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井下电缆漏电,有什么方法或仪器能找到漏电电缆破口处
煤矿井下由于生产条件差,空气潮湿,电气设备移动频繁,漏电现象时有发生。中性版点不接地系统权的漏电,会给人身、设备以至矿井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必须设有漏电保护。
《煤矿安全规程》423条规定:“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应装设带有漏电闭锁的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如果没有这两种装置,必须装设自动切断漏电馈电线的检漏装置。”
目前,小型煤矿中的漏电保护大多没有选择性,一般采用漏电继电器和采区低压电网的总馈电开关连接,一旦电网的某一地点发生漏电,总馈电开关就会迅速跳闸,切断整个电网电源。因而,停电的范围广,影响面大。若不能迅速找到漏电故障点,尽快恢复供电,就会延长停电时间,给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采区有掘进工作面时,如局扇停运时间过长,就会导致掘进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聚集的有害气体超限。在给局扇和其它掘进设备恢复送电时,会引起瓦斯爆炸事故。据对一些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我国掘进工作面发生的沼气爆炸事枚,绝大多数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所以,电网发生漏电跳侗后,必须迅速找到漏电故障点,恢复井下正常供电。
2. 如何检查电机的漏电位置,及处理方法
检查电机的漏电位置:
用摇表,或用万用表检测漏电电流,即给电机同相供电,用万用表交流电流块测量电机外壳对地电流,但要注意安全。摇表一端与电机绕组连接,另一端与电机外壳连接。如果摇表的电阻小于2兆欧,则可以判断泄漏。
最好的方法是用摇表测量电机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一般应在0.5兆欧以上,当然也可以用万用表的10K档来测量。
处理方法:
如果绕组受潮而引起接地应先干燥。冷却至60-70℃左右时,用绝缘漆浇干。当绕组端部绝缘损坏时,应在接地点重新进行绝缘处理,并涂刷油漆然后烘干。当绕组接地点在槽内时,倒带绕组或更换一些绕组元件。若干燥处理后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应倒带线圈。
扩展内容:
漏电的原因:
1、一些电器使用的电路板存在一些问题(电路板的低压电路没有与220伏交流电隔离,所以有市电)。这是大多数使用开关电源的电器的情况。
比如一些老彩电在人们触摸天线时感觉麻木,这是天线与电路板连接造成的漏电。但是由于电路板和电源之间有很大的电阻,产生的电流很小,所以电对人的危害不是很大。
2、即使电器的电路板没有问题,也会因为某些部件(特别是电容)的泄漏或电路板上的潮湿和灰尘过多而发生泄漏。例如一些电器的外壳一开始没有通电,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通电,这是大多数情况。
如果外壳带电,触摸时有明显刺痛感,则可能属于泄漏,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从防范漏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