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1、测量前将仪器放置室外一段时间;
2、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段,早不测竖直,午不测水准;
3、选择熟练的测量人员,合适的测量设备;
4、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件进行测量。有些工件明知道不合格,且不具有代表性,这样的测量是无意义的。
5、在测量中,任何一种测量的精密程度高低都只能是相对的,皆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总会存在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尽量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1)如何规定测量设备的精度扩展阅读:
精度可分为:
1、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其定量特征可用测量的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来表示;
2、精密度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所得测量结果彼此之间符合的程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3、正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反映了规定条件下,测量结果中所有系统误差的综合。
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称为精度,它与误差的大小相对应,因此可用误差大小来表示精度的高低,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
❷ 如何控制好工程测量的精度
1引言
现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国际承包业务逐渐成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国的建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和美好的前景。但是随着建筑项目的成熟,其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对一个建筑项目
的好坏息息相关。笔者将就建筑施工测量精度控制的方法进行分析。
2施工测量概述
施工测量就是各项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施工测量(也称为放样)。根据施工图,并且按照施工和设计的要求,在实地标定出设计好的建筑物的形状、位置、高程以及大小等。施工
测量工作是施工的重要部分,测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的好坏。施工测量始终贯穿于建筑物施工阶段的整个过程:在准备阶段时,需将场地进行平整,把图上设计建筑物的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在施工期间,对开
挖基槽、砌筑基础和墙身等等,一定要精确标定轴线和标高;在施工以及运营中,要对建筑物的构件安装与机器设备安装,作轴线的定位和安装高程的测量进行变性观测,及时检查沉降情况。
3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方法
3.1建筑施工中的放样方法以及对测量精度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放样点位的方法要灵活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和限制选择适当地方法。但是这样的基本元素是距离和角度。
3.1.1测量角度的放样方法的精度分析
测量角度的放样方法的精度分析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测量经纬仪数据中的误差为m中,目标数据的偏心误差是m偏,则测量仪器的误差为m仪,测量数据角度本身所具有误差为m本,因为外界因素影响的误差是m外,那
么:m中=m偏=m仪≤0.15mβ,m本=m外≤0.63mβ。
3.1.2测量距离的放样方法的精度分析
每项的测量所得的偶然误差和测量系统的误差的不同影响,而将用m偶和m系来代表他们,但是测量所得的数据不可以超过以下数值:m偶≤0.45ms/n,m系≤0.15ms/n。在该式中,n是测量尺段数。
另外,在通过测距仪进行测量间距时,生产厂家一般都会给下列线性表达式ms=a+b×10-6×S。随着测量器的全站仪在建设工程中的广泛使用,坐标放样法变得非常简便。另外,在公式mp=±√[ms2+s2(mβ/p)]的计算
中我们不难发现,放样点位的误差其实是和测量边长的误差、测量角度的误差以及测量点到测量放样点之间的间距有关系的。
3.2建筑施工的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分析
建筑测量任务的第一步就是组建施工控制网。组建施工控制网是按照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非建筑物中的主轴线测量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其余的部位位置根据几何公式和标尺进行分别测
量。控制网的精确决定了下一步测量工作结果的好坏,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要先分析控制网的测量,以此来判定它是否满足测量限差。比如,假定工程建筑物所对的轴线限差为△,建筑物所对的轴线中定位的误差m,是
建筑物所对的轴线中的定位误差允许为(△)的一半,即:m=+△/2(5)。一般,在建筑施工测量的过程中,轴线中的定位误差m包括建筑施工的误差m测与建筑工程测量的误差m施两大部分,即m2=m。保证建筑施工中的测量
任务就是确保建筑物中的工程质量。大多情况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的方法和现场工作条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达到一个精确的测量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只有通过合适的测量方法和适当地测量措施,才能
有把握保证测量中出现的误差在我们所规定的计划范围之内。故我们可以将测量的误差值取为建筑施工中的误差的1/2,即:m测=1/2m施。最终可以测到m测=m/3。相比建筑施工放样方法来说,建筑工程控制测量方法要
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测量。对于观测的具体条件倒是没有什么限制,同时也能够对所得的观测数据施行平差的处理方法,因此,得到的控制误差要比放样误差小一点。经过对放样误差的处理,我们也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取:m放=√2m控。经过推导最终得出m控=m/3=△/6。建筑施工物的性质和建筑施工物的规模影响了建筑物测量限差取值的差异。
3.3控制网在施工等级最低时确定精度分析
在进行控制网的施工等级最低时确定精度分析时,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施工设计的精度和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控制网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控制网形式的布设,保证控制网的稳定性、经济实用性、灵活性以及
精度。同样,只有分析在施工中的控制网精度值,才能得出施工中的放样。对控制点的测量精度一定要严格要求,控制网在施工等级的最低精度就是根据这个而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精确的控制点。相对一些等级最低
的施工控制网之中的相邻的点位的精度,则包括了相邻点的测量边长的误差和测角之间的误差。相邻点位测量精度公式为:mγ=(ms/s)2s2+(mβ/ρ)sγ2。
4建筑施工控制网络的布置原因及特点分析
4.1建筑施工控制网络的布置原因
4.1.1位点的密度和位置,不能满足于施工要求的勘测阶段所建立的测图控制网
这是因为它的目的是为测图而服务的。因此,点位的选择应该根据地形的实际条件来确定,它不能只考虑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所以在点的分布和其密度方面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所有要求,更何况有的控制点可能遭到毁
坏或者不靠谱。
4.1.2精度上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测图比例尺的大小确定了测图控制网的精度的大小。而工程的性质又确定了建筑施工网的精度。它一般比测图控制网的精度高。因此,我们要以此来建立旌工的网络。这对工程的结果很重要。
4.2施工控制网络的特点
4.2.1控制点控制范围小、密度大,精度要求较高。
如果工程施工区比测区较小,控制网的控制范围也会随之较小。一般来说,勘测的面积是厂区面积的1.3至1.5倍,再加上水源、实际弃碴场等,勘测面积能达到厂区面积的2至3倍,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倍。施工图的
主要任务就是放样建筑物的轴线,因为这些轴线,其偏差值都有一定的范围。
4.2.2使用次数过多
一般在施工过程中,控制点常常直接用于放样,忽略了很多重要步骤,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总体效果。
4.2.3建筑施工控制网络受施工的干扰因素影响较大
在现代工程的施工中,经常会采用立体交叉同时作业的方法,使得施工高度相差太大,对于控制点阃的通视不利,而且一些机械设备也会在施工测量中挡住施工人员视线等等。
因此,控制点位应该进行恰当地分布,密度也要尽量大些,以便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有所选择。
4.2.4投影面选择灵活
在投影面选择的这一方面,灵活性很高。因为施工放样所应用的是控制点间的实际间距,所以施工网的基线不用投影在平均海水面上,这样就可以避免麻烦。
5确定施工网精度的原则
在建筑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直接为施工服务,测量工作的耩度,则主要体现在相邻柱点的相对位置上。对各种不同的建筑物中的各个不同部分,这些精度要求并不完全相同。施工网精度的确定,应该从各种建筑物放样
的精度要求来进行考虑。对某些建筑元素来说,虽然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要求高,但可利用它们之间的几何联系进行放样。因此在考虑控制网的精度时,可忽略它们。在确定了精度要求之后,就可用它来推算控制网
的必要精度.此时,必须要根据控制网布设的情况和放样的条件来考虑一下控制网误差与细部放样误差的不利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合理的确定施工网的精度。
❸ 测量精度如何确定
测量的值与准确的值之差再除以准确的值即为测量精度,常用百分数表示。
但常准确的值一般得不到,所以又引入标准偏差,它是以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为基准进行计算的。
❹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精度怎么确定
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叫仪表的准确度.引用误差越小,仪表的准确度越高,而引用误差与仪表的量程范围有关,所以在使用同一准确度的仪表时,往往采取压缩量程范围,以减小测量误差.在工业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通常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仪表的准确程度.准确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准确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仪表准确度习惯上称为精度,准确度等级习惯上称为精度等级.
精度等级是以它的允许误差占表盘刻度值的百分数来划分的,其精度等级数越大允许误差占表盘刻度极限值越大。量程越大,同样精度等级的,它测得压力值的绝对值允许误差越大。 经常使用的的精度为 2.5 、1.5 级,如果是1.0和0.5级的属于高精度,现在有的数字已经达到0.25级。
现在的精度等级很乱,在化工岗位用同一个系统所测的压力不一样,给仪表工带来很大的麻烦。1.5级已经在09年的国家标准中改为1.6级了,其实差别不大。精度等级也和表盘直径有关系,直径60mm的一般都是1.6级
❺ 设备测量精度要求
一般设备的精度达工件公差1/3到1/10,你的工件要求较高,只有选电感测微仪配合适当台架和工装可以较好解决。
电感测微仪较便宜,参数如下:
⑴测量范围:0~±30μm档及0~±500μm档;
⑵示值误差:0~土30μm档为0.1μm,0~±500μm档为1μm;
⑶分辨率:0~±30μm档为0.01μm,0~±500m档为0.1μm.
❻ 游标卡尺精确度如何确定
根据游标尺上的刻度分格确定。
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为10分度的有9mm,20分度的有19mm,50分度的有49mm,对应精确度0.1毫米、0.05毫米和0.02毫米。

(6)如何规定测量设备的精度扩展阅读:
游标卡尺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工业上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它由尺身及能在尺身上滑动的游标组成,如图2.3-1所示。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游标与尺身之间有一弹簧片(图中未能画出),利用弹簧片的弹力使游标与尺身靠紧。游标上部有一紧固螺钉,可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的任意位置。
尺身和游标都有量爪,利用内测量爪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外测量爪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尺身和游标尺上面都有刻度。
以准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为例,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毫米,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9毫米,每一分度为0.9毫米,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毫米。
量爪并拢时尺身和游标的零刻度线对齐,它们的第一条刻度线相差0.1毫米,第二条刻度线相差0.2毫米,……,第10条刻度线相差1毫米,即游标的第10条刻度线恰好与主尺的9毫米刻度线对齐。当量爪间所量物体的线度为0.1毫米时,游标尺向右应移动0.1毫米。
这时它的第一条刻度线恰好与尺身的1毫米刻度线对齐。同样当游标的第五条刻度线跟尺身的5毫米刻度线对齐时,说明两量爪之间有0.5毫米的宽度,……,依此类推。在测量大于1毫米的长度时,整的毫米数要从游标“0”线与尺身相对的刻度线读出。
❼ 什么是仪器的精度 仪器的精度是指什么
1、仪器的精度是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包含精密度和准确度两个方面。
2、每一种物理量要用数值表示时,必须先要制定一种标准,并选定一种单位 。标准及单位的制定,是为了沟通人与人之间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这种标准的制定,通常是根据人们对于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要考虑这标准是否容易复制,或测量的过程是否容易操作等实际问题。
3、最大允许误差:对给定的测量仪表,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这是指在规定的参考条件下,测量仪器在技术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技术规范上所规定的允许误差的极限值。这里规定的是误差极限值,所以实际上就是测量仪器各计量性能所要求的最大允许误差值。可简称为最大允许误差,也可称为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限。最大允许误差可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引用误差等来表述。
❽ 设备的准确度等级是如何定义的
准确度等级是指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别、级别。 注:准确度等级通常按约定注以数字或符号,并称为等级指标。
❾ 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什么
施工测量以满足高精度要求,应使用经过校准的测量仪测量智和工具工作,测量操作规程应符合当地,“第一次整个控制细节”的一般原理,计算和现场测量在业界应该小心操作,注意检查,在出错的情况下,测量方法和精度应符合测量标准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对于类似的建筑物和结构,在测量整个建筑物和结构的主轴时,为了确定其与其他地物的位置关系,对其测量精度的要求可以比较低。
测量建筑物和结构的内部关联轴线,并在构件安装放样时,对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对于建筑物和构造物的变形观测,需要较高的精度才能检测到位置和高程的微小变化。施工放样对精度的要求是一致的。

(9)如何规定测量设备的精度扩展阅读:
1、项目精度对项目施工质量的影响
测量放样精度关系到基础施工质量。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要将施工图上的建筑轴线抬高到现场,并测量其高度,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这个阶段的测量非常重要,测量精度也非常高,因为它关系到整个施工的质量。
在基础施工阶段,主要测量内容包括:桩位放样、桩头断桩后桩顶标高测量、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底标高控制、承台轴线和底板轴线、标高测量,包括垫层和底板混凝土表面标高控制。
桩的回报是关键基础施工阶段的工作,如桩位置偏差超过规范要求,严重时将导致无效,必须采取灌注桩或其他措施,这些已经改变了原力的承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为整个主体结构的压力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立安全质量隐患,也延误了工期。
桩顶破断后的桩顶标高控制也非常重要。如果桩头过高,则应提高桩帽加固,这将导致桩帽加固保护层的底部大于顶部,严重时还会暴露桩帽顶部。
2、提高工程精度
建立高精度的测量头控制基准,加密控制点的精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驻扎的位置应合理,数量应满足现场回报的要求,设置明显的定向点检查后应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定期检查调查,控制点是否有偏差,及时更新数据结果应当予以纠正。
加大计量器具的成本投资,采用先进的计量器具,使计量器具的精度和数量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做好计量器具的定期检测工作。提高测量技术人员的素质。反复检查测量和解雇结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选择有利于观测的时间和天气,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减少或抵消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为测量和放样提供良好的测量环境,最终保证测量和放样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