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0kV电缆耐压试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试验步骤及技术措施:
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
1、测量方法:用5000V兆欧表依次测量各相线芯对其他两相及金属套的绝缘电阻,金属套及非被测试相线芯接地。测量前将被测线芯接地,使其充分放电,放电时间一般为2—5 分钟,由于存在吸收现象,兆欧表读数随时间逐步放大,测量时应读取绝缘电阻的稳定值作为电缆的绝缘电阻值。
2、测量步骤: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电缆铭牌、仪器名称及编号;
2)将所有被试部分充分放电,非被测试相电缆线芯及金属套接地;
3)将兆欧表接地端子(E)用接电线与接地导体连接好,兆欧表火线端子(L)接至被测位的引出端头上,兆欧表读数稳定后记录绝缘电阻值,拆除兆欧表各相线;
4)将被试电缆对地放电并接地;
5)依照此步骤测试其他两相。
3、试验结果判断:如果试验中未发生放电击穿现象,则认为试验通过。
二、注意事项
1、设置安全围栏。
2、升压器和倍压筒之间的距离约 2~3 米 。
3、接线必须牢靠,接地可靠。
4、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检查仪器量程是否合适,升压器升压旋钮是 否在零位,监护人看好禁止任何人靠近 。
5、E 端与电缆 B、C 相及铜辫子相连接地,L 端与电缆 A 相相连, 匀速摇动摇表,待数值稳定下来,先拿开 L 端再停止摇动摇表。
6、试验过程中如果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将降电压到零并停止试验、查 找原因。
② 绝缘手套耐压试验装置的操作步骤
1.在绝缘靴(手套)的内部和外部充满水后,取出海绵。绝缘靴(手套)的内部和外部高度相同,然后将高压电极放入绝缘套(手套)中并夹紧绝缘套(手套)。
2.在对绝缘套内的钢球进行测试时,向水箱中加水,使海绵完全浸入水中。将与被测靴子尺寸一致的金属片放入靴子中,然后将高压电极放入绝缘靴子中,使高压电极与金属板接触,然后用直径为的金属球覆盖金属板。不大于4mm,高度不小于15mm。
3.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现场,连接设备,并由负责安全的人员指示合格区域。
4.绝缘手套耐压测试装置内部高压,高压端和高压尾端均引至后面板,因此控制台的接地端子必须可靠接地。
一.根据测试要求正确接线。
(1)控制台的电源接线
红色的两芯电缆连接到交流220V电源。
(2)控制台的高压线
从控制台的高压输出端子到高压平板车的主电极端子连接有一条粗红线。
(3)控制台的高压尾部连接线从控制台
相应端子到耐压平台的相应铲斗的端子连接了六根独立的黑线。
(4)控制台
接地控制台的接地必须接地,使用带夹子的透明电线的一端连接到控制台的接地端子,另一端连接到可靠的接地。
二.控制台面板
完成安装和接线后,请首先执行空载测试。测试前,请检查手术台中的接线,螺钉以及组件之间的接线是否松动并脱落。
(1)闭合输入线路的主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亮起,六个“耐压指示灯”亮起。
(2)向左旋转调压器使其恢复为零,并且“零位置指示器”亮起;
(3)按下“开始”按钮,“耐压指示器”点亮;
(4)缓慢向右旋转调压器,观察高压表头和低压电流表头的读数,将高压升至18kV后停止升压;
(5)按下“耐压计时”按钮,计时器开始计数。此时,请注意仪表头的指针读数是否有异常。耐压计时器达到设置的时间后,计时器将起作用,并且警报指示灯将点亮并发出警报。按下“耐压计时”按钮,警报声将被取消;
(6)将调压器返回到零位置,然后按“停止”按钮。测试完成,主电源开关关闭。
空载测试完成后,即可执行物理测试。
a。将被测绝缘手套或靴子放入测试桶中,并用固定夹固定,必要时调整电极的长度;
b。用水管将水注入手套或靴子中,并且水位优选距上边缘约3cm。
C。用水管将水注入测试桶中,使水位与手套或靴子中的水位一致,但应注意,测试桶中的水位也应距上边缘约3cm,以避免溢出;
d。将钢球测试安装在绝缘套内时,海绵可以完全浸入水中。将尺寸与靴子相同的金属片放入靴子中,将高压电极放入绝缘靴子中,并使高压电极与金属板接触。金属板上覆盖直径不大于4mm,高度不小于15mm的金属球。
e。开始测试,测试步骤与上述空载测试相同,但应注意,绝缘手套的测试电压为15kV,绝缘靴为18kV。
F。在测试过程中,6毫安表显示每个相应测试对象的泄漏电流。如果泄漏电流达到10mA,则视为故障,相应的过电流保护动作,相应的“耐压指示器”熄灭,表明测试对象失败。故障后,必须在下一次测试之前按下“重置”按钮。
回复者:华天电力
③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
一、纸绝缘电力电缆只采用直流耐压试验
(1)电缆电容量大,进行交流耐压试验需要容量大的试验变压器,现场不具备这样的试验条件。
(2)交流耐压试验有可能在纸绝缘电缆空隙中产生游离放电而损害电缆,电压数值相同时,交流电压对电缆绝缘的损害较直流电压严重得多。
(3)直流耐压试验时,可同时测量泄漏电流,根据泄漏电流的数值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或泄漏电流与试验电压的关系可判断电缆的绝缘状况。
(4)若纸绝缘存在局部空隙缺陷,直流电压大部分分布在与缺陷相关的部位上,因此更容易暴露电缆的局部缺陷。
二、聚乙烯电缆不宜采用直流高压进行耐压试验
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在交、直流电压下的电场分布不同。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层是采用聚乙烯经化学交联而成,属整体型绝缘结构,其介电常数为2.1~2.3,且一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交流电压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层内的电场分布是由介电常数决定的,即电场强度是按介电常数而反比例分配的,这种分布是比较稳定的。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其绝缘层中的电场强度是按绝缘电阻系数而正比例地分配,而绝缘电阻系数分布是不均匀的。这是因为在交联聚乙烯电缆交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溶入一定量的副产品,如甲烷、乙酰苯、聚乙醇等,它们具有相对小的绝缘电阻系数,且在绝缘层径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在直流电压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层中的电场分布不同于理想的圆柱体绝缘结构,而与材料的不均匀性有关。
三、充油电缆主绝缘投运后不做直流耐压试验
(1)用其他试验进行监视。在运行中,外力可能对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有破坏作用,这可以通过测量外护套的绝缘电阻和对油压进行监视;绝缘老化则可通过油性能变化进行监视,因此,不必要再进行直流耐压试验。
(2)电压高,试验困难。自容式充油电缆的电压等级高,因此试验电压也高,而且在终端头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电气设备, 一般难以进行电压很高的耐压试验。
基于上述原因,电容式充油电缆的主绝缘在投运后,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做直流耐压试验。
四、测量电缆直流泄漏电流时微安表指针有摆动
如果没有电缆终端头脏污及试验电源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在测量中,直流微安表出现周期性摇动,可能是由于被试的电缆的绝缘中有局部的孔隙性缺陷。孔隙性缺陷在一定的电压下发生击穿,导致泄漏电流增大,电缆电容经过被击穿的间隙放电;当电境缆充电电压又逐渐升高,使得间隙又再次被击穿;然后,间隙绝缘又一次得到恢复。如此周而复始,就使测量中的微安表出现了周期性的摆动现象。
五、测量10kV及以上电缆泄漏电流的注意事项
测量10kV及以电力电缆泄漏电流与直流耐压同时进行。试验电压分4~5级升至3-6倍额定电压值。因电压较高,随电压升高,引线及电缆端头可能发生电晕放电。在直流试验电压超过30kV以后,有良好绝缘的电力电缆的泄漏电流也会明显增加,所以出现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上升而快速增长的现象,并不一定说明电力电缆有缺陷。此时必须采用极间障、绝缘层或覆盖,并加粗引线,增大引线对地距离等措施,以减小电晕放电产生的杂散泄漏电流,然后再根据测量结果判断电力电缆的真实绝缘水平。
回答者:三新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