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行为为设备操作违章行为
违章行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
2、进入机械设备内抢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
3、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特种作业 未取证者独立操作;
4、超限使用设备;
5、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
6、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时不使用;
7、开动已查封的设备;
8、任意拆除设备的安全装置;
9、不按规定使用吊、索具;
凡是违反设备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属于违章操作。
其中,各种设备都有各种设备相对独立的操作规程,违反了那一类、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就属于违反这类设备操作规程;
例如:手工钻床操作不许戴手套;电工上岗必须穿戴绝缘用品。一旦违反这些规定,就属于违规。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安全管理规定作业的;
(二)违章指挥从业人员或者强令从业人员违章、冒险作业的;
(三)发现从业人员违章作业不加制止的;
(四)超过核定的生产能力、强度或者定员进行生产的;
(五)对被查封或者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危险物品和作业场所,擅自启封或者使用的;
(六)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他安全问题的;
(七)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下达的安全监管监察指令的。
㈡ 什么是三违行为
三违行为是指在生产、作业和日常工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出现的违规操作、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以下是关于三违行为的
一、违规操作行为
违规操作行为指的是在生产操作中,员工没有按照既定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或相关安全规定执行,而是采取了错误或不符合标准的工作方法。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例如,未经许可擅自操作机器设备、调整工艺参数等都属于违规操作行为。
二、违章作业行为
违章作业行为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员工明知故犯作业规范和安全制度,冒险进行危险作业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出于侥幸心理或为了节省时间而忽视安全规定,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如未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无证从事特种作业等都属于违章作业行为。
三、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不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和工作秩序,影响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表现为工作态度散漫、迟到早退、脱岗睡岗等。虽然这些行为短期内可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长期下去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总之,三违行为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企业和员工都具有极大的危害。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以杜绝三违行为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㈢ 在变电站内工作常见的一般违章行为有哪些
在变电站内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会遇到一些常见的违章行为。例如,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正在运行的设备区域,这不仅会干扰正常的工作流程,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另外,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绝缘鞋和防护眼镜,也是一大常见问题,这会增加作业人员受伤的风险。操作人员未按规程进行设备检修或维护,忽视了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供电稳定。还有,未进行充分的安全交底,操作人员不了解操作规程和潜在风险,容易引发事故。
此外,部分员工对变电站内设备的巡视和检查不够细致,未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违规操作,如未经许可擅自改变设备运行状态或参数,也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还可能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为避免这些违章行为,变电站管理者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管,确保每位员工都熟悉并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实际操作中,班组长和值长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他们需要确保班组成员的安全文明生产,制定并执行工作计划,及时制止违章行为。同时,他们还应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对存在的缺陷进行核实和处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加强管理,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