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石化企业设备安装管理工作
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资格及专业队伍
设备安装过程中人是核心因素,随着石油化工建设的不断发展,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人员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石化设备的安装人员,应熟练掌握石化设备基本的设备技术要求,与工程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这需要我们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组建技术硬、素质高、敢拼搏的优秀专业队伍。
技术交底工作是对设备运行方案的具体化,内容包括设备的检验标准、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技术交底中,要明确如何做、什么时间做、由哪个人来做等具体内容。只有做好技术交底,才能有效节约的控制工程实施。
在选择施工单位时,重点要对施工单位的设备安装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对其生产所必须的条件、员工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检验检测手段等资源条件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施工单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
2)设备开箱检验工作要高度重视
作为安装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的检验工作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工厂验收与商检用户验收。其中工厂验收主要检查关键设备的制造及装配情况,需要做好记录,并与制造商沟通解决。一般开箱检查与商检应合并进行,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设备是否损坏,根据装箱清单对数量、实物等逐一进行详细核对,检查设备外观质量是否完好,做好记录,再由参与验收的各方签字。
3)加强与外国专家的沟通管理
对进口的石化设备根据合同约定,应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由外商技术专家亲临现场指导,这就需要现场工作与外商指导结合,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装进度规划;(2)与外国专家建立和谐关系,加强合作;(3)定期在现场召开工作会议,总结设备的运行状况,探讨安装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4)加强吸收外来设备使用技术,积极组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参加外国专家现场培训。
4)加强设计间沟通,避免设计缺陷
加强图纸审查,认真做好图纸会审,特别是不同专业间的沟通协调,加强联系,仔细核对各专业交叉处,确保各专业衔接顺畅。施工前,安装施工单位也要在施工前详细研究图纸,各工种密切磋商,发现提供设计缺陷,并及时与设计沟通,为顺利施工铺平道路。
5)建全科学的设备维修制度
石化设备的预防与维修工作中,制度是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科学的设备维修制度,来保障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设备管理中,应树立全面管理的观念,提高操作者对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意识。
石化企业的安全关乎人命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国家对石化设备的安装管理非常严格。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高思想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合理的管理技术手段,实现设备安装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
『贰』 如何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设备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生产的支柱,有了先进的设备,就基本具备了生产良性发展的物质基础。但要发挥设备的最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设备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将先进的设备管理水平与先进的设备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应有性能。
近几年来,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装备部(简称济钢装备部)认清形式,把握机遇,紧紧围绕“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制度落实为保证,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强化设备技术经济管理意识,积极探索设备管理和采购管理的新模式,为争创一流水平,进而大幅提高装备水平,作了一系列探索工作。
1 探索工期管理新模式
济钢是特大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各工艺环节上的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好坏,事关济钢的生产平衡和经济效益大局,其中“四炉四机”的停产检修,影响最为直接。停产检修是设备生命周期的客观要求,是恢复和提高其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但如何保证设备检修的质量,缩短停机检修时间,大有潜力可挖。济钢装备部从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出发,探索出了设备检修工期的管理方法,即实行隐性工期和显性工期管理,争创设备检修效益最大化的工期管理新模式。打破从停产检修开始到恢复生产为止计算检修工期的传统工期概念,将检修工期分为隐性工期和显性工期,即把从立项开始到停产检修前这段时间视为隐性工期管理,把传统概念的检修工期视为显性工期管理,用“工期”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来强化管理,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经过探索,隐性工期管理的要点概括为“六落实”管理法,即“检修项目落实、检修费用落实、物资供应落实、施工队伍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网络计划落实”。“显性工期”的施工组织中,实行立体交叉作业,明确工程的主线和主线上的重点,并对重点进行剖析和细化,“变检修为抢修”,采取“划整为零”、“套件更换”、“预先装配”、“大块拆卸,整体吊装”、“检修工序质量确认”等先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实行24h检修施工作业现场指挥调度,并根据检修施工的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和施工力量,做到项目清晰,工序衔接,指挥有力,环环相扣,使得计划工期大幅度压缩,检修质量明显提高,检修效益趋向最大化,为高效生产创造条件。近年来,济钢“四炉四机”的停产检修时间和检修质量,每年都创历史新高。特别是中板生产线、高炉、烧结机、转炉、制氧机等的检修更是如此,使得人们凭经验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接连创造了设备检修奇迹。
2 治理设备薄弱环节
一条生产线停产检修,并不是因为全线设备、备件均出现问题,而是这条生产线上的某个或几个关键设备、备件因寿命周期已到,不再适应生产要求,致使整条生产线停机检修。这些不适应生产要求的设备、备件,就是生产线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制约生产的稳定高效运行,易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为治理这些薄弱环节,推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即把每个薄弱环节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间。自2002年以来,制定了设备薄弱环节治理实施细则,督促各生产厂加大工作力度,根据生产和设备检修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同时,通过管理创新,带动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创新。以济钢中板厂为例,1999年以前,每年停产检修两次,检修时间要2O多天。2003年是在已连续生产2O个月后才停产检修,检修时间仅为86h。
3 创新采购管理体系
近几年,济钢装备部全面开展了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的一系列探索工作,如以“先用库存,先内后外,招标订货,厂家直供,征求用户意见”的五项原则为指导,制定了《定价比质采购管理办法》,在整个采购工作中,始终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化原则,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构筑采购管理新体系:(1)实施公开评价,清理整顿采购源头;(2)强化采购审检管理,形成制约新机制;(3)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订货全过程;(4)坚持责、权、利相统一,严格责任制考核。
新的采购管理体系把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形成了相互监督、互相制约、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高效、透明的采购管理体系统,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整个采购工作由过去干部职工关注的焦点,变成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同时,研究、探索物资计划管理和仓储管理的新途径,研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使济钢的备件库存资金占用由1998年的1.2亿元降低到2000年的0.73亿元。通过持续改进,2002年备件库存资金占用降到0.53亿元,连续几年创全国同类企业最好水平。
4 形成持续创新机制
为把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在日常生产中发挥作用,以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来落实推广管理创新成果,建立起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济钢装备部与企管部门等合作,充分吸收近几年的管理创新成果,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考虑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这对规范设备管理,推动全公司的制度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规范管理创新工作,还制定了《装备部管理创新管理办法》,把管理创新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设备寿命大幅提高,既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又节约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持续稳定,经济效益一直攀升。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叁』 化工生产设备的管理
化工生产设备的管理
设备管理是化工生产管理的基础,化工企业只有将化工生产设备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来加强管理,提倡全员参与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细化设备管理内容,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奖惩考核机制,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顺利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设备管理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化工生产设备管理指的是对化工生产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检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设备管理对化工生产管理而言尤为重要,首先,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化工生产设备多为压力容器、转动装置等,特种设备较多,设备处理、处置的对象多为腐蚀性强、毒性大的酸碱溶液,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对企业及其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发生人员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化工企业应加强设备的管护和检修工作,确保化工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其次,设备管理是企业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保质保量的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保证。没有可靠的生产设备,即使拥有最优秀的员工也无法完成生产任务。化工生产设备能正常运转,高效工作,才能按时按量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顺利实施。再次,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化工生产设备是化工企业的名片,是企业形象的具体表现,设备外形是否整洁、运行是否正常、性能是否良好是化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领导的管理能力,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的直接体现。只有做好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化工生产设备管理内容
2.1 设备的基础管理
设备的基础管理包括设备档案管理和设备台帐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应对每台化工生产设备建立各自的基础档案,详细记录设备购买、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的具体情况,为设备正常运行和检修提供理论依据。设备台帐包括设备日常运行及检查台帐、维护保养台帐、检修台帐等,详细记录设备日常运行情况(如工作时间、工作任务、操作人员、停机检修原因、检修人员及检修持续时间等)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设备备品、备件台帐记录也比较重要,它可以全面反映设备备品、备件的储备情况,充足的备品、备件能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但过多的储备则会增加库存,占用资金,应根据具体生产情况,易损件多储备,非易损件少储备,甚至不储备。
2.2 设备的检修管理
设备的检查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感官和专用仪器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查,确定设备是否达到生产要求,以防止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检查应定人、定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以保证检查效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或设备故障,应立即进行检修,对于无法实地解决的问题,应上报有关部门,制定检修方案并按期执行,必要时可将设备送至专业修理单位进行修理或聘请专家到生产现场检修,对于无法修理的`设备或零部件,应立即报废或更换。对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修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或隐患,避免隐患进一步扩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防止设备故障进一步发展,有效预防设备事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3 设备的维护保养
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化工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内容主要包括保养、防腐和润滑。日常保养主要是设备在每班运行结束后或下一班运行开始前,由当班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补充润滑剂、紧固易脱落部位、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以确保设备在本班次能安全运行。每月、每季或每年的定期保养则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测、校准、保养,并进行必要的验收评定。化工设备多用于处理酸碱性较强的化学试剂或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作业,对化工生产设备进行防腐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并详细记录设备腐蚀情况,及时清理设备内的废渣、废液,设备零部件腐蚀较为严重时应及时更换,设备腐蚀严重时应立即报废。对设备进行润滑处理可以减小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选择适合生产设备的,质量合格的润滑油,并进行妥善保管,定期或必要时对设备进行润滑处理,并详细记录备查。
3 化工生产设备管理策略
3.1 提倡全员参与
设备管理不应只是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或设备检修人员的工作任务,而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正常运行的设备是安全生产的保障、是高质量产品的保障,与企业的每位员工都息息相关。倡导全员参与的设备管理,提高全体员工设备管理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主动去关心在用设备的使用状况,提高设备操作技能,提升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3.2 加强教育培训
在全员参与的前提下,加强化工生产设备的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应有针对性,应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对于生产一线的员工培训内容应更加贴近生产实际、通俗易懂,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则应增加技术层面的教育内容。培训形式除课堂讲解外,还应增加实作培训内容,讲授人员可以是外聘的专家、专业老师,还可以是企业内部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用身边的人讲解身边的事,使教育培训更加生动、具体,有效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3.3 设备管理制度
制定化工生产设备相关的管理制度,如设备台帐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检查制度、设备检修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尽量细化,可以具体到某台处理设备,甚至某个操作步骤,并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完善的制度还需要严格执行,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应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管理制度的规定内容对化工生产设备进行严格管理,不能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3.4 奖惩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化工生产设备奖惩考核机制,对设备操作人员实施单班、单机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奖金。评比设备操作技术最好、产量最高或事故最少的优秀标兵,表彰及时发现设备隐患或成功排除设备故障的员工,并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以调动广大员工共同参与设备管理的热情。对于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负责的员工,教育培训考试不合格者等也应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对于连续因人为疏忽或操作不当而引发设备事故的员工可以给予停业学习,学习期间停发绩效工资、奖金,经笔试、实作合格后方能再次上岗。
;『肆』 如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导语: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提出了各种设备管理理论和模式,如后勤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全员生产维护、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等等。我国也提出了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但是,对许多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根据现有条件,通过改善管理来达到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目的,是一个普通面临的问题。
1、清扫即点检
许多企业都在开展以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场所为目的的5S活动。5S活动对设备管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脏污的环境中不可能有高的设备管理水平,维护得好的设备无不是擦的一尘不染的;另一方面,清扫的过程就是点检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清扫即点检”。对设备进行认真清扫是一个和设备进行“亲密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现设备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滴漏油、螺丝松动、电线发黄等等。对这些不良现象的及时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需改变以前设备的维护分别由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的做法,要求操作人员负担起一部分设备维护的工作。
2、缺陷的自主改善
现场改善强调激活现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工作。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激发员工的问题意识和改善热情。主要要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鼓励员工积极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备之处,自己动手加以改善;其次,重视对发生源的处理。发生源是指设备上污染物的产生源头,如粉尘、液体、切削废料等的产生处。设备产生的污染物不仅造成环境脏污,而且是设备劣化的根源,必须加以解决。解决的办法是消除发生源,或减少发生量,或将污染物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
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激发员工的改善热情,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是关键。通过与公司的“个人提案”奖励制度、“优秀改善事例发表会”制度结合起来,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会出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小改善、小发明。
3、目视管理的广泛实施
目视管理就是使管理可视化,做到一目了然。目视管理在现场的实施可以祈祷暴露问题和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可以认为,目视管理的实施水准是衡量现场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应注重目视管理手法的应用,需着重从如下3个方面着眼对设备管理状况加以改善,取得了提高管理管理水平的'效果。
3.1充分揭示设备的正异状况和参数,这样做不仅使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一目了然,而且能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3.2将需要引起注意的事项揭示出来,起到提示和监督的作用,避免由于疏忽而引起工作失误。良好的设备管理要求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工作。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由于未能按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比如,针对机器设备润滑油、轴承、皮带等消耗品的更换,可以在设备旁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注明了需要更换的消耗品的型号、数量、更换标准、上次更换时间和下次预计更换时间等内容。这样,如果消耗品更换的工作没有按时做,那就谁都能看出来了。
3.3使作业简单化。有些设备的开机、停机、切换等过程很复杂,操作失误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应用目视管理手法,将设备复杂的操作步骤标识出来,就能使设备的操作简单化,减少失误的发生。
虽然良好的设备管理体系比较复杂,但企业即使通过一些简单的现场改善也能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能够直接或间接帮助企业完善工作流程,最大化减少损失。
『伍』 如何加强工艺,设备或作业安全管理
一、充分认识化工工艺安全的重要性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处置或搬运,或者与这些活动有关的设备维护、保养、检修和工艺变更等活动全过程,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消除和减少工艺过程的危害、减轻事故后果的重要前提。各级安监部门要高度重视化工生产工艺安全管理,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加强化工工艺安全管理,建立化工工艺安全制度,定期开展工艺安全分析,对企业拟采用的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生产工艺进行鉴别和安全可靠性论证,确保化工生产工艺工程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
二、强化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
各级安监部门要督促化工企业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2010)要求加强化工工艺安全管理: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工艺安全信息档案。包括工艺安全、工艺技术、工艺设备、工艺危害,以及与之有关的工艺系统改造和工厂设计、生产操作、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经验和教训等信息档案;二是定期开展工艺危害分析。企业要在工艺装置建设期间进行一次工艺危害分析,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系统相关的危害,以后每3年重新进行确认和更新。三是建立并实施培训管理制度。根据从业人员岗位特点和应具备的技能制定并落实岗位培训计划,确保员工掌握工艺安全知识,具备相应安全技能。四是加强设备设施维修管理。企业应建立并实施预防性维修程序,对关键工艺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测试和检验;对具有风险的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并保留作业票证,了解执行情况,以便持续改进。五是加强企业变更管理。强化对化学品、工艺技术、设备、程序以及操作过程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六是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应急响应体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三、规范新开发化工生产工艺管理
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涉及危险化学品(含原料、中间产品)的中试、扩大性试验装置,以及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生产工艺,必须进行安全论证。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生产工艺的鉴别和安全论证由企业向省安监局提出申请,省安监局委托省化学化工学会组织论证。申请论证(鉴别)企业应提交试验报告或技术可行性报告、工艺技术说明、安全风险分析,以及工艺、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专利、标准或查新报告等相关文件、资料。省化学化工学会应组织有关工艺、技术、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依据企业提交的申请文件、资料进行论证,需要到现场核实的,应当进行现场核实,客观公正出具专家组书面论证意见报省安监局,并保守企业秘密。
『陆』 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员
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公司经营的所有的步骤都会进行成本控制。但是管理工作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施工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机械设备费用比较难以控制,因此,它也就成为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补充设备管理知识,要真正懂得责任成本核算的内容、特点和主题,并在新的管理方式中不断创新,以适应情况的变化,要努力学习设备管理的法规文件,不但管理者自己要理解,还要大力宣传教育,使每个职工都懂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懂得和了解设备管理的知识和上级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认识。只有从指导思想和行动上加强设备管理,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才能达到加大设备管理和核算力度的目的。
二、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要切实完善设备管理的台帐、技术档案,充分了解每台设备的技术状况,随时掌握准确可靠的数据和情况,以便合理使用,计划修理,确定机械设备使用费。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施工现场的《配件管理制度》、《修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保养制度》等等。按章行事,奖罚分明,使设备管理迈上新台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合理配置设备,明确职责
施工项目领导要坚持根据所担负的工程投资规模,工程性质、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标书规定,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设备的配置计划,使所配置的施工设备的型号、规格、能力与工程任务和环境相适应,形成与工程量相匹配的机械化施工能力,防止片面追求施工设备新、大、多、先进的倾向。同时,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项目工程任务量,编制年度、季度、月份的机械施工计划。通过计划组织施工设备,合理调动,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施工设备故障,保障施工任务的及时完成。在设备使用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性能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不得超负荷运转,不得带故障作业,与使用维修人员签定"两定""三包"和"三好""四会"责任书,以保证设备使用维修良好,使施工正常进行。
四、控制成本,降低可变费用支出
在责任成本核算中,设备管理的重点是设备使用费的管理。设备使用费由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两部份组成。其中,不变费用包括基本折旧费等规定费用。可变费用包括修理费等。基本折旧费是不可变的成本。修理费的支出,也是施工项目部成本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搞好机械修理和配件供应,施工项目部要建立健全《领发料制度》、《材料员职责》等规章制度,使得施工现场有章可依,通过建章立制,达到修理有记录,消耗有定额,统计有报表,损耗有分析,通过经常分析总结,提高修理质量,降低配件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五、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管理模式
社会在发展,管理要更新,设备管理必须不断寻求新的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核算中,加强设备管理有以下几种模式。
1.对班组实行责任承包制。这种责任承包制的方式是,对班组明确责任,规定权力,规范奖罚原则,做到三好(管理、使用、养修好)、四懂(懂原理、构造、性能、用途)、四会(会使用、养修、检查、排除故障)。切实完成好自己应承担的养修项目。如日常的维修保养润滑等,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定额指标,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出勤率。对基础工作和任务完成好的班组,要按照奖罚办法,进行奖励,完成不好的要处罚。这种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管理方法,能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好施工的设备,比较适用企业的现场设备管理。
2.定量经济承包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除责任承包中规定的技术、安全、养护等方面的要求外,还要和经济挂钩。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减轻公司和项目部的工作量,强化职工的成本意识。
3.反向租赁管理方式。反向租赁管理方式是把设备按实际价值折算出现值,租给班组,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工程投资来抵偿设备的价值和规定的利润。这样,单位只监督执行合同和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其余的一律由班组负责。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支出,可以集中企业资金再购人新的设备,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使用.
『柒』 鍖栧伐浼佷笟鐢熶骇璁惧囪炬柦瀹夊叏绠$悊鍒跺害锛
1銆佺敓浜ц惧囥佽炬柦璁捐′笌鍒堕犵殑瀹夊叏淇濋殰1.1銆佺敓浜ц惧囥佽炬柦搴旀湁閰嶅楃殑瀹夊叏璁惧囨垨瀹夊叏璀︾ず瑁呯疆锛屽嚒鍙浜х敓鍗遍櫓銆佹湁瀹冲洜绱犺緝澶х殑鍦烘墍銆侀儴浣嶏紝閮藉簲璁剧疆鐩稿簲鐨勫畨鍏ㄩ槻鎶よ呯疆銆傚傝惧囩殑鍙鍔ㄩ浂閮ㄤ欢鏄鍚﹁剧疆鏈夌浉搴旂殑瀹夊叏闃叉姢瑁呯疆锛屽嚒浜哄憳鏄撹Е鍙婄殑鍙鍔ㄩ浂閮ㄤ欢锛屽簲灏藉彲鑳藉皝闂鎴栭殧绂汇傚逛簬鎿嶄綔浜哄憳鍦ㄨ惧囪繍琛屾椂鍙鑳借Е鍙婄殑鍙鍔ㄩ浂閮ㄤ欢锛屽繀椤婚厤缃蹇呰佺殑瀹夊叏闃叉姢瑁呯疆銆傚逛簬杩愯屼腑鍙鑳借秴杩囨瀬闄愪綅缃鐨勭敓浜ц惧囨垨闆堕儴浠讹紝搴旈厤缃鍙闈犵殑闄愪綅瑁呯疆銆1.2銆佸畨鍏ㄨ惧囩殑璁捐°佸埗閫犮佸畨瑁呫佷娇鐢ㄣ佹娴嬨佺淮淇銆佹敼閫犲拰鎶ュ簾搴斿綋绗﹀悎鍥藉舵垨琛屼笟瀹夊叏鏍囧噯瑕佹眰銆2銆佸畨鍏ㄨ惧囥佽炬柦浣跨敤銆佺淮鎶ゃ佹娴嬬殑瀹夊叏淇濋殰瀵瑰畨鍏ㄨ惧囥佽炬柦杩涜岀粡甯告х淮鎶ゃ佷繚鍏伙紝骞跺畾鏈熸娴嬶紝淇濊瘉璁惧囩殑姝e父杩愯浆銆傜淮鎶ゃ佷繚鍏汇佹娴嬪簲褰撲綔濂借板綍锛屽苟鐢辨湁鍏充汉鍛樿繘琛岀惧瓧銆2.1銆佽惧囧畨瑁呯殑瀹夊叏瑕佹眰璁惧囧畨瑁呭ソ鍚庯紝搴旈愰」妫鏌ヨ惧囩殑瀹夊叏鐘舵佸強鎬ц兘鏄鍚︾﹀悎瀹夊叏鐢熶骇鐨勮佹眰銆傛鏌ョ殑瀹夊叏椤圭洰鍖呮嫭闈欐佸拰鍔ㄦ佷袱鏂归潰锛岄潤鎬佹鏌ラ」鐩鍦ㄨ惧囦笉杩愯岀殑鏉′欢涓嬭繘琛岋紝濡傝惧囪〃闈㈠畨鍏ㄦэ紝瀹夊叏闃叉姢璺濈荤瓑锛涘姩鎬佹鏌ラ」鐩鍦ㄨ惧囪繍琛岀殑鏉′欢涓嬭繘琛岋紝濡傛帶鍒剁郴缁熷畨鍏ㄦц兘銆佸彲鍔ㄩ儴浠跺畨鍏ㄩ槻鎶ゆц兘銆佸畨鍏ㄩ槻鎶よ呯疆鐨勫伐浣滄ц兘鍜屽彲闈犳с佽惧囪繍琛屼腑鐏板皹鐨勪骇鐢熸儏鍐电瓑銆2.2銆佽惧囦娇鐢ㄣ佺淮鎶や繚鍏荤殑瀹夊叏瑕佹眰璁惧囦娇鐢ㄥ簲寤虹珛璁惧囦娇鐢ㄤ繚鍏昏矗浠诲埗锛屽埗瀹氬畨鍏ㄦ搷浣滆勭▼锛屼互纭淇濊惧囩殑瀹夊叏姝e父杩愯屻2.3銆佽惧囧畨鍏ㄦ娴嬬殑瑕佹眰瀹夊叏妫娴嬫槸浜嗚В璁惧囪繍琛岀姸鍐碉紝棰勬祴璁惧囪繍琛屽彉鍖栬秼鍔跨殑鏈夋晥鎵嬫碉紝鍏舵牴鏈鐩鐨勬槸閬垮厤瀹夊叏璁惧囨晠闅滄垨浜嬫晠鍙戠敓锛屼繚璇佺敓浜у畨鍏ㄣ2.4銆佽惧囩殑鎶ュ簾涓庢窐姹板缓绔嬪硅惧囩殑鎶ュ簾涓庢窐姹板埗搴︼紝绂佹浣跨敤鍗卞強鐢熶骇瀹夊叏鐨勫伐鑹轰笌璁惧囥2.5銆佸缓绔嬭惧囧畨鍏ㄦ。妗堣惧囩殑妗f堢$悊鏄璁惧囩$悊鐨勫熀纭鎬у伐浣滐紝瀹冧负鍏鍙歌惧囧畨鍏ㄧ$悊鎻愪緵淇℃伅銆佽祫鏂欏拰鏁版嵁锛岄氳繃瀵规。妗堜俊鎭璧勬枡鐨勬暣鐞嗐佸垎鏋愶紝鍙浠ヤ簡瑙h惧囩殑杩愯岀姸鎬侊紝涓鸿惧囧畨鍏ㄦ鏌ャ佹娴嬨佹晠闅滆瘖鏂銆侀殣鎮f暣鏀圭瓑鎻愪緵鍙闈犵殑銆佺戝︾殑渚濇嵁銆
鏇村氬叧浜庡伐绋/鏈嶅姟/閲囪喘绫荤殑鏍囦功浠e啓鍒朵綔锛屾彁鍗囦腑鏍囩巼锛屾偍鍙浠ョ偣鍑诲簳閮ㄥ畼缃戝㈡湇鍏嶈垂鍜ㄨ锛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捌』 TPM管理之化工企业如何开展强化设备管理
1.化工企业TPM管理之组建设备管理与保养团队
化工企业与普通的制造型企业不同,其设备存在体型巨大、价值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要想做好设备管理,那么企业首选应该组建相应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团队。选拔既懂管理,又懂化工设备的人员作为设备部门的主管领导,其他成员也要具备专业的化工设备管理和维修知识,了解化工设备的特点。
2.化工企业TPM管理之建立设备命名规则和台账
建立设备的命名规则,命名规则尽量做到通用化,让所有人员只需要看到设备编号就能知道设备的性质、类别、位置、购入时间、使用部门等信息,方便员工对设备信息的准确描述。设置好规则以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对全公司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盘点登记,对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形成设备信息电子数据库,方便对设备基本信息的查询。
3.化工企业TPM管理之建立和统计设备管理KPI指标
对设备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设备的故障停机次数、保证设备的精度、降低设备的性能损失,从而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行设备管理的时候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要明确知道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此,需要对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衡量,而最好的衡量方法就是设置设备管理的KPI指标,指标应包含但不限于设备停机次数、设备停机时间、设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维修时间等。通过KPI指标实现对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绩效衡量。
4.化工企业TPM管理之储备设备维修备件
按照价值、使用量大小、采购周期等情况设置设备备件库存,例如有些备件及价值较高,过多储备会对公司形成资金压力,对此类备件企业可以少储备或是不储备;对价值低、寿命短、用量大的备件可以多储备一些;对有些需要进行进口或是定制化生产的这种采购周期长的备件可以适量备上一些。只有合理储备备件,才能保证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得到维修,否则会对产品的生产和交付造成较大的影响。
5.化工企业TPM管理之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和大修
由设备的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制定公司的《年度设备保养计划》,明确每个月需要对那些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对那些设备进行大修工作。强化设备预防性维修和大修的计划性,做计划时要查阅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结构、功能以及维护保养要求,这样做的计划才会有强烈的针对性,切忌“拍脑袋”的计划方式。预防性维修和大修对降低设备故障次数有非常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