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焊接切割作业中如果发生火灾爆炸应该采取哪些紧急处理
焊接和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和粉尘。像高温的话就需要避免作业现场有一些易燃物质,在作业前和作业后都需要对现场进行仔细检车,规范地进行焊接切割操作;粉尘的话就需要用专门的工业除尘设备来进行预防了。
(1)应判明火灾、爆炸的部位和引起火灾和爆炸物质特性,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2)在消防队员未到达前,现声人员应根据起火或爆炸物质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事故的蔓延,如切断电源、撤离事故现场氧气瓶、乙炔瓶等受热易爆炸设备,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3)在事故紧急处理时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防止造成混乱。
(4)灭火时,应采取防中毒、倒塌、坠落伤人等措施。

(1)气焊设备着火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电阻焊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间被开发出来,第一份关于电阻焊的专利是伊莱休·汤姆森于1885年申请的,他在接下来的15年中不断地改进这一技术。铝热焊接和可燃气焊接发明于1893年。埃德蒙·戴维于1836年发现了乙炔。
到1900年左右,由于一种新型气炬的出现,可燃气焊接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廉价和良好的移动性,可燃气焊接在一开始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焊接技术之一。但是随着20世纪之中,工程师们对电极表面金属敷盖技术的持续改进(即助焊剂的发展)。
新型电极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弧,并能够有效地隔离基底金属与杂质,电弧焊因此能够逐渐取代可燃气焊接,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工业焊接技术。
『贰』 电气设备着火如何处理
1、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着火的电器、线路可能带电,为防止火情蔓延和灭火时发生触电事故,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
2、对可能带电的电器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器灭火;对充油设备可使用干式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能扑灭时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以时可用干砂灭火;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干砂灭火。因生产不能停顿,或因其他需要不允许断电,必须带电灭火时,必须选择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二氟二溴甲烷灭火器等进行灭火。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必须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3、灭火时的最短距离。用不导电灭火剂灭火时,10kV电压,喷嘴至带电体的最短距离不应小于0.4m;35kV电压,喷嘴至带电体的最短距离不应小于0.6m。若用水灭火,电压在110kV及以上,喷嘴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3m以上;220KV及以上者,应不小于5m。
『叁』 气焊设备着火时的处理
气焊焊抢熄灭正确顺序是,焊接完成后,气焊焊抢先关闭混合气手轮阀,再关闭乙炔手轮阀,将焊抢放在适当位置,关闭氧气表和乙炔气表阀,最后关闭乙炔气瓶。焊接点火时应先稍开点混合气,再开乙炔气阀,如果广开乙炔气会帽黑烟,混合开启大会发出叭叭响声,会灭火和回气。
『肆』 电焊和气焊的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有哪些
1.没有焊工合格证的人不得进行焊割工作,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合格焊工在场指导。
2.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应牢固地接在被焊物体上或附近,防止产生电火花。
3.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
4.严禁将焊接导线搭放在氧气瓶、乙炔瓶、乙炔发生器、煤气、液化气等设备和管线上。
5.乙炔和氧气软管在工作中应防止沾染油脂或触及金属熔渣。禁止把乙炔和氧气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不得把重物、热物压在软管上,也不得把软管放在运输道上,不得把软管和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
6.焊工作业应严格执行电焊、气焊“十不焊”制度。电焊、气焊“十不焊”如下:
(1)不是电焊、气焊工不能焊割。
(2)重点要害部位及重要场所未经消防安全部门批准,未落实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3)不了解焊割地点及周围情况(如该处能否动用明火,有否易燃易爆物品等)不能焊割。
(4)不了解焊割物内部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性不能焊割。
(5)盛装过易燃、易爆的液体、气体的容器(如气瓶、油箱、槽车、贮罐等)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能焊割。
(6)用可燃材料(如塑料、软木、玻璃钢、谷物草壳、沥青等)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等的部位,或火星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
(7)有压力或密闭的导管、容器等不能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
(9)在禁火区内未经消安全部门批准不能焊割。
(10)附近有与明火作业有抵触的工种在作业(如刷漆等)不能焊割。
7.地下室、隧道及金属容器内焊割作业时,严禁通入纯氧气用作调节空气或清扫空间。
8.储存气瓶的仓库应具有耐火性能,门窗应向外开,装配的玻璃应用毛玻璃或涂以白漆;地面应该平坦不滑,撞击时不会发生火花。
9.容积较小的仓库(储存量在50个气瓶以下)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不少于25m;较大的仓库与施工及生产地点的距离应不少于50m,与住宅办公楼的距离应不少于100m.
10.储存气瓶仓库周围10m以内,不得堆置可燃物品,不得进行锻造、焊接等明火工作,也不得吸烟。
11.仓库内应设架子,使气瓶垂直立放,空的气瓶可以平放堆叠,但每一层都应垫有木制或金属制的型板,堆叠高度不得超过1.5m.
12.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瓶应垂直固定放置。安设在露天的气瓶,应用帐棚或轻便的板棚遮护,以免受到阳光曝晒。
13.乙炔气瓶禁止放在高温设备附近,应距离明火10m以上,使用中应与氧气瓶保持5m以上距离。
14.乙炔气瓶上应有阻火器,防止回火并经常检查,以防阻火器失灵。
15.乙炔管道应装薄膜安全阀,安全阀应装在安全可靠的地点,以免伤人及引起火灾。
16.乙炔发生器应放置在距离明火至少10m以上,不得放置在高压电线下面,不得进入机房,不得放置在太阳下曝晒,乙炔发生器附近严禁吸烟。
17.在放置固定式乙炔发生器的房间里,应采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同时,在房间内不得采取明火方法采暖,应采用蒸汽和热水采暖设备,且应与发生器至少相距1m.
18.乙炔发生器及其连接部件不得漏气,检查时应用肥皂水,禁止用火。
19.制造乙炔发生器的材料和零配件,不得使用纯铜(紫铜),以免发生乙炔铜的危险,可采用含铜70%以下的合金。
20.储存电石的仓库必须干燥、防水、防潮,应为二级耐火等级,仓库内不得设自来水管和取暖管道,并与乙炔发生器隔开。仓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装置。
21.交直流电焊机冒烟和着火时,应首先断开电源。着火时应用二氧化碳、1211灭火器灭火。
22.电焊软线冒烟、着火、应断开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水沿电焊软线喷洒灭火。
23.乙炔发生器、电石发生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娄灭火器或干砂进行灭火。禁止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伍』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如何处理
1、及时切断电源。
若仅个别因电器短路起火,可立即关闭电器电源开关,切断电源。若整个电路燃烧,则必须拉断总开关,切断总电源,切断电源后方可用常规的方法灭火,没有灭火器时可用水浇灭。
2、不能直接用水冲浇电器。
电器设备着火后,不能直接用水冲浇。因为水有导电性,进入带电设备后易引触电,会降低设备绝缘性能,甚至引起设备爆炸,危及人身安全。变压器、油断路器等充油设备发生火灾后,可把水喷成雾状灭火。因水雾面积大、水珠强小,易吸热汽化,迅速降低火焰温度。
3、使用安全的灭火器具。
电器设备运行中着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行扑灭。如果不能迅速断电,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器材。使用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10千伏及以下的设备,该距离不应小于40厘米。注意绝对不能用酸碱或泡沫灭火器,因其灭火药液有导电性,手持灭火器的人员会触电。这种药液会强烈腐蚀电器设备,且事后不易清除。

电气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1、如果电气设备外面的电线绝缘出现破损的话,不要继续使用,必须将绝缘包好,才能继续使用。
2、要注意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看是否出现脱开等问题。
3、进行电气开关时,动作要迅速,而且要注意脸部,可以戴好防护用具。
4、要注意检查电气设备外壳的温度,检查时不可以用手掌接触,避免被电吸住,脱离不开。
5、对于电气设备不熟悉的人,不要乱动,更不要擅自维修设备。
6、在清理电气设备的时候,不要用湿布擦拭,避免触电,可以用干抹布进行擦拭。
『陆』 气焊电石起火时可用什么灭火器
气焊电石起火时可用干砂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收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所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的灭火器。由筒体、瓶阀、喷射系统等部件构成。分为:(1)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总重量小于或等于28kg,其规格有2kg、3kg、5kg、7kg四种;(2)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总重量大于28kg,其规格有20kg、25kg两种。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初起火灾。以及带电设备和精密电子仪器、贵重设备的火灾。但不宜在室外刮大风时使用,在窄小和密闭的空间使用后,要及时通风或人员撤离现场,以防窒息。
『柒』 电气设备着火如何扑救
问题一:遇有电气设备着火,应如何扑救?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带电的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式、1211灭火器灭火;对油开关、变压器(已隔离电源)可使用干式灭火器,1211灭火器,不能扑灭时,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已时可用干砂灭火。
问题二: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如何扑灭? 遇到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电源切断,然后救火。对带电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对注油设备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子灭火。发电厂和变电所控制室内应备有防毒面具,防毒面具要按规定使用并定期进行试验,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问题三:遇电气设备着火应如何处理?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灭火。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器灭火;对充油设备可使用干式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能扑灭时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已时可用干砂灭火;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干砂灭火。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问题四: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该如何扑救? 扑救电气及其他带电设备火灾时,应与电工合作,首先切断电源,切断电源后的电气设备灭火方法与扑救一般的火灾相同。如需带电灭火时,应注意选择适用的灭火剂,初起火灾可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1202以及干粉等,这些灭火剂不导电,但需要注意,灭火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表92的数值。扑救电机火灾时最好不用干粉,以免留下粉尘。此外,为了防止大型电机轴的变形,扑救时应使其慢速旋转为好。用直流水枪及喷雾水枪扑救带电的电气设备火灾也很有效,但要正确使用才不会发生危险。
问题五:如何扑救电气设备的火灾? 1、一般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2、注意防触电,用水扑救之前要关闭电源
3、注意扑救电气线路引起的在吊顶等暗处火灾,防止火灾蔓延扩大
问题六: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该怎样进行球火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灭火。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器灭火;对充油设备可使用干式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能扑灭时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已时可用干砂灭火;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干砂灭火。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问题七:怎样扑救电气火灾 首先应该先断电,如有充分的灭火器可供选择的话可选二氧化碳、泡沫、干粉都可以,最好用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后不会对电气产生腐蚀,而水跟泡沫都会对电气产生一定的损伤。
切断电源。注意不要慌,不能因带负荷拉隔离开关造成弧光短路扩大事故。操作时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注意安全距离。用1211、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工作着的电动机应慢速转动,用喷雾水枪、1211或二氧化碳扑救,不能用黄沙、干粉。充油设备外部着火且火势不大,可用二氧化碳、1211。如火势大,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用水扑救。如果喷油,切断电源后,放油进储油坑,坑里油用沙,泡沫。地面的油不能用水。电缆沟里只能用泡沫覆盖灭火。
1、及时切断电源
若仅个别因电器短路起火,可立即关闭电器电源开关,切断电源。若整个电路燃烧,则必须拉断总开关,切断总电源。如果离总开关太远,来不及拉断,则应采取果断措施将远离燃烧处的电线用正确方法切断。注意切勿用手或金属工具直接拉址或剪切,而应站在木凳上用有绝缘柄的钢丝钳、斜口钳等工具剪断电线。切断电源后方可用常规的方法灭火,没有灭火器时可用水浇灭。
2、不能直接用水冲浇电器
电器设备着火后,不能直接用水冲浇。因为水有导电性,进入带电设备后易引触电,会降低设备绝缘性能,甚至引起设备爆炸,危及人身安全。
变压器、油断路器等充油设备发生火灾后,可把水喷成雾状灭火。因水雾面积大,水珠强小,易吸热汽化,迅速降低火焰温度。
3、使用安全的灭火器具
电器设备运行中着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行扑灭。如果不能迅速断电,可使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灭火机或干粉灭火器等器材。使用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1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距离不应小于40cm。 注意绝对不能用酸碱或泡沫灭火器,因其灭火药液有导电性,手持灭火器的人员会触电。这种药液会强烈腐蚀电器设备,且事后不易清除。
问题八:发生电气火灾时,如何扑救? 答:(1)断电灭火: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由于带电燃烧,所以十分危险。现场抢救人员首先应千方百计地设法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断电灭火应注意切断电源的位置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扑救工作。当在离配电室或动力配电箱较近时,可断开断路器或其它可以带负荷拉闸的负荷开关,但不能带负荷拉隔离开关,以免产生电弧短路发生危险。(2)带电灭火: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一般都应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扑救,这样可以减少危险性。但是如果火势迅猛,来不及断电,或因某种原因不可能断电,为了争取时机,防止火情扩大,则进行带电灭火。但应注意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如: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等。严禁使用导电的灭火剂,如:水、泡沫灭火剂。还应注意与带电设备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3)干黄沙灭火:当注油设备的油燃烧时,则可采用干燥的黄沙铺盖燃烧面以隔绝空气而使火熄灭。
问题九:扑救电气设备火灾时禁用什么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因为泡沫及水都是导电物质,在变电站内禁止使用。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将电气设备停用,切断电源后灭火,灭火时禁用泡沫灭火器 因为泡沫中有水,若电源三相未完全切断,使用后会漏电伤人。
『捌』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如何处理
电气设备着火的时候我们不能慌张,而是首先切断电源,再寻找救火 方法 ,生命安全最重要。下面是我整理的电气火灾处理办法,欢迎阅读。
电气设备火灾处理办法
(1)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2)对带电设备使用干式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3)对注油的设备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沙等灭火。
(4)发电厂或变电所控制室内应备有防毒面具,防毒面具要按规定使用,并定期进行试验,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①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尽缘导线、电缆,使导线的尽缘受高温、湿润、腐蚀等作用的影响而失往尽缘能力;
②线路年久失修,尽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
③电线过电压使导线尽缘被击穿;
④用金属线捆扎尽缘导线或把尽缘导线挂在钉子上,日久磨损和生锈腐蚀,使尽缘受到破坏;
⑤裸导线安装太低,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碰撞电线,金属物件搭落或小动物跨接;
⑥排挤线路电线间距太小,档距过大,电线松驰,有可能发生两线碰撞;
⑦治理不当,维护不善造成短路。
电气火灾预防 措施
一、配电线路火灾的预防措施
1.短路
(1) 正确选用不同类型的导线。
(2) 不得在潮湿、高温和化学腐蚀等环境中使用。
(3) 检查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层有无损坏,出现绝缘陈旧老化或破损时须及时更换。
2.过负荷
(1) 按照《电器设备安装规定》选择适合的导线截面。
(2) 不准在线路上擅自增加电气设备。
(3) 安装合适的熔断器和保护装置, 保险 丝不能任意调粗。
(4) 经常检查线路负荷,发现严重过负荷时要减少用电设备或调换截面较大的导线。
3.接触电阻过大
(1) 导线-导线或导线-电器设备的连接点,要牢靠稳固。
(2) 发现接头松动或发热,应及时紧固和处理。
(3) 处理好铜、铝接触点,在导线连接处避免有杂质。
4.电火花和电弧
(1) 裸导线之间或与接地物体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并防止敷设导线过松。
(2) 导线连接要牢固紧密,保持绝缘无破损。
(3) 熔断器应装在非燃烧体的基座上,并用非燃烧材料的箱盒保护。
(4) 通常情况下应在切断电源后安装和 修理 电器设备。
二、照明灯具引起火灾的预防措施
1.在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用布或纸等可燃材料做灯罩。
2.灯泡应设置在安全、妥善地点,应装有坚固的玻璃罩或金属保护网,并挂在一定高度。
3.在照明灯具下面不宜堆放易燃物品。日光灯的镇流器不宜安装在可燃物上。
4.导线用金属管、塑料管或橡皮软管保护,选用足够截面的导线,以防负荷过大。
5.在潮湿、露天、干粉粉尘的地方,宜安装防水、防尘、防爆灯具。
三、电热器具引起火灾的预防措施
1.使用的导线截面和电热器具功率应符合安全要求:工业生产用的电热器具应用单独电路;
民用电热器具不宜直接接在灯头上,最好单独安装线路。
2.电热量大的电热器具应安放在不导热的非燃烧体基座上,并远离可燃建筑构件和可燃物。
3.防止绝缘导线芯裸露或插头破损造成短路。严格安全用电操作规程,接通电源后,要专人负责看管,用完后要立即切断电源。
4.及时检修和保养,防止因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引起火灾或其他事故。
四、家用电器火灾的预防措施
1.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线路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严禁家电使用时间过长而发热起火、爆炸。
3.通风良好,不用时一定要切断电源。
4.对电视机、收录机要有避雷装置,防止雷击短路起火。
5.远离热源(炉、暖气管道)。
6.应放在通风、干燥、灰尘少的地方,防止灰尘积累短路打火引燃塑料外壳着火。
五、静电感应引起火灾的预防措施
1.创造良好的接地条件。对能产生静电物体的管道设备,应采用金属的或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并且有良好的接地,从而使产生的静电能立即导入地下而消失。
2.在两物体连接处(即火花放电引起的爆炸部位)采用金属导体使它们跨接,以消除电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