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计算设备折旧
设备折旧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四种: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兆基/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拓展资料
折旧(depreciation)是指资产价值的下降。无论在企业核算还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折旧都指: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折旧费是定期地计入到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经过使用后,其价值会因为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步以生产;而通过法律以货族枯谨币形式进入产品成本和费用,构成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一部分,并从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由于折旧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一般都把它作为间接费用处理,按它的经济用途和使用地点计入有关的综合费用。
比如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折旧费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有关项目;企业行政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记入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的折旧费项目;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记入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账中的有关项目。
如果企业是生产单一品种的产品,其发生的所有费用则全部都由该种产品承担,成本项目可按费用的经 济内容设置。一切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都是直接费用,所以折旧费用可直接计入“生产成败辩本”明细账中的“折旧费”成本项目。
对于现代化技术密集型企业来看,折旧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折旧费用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成本项目列示,如果企业、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可将折旧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明细账“折旧费”项目,如果企业、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则可按机器工时比例将折旧费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记入生产成本明细账。
⑵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介绍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⑶ 设备的折旧怎么计算的
折旧方法有1、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4、年数总和法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
年折旧率
=(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⑷ 公司设备不要了,想转让,设备折旧该怎么算
你是问设备现在的价值怎么算还是问一旦设备转让,设备稿键折喊源旧怎么计提
设备价值=原值-已计提折旧额
转让后,设备做清理处理,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原值-已计提折旧额
累计折旧 已计提折旧额
贷:固定资产
发生清理费用: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清理:如果清理有收入:借:固定资产清郑敬态理
贷:营业外收入
有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⑸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是什么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包含四种:它包括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
1、平均年限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3、年数总和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4、工作量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⑹ 设备折旧费怎么算
计算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6)设施设备折旧给别人怎么算扩展阅读:
计算折旧的基数为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4)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5)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6)改建的固定资产: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以及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⑺ 机械折旧费如何计算
1.首先我们要了解设备折旧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这四种方法
2.年限平均法的年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假设设备原值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设备预付使用年限5年,则其一年所需的折旧费为:(10-1)/5=1.8万元
3.工作量法的年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量×本年使用量,其中工作量可以是总工时,也可以是预计的总生产量等。假设设备机器原值1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为0,总共能生产A零件100万件,本年生产23万件,则其一年的折旧费,10/100×23=2.3万元
4.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年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其中最后两年平摊资产余值
假设设备原值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设备预付使用年限5年,则其一年所需的折旧费为:10×(2/5)=4万元
5.年数总和法的年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假设设备原值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设备预付使用年限5年,则其一年所需的折旧费为:(10-1)×5÷(5+4+3+2+1)=3万元
⑻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固定资产折旧的公式根据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二、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四、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⑼ 设备折旧费怎么算
设备归属于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包括以下四种方法:
1、年限平均法: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 、 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 、 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 、 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⑽ 设备折旧费怎么算
问题一:设备的折旧怎么计算的 一般有四种计算方式:1、年限平均法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 122、工作量法 月折旧额 = 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3、双倍余额递减法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 累计折旧)* 月折旧率 月折旧率= 2 / 预计便用寿命 / 12 固定资产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4、年数总和法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月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预计可使用寿命年数总和 / 12 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其不同时期内的折旧费用,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问题二:10万元的设备折旧费怎么算? 20分 你公司采用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是什么?一般会计的固定资产年限都是3到5年。。得按照你的核算方法来计算。是平均年限法,还是双倍余耿递减法,还是什么?
问题三:机械折旧费如何计算 设备价格/10(年)/365(天)/24(小时)=每小时的设备折旧
问题四:机械生产设备折旧费怎么计算? 一,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告仿烂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新企业所得税法不再对固定资产残值率的比率做出硬性规定,将固定资产残值率的比率确定权交给企业,但是强调一个合理性,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三,直线法计算折旧,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12)
因此,机械设备折旧按10年计提折旧,残值率按5%计算,其公式是:
机械设备月折旧额={设备原值*(1-5%)}/10*12
问题五:设备折旧率怎么算?? 设备年折旧率=(原值-残值)/使用年限/100*100%。
假设该设备残值率为5%,使用年限为10年,则
设备年折旧率=100*(1-5%)袜漏/10/100*100%=9.5%
问题六:机械折旧率怎样计算 《330000-(330000*0.05)》/36=每个月的折旧额
(330000*0.05)=残值
净残值率
开放分类: 固定资产大汪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一、固定资产残值率规定
1、内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70号)第二条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为5%。
2、外资企业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为10%。
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0]84号)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有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三、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1、固定资产折旧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时(个别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固定资产折旧按分类折旧计提折旧率时(分类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问题七: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怎么计算 月折旧额=(原始价值-残值)/使用年限/12.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始价值残值率一般取值为5%。
折旧年限如下:固定资产:会计上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定,没有太过硬性的规定 税法上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在会计处理时候不按税法规定处理,那在申报企业所得税的时候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比较麻烦,而且比较费时间,所以一般参照税法规定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问题八:机器折旧费怎么算 得看一下你们公司让采用什么折旧方法计提了。
1、假如是直线法,也就是平均年限法,就是(500000-净残值)/5再除以12个月;
2、假如是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500000*40%=200000
第二年折旧额:300000*40%=120000
第三年折旧额:180000*40%=72000
最后两年要换成平均年限法:
(500000-200000-120000-72000-净残值)/2=8300
第四年折旧额:8300
第五年折旧额:8300
那每月的折旧用各年的折旧额除以12个月即可;
3、如果是年数综合法,
例题: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各年的金额除以12个月即可。
问题九:设备折旧额的计算 1、用直线法计算每年应计提折旧额
年折旧额=360000×(1-2%)÷5=70560元
2、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第三年折旧额
第三年折旧额=360000×(1-2%)×3÷15=70560元
3、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三年折旧额
第一年折旧额=360000×2÷5=144000
第二年折旧额=(360000-144000)×2÷5=86400元
第三年折旧额=(360000-144000-86400)×2÷5=518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