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蝙蝠超声波是怎么实验出来的

蝙蝠超声波是怎么实验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2-04-21 09:18:54

1. 蝙蝠怎样发出超声波

蝙蝠的喉咙在飞行中不断地发出高频率的尖叫声,然后通过嘴和鼻子发出去,这种超声波信号碰到任何物体时,都会被反射回来,再传到它的超常大耳廓的耳朵里。蝙蝠正是凭借着自己特有的声纳系统来发现目标和探测距离的,因此蝙蝠有“活雷达”之称。

蝙蝠什么都吃,包括果实、鱼类、花粉、甚至血。大部分蝙蝠在夜间飞行时捕食昆虫,每只蝙蝠都能辨别出自己发出的声波,这说明即使与其他蝙蝠一起捕食,它也不会被别的声波所干扰。

(1)蝙蝠超声波是怎么实验出来的扩展阅读:

同许多动物一样,一些蝙蝠的种类在自然界越来越少,濒于灭绝。用于消灭昆虫的毒剂和保护树木的药剂,能把蝙蝠在冬眠时杀死,许多错误的观念也使人类大批地捕杀它们,蝙蝠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糟糕。

蝙蝠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作用。食虫类蝙蝠能消灭蚊子、夜蛾、金龟子等害虫,有人统计过,一只蝙蝠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的害虫。蝙蝠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经过加工的蝙蝠粪被称为“夜明砂”,是中药的一种。蝙蝠还是研究动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对象。

2. 蝙蝠是怎样发出超声波的又是怎样接收超声波

蝙蝠用嘴巴发出超声波,用耳朵接收超声波。

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2)蝙蝠超声波是怎么实验出来的扩展阅读

在诸多的现代武器及军械中,相当一部分是源自对动物的仿生。

1、蜜蜂与偏振定向器

蜜蜂采集花粉而不迷路,是因为头上有一对复眼,每只复眼由6300个单元组成,光线进入眼晶体后,通过晶锥到达含有感光色素的感光束。

感光色素分子对偏振光特别敏感,因而具有良好的定向功能。特别是在乌云蔽日的情况下,也能根据太阳方位的变化进行时间、方向的校正。科学家受益于蜜蜂偏振光定向本领,研制出偏振定向器用于飞机、舰船。

2、响尾蛇与热定位器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对0.001摄氏度的温差都能感觉出来,且反应时间不超过0.1秒。

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就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探测器。

3、鸽子与预警雷达

鸽子的视网膜主要由外层的视锥体、中层的双极细胞、后层的神经细胞以及视顶盖构成,能对亮度、边缘、方向以及运动等发生特殊反应。

所以人们称鸽眼为“神目”。科学家通过模仿研制出鸽眼电子模型,用于预警雷达系统,提升了探测能力。

4、夜蛾与超声波报警器

夜蛾胸腹之间有一对叫作鼓膜器的特殊听觉器官,可以从很强的背景噪声中分辨出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其身上厚密的绒毛还能吸收蝙蝠发射的探测超声波,从而在天敌面前处于“隐身”状态。

科学家通过把夜蛾身上绒毛状的材料用于飞机、舰船等装备,大大减少了目标被雷达、红外线和超声波发现的概率。

3. 为什么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因为蝙蝠是靠气流运动引起声带的振动而发声的。蝙蝠能发出频率高于2万赫兹的超声波,人耳对这种频率的声音只能望尘莫及。人类听到的声波频率约在16~2万赫兹的范围内。

常看见倒挂在树枝上的蝙蝠,不停地转动着嘴和鼻子。其实,它每秒钟在向周围发出10~20个信号,每个信号约包含50个声波振荡,这样信号中不会出现两种完全相同的频率。

飞行时,蝙蝠在喉内产生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发射出来。声波遇到猎物会反射回来,正在飞行的夜蛾对反射波产生压力,飞行速度愈快,压力愈大,回声声波的频率就愈高。蝙蝠正是用这种回声,探测夜蛾和其他物体,据此知道食物夜蛾的位置,从而追捕它们。

(3)蝙蝠超声波是怎么实验出来的扩展阅读

超声波的特点

1、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

2、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

3、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用及治疗。

4、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5、超声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

6、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4. 蝙蝠是怎么发出超声波的

蝙蝠利用超声波来“看”东西

蝙蝠的喉咙可以发出很强的超声波,(如果一种声音振动每秒钟超过两万次,人耳就听不见了,这就叫超声波。)通过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遇到物体时超声波就被反射回来,被蝙蝠的耳朵所接收。蝙蝠根据回声来判断物体的种类、大小和距离,区别是敌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然后从容不迫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是躲避还是追捕。

蝙蝠这种根据回声来探测物体的方法叫回声定位法。蝙蝠的耳朵很大,内耳特别发达,能够接收频率很高的超声波和低密度的回声。令人吃惊的是,蝙蝠竟然能在一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0组的回声,而且分辨率很高,就是极其微弱的回声信号,它也可以据以区别各种物体。

蝙蝠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的能力。一个岩洞里,千百只蝙蝠同住在一起,都是使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却不互相干扰。正因为如此,蝙蝠捕虫有着惊人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不愧为“活雷达”。

5. 科学家从蝙蝠的什么发明了超声波

科学家从蝙蝠的嘴里发出的一种声音发现了超声波。

蝙蝠夜里飞行时,嘴里不断发出一种声音,遇到障碍物时,这种声波就被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可以接收这种声波,从而绕开障碍物,继续飞行。

(5)蝙蝠超声波是怎么实验出来的扩展阅读: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赫兹,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

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由于其频率高,因而具有许多特点:首先是功率大,其能量比一般声波大得多,因而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等。再者由于它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业与医学上常用超声波进行超声探测。

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模式,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

6. 蝙蝠怎样发出超声波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一种尖叫声,这是一种超声波信号,是人类无法听到的,因为它的音频很高。这些超声波的信号若在飞行路线上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在接收到返回的信息之后,蝙蝠于振翅之间就完成了听、看、计算与绕开障碍物的全部过程。

超声效应 包括以下4种效应:

①机械效应。

②空化作用。

③热效应。由于超声波频率高,能量大,被介质吸收时能产生显著的热效应。

④化学效应。超声波的作用可促使发生或加速某些化学反应。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回声定位。人类根据蝙蝠飞行识物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但蝙蝠身上“仪器”的精确度比雷达要高得多。蝙蝠在夜间飞行不是靠眼睛看的,而是靠耳朵和发音器官飞行的。

拓展资料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小蝙蝠亚目即通常所说的蝙蝠,我国有6科,26属,110种。蝙蝠大多数为食虫性及肉食性,主要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信号搜寻食物 , 探测距离,确定目标,回避障碍和逃避敌害等 。 蝙蝠是真正会飞的兽类,这种进化上的优势使它们利用了兽类中一个全新的未被利用的生态位。

7. 人们是通过什么实验知道蝙蝠是靠喉咙发出超声波由耳朵接收的呢

1.第一次,他蒙住蝙蝠眼睛,结果蝙蝠还是轻盈敏捷的飞行,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辨别方向。第二次,他堵住蝙蝠耳鼻子,结果蝙蝠还是飞行的轻快自如,发现蝙蝠不是靠鼻子辨别方向。第三次,他把蝙蝠身上涂满油漆,结果还是不受影响,发现蝙蝠不是靠翅膀辨别方向。第四次,他堵住蝙蝠耳朵,结果蝙蝠东碰西撞跌落在地,发现2.。
2.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发现蝙蝠是用耳朵接收从喉咙发出的超声波来辨别方向、确定目标的。

五、
1.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以及寻找低下的矿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
2.斯帕拉捷之所以能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索,并能亲自实践,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解开心中的疑团。
启发:我们也应该像斯帕拉捷那样善于观察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秘密,并勤于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找出正确的结论。

8. 海豚、蝙蝠是如何发出超声波的

1、海豚发出超声波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
2、蝙蝠发出超声波(生物波)是依靠回声来辨别物体,蝙蝠分辨声音的本领很高,耳内具有生物波定位的结构。蝙蝠的眼睛几乎不起作用,通过发射生物波并根据其反射的回音辨别物体。

9. 蝙蝠怎样通过超声波定位

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当超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蝙蝠能够用耳朵接受,并能判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以及距离它有多远。人们通常把蝙蝠的这种探测目标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

蝙蝠在寻食、定向和飞行时发出的信号是由类似语言音素的超声波音素组成。蝙蝠必须在收到回声并分析出这种回声的振幅、频率、信号间隔等的声音特征后,才能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

(9)蝙蝠超声波是怎么实验出来的扩展阅读:

蝙蝠会发出尖锐的叫声,再用灵敏的耳朵收集周围传来的回声。回声会告诉蝙蝠附近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物体是否在移动。这种技术称为回声定位法。它可以帮蝙蝠在黑暗中找到方向以及捕捉猎物(如飞行中的昆虫)。

蝙蝠尖锐的回声我们是听不到的,但蝙蝠发出的其他声音有些是我们能听得到的。

研究回声最好的地方是一片石墙(如悬崖)的附近。如果你面对悬崖大声叫,你的声音会传到悬崖再反射回来。如果声音是从悬崖的不同部分反射回来的,你就可以听到好几个回音,就好像有好几个人在回答你。

蝙蝠在空中能利用超声波来“导航”,就能迅速准确捕捉飞虫。此外,某些海洋哺乳类能在水下发出频带很宽的声波,甚至高达30万赫。如齿鲸、海豚,能借助于附近陆地对声音的反射,用回声定位来测定方向,得知物体或海岸的位置。某些海豹、海狮也能发出水下超声波。

利用波在传播过程中有反射现象的原理探测物体方位和距离的方式叫“回声定位”。动物的“回声定位”是指动物通过发射声波,利用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回波进行空间定向的方式,它有捕捉猎物和回避物体两种作用。

阅读全文

与蝙蝠超声波是怎么实验出来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