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销售旧固定资产怎么账务处理
(1)出售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营业税的时候,企业销售房屋和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应该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
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借:长期待摊费用
营业外收支
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1)旧设备报废处理如何做账扩展阅读:
小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小企业因出售、 报废、毁损、 对外投资等原因处置固定资产, 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记本科目, 按照其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借记“累计折旧” 科目, 按照其原价, 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同时,按照税法规定不得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二)清理过程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 等科目。
取得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处置收入, 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 等科目, 贷记本科目。 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 如为借方余额, 借记“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科目, 贷记本科目。 如为贷方余额, 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 —— 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科目。
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其会计处理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第二,发生的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过成本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第三,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
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四,保险赔偿的处理。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冲减支出,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五,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将固定资产清理结转成零。
1、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或作相反会计分录。
2、因已丧失使用功能,自然灾害发生毁损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或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折旧方法:
平均年限折旧法一
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
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
残值=原值×残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旧法一只与三个参数相关:原值、残值(或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折旧的多少与“累计折旧”、“已计提月份(已计提月份小于预计月份时)”无关。
平均年限折旧法二
月折旧额=(原值-残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残值)
=[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金额与 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个参数相关。
如果累计折旧与已计提月份均为0,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月折旧额是一样的,但是月折旧率不同。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双倍直线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净值来计算折旧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采用此法,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殖) ÷ 规定的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2. 固定资产报废该如何做账务处理
1、复 固定资产报废时,首先进入制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值)
2、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3、清理收回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报废时,应先由使用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报废清理对象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详细说明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和报废原因,经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经企业领导或上级部门批准后作为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清理业务的凭证,据以进行清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可申请报废:
(一)使用年限过长,功能丧失,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不能使用并无修复价值的;
(二)产品技术落后,质量差,耗能高,效率低,已属淘汰且不适于继续使用,或技术指标已达不到使用要求的;
(三)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或虽能修复,但累计修理费已接近或超过市场价值的;
(四)主要附件损坏,无法修复,而主体尚可使用的,可作部分报废;
(五)免税进口的仪器设备应当在监管期满,向海关申请解除监管并获得批准之后才能提出报废申请。
3. 旧设备改造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对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发生的费用,如果通过改造能使该设备延长使用寿命或增加产能从而给企业带来收益的,且改造费用能可靠计量的,改造费用可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否则只能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能资本化改造费用的会计处理基本思路是:
1、注销被改造资产的账面价值,将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账户;
借:在建工程 **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
2、将发生的可资本化的改造费用计入在建工程账户;
借:在建工程 **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
应付职工薪酬**
(3)旧设备报废处理如何做账扩展阅读: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条件
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是指资产已经达到购买方或者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二) 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三) 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支出的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根据以上规定: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是根据在建工程完工程度来判断,因此,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
如果其成本无法准确计量,可暂估入账,并据以提取折旧,工程结算时根据实际结算成本调整暂估成本,并据以从新计提折旧,但是以前已经提取的折旧不再进行调整。
转固定资产流程
这个过程即是要对即将结转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成本核算的完整性进一步进行确认,以明确结转固定资产的成本造价总额。
在此基础上,要求对尚未取得的项目支出及时取得结算发票,如果因合同约定限制等原因不能及时取得结算发票入账,则可以根据上述项目决算数据对尚未结算入账的在建工程内容进行估算,以便及时结转固定资产。
为明确责任,确保在建工程结转数据的准确性,对所有加工安装、或是土建类项目建设的结转,由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完工及数据的确认,并在“在建工程结完工结转报告单”上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