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声波是什么声音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
中文名
超声波
外文名
ultrasonic (waves)
频率
F≥20KHz
功率密度
p≥0.3w/cm2
所属学科
物理
产生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由于其频率高,因而具有许多特点:首先是功率大,其能量比一般声波大得多,因而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等。再者由于它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业与医学上常用超声波进行超声探测。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模式,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
超声波熔接器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该特性就越显著。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个正负压强的交变周期,在正压相位时,超声波对介质分子挤压,改变介质原来的密度,使其增大;在负压相位时,使介质分子稀疏,进一步离散,介质的密度减小,当用足够大振幅的超声波作用于液体介质时,介质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会超过使液体介质保持不变的临界分子距离,液体介质就会发生断裂,形成微泡。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2. 微声波与超声波.电磁波有何区别
微波是电磁波辐射,电磁炉也是电磁波辐射。不过原理不同。 www.57rj.cn 微波炉直接产生微波电磁波,使食物的分子主要是水分子产生剧烈振动。产生热量。 电磁炉只产生交变磁场,金属锅放上去以后交变磁场在铁锅底部产生交变电场,加上金属锅又是电导体,就形成了电流,有电流就发热了呗。(电磁炉有磁性物体感应器,非磁性金属,比如铝铜,放上去是不会触发感应器的,电磁炉也不会工作;如果电磁炉没有防护感应器,不用说铝锅铜锅,直接放块肉上去也能烤熟了) 超声波是机械波,不是电磁波。超声波就是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声音。简单的讲蝙蝠叫一声就是超声波咯。 至于原理,如果你指的超声波成像,很简单:你面前有一口井,井里很黑什么都看不见,你想知道井里是否有水,想知道有多深,两种办法,第一对井口吼一声,第二往井里扔一块石头,听回声就可以判别出来。这就是声音视觉,你人脑通过听到的回声,可以通过空间感来辨别这个口井的深度,回声的清脆响亮说明没有水,反之则有水; 超声波成像就是利用声音的反射性,和超声波穿透性,超声波遇到不同质感的物体产生不同的回声,并且超声波能量高,又不会很快地被探测物体吸收掉,能够深入探测物内部,途经的地方都有产生不同的回声,成像仪通过捕捉这些回声加以处理即可成像。 微分角度来看,超声波发出后,先收到的回声就是探测物表面的回声,后收到的就是探测物内部的回声,回声强表明质地坚硬密度高,回声弱表明质地柔软密度低。这样连续起来,先收到的回声排在屏幕上方,后收到的回声排在屏幕下方,回声越强颜色越深,回声越弱颜色越浅,就形成了一个灰度的图像。 定义: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产生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动的电会产生磁,变动的磁则会产生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性质 电磁波频率低时,主要藉由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原因是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反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电磁波频率高时即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也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原因是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反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举例来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户外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和勋阳光的光与热,这就好比是「电磁辐射藉由辐射现象传递能量」的原理一样。 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振幅沿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变,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波本身带动能量,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其速度等于光速c(每秒3×10的8次方米)。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距离最近的电场(磁场)强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电磁波的波长λ,电磁每秒钟变动的次数便是频率f。三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公式c=λf。 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等。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以及天波。波长越长其衰减也越少,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电磁波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3. 高频声波和超声波的区别是什么
超声波有明确的频率界限,必须大于20kHz。
高频声波没有明确定义,频率相对较高而已,要看和谁比。
4.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区别
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类听不到的,区别在于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类的听觉频率范围上限,而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类听觉频率范围的下限。
5. 声纳和超声波有什么区别
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它是SONAR一词的“义音两顾”的译称(旧译为声纳),SONAR是SoundNavigationandRanging(声音导航测距)的缩写。
声呐技术至今已有100年历史,它是1906年由英国海军的刘易斯·尼克森所发明。他发明的第一部声呐仪是一种被动式的聆听装置,主要用来侦测冰山。这种技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应用到战场上,用来侦测潜藏在水底的潜水艇。
目前,声呐是各国海军进行水下监视使用的主要技术,用于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保障舰艇、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声呐技术还广泛用于鱼雷制导、水雷引信,以及鱼群探测、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水文测量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
和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声呐技术的发展。
我们知道,当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明显的作用.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品很难血流到打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
声纳部分利用了超声波。
6. 高频声波和超声波的区别是什么
1、频率不同
(1)超声波: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时,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约等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2)高频声波:声波的频率是指波列中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以赫兹(Hz)为单位测量,描述每秒周期数。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
2、作用不同
(1)超声波:超声检验,超声波的波长比一般声波要短,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而且能透过不透明物质,这一特性已被广泛用于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遥控和超声成像技术。
(2)高频波:在电子技术领域中高频波在无线电技术中定义高频波是频带由3MHz到30MHz的无线电波。HF多数是用作民用电台广播及短波广播。其对于电子仪器所发出的电波抵抗力较弱,因此经常受到干扰。高频波常用于民用电台广播及短波广播和hf 远程雷达。
3、应用领域不同
(1)超声波:超声处理,利用超声的机械作用、空化作用、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乳化 、脱气、除尘、去锅垢、清洗、灭菌、促进化学反应和进行生物学研究等,在工矿业、农业、医疗等各个部门获得了广泛应用。
(2)高频波:在不同领域中都会存在,如量子力学、声波、光波、弹性波和电磁波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6)超声波与声波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超声波的特点:
1、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2、 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3、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用及治疗。
7. 声波和超声波有什么区别
声波是一种压力、密度的波动;人们对声波最敏感的频率是2000Hz,高于和低于2000Hz时,人们的听力会下降,根据人听力的这一特性,将20000Hz以上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将20Hz以下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将20-20000Hz的声波称为音频声波;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强,反射性能增加,绕射、衍射性能减弱,如超声波可用于探伤、诊断;频率越低指向性越弱,反射性能降低,绕射、衍射性能越强,如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传播距离可以很远,绕地球几圈还能被检测到;
超声波的应用
8. 超声波与次声波有什么区别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超声波则相反
9. 可闻声波与超声波有什么区别
“超声波”之所以叫这个名称,是因为其频率超过了人类可以耳闻的频率范围。反之频率如果低于人类可以耳闻的频率范围的,叫“次声波”。但无论什么,“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不可闻的。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什么要特别定义这么一个概念呢,因为人可以听到的声音最高也就不到20000Hz,最低20Hz,在20~20KHz之间我们管它叫可闻声波,也就是我们的耳朵能听到的。所以不可能有什么可闻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