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设备基础怎么计算
问题一:如何计算设备混凝土基础厚度 计算设备混凝土厚度考虑因素很多,如设备重量,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性,设备振动荷载,设备对沉降的要求等。但主要考虑的还是前两项。根据设备重量除地基承载力得出的工面边长,减去设备底面的边长,再除以2,就可得基础厚度。(荷载扩散角,按45°考虑的)。再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就可以了。
问题二:设备基础如何算配筋 独立基础的配筋:
独立基础底板最小配筋率的取值在《建筑地基基础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关于这个问题设计行业也有很大的分歧。
一、规范规定及相关理解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1条规定: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取“0.2和45ft/fy作用的较大值”。这一条是针对受弯构件,而独立基础同时承受上部荷载和土压力,底面尺寸相对于基础高度也不是很大,因此不适合锥形和阶型独立基础。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2条规定: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小于0.15%。这一条是针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而设的,其具体受力情况与独立基础还是有区别的。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3条: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易小于100mm。这一条文有明确规定最小配筋,但至于是否还要满足最小配筋率0.15%则各有各的说法。
二、关于配筋率
若按最小配筋率0.15%控制配筋,则独立基础高度越高配筋越大。而独立基础底板的厚度由冲切和剪切计算确定,其值比较厚,按0.15%控制所得的钢筋面积大不够经济。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各地或个人有不同的做法,如北京市《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3.5.12条规定:如单独柱基之配筋好茄不小于[email protected] (双向)时,可不考率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工程设计中若无硬行规定,独立基础底板配筋只要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规定即可,不要验算最小配筋率。
还有一种做法的结构思路:就阶形基础而言,合理设计的独立基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其第一阶多半会伸出从柱边与基础顶面交接处引出的45°线同基础底面相交线之外,因此该部分可以认为是卧置于地基上受弯控制的混凝土板类构件,需满足ρmin=0.15%的要求。而基础底板其余部分均在45°角的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其高度一般有受冲切和受剪控制,相对较厚,如果其配筋要求符合ρmin=0.15%的要求,将会导致独立基础用钢量不必要的增做陆加。
问题三:知道设备承重、尺寸、型号,如何计算设备基础深度? 5分 首先得知道地质土质的情况,也就是土质的承载力是多少。
例如设备是100吨,也就是10工0KN 然后土质的承载力是 100KPa
那么基础的底面尺寸就是 1000/100=10平方米;
埋深根据土质来定,土质到什么深度有稳定的承载力就挖多深。
原则是这样。
问题四:设备基础的宽度怎么计算 找不到更好。
你再度开始――或者,你在说什么?
一旦打开,就使我心神烦乱,你所有的岁月
在水影中, 础冬天用雪把它们覆没
点缀你的泪光中哈哈
问题五:这种设备基础是怎么算的 平面尺寸饥按照设备的地脚螺栓孔位置进行设计的,深度的设计是根据工作台的承载量加上设备自重计算出来的。
问题六:设备基础的工程量应该怎样算 设备基础除块体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算。
问题七:计算建筑面积。这个里面的设备基础面积怎么算纯袜顷啊 50分 一般基础均不计算建筑面积,如特殊情况(如合同中有说明),则严格按合同说明条款进行。
问题八:关于土建的问题 如何设计设备基础 可以按照普通建筑基础做计算,6吨5的地耐力不大,是否有误?每平米65kN?
如果是动力设备,需要查阅 动力机器设备基础
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40-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问题九:设备基础怎么计算配筋和基础埋深 配筋需要根据设备尺寸、荷载情况、场地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双向配筋是指纵横两个方向均配钢筋,配筋量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计算确定。
问题十:什么是设备基础 大中型设备需功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台或钢制台基础上,有时还需要制造出埋设安装设备的底脚螺栓的孔,这个平台一般比设备略大,这就是设备基础
『贰』 机械设备中的静载荷,动载荷应该怎么计算
动载荷计算:
1、物体一般加速度时的动荷问题
惯性力与动静法:做加速度运动物体的惯性力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m和加速度a的乘积,方向与a相反。假想在每一具有加速度的运动质点上加上惯性力,则物体(质点系)作用的原力系与惯性力系将组成平衡力系。这样就可以把动力问题形式上作为静力学问题来处理,这就是达朗伯原理。
2、冲击问题
工程上采用偏于保守的能量平衡方程来近似估算被冲击物与受冲击物所受冲击载荷与冲击应力。冲击系统能量平衡方程: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
⑴、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⑵、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和杆等。
⑶、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⑷、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混合辊等。
⑸、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⑹、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
⑺、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
⑻、单向滑动部件,如带锯边缘的齿、砂带磨光机的研磨颗粒、凸式运动带等。
⑼、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床等。
『叁』 风机静荷载与动荷载如何计算
静荷载=水泵加上电机实际重量(实际上在计算设备基础时一般不按风机设备的实际重量考虑,因为风机设备属于转动件,我们考虑基础时一般都按重量乘以2的荷载来考虑,这样虽然基础在浇筑时会增加点成本,但是会保证基础的可靠度。)
动载荷=静载荷X1.2
静荷载是在静止状态(或近是静止)下的载荷一般指重力、匀速状态下的负载。
动荷载是运动状态下的载荷,如在加速状态,有冲击情况等。
『肆』 某设备自重约为100t,其中设备与地面接触面积10平方米,地基承载力为60kpa,求存放基础设计及所用砼
1。可按照以下公式验算地基承载力
验算公式为:pk≤fa
式中 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回值(kPa)(本题图简单的话,可直接取60KPa)
p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可按下式计算:
pk= (Fk+Gk)/A
式中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本题可取1000kN)
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
A——基础底面积,m²
2.从给出的数据看,基础面积至少应该在17m²以上。基础可采用C20以上混凝土薄板,为防止基础开裂应配置构造钢筋。
3.两点提醒:
(1)设备对基础沉降有无要求,如果有,应进行沉降验算;
(2)设备是否是动力设备,如果是,基础应进行动力验答算。
『伍』 起重吊装基本参数
在起重吊装工程中,基础参数是设计和施工的核心依据,它们包括吊装荷载、计算荷载、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以及最大起升高度等几个关键环节。
吊装荷载
这一参数是核心,它由被吊物的重量以及吊具和索具自身的重量共同构成。它是起吊作业的基础,必须准确计算以确保安全。
计算荷载的三大要素
首先,动载荷系数k1,考虑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因运动产生的额外负载,通常取值为1.1,这是为了预留安全裕度。其次,不均衡荷载系数k2,当多台起重机共同作业时,由于工作协调问题,可能导致负载不均衡,一般取值1.1到1.25。计算荷载则通过将动载荷系数与吊装荷载相乘得出,这在工程计算中至关重要。
联合吊装的计算载荷
在多台起重机联合起吊设备时,计算载荷会考虑每台起重机分配的荷载,加上载荷运动和不均衡影响,公式为:Qj = k1 * k2 * Q,其中Q为分配给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荷载。
额定起重量
这是起重机在特定条件下的最大安全工作负载,大于计算荷载,是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的上限。
最大幅度与最大起升高度
最大幅度定义为起重机在额定起重量下所能达到的最远吊装位置。而最大起升高度则综合了设备高度、索具高度、设备到位后的净高差以及基础高度等因素,确保吊装作业的可行性。
在实际施工中,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对这些参数进行精细管理,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安全标准,降低风险,提高吊装效率。掌握这些基本参数,是施工企业高效、安全进行起重吊装作业的基础。
『陆』 建筑荷载怎么计算啊
建筑荷载的计算公式为:容重×厚度×荷载作用的长度。以下是关于建筑荷载计算的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计算公式解析:
常见荷载类型:
荷载计算的重要性:
因此,在进行建筑荷载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荷载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