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做好医院设备管理
医院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对设备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可以减少丢失和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直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所以设备管理是一项琐碎而繁杂的工作,是很不容易做好的一项工作。
保力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是以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作为管理对象,建立起科学的、功能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医疗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实现设备定期的质量分析和效益分析,从而为医院的医疗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设备使用科室与设备处的工作联系,提高设备的采购、库房管理、维修、计量、报废等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先进的设备进销存管理:
支持多级仓库、部门从采购计划、申请、采购到库存的全流程无纸化管理。为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支持多种条码打印以及PDA识别、盘点功能。
2、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助力医院创优评级:
通过资产卡片的建立,院领导能随时查询和掌控全院的固定资产,在建立设备资产卡片时,记录和关联与设备相关配件、操作手册、技术文档等;同时通过对企业注册证、经营许可证、企业许可证“三证”的管理,提醒各证的到期时间,从而有效的控制风险。除此之外,还针对需要“强检”的设备进行计量管理功能,可有效的配合计量管理部门工作,并能快速的完成台账处理。
3、科学的资产效益分析:
通过对设备进行效益分析,为院领导在做采购决策时提供参照依据。系统能有效管理设备实际产生的效益(直接效益可通过定期录入或通过接口自动计算、自动计算折旧、自动提取此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以及通过相关功率计算耗电耗水量等),并支持效益图形展示,让医院领导对全院设备效益分析有完整、直观的了解。
4、流程化、人性化的设备养护及维修管理:
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对医院来讲,常常是一笔糊涂帐,因为没有体系化的管理和分析,通过保力系统,可以对设备的养护、维修进行全流程化、全电脑化的、人性化的管理,院领导可轻松掌握全院各科室设备的维护、维修情况,以及通过对设备的故障率进行分析,为将来的决策提供参照。
另外,可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提醒,对定期需要保养的设备进行主动提示,从而避免因忽视期保养引起的设备故障,让设备科轻松的管理全院设备的使用、养护和维修状态。保力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以采购、库管、运维、绩效考核为主线,通过先进的“协同工作流引擎”和“消息驱动”对医院的设备管理业务进行整合分析,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加强数据对比分析,满足主管院领导、设备处、设备使用科室等各方面对医院设备的管理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贰』 医疗设备要怎么管理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必须要有进行效益控制的意识,制定合理的医院医疗设备维专修保养计划并落实到属相应的责任人,做好医疗设备的记录和证照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其固定资产总账、明细分类账、科室明细账及固定资产卡片,因为此项工作繁琐,且容易出错,所以大部分医院会采用专业的保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软件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账目登记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通过系统提供各类账薄、报表等可以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叁』 如何安全管理医疗器械
一、医疗器械耗材入库验收管理
1、仓库保管员负责库存器械、耗材的入库验收工作。由科室制订购置申请的特殊器械、专用耗材,由仓库保管员和领用科室人员共同做好入、出库验收工作。
2、器械仓库保管人员,依据购置计划表,按照有关制度确定的验收标准,对入库耗材资质材料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单填写必须完整、准确。对整件耗材验收应做到:外包装验收、开箱验收、数量验收、质量验收。
3、对不符合购置计划要求的,如品名、规格、数量和其它特殊要求有误或不相符时,不可办理入库手续。及时通知供方办理退换手续并做好记录。
4、验收中如出现待入库耗材与其发货票不符(指品名、规格、数量),或价格高于原进价格或市场平均价格,或包装标识不清楚、质量低劣、或发票单位与合同签订单位不符以及无进货明细等情况,保管员有权拒绝验收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5、以验收单为依据,器械仓库每周列计划完成情况核对表,报主管部门审核。验收单未经审核,不得办理有关入库手续。
6、对有效期不足一年的产品,原则上不作为库存产品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7、对重点管理医疗器械产品,由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建立验收及库存登记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合格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8、建立医院医疗器械产品(耗材)质量管理档案,制订专项管理办法,对供货单位及器械产品资质证明材料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供货质量,并为对供货单位进行评估、对器械产品进行评价提供原始资料依据。
二、医疗器械耗材存储、养护管理
1、器械耗材库存量,根据医院确定的库存定额标准进行控制管理。库存器械品类,按ABC管理法进行分类管理。
2、仓库物品应按照“分区分类、四号定位、立牌立卡、有序摆放”的规定标准,做到货位固定、易取易查、整齐有序。
3、对植入人体内医疗器械,施行专柜、专账管理,建立植入医疗器械验收、领用记录,并实现可追溯性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严格分类存放于有专门设施的专库内。
4、对标注明确有效使用期限的耗材,尤其是一次性耗材,需挂有效期标志牌,进行控制管理。对临近失效期的耗材,提前(三个月)填写效期产品催办单,上报药械科,以便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可靠。
5、器械仓库存储环境(包括临床各科室小仓库在内),按照各类耗材的不同储存要求,应达到干燥、通风、避光、恒温、冷藏等相关要求,以防止霉变、,锈蚀等变质现象发生。库存材料,一般产品温度控制在0~30℃,相对温度在45%~65%之间;体外诊断试剂2~10℃冷藏保存。
6、器械仓库应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切实做到防火、防水、防盗、防爆。仓库应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门窗加固并随时加锁,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经常性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
7、器械仓库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在主管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的监督下办理好移交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