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全隐患排查八个重点内容是什么
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宣传教育培训情况;生产设备设施情况 ;现场作业安全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监管情况;职业卫生健康情况;应急救援相关情况。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
(1)设备隐患排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扩展阅读: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是隐患排查与隐患治理两项工作的合并简称。两项工作都有相对规范的标准流程。
隐患排查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或方案;
2、按计划或方案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3、对隐患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并登记后,进入隐患治理流程,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还需上报当地安全监察部门,并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流程治理。
『贰』 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有哪些
『叁』 办公室安全隐患排查内容有哪些
法律分析:1、工作区环境隐患。工作区环境隐患主要有:门窗、天花板、地、墙的破损,办公室光线、空气、温度、噪音等对人的影响,空间过小,地面打滑等。
2、办公家具与设备隐患。办公家具与设备隐患有:办公家具破损、有突出的棱角,办公家具摆放不当,办公家具中堆放东西太多太高,办公家具不符合人体力学,办公设备过期使用,设备接线松开、绝缘不好或拖线太长,办公设备电荷过大,消防设施失灵等。
3、工作人员行为习惯隐患。由于办公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或行为习惯不良,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主要有:站在转椅上举放物品,乱扔烟头,没有关上的抽屉柜门挡道,离开办公室不锁门,下班回家不关电源等。
4、办公室物品堆放的隐患主要有:重的或大的物品放在位置较高的地方,物品挡住消防通道,易燃物品放在电器旁边,大量废纸堆放在办公室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肆』 隐患排查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包括,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7、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申报和监督管理情况;
8、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9、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10、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1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
12、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
13、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同时,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实施,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