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控车床中的G76是什么意思
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指令格式 G76 Pm r a QΔdmin Rd G76 X(U) Z(W) Ri Pk QΔd Ff 。指令功能:该螺纹切削循环的工艺性比较合理,编程效率较高。
Δdmin表示最小切削深度,当切削深度Δdn小于Δdmin,则取Δdmin作为切削深度; X表示D点的X坐标值; U表示由A点至D点的增量坐标值; Z表示D点Z坐标值; W表示由C点至D点的增量坐标值; i表示锥螺纹的半径差; k表示螺纹高度(X方向半径值); d表示精加工余量; F表示螺纹导程。
指令说明: m表示精加工重复次数; r表示斜向退刀量单位数(0.01~9.9f,以0.1f为一单位,用00~99两位数字指定); a表示刀尖角度; Δd 表示第一次粗切深(半径值); 切削深度递减公式计算 d2 = Δd; d3 = Δd; dn = Δd; 每次粗切深:Δdn=Δd-Δd。
Ⅱ 数控车床G76螺纹循环指令 具体的格式 包括每个数据是不是半径值 一定要是具体的!
G76是螺纹复合循环指令:(用此指令要知道螺距、刀尖角度、螺纹加工长度)
G76 P(m)(r)(a) Q(△dmin) R(d);
G76 X(U)_ Z(W)_ R(i) P(k) Q(△d) F(I) ;
X:螺纹终点X 轴绝对坐标(单位:mm);
U:螺纹终点与起点X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单位:mm);
Z:螺纹终点Z 轴的绝对坐标值(单位:mm);
W:螺纹终点与起点Z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单位:mm);
m:螺纹精车次数00~99 (单位:次) ,必须输入2 位数。m 指令值执行后保持有效,并把系统参数P'27 的值修改为m。未输入m 时,以系统参数P'27的值作为精车次数。螺纹精车时沿编程螺纹轨迹切削,第一次精车切削量为d ,其后的精车切削量为0,用于消除切削时机械应力(俗称让刀)造成的欠切,提高螺纹精度和表面质量;
r:螺纹退尾宽度00~99(单位:0.1×L,L 为螺纹螺距),必须输入2 位数。r 指令值执行后保持有效,并把系统参数P'28的值修改为r。未输入r 时,以系统参数P'28 的值作为螺纹退尾宽度。螺纹退尾功能可实现无退刀槽的螺纹加工,系统参数P'28 定义的螺纹退尾宽度对G92 指令也有效;
a:刀尖角度,取值:00、29、30、55、60、80,单位:度(°),必须输入2 位数。a指令值执行后保持有效,并把系统参数P'29 的值修改为a。未输入a 时,以系统参数P'29的值作为螺纹牙的角度。
△dmin:螺纹粗车时的最小切削量(单位:0.001mm,无符号,半径值)。当( n - n −1)×△
d<△dmin时,以△dmin作为本次粗车的切削量,即:本次螺纹切深为( n −1×△d+△dmin)。
设置△dmin 是为了避免由于螺纹粗车切削量递减造成粗车切削量过小、粗车次数过多。Q(△dmin)执行后,指令值△dmin 保持有效,并把系统参数P'30的值修改为△dmin(单位:0.001 mm)。未输入Q(△dmin)时,以系统参数P'30的值作为最小切削量;
d:螺纹精车的切削量,R(d)执行后,指令值d 保持有效,并把系统参数P'31的值修改。未输入R(d)时,以系统参数P'31 的值作为螺纹精车切削量;
i:螺纹锥度,螺纹起点与螺纹终点X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单位:mm,半径值)。未输入i 时,系统按i=0(直螺纹)处理;
k:螺纹牙高,螺纹总切削深度(单位:0.001mm,半径值、无符号)。未输入k 时,系统报警;
△d:第一次螺纹切削深度(单位:0.001mm,半径值、无符号)。未输入△d 时,系统报警;
F:公制螺纹螺距。
F 指令值执行后保持有效,加工公制螺纹可以省略输入F(I),系统以当前保持的公制螺纹螺距作为F值;
I:英制螺纹每英寸的螺纹牙数。I 指令值执行后不保持,每个加工英制螺纹的程序段都必须输入。
Ⅲ 数控车床G76车牙怎么不停啊
不是,主要是你那个G76你看看那个里面的地址的单位是什么,如果是mm话,你当成了微米,用微米编程。,肯定会切没了。
Ⅳ G76车螺纹为什么机床不走循环
可能还是你的程序。精加工余量要用MM为单位编程。
Ⅳ 数控车床加工螺纹不良现象及解决方法是什么
螺纹产品种类很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螺栓、螺杆、丝杠、螺钉、螺母和堵头等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螺纹按用途可分为联接螺纹和传动螺纹,按牙型可分为三角形、矩形、圆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螺纹产品的加工方法很多,螺栓螺杆等外螺纹大多用车削方法加工,对于螺纹直径不大的螺杆,量产时采用滚丝或搓丝可提高加工效率。内螺纹加工一般用丝锥攻丝,尺寸较大的内螺纹可以用车床车螺纹。
随着机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在工厂里已普遍使用,用数控车床车螺纹是螺纹加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程序控制既可以加工普通螺纹,也可以加工形状复杂的异形螺纹。用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螺纹精度高,产品的一致性高、加工速度快、表面质量好且调试方便。车螺纹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既有机床和设备的原因,也有刀具和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现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螺纹加工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及相对应的措施。
1、外螺纹端面或内螺纹孔口处毛刺较大
在车削螺栓、螺杆等外螺纹时,通常将棒料外径车削至螺纹大径,然后端面倒角。如果不倒角,螺纹起头处易外翻,有较大的毛刺产生。这样的毛刺易刺手,既不利于加工操作,也会影响测量和后面的装配。倒角的大小也会影响去除毛刺的效果。倒角大时,影响螺纹的美观和螺纹的有效长度;倒角小时,会出现毛刺,车削外螺纹倒角大小一般为螺纹螺距的大小为宜,例如,加工M10螺杆时,由于M10标准螺距为1.5mm,所以倒角大小为C1.5较为合适。内螺纹的倒角至螺纹大径,如加工M10螺纹孔,先用φ8.5钻头钻好螺纹底孔,再用比钻底孔直径大两个螺距约φ14的钻头倒角。倒角后加工螺纹,螺纹起头处不再会有毛刺产生。
2、螺纹有乱牙、乱扣现象
普通车床车削螺纹,会根据螺纹的螺距(导程)挂轮,进刀时主轴正转,退刀时主轴反转,主轴与刀具间必须保持严格的运动关系,即主轴带动工件每转一圈,刀具应均匀地移动一个恒定的距离,这个恒定的距离为螺纹的螺距(或导程)。这样每次进刀点相同而不会出现乱牙现象。
数控车床加工螺纹时不需要反转退刀,不会出现乱牙的原因是在数控车床的主轴上安装有光电编码器。带着工件一起转动着的主轴,其运动状态由一根同步带传送到主轴编码器,主轴编码器检测到主轴的转速后,会将信息反馈到机床数控系统中,数控系统再根据程序编制的螺距(导程)大小,发出指令严格控制主轴每转一圈,刀具移动一个螺距(导程)的距离,且保证每次进刀点的位置,即便主轴转速较快,仍可以轻松找到每次进刀点,使加工螺纹时不会出现乱牙现象。
用数控车床加工螺纹时,有时会出现乱牙或烂牙等不良现象,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光电编码器损坏。光电编码器一般安装在车床主轴的末端,只要打开车床主轴箱侧面防护罩,即可更换编码器。(2)同步带齿磨损严重。同步带磨损,会使编码器和主轴传动不成定比,影响主轴转速和刀具间形成的螺距(导程)关系而造成车削乱牙。同步带属于易损品,它是连接编码器和主轴的传动件,拆卸和安装都很方便。(3)数控车床主轴轴向窜动,存在间隙。只要调整轴向丝杠螺母里的间隙即可。如果间隙较小,可以用系统间隙自动补偿功能修改参数来补偿;如果间隙过大,维修较麻烦,必须将丝杠螺母拆卸下来,根据窜动量在螺母里加相应厚度的垫片。(4)操作者编制的程序存在问题。编制程序时主要是把定位点确定好。数控车削螺纹在编制分层加工时,注意每次轴向定位点保持一致,可有效避免乱牙。
每次退刀时,也要注意径向退刀距离,如果退刀时直径大小不变,仍按原直径退出或距离过小,这时刀尖就会将加工过的牙型破坏或牙尖车平,造成废品。特别是初学者加工螺纹,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由于车螺纹需要多次分刀进行,因此Z轴每次定位必须相同,否则加工会出现乱牙。而现在大多系统有复合循环指令,只要定位点确定后,以后每次分层加工不必重新设置。单一车削循环指令G92和G76车螺纹就属于这样的准备功能指令。
3、螺纹加工开始段及结束段螺距不稳现象
螺纹加工每次定位点必须相同,不论是G32代码的定位点由编程人员设定,还是复合指令G92由机床系统内部参数值保证。螺纹加工阶段必须要保证主轴带动工件每转一圈,车刀走一个螺距,可使加工出的零件产品不烂牙,不乱牙。但在螺纹加工的起始段,由于转速和车刀移动速度较快,在车刀到达工件表面时,还未来得及保证主轴转速与车刀移动的定值(螺距或导程),往往会出现螺纹开始阶段的螺距不太稳定,螺距大都偏小,装配时螺母很难旋入。螺纹加工即将结束时,主轴转速及刀具移动速度会降低,这时也会出现螺距不稳现象。为了在加工中克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每次编程时,将开始车削时的Z值距离设定长些,把加工不稳定阶段用于刀具空走,待稳定后才开始车削。如上面的程序中,Z值可以设置到工件右端面5mm甚至更长点的距离。对于结束段,螺纹结构中往往有退刀槽,螺纹螺距不稳定阶段在退刀槽内,这种结构很好地解决结束段螺距不稳现象。
4、扎刀
扎刀现象在车加工中经常遇到,这与车刀的安装高度和刃磨角度有很大关系。螺纹加工车刀安装过高,则切削深度达到一定数值时,车刀的后刀面顶住工件,增大摩擦力,甚至把工件顶弯。车刀安装的过低,则切屑不易排出,车刀径向力的方向是工件中心,加上横向进丝杠与螺母间隙过大,使吃刀深度不断自动趋向加深,从而把工件抬起,甚至引起崩刃。工件装夹不牢固使其本身的刚性不能承受车削时的切削力,因而产生过大的挠度,改变了车刀与工件的中心高度,工件被抬高,形成切削深度突增。刀具刃磨前角过大及刀具磨损也会出现扎刀现象。避免扎刀的方法大致有:
(1)及时调整车刀高度,使其刀尖与工件的轴线等高,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尾座顶针来对刀,在粗车和半精车时,刀尖位置比工件的中心要高出被加工件直径的1/100左右;
(2)及时刃磨并减小螺纹车刀前角,维修调整或自动补偿减小X轴丝杆间隙,也是避免扎刀现象的常用做法;
(3)加工螺纹时不要选择背吃刀量和切削速度太大,要根据螺纹螺距(导程)大小和工件刚性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
5、牙型不准确
有时加工的螺纹牙型会出现变形,这种变形主要表现为牙尖角偏大或偏小,或是牙型形不对称,出现了向一边偏斜。造成牙型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刀具刃磨角度偏差较大。普通三角螺纹刀尖角为60°,梯形螺纹刀尖角为30°,刃磨时要用刀具角度样板测量,如果没达到角度要求,需要重新刃磨。精度要求高的车刀,可以在工具磨床上刃磨角度。
(2)车刀安装不正确。螺纹左右两刃的中心线在对刀时应该垂直于车床主轴轴线,也就是说刀具的主偏角与副偏角相等,都为60°。如果在安装刀具时,刀具的中心线与轴线不垂直,加工出来的螺纹牙将歪向一边,使螺纹通规通过不了,若再往下加工,螺纹牙形会偏薄,影响螺纹产品的强度。所以在安装螺纹刀具时,一定要用螺纹靠板或采用百分表来找正。先拧刀架上用于固定刀具的一个螺栓,稍微用点力,调整好刀具角度后再拧刀架上另一个螺栓,看刀具的角度,两个螺栓拧的时候交错进行,不至于在拧紧时刀具发生转动。
(3)刀具磨损。机加工刀具材质大都是硬质合金,螺纹车刀也不例外,这是因为硬质合金刀具具有硬度高、耐磨、高强度和很好的韧性。要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调整好合适的切削用量,刀具耐用度就会增加。但是任何刀具在长时间使用后,都会产生磨损。尤其螺纹车刀较尖,磨损更快,加工出来的螺纹尺寸会发生改变,这时应及时将刀具卸下来重磨或更换新的刀具。
6、螺纹表面质量较差
造成螺纹表面质量差,表面粗糙度数值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刀柄或工件较细。刀柄伸出较长,刀柄或工件又较细,两者刚性差,倘若切削用量选择又过大,切削时势必会产生震动,从而使加工的螺纹表面产生震刀纹,表面质量很差。或高速切削螺纹时切削厚度太小或切屑向倾斜方向排出,拉毛已加工牙侧表面,造成螺纹表面粗糙度数值较大。因此,应尽量增大刀柄的截面,减小刀柄伸出长度。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很大。
(2)车刀切削刃磨的角度有问题,径向前角过大。
若径向前角大,又或中滑板丝杠螺母有大的间隙,易产生扎刀,从而产生震刀纹。解决的措施就是减小车刀的径向前角。高速钢切削螺纹时,最后一刀的切屑厚度一般要大于0.1mm,并使切屑沿垂直轴线方向排出,不破坏已加工表面质量。
(3)螺纹车刀刀尖会产生积屑瘤。积屑瘤随着加工的进行不断生成、长大和脱落。同时,由于部分积屑瘤碎屑嵌在工件表面上,在工件表面上形成硬质点,这些情况都将严重影响螺纹表面粗糙度。避免产生积屑瘤的常用方法是增大或减小切削速度,刀具刃磨时适当增大后角和刃倾角,并且根据材质选择正确的切削液。
在加工螺纹过程中出现产品不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机床、设备、刀具和操作人员等因素影响外,还有其他等综合因素作用使然。所以排除不良产生的故障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各种检测与诊断手段,并辅以工作中的经验,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采取合理而有效的解决办法。
Ⅵ 数控车床螺纹复合循环编程实例G76
G76 P(m)(r)(a)Q(Δmin)R(d);
G76 X(U)Z(W)R(i)P(k)Q(Δd)F;
式中第一项:m为精加工次数,可在1至99之间任取,主要视螺距大小而定,3mm螺距可取03
也就是精加工3次,r是螺纹的倒角量,这里指的倒角是指螺纹退尾时走斜线退出,一般螺纹无此必要,所以可取00,a为刀尖角,常用的有60、55、30、29,你这个就是60,Δmin为最小切削深度,千进位,也就是说1mm要写成1000,假设我们这里最小切削深度用0.05mm,那就是50,(最小切削深度越小,车螺纹走刀次数将越多,但过大刀具易磨损),d为精加工余量,也是千进位,螺距3mm留余量0.2mm,写成200,
所以第一个指令就可写成:G76 P030060 Q50 R200;
式中第二项:X(U)Z(W)这是螺纹终点坐标,也是螺纹的底径,U W相对坐标就不要用了,单边深度可用0.54X螺距,经计算为X20.76,Z就是螺纹的长度,即Z-20,i为螺纹部份的半径差,这是用来车削锥度螺纹的,直螺纹=0也可省略不写,k为螺纹的高度,半径值,可以用0.54X螺距得到,这里就是1.62mm,也是千进位,所以要用1620,Δd为第一次的切削深度,半径值,3mm螺距第一刀切深0.3mm至0.4mm应该没问题,第一次切得越深,加工次数越少,反之刀具易磨损,这个也是千进位,我们取中间值0.35mm,要写成350,F为螺距或导程,单头螺纹螺距等于导程,这里是F3,所以第二项就可以写成:
G76 X20.76 Z-20 R0 P1620 Q350 F3;
如果此时外径已经车好,那就换螺纹车刀:
T0202;
G00 X27 Z6;刀具离开工件外径3mm,距端面二个螺距。
G76 P030060 Q50 R200;
G76 X20.76 Z-20 R0 P1620 Q350 F3;
G00 X100 Z100;
M30;
Ⅶ 为什么我用数控用G76指令车螺纹,一直车个不停 问题补充:加工20×1.5内孔圆柱螺纹!!我编的
朋友 无意间看到你的问题 我大概给你回答下:G76是螺纹循环,它要求输入第一刀吃刀量,然后系统自动计算出下一刀吃刀量,G76无法执行跳跃加工命令,它只会从老老实实从第一刀加工到最后一刀。建议用G78或G92螺纹循环,它的优点是可以执行跳跃命令。例如:你螺纹加工完,发现需要再切一刀,你就可以直接跳跃刀最后一刀就OK,用G76它只会从头切到尾。
Ⅷ G76车锥螺纹为什么车不出来,有没有具体程序
你这个问题有点宽泛,1.车不出来时,机床有报警没有,报警内容是什么,根据内容来处理。有时候是机床没有或者关闭的G76的功能,有时候是你的格式不对。2.如果没有报警,你空跑时,机床有这个动作没有,如果有这个动作,只是螺纹的螺距不对,那你要核对一下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