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情况下电气设备需要接地
一类设备安全接地:比如家用电器里的三孔插头有个接地
二类设备双重绝缘保护:比如手持电动工具
三类设备采用安全电压:比如采用24V 12V的电器
一类电气设备事故停电或停运后,会造成人身或设备伤害的,二类电气设备事故停电或停运后,会造成设备损害的。三类设备事故停电或停运后不会造成人身或设备伤害的。
(1)什么设备才需要接地线扩展阅读:
工业企业电力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同,为使供配电系统达到技术上合理和经济上的节约,故将电力负荷分为三类。
第一类负荷:中断发电会造成人身伤亡危险或重大设备损坏且难以修复,或给政治上和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
第二类负荷:中断供电将长生大量废品,大量材料报废,大量减产,或将发生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但采取适当措施能够避免者。
第三类负荷:所有不属于一类及二类的用电设备。
基础要素
(1)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
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贰』 煤矿井下要求()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煤矿井下要求三十六伏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及维护标准:
1、保护接携旦地的要求:
(1)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铝皮及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2)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并每一季度检验一次。
(3)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 mm)。连接地线截面应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 mm)。
(4)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局部接地极可设基隐汪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2、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搏仔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低压配电点或10米范围内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行)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对于井下单台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安装应按局部接地安装要求执行,必须保证接地点的电阻值不小于2Ω。
『叁』 哪些电气设备必须接地
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必须要接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的外露导电部分:(1)电动机、变压器、电器、便携式电动工器具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外壳、封闭母线外壳。(3)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穿线的钢管敷设线缆的金属线槽、电缆桥架;电气设备传动装置;金属照明灯具的外露导电部分。(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全封闭组合电气的金属外壳;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5)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下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及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