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IC(I2C)总线上的设备其地址如何定义
IIC总线
一般串行数据通讯都有时钟和数据之分,有异步和同步之别.
有单线,双线和三线等.
I2C肯定是2线的(不算地线).
I2C协议确实很科学,比3/4线的SPI要好,当然线多通讯速率相对就快了.
I2C的原则是:
在SCL=1(高电平)时,SDA千万别忽悠!!!
否则,SDA下跳则"判罚"为"起始信号S",SDA上跳则"判罚"为"停止信号P".
在SCL=0(低电平)时,SDA随便忽悠!!!(可别忽悠过火到SCL跳高)
每个字节后应该由对方回送一个应答信号ACK做为对方在线的标志.
非应答信号一般在所有字节的最后一个字节后.一般要由双方协议签定.
SCL必须由主机发送,否则天下大乱.
首字节是"片选信号",即7位从机地址加1位方向(读写)控制.
从机收到(听到)自己的地址才能发送应答信号(必须应答!!!)表示自己在线.
其他地址的从机不允许忽悠!!!(当然群呼可以忽悠但只能听不许说话)
读写是站在主机的立场上定义的.
"读"是主机接收从机数据,"写"是主机发送数据给从机.
重复位主要用于主机从发送模式到接收模式的转换"信号",由于只有2线,
所以收发转换肯定要比SPI复杂,因为SPI可用不同的边沿来收发数据,而I2C不行.
在硬件I2C模块,特别是MCU/ARM/DSP等每个阶段都会得到一个准确的状态码,
根据这个状态码可以很容易知道现在在什么状态和什么出错信息.
7位I2C总线可以挂接127个不同地址的I2C设备,0号"设备"作为群呼地址.
10位I2C总线可以挂接更多的10位I2C设备.
总之,只要掌握I2C的忽悠记,一般很容易掌控... 第一个字节(为slave address)由7位地址和一位R/W读写位组成的,这字节是个器件地址。
首先,你要知道:常用IIC接口通用器件的器件地址是由种类型号,及寻址码组成的,共7位。
如格式如下: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1-器件类型由:D7-D4 共4位决定的。这是由半导公司生产时就已固定此类型的了,也就是说这4位已是固定的。
2-用户自定义地址码:D3-D1共3位。这是由用户自己设置的,通常的作法如EEPROM这些器件是由外部IC的3个引脚所组合电平决定的(用常用的名字如A0,A1,A2)。这也就是寻址码。
所以为什么同一IIC总线上同一型号的IC只能最多共挂8片同种类芯片的原因了。
3-最低一位就是R/W位。这位不用我多说了。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有为数众多的IC需要进行相互之间以及与外界的通信。为了提供硬件的效率和简化电路的设计,PHILIPS开发了一种用于内部IC控制的简单的双向两线串行总线I2C。I2C总线支持任何一种IC制造工艺,并且PHILIPS和其他厂商提供了种类非常丰富的I2C兼容芯片。作为一个专利的控制总线,I2C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工业标准。
每个器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而且可以是单接收的器件(例如:LCD驱动器)或者可以接收也可以发送的器件(例如:存储器)。发送器或接收器可以在主模式或从模式下操作,这取决于芯片是否必须启动数据的传输还是仅仅被寻址。I2C是一个多主总线,即它可以由多个连接的器件控制。
基本的I2C总线规范于20年前发布,其数据传输速率最高为100Kbits/s,采用7位寻址。但是由于数据传输速率和应用功能的迅速增加,I2C总线也增强为快速模式(400Kbits/s)和10位寻址以满足更高速度和更大寻址空间的需求。
I2C总线始终和先进技术保持同步,但仍然保持其向下兼容性。并且最近还增加了高速模式,其速度可达3.4Mbits/s。它使得I2C总线能够支持现有以及将来的高速串行传输应用,例如EEPROM和Flash存储器。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有为数众多的IC需要进行相互之间以及与外界的通信。为了提供硬件的效率和简化电路的设计,PHILIPS开发了一种用于内部IC控制的简单的双向两线串行总线I2C。I2C总线支持任何一种IC制造工艺,并且PHILIPS和其他厂商提供了种类非常丰富的I2C兼容芯片。作为一个专利的控制总线,I2C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工业标准。
每个器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而且可以是单接收的器件(例如:LCD驱动器)或者可以接收也可以发送的器件(例如:存储器)。发送器或接收器可以在主模式或从模式下操作,这取决于芯片是否必须启动数据的传输还是仅仅被寻址。I2C是一个多主总线,即它可以由多个连接的器件控制。
基本的I2C总线规范于20年前发布,其数据传输速率最高为100Kbits/s,采用7位寻址。但是由于数据传输速率和应用功能的迅速增加,I2C总线也增强为快速模式(400Kbits/s)和10位寻址以满足更高速度和更大寻址空间的需求。
I2C总线始终和先进技术保持同步,但仍然保持其向下兼容性。并且最近还增加了高速模式,其速度可达3.4Mbits/s。它使得I2C总线能够支持现有以及将来的高速串行传输应用,例如EEPROM和Flash存储器。
⑵ I2C是什么
I²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内部整合电路的称呼,是一种串行通讯总线,使用多主从架构,由飞利浦公司在1980年代为了让主板、嵌入式系统或手机用以连接低速周边装置而发展。I²C(读作"I-squared-C" ),还有可选的拼写方式是I2C(读作I-two-C)以及IIC(读作I-I-C),在中国则多以"I方C"称之。
拓展资料:
1. I2C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传送信息。
2. 主器件用于启动总线传送数据,并产生时钟以开放传送的器件,此时任何被寻址的器件均被认为是从器件.在总线上主和从、发和收的关系不是恒定的,而取决于此时数据传送方向。如果主机要发送数据给从器件,则主机首先寻址从器件,然后主动发送数据至从器件,最后由主机终止数据传送;如果主机要接收从器件的数据,首先由主器件寻址从器件.然后主机接收从器件发送的数据,最后由主机终止接收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主机负责产生定时时钟和终止数据传送。
3. 在硬件上,12C总线只需要一根数据线和一根时钟线两根线,总线接口已经集成在芯片内部,不需要特殊的接口电路,而且片上接口电路的滤波器可以滤去总线数据上的毛刺.因此I2C总线简化了硬件电路PCB布线,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因为12C芯片除了这两根线和少量中断线,与系统再没有连接的线,用户常用IC可以很容易形成标准化和模块化,便于重复利用。
4. I2C总线是一个真正的多主机总线,如果两个或多个主机同时初始化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冲突检测和仲裁防止数据破坏,每个连接到总线上的器件都有唯一的地址,任何器件既可以作为主机也可以作为从机,但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主机。数据传输和地址设定由软件设定,非常灵活。总线上的器件增加和删除不影响其他器件正常工作。
5. I2C总线可以通过外部连线进行在线检测,便于系统故障诊断和调试,故障可以立即被寻址,软件也利于标准化和模块化,缩短开发时问。连接到相同总线上的IC数量只受总线最大电容的限制,串行的8位双向数据传输位速率在标准模式下可达100Kbit/s,快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高速模式下可达3.4M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