》
25《三双鞋》
26《故事的领导力》
27《人月神话》
28《情感化设计》
29《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30《社会心理学》
31《用户体验面面观》
32《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掌握产品经理对于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团队协调的相关理论知识。这本书对于产品经理的基本工作有一个很好的概括,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阅读《结网》,阅读一个资深产品经理关于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职业选择以及如何创建互联网产品的相关知识,同时在用户体验,产品优化、数据分析、产品运营、项目管理、竞争情报分析等有了一定的认识,《结网》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都是国内产品经理实战类的书籍,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结网》更多的是从大方向去着手,《人人》涉及更多的是日常的工作细节,是一个很好的互补。
阅读《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认识传统的产品经理与互联网产品经理之间的区别,同时可以在产品的优化、营销、定价、推广上加深认识。
阅读《启示录》,知道打造好产品的三个基本条件以及如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的一些工作与产品管理经验,《启示录》注重于产品的管理,流程的优化,项目的管理等知识。
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相关:
阅读《don’t make me think》,了解了web网页设计的一些指导原则(别人我等,别让我想,别让我烦)和网页设计如何能更加突出、方便用户,同时初步接触了网页可用性测试的相关知识和原则;
阅读《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用户体验的基础概念,同时能让读者对用户体验领域的关注点能更深入的思考,用户体验的优化要从五个层面进行考虑,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这五个层面基本囊括的用户体验的所有要素,五个要素也是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整体思路,打造一款优秀的互联网产品,这五个层面的知识都要关联起来。
阅读《赢在用户》,这本书也是对于用户体验方面的书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通过阅读了解了用户调研的方法和数据处理办法,在用户研究方面,这本书能给读者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实践指导。
《交互设计四策略》,这本书也很不错,让你懂得如何关注核心功能,简化设计,设计出更好的用户体验的产品;
市场营销、网络推广相关理论知识:
阅读《玩赚你的网站-网站运营手册》,该书能在网站运营上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能帮助读者很好的了解在互联网上网络搜索(SEO)排名的优化,网站运营推广的方式,网站运营策划以及网站运营管理是如何进行的。
阅读《怎样卖龙虾》,这本书能从很多方面启发我对于产品改进,产品销售的思维,同时这本书也从用户出发,以用户的价值启发营销人员对于产品营销的创新点和思路。
阅读《啤酒与尿布》,这本书是关于购物篮分析的,对于产品之间关联性能透彻的分析,同时也在数据分析带给读者一些思路,从中可以学到如何从看似无序的数据中找出关联。
阅读《怪诞行为学》,这本书关于消费者非理性的行为分析以及大量的案例能让读者从各个公司的产品营销活动中想出相关非理性行为,同时能让读者初步的了解如何去分析消费者行为和消费心理。
阅读《口碑》,在如何利用口碑,如何引爆流行上学到了一些方法论,这本书跟国内一本书非常的相近《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相似却并不相同,笔者认为《口碑》的整体战略的出发点要比《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要高,也就是说,谈的问题要更有深度,尽管两本书都是通过实例来论证互联网web2.0对生活、工作、产业的影响,实例较多而论点较少,但是若对互联网不是很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一读。建议读一本就够了,《口碑》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