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纺纱学 精梳前准备工序的任务是什么精梳前准备工序有哪些机械
1、开清棉机械的任务 开清棉是纺纱工艺的第一道工序,由不同类型开清棉机组成的联合机完成下列任务: ① 将紧压的原棉开松成约0.1mg的棉束; ② 清除混在原棉中的杂技和棉结,除杂效率达到40%~70%; ③ 将各种品级的原棉进行均匀混 ④ 制成均匀的棉...3575
2. 梭织面料的原料在织造过程用会经过哪四类开清棉机械位置分别在哪里及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抓棉机械→开棉机械→混棉机械→清棉机械)
抓棉机械的主要作用是从棉包上抓取纤维,并输送到下道机台。
开棉机械的主要作用是对纤维原料进行开松、除杂。
混棉机械的主要作用是开松和混棉。
清棉机械的主要作用是对经过多道机台开松除杂作用的纤维原料进行更细致的开松除杂。
3. 纺织厂机器设备有哪些
纺织厂需要的最基础的机械设备有:清花机、梳棉机、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槽筒。
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
梳棉机用于加工棉纤维和化学纤维,属于纺织机械。按照纺纱工艺流程,梳棉是一道重要的工序。
梳棉机的前道工序是开清棉联合机,后道工序是并条机(普梳工艺流程)或条卷机(精梳工艺流程)。
精梳机是指纺纱过程中实现精梳工艺所用的机械。主要作用是:排除较短纤维,清除纤维中的扭结粒(棉结、毛粒、草屑、茧皮等),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最终制成粗细比较均匀的精梳条。
4. 请教下,以40支精梳为例,10万锭 各个设备一般台数是多少(如果某设备因某速度不同,需要台数不同,烦请注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个10万锭的棉纺厂,即便只纺一种40支精梳纱,设备配置也会因多种条件有差异,如所选用设备的机械水平、自动化程度、原料的差异、棉纱产品的规格和用途不同(如机织纱和针织纱、起绒纱等等就有区别),普梳纱和精梳纱不同,纯棉纱和混纺纱及化纤纯纺纱都不同,单纱和股线不同等等。工艺参数的不同造成设备配置不同也差异很大。如采用“高效工艺”——即采用前纺重定量、细纱大牵伸的工艺技术手段大幅提高前纺设备产能的一种新工艺,是纺纱领域中难能可贵的自主创新工艺。这种工艺可以节省前纺设备或扩大细纱生产能力。目前我国国产成套棉纺新设备基本达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新建棉纺厂前纺主机设备的配置数量已经大大低于80年代以前棉纺厂的台数,设备占地总面积、用工水平、能耗水平都有很大降低。
你的问题可理解为:“生产棉纱平均纺纱线密度(细度)为40英支。(写为JC40,或JC40S;JC 14.6 tex“特克斯”。代号:J—精梳,C—棉),棉纱是全棉精梳单纱产品,10万纱锭规模设备各工序一般配置的台数是多少”?
10万纱锭正常生产纺JC40S (JC 14.6 tex)纱,粗略估算每小时产量能达到1400kg/h。(生产不同捻系数的棉纱产量是不相同的,可能相差很多。)
棉纺厂以细纱机锭子的总个数或总只数多少枚作为车间或工厂的规模,10万锭就是细纱机的锭子总计个数为十万枚,简称10万纱锭或10万锭。
细纱机可以有长短不同的组成,每台棉纺细纱机的锭子数可以有96、204、288、360、372、384、396、408、420、444、456、480、492、504、516、600、624、648、672、696、720、744、768、792、816、840、864、888、912、936、960、984、1008、1200锭等多种配置。一般老棉纺工厂因厂房柱网和车间开间的大小等条件所限,细纱机常使用的规格有每台384、396、408、420锭居多,其中以420锭为国内标准台规格;480锭为出口标准台规格,国内选用480锭规格配置也逐渐增多。长车,特别是带集体落纱装置的细纱机以1008锭为标准台规格。
◆ 根据以上介绍,简单说,10万锭纱厂,若配420锭/台的细纱机要240台;若配480锭/台的细纱机要210台,要配1008锭/台的细纱机只要100台,总锭数为100800锭。当然“10万锭”也可以有多种组成,如480锭/台的细纱机若配置200台到218台等等,都可以称为是10万纱锭的纱厂规模。
●工艺流程:
精梳纱工艺流程为:原棉→清梳联(往复抓棉→开清棉→梳棉)→预并条→条并卷→精梳→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精梳纱
普梳纱工艺流程为:原棉→清梳联(往复抓棉→开清棉→梳棉)→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普梳纱
如果不采用清梳联设备,也还可以采用传统成卷工艺的清花设备:往复抓棉→开清棉→单打手成卷机→梳棉;
往复抓棉机也可以改选为圆盘抓棉机,但圆盘抓棉机产能一般比往复抓棉机差不多低一半,一列清花通常要酌情配2台圆盘抓棉机(轮换使用)。
开清棉设备包含多种机型的一列设备,要根据纺纱品种、配棉含草杂的多少、产量要求等情况选配,在此不详细赘述。
精梳纱与普梳纱的区别也在于普梳纱不需要经过“预并条→条并卷→精梳”这三道工艺流程;除配棉不同外,每道工序的上机纺纱工艺也有区别。
精梳准备也可以选用“条卷—并卷”或“预并—条卷”工艺;
精梳后并条一般配置两道,若选用配有自调匀整装置并条机时,精梳机后的并条可只采用一道;
●10万锭棉纺设备,一般配置可如下:
◆ 清梳联:5列(宜配置6列),(如成卷清花可配5列10头,宜配6列12头)。
◆ 梳棉机:因机型性能不同和价格差异,实开工艺车速和单台实际产量差异较大的一道工序。现在梳棉机,每一万锭规模可以选配4台、或6台、或8台、或10台以上,(最期A字头梳棉机曾配过万锭20台以上,50年代的1字头梳棉机万锭配台甚至超过40台)。关键在于配置什么档次和产能的梳棉机。
梳棉机 生条台时产量>45kg/h,10万锭可配40台;(4台/万锭)
生条台时产量>40kg/h,10万锭可配44~48台;(4.5台/万锭)
生条台时产量>37kg/h,10万锭可配48~52台;(5台/万锭)
生条台时产量>30kg/h,10万锭可配60~64台;(6台/万锭)
生条台时产量>22kg/h,10万锭可配80~84台;(8台/万锭)
生条台时产量>18kg/h,10万锭可配96~100台;(10台/万锭)
生条台时产量15kg/h左右,10万锭可配120台以上;(12台/万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台数是适宜按纺JC40以上纱支,一个10万锭纺场不可能只纺一种纱,如果全改为纺低于40支的中低支纱,前纺很多工序设备都可能配台不足,以下不再详细解释。)
◆ 预并条机:双眼/台 16台 条重>22.5g/5m,出条速度>280m/min
14台 条重>22.5g/5m,出条速度>320m/min
◆ 精梳设备6套:(万锭配精梳0.6套,条并卷——精梳:一配六)
其中 条并卷机:6台
精梳机:36台 (车速300钳次/分 以上,台时产量42kg/h以上)
(新型高速精梳机可考虑酌减为5套,即精梳万锭配0.5套。5套精梳,即5台条并卷机,小卷定量要72g/m以上,精梳机落棉率在16%以下,条并卷机车速不低于110m/min,运转效率要不低于75%的开台水平才行。精梳机 30台,车速360钳次/分 以上,台时产量50kg/h以上才可以)。
◆(头道并条机 双眼/台 出条速度>320m/min :12~15台)
◆ 二道并条机 配匀整 双眼/台 出条速度>320m/min :12~15台
◆ 粗纱机 100锭/台 锭速>950rpm:30台 (3台/万锭)
如 锭速>820rpm:35台 (3.5台/万锭)
如 锭速>1150rpm:25台 (2.5台/万锭)
◆ 自动络筒机 60锭/台 导纱速度 1100m/min: 32台 (3.2台/万锭)
如 1200m/min: 30台 (3台/万锭)
如 1000m/min: 35台 (3.5台/万锭)
如选普通络筒机 100锭/台 643m/min 36~40台 (4台/万锭)
(影响配台和开台的各种因素很多,一个10万锭的棉纺厂不太可能只纺一个精梳品种。品种改变及多品种生产的配台要求,以及落棉、回花的回用,挡车工的操作水平,设备维修保障的能力和水平,电力供应和车间空调温湿度的情况等都会影响设备运转效率和开台率,望综合各种管理因素综合考虑。众多厂商的诸多设备类别型号会有多种选择配置方案,应通过设备配台计算最终比选确定。拟选用的设备开台使用情况可向设备生产厂商进一步调研了解。)
以上“纸上谈兵”的配台只能谨供参考。
5. 从原棉加工到棉线或者纱的生产流程是什么需要哪些机器,工厂的占地面积,投入资金,还需哪些配件急~
我觉得你的分类不准确。细分如下。
应该如下分类:
一.开清棉工序。加工对象是原棉,输出为棉卷。主要请开松,清棉,混棉和成卷的作用。主要机器有混棉机械(抓棉机,开棉机,清棉机)。
二。梳棉工序。加工对象是棉卷,输出对象是单纤维的棉条。主要作用是分梳,除杂,混合和成条。主要机器就是梳棉机,江浙一带有叫“钢丝机”。
三。条卷工艺。加工对象是棉条,输出对象是精梳棉卷。主要起并合和牵伸,成卷的作用,为精梳做准备。主要机器是条卷机。
四。精梳工艺。加工对象是精梳棉卷,输出时生条(棉条)。主要作用是除杂,梳理,牵伸和成条,为并条做准备。主要机器是精梳机。
五。并条工艺。加工对象是生条,输出时熟条(并条过的棉条)。主要作用是并合,牵伸和混合,成条,为粗纱做准备。主要机器是并条机。
六。粗纱工艺。加工对象是熟条,输出是粗纱。主要作用是牵伸,加捻,卷绕和成型。主要机器是粗纱机。
七。细纱工艺。加工对象是粗纱,输出是细纱。主要任务是牵伸,加捻,卷绕和成形。主要的机器是细纱机。 这一步就是做成纱的步骤了。
八。络筒工艺。加工对象是细纱,输出就是成品纱了。主要任务是卷绕和成形,除杂。主要的机器是络筒机。这步就是做成成品的步骤了。现在的自动络筒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设定定长。
要是是做单股纱,那到这里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打包了。
九。捻线工艺。加工对象是单股纱,输出是股线。主要任务是加捻,卷绕和成形。主要机器是并线机和捻线机。这个是做线的,出来就是股线的成品了。一般捻线机也是按照客户要求设计定长的。
最后就是包装了。包好就可以发货了。
要是不细分,那可以就以上的步骤一,二,三,四,五归为“前纺”,步骤六,七归为“后纺”,步骤八,九归为“后加工”。
6. 清问纺纱机的清,钢,并,粗,细,是怎么理解
清钢并粗细这样理解:
“清钢并粗细”是棉纺厂中环锭纺纱(普梳纱)工艺过程的传统的五道关键的生产工序,或说是五种必不可少的关键的加工设备,是棉纺厂对“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的通俗简称。
清——清花,指开清棉工序,即从轧花厂到棉纺厂的原棉为压紧棉包并且含有杂质。棉纺厂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进行原棉的开松和清除一部分较大较重的杂质,按照不同纱布所纺纱品种的混配棉要求做成定长定重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其作用笼统地说都离不开抓取、喂给、输送、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等。开清棉工序通常是采用一整套机电联合的开清棉联合设备组合来完成的,这种开清棉设备组合有很多系列、单机型号也繁多,不同国别不同厂商的设备也千差万别,因原料与产品等要求不同,设备选择配置也有差异。
钢——梳棉(也俗称“钢丝”),指梳棉工序,棉纺厂通常习惯称梳棉机为钢丝机或钢丝车,因其主要分梳部件刺辊、锡林、道夫、盖板均包复着锯齿刺条或钢丝针布而得名。梳棉机或称钢丝机把棉块、棉束混合分梳成单纤维,进一步去除原棉中的棉籽、叶屑、棉结和短纤维。把上道工序的棉卷牵伸制成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桶内的棉条(俗称“生条”),供下道工序使用。
通常“清”、“钢”或“清钢联”工序或设备都应包括这些设备配套的滤尘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并——并条,指并条工序,即把6~8根(某型号可10根)的梳棉生条进行牵伸并合,使纤维材料得到进一步混合、伸直、平行,并改善棉条的不均匀度。除了棉与化纤混纺采用三道并条外,通常普遍采用两道并条,末道并条机下来的棉条俗称熟条。
粗——粗纱,指“粗纱”工序,即把熟条经过牵伸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加以少量捻回,纺成稍具强力的粗纱,有规则地逐层卷绕到筒管上,成形为两端截头圆锥型的“粗纱”,便于运用到下一道细纱工序加工。
细——细纱,指“细纱”工序,即把粗纱经过牵伸、加捻纺成具有一定特数(支数)均匀的有一定强力的细纱,并卷绕到纱管上。
(除此之外,纺纱后道工序一般还有”筒摇成”等生产工序,即“络筒”、“摇纱”、“成纱打包”的简称。)
随着纺织技术不断向优质、高产、自动化、连续化的方向发展,以上这五道传统的工艺过程和工艺设备也有了不同的新组合或说是新联合:
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通过梳棉管道和机电自控系统合并成联合生产线,即由原棉开清棉不用再加工成棉卷,直接用输棉管道以棉絮形式均匀地分配给多台梳棉机的自动棉箱上连续生产,称为“清梳联”或称“清钢联”。
新型的高度自动化纺织生产线还包括有:并粗联(并条粗纱联合机)、粗细联(粗纱细纱联合机)及细络联(细纱络筒联合机)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家还是可以从中区分开“清、钢、并、粗、细”。
7. 纺织机械分哪六大类主要作用是什么
纺织机械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的统称。把棉、痳、丝、毛等不同的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尽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机器也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分类只要有纺纱设备、织造设备、印染设备、整理设备、化学纤维抽丝设备、缫丝设备和无纺织布设备。纺纱设备又分为加工短纤维和加工长纤维两类。棉和棉型化纤属短纤维类,毛、麻、绢及其混纺化纤属长纤维类。两类纤维的加工工序不同,设备也不能通用,只不过某些机器的设计原理相近。即使同一类设备,机器的结构也相类似,但由于原料的性质和对织物的最终要求不同,一般也不能通用。
纺纱设备主要分加工短纤维和加工长纤维两类,其因品种繁多.机器结构、用途及性能各有不同。按其在工艺流程中的顺序分为开清棉机械、梳棉机、精梳机、成卷机、络筒机、并纱机、并条机、粗、整经工序纱机、细纱机、转杯纺纱机、毛麻纺纱机械等。
织造设备按其工艺分络筒工序、整经工序、穿经工序、 织造工序、 整理工序。
印染设备烧毛机(布面烧毛)、退煮漂机(布面浆料退掉)、丝光机(使布面纤维整齐排列,布面有光泽,染料的吸附更好点)、均匀轧车(布料染色)、定型机(面料的定型)、预缩机(控制面料的缩水)。
整理设备是纺织整理要用的设备主要有涂层,压光,印花,水洗,硝素洗,砂洗,压花,冲孔,定型,绣花,烫金等。
19世纪末人造纤维问世,拓宽了纺织机械的领域,增添了化学纤维机械一个门类。人们对合成纤维需要的增长,推动合成纤维纺丝设备向大型化(纺丝螺杆直径达200毫米,单台纺丝机的日产量达到100吨)和高速化(纺丝速度达3000~4000米/分)方向发展。世界合成纤维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几乎在5~6年内设备更新一次,机台数量在10年内就增长一倍。近20年的纺纱织造设备,为适应化学纤维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作了不少局部改进,如扩大牵伸机构适纺纤维长度的范围、消除纤维上静电等。在染整方面发展了高温高压染色设备、热定形设备、树脂整理设备以及松式整理设备等。
无纺布设备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熔合或其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纺织品。这种纺织品不经传统的纺纱、机织或针织的工艺过程,也称无纺布、不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