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有哪些
1、厂商的选择:所有网络设备尽可能选取同一厂家的产品,这样在设备可互连性、协议互操作性、技术支持和价格等方面都更有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产品线齐全、技术认证队伍力量雄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厂商是网络设备品牌的首选。
2、扩展性考虑:在网络的层次结构中,主干设备选择应预留一定的能力,以便将来扩展,而低端设备则够用即可,因为低端设备更新较快,且易于扩展。其交换结构也应能根据网络的扩容灵活地扩大容量。其软件应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应保证其后续研发和升级,以保证对未来新业务的支持。
3、可靠性:由于升级的往往是核心和骨干网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瘫痪则影响巨大。
4、可管理性:一个大型网络可管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行成本和业务质量。因此,所有的节点都应是可网管的,而且需要有一个强有力且简洁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对网络的业务流量、运行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5、安全性: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各种各样的攻击也在威胁着网络的安全。不仅仅是接入交换机,骨干层次的交换机也应考虑到安全防范的问题,例如访问控制、带宽控制等,从而有效控制不良业务对整个骨干网络的侵害。
6、QoS控制能力:随着网络上多媒体业务流(如语音、视频等)越来越多,人们对核心交换节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进行一般的线速交换,还要能根据不同的业务流的特点,对它们的优先级和带宽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重要业务和时间敏感业务的顺畅。
7、标准性和开放性:由于网络往往是一个具有多种厂商设备的环境,因此,所选择的设备必须能够支持业界通用的开放标准和协议,以便能够和其他厂商的设备有效地互通。

(1)设备选型的算什么扩展阅读:
设备选型的考虑因素有:
1、设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程度。
2、设备生产效率的高低。
3、设备消耗能源及原材料的高低。
4、设备的可靠性、耐用性程度。
5、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保证程度。
6、设备的成套性。
7、设备对品种和作业条件变化的适应性。
8、设备投产后的经济效益。
❷ 设备选型的方案选型
主要是在参照整体网络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实际带宽性能需求、端口类型和端口密度选型。如果是旧网改造项目,应尽可能保留并延长用户对原有网络设备的投资,减少在资金投入方面的浪费。
为使资金的投入产出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网络开通后,会运行许多关键业务,因而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全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GBE主干交换机的可靠性以及线路的可靠性。作为骨干网络节点,中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厂区交换机必须能够提供完全无阻塞的多层交换性能,以保证业务的顺畅。

❸ 工艺设备选型的步骤是什么
工艺过程设计解决的问题:生产什么产品;如何生产;利用何种设备和工具;采用怎样的加工方法。
工艺设备选型的步骤是;
①在进行工艺过程的设计时,要考虑到设备的负荷状况,使设备能力得到平衡
②当按经济批量分批生产时,一个主要问题是使所选择的加工方法,同现有的设备型号相适应。有时,现有的某种型号规格设备的数量,会影响到工艺过程的设计。所设计的工艺,有时会造成某种型号的机器设备负荷超过生产能力。这时,必须改变加工方法,即便要增加一些制造费用,也得改用别种型号的机器。因而,必须同掌握现有设备负荷的生产控制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③工艺过程设计中不一定沿用现有设备。当一种新的构思值得购置效率更高的新设备来实施时,继续沿用现有设备将会妨碍新的工艺方法的构思。一种零部件的产量,可能不足以从经济上补偿购置新设备的投资,而当另一部分零部件的工艺也相应改变后,采用新设备在经济上就变得合理,使整个制造费用得以降低。
④注意对制造产品所用的机床和设备进行不断改进。
负荷是将现在正在进行中的工作量加上今后预计投入的工作量,据以确认生产能力有余,还是生产任务超过了生产能力的一种临界标准。
❹ 学习电气设备选型的方法
学习电气设备选型的方法:
一、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型式的选择。
选用电气设备必须考虑设备的装置地点和工作环境。另外,根据施工安装的要求,或运行操作的要求,或维护检修的要求,电气设备又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可供选择。
2、电气设备电压的选择。
选择电气设备时,应使所选择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正常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的工作电压,即:
UN ≥ Uet
3、电气设备额定电流的选择。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正常工作时最大负荷电流,即
IN ≥ Iet
我国目前所生产的电气设备,设计师取周围空气温度为40℃作为计算值,如装置地点周围空气温度低于40℃时,每低1℃,则电气设备(如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及套管绝缘子等)的允许工作电流可以比额定值增大0.5%,但总共增大的值不能超过20%。
二、 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
1、 电气设备的热稳定性校验。
电气设备热稳定性校验是以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的数值作为依据的,在工程上常采用下式来做热稳定性校验,即
I2tt ≥ I2∞tj
或 I∞ ≤ It√t/tj
式中 It —— 制造成规定的在t秒内电气设备的热稳定电流,这个电流是
在指定时间内不使电器各部分加热到超过所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的电流(kA);
t ―― 与It相对应的时间,通常规定为1s、4s、5s或10s ;
I∞ ―― 电路中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值 (kA) ;
tj ―― 家乡时间 (s)。
2. 动稳定校验。
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及电抗器的动稳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Imax ≥ Ish
imax ≥ ish
式中 Imax、imax ―― 制造厂规定的电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和幅
值 (kA) ;
Ish、 ish ―― 按三项短路电流计算所得的短路全电流的有效值和冲击电流值(kA)。
3. 开关电器的断流能力的检验。
高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和熔断器等设备,应当具备在最严重的短路状态下切断故障电流的能力。制造厂一般在产品目录中提供其在额定电压下允许切断的短路电流Izk和允许切断的短路容量Szk。Izk又称开端电流,Szk又称开断容量。为了能使开关电器安全可靠切断短路电流,必须使Izk和Szk大于开关电器必须切断的最大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即
Izk ≥ Idt
Szk ≥ Sdt
式中Izk、Szk ―― 开关的耳钉开断电流(kA)和耳钉开断容量(MVA);
Idt 、Sdt ―― 电力系统在t秒时( 电器断开的时间)的三相短路电流(kA)和短路容量(MVA)。
❺ 食品工厂应该如何为设备选型
食品工厂的生产设备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标准设备或定型设备,非标准设备或非定型设备。标准设备是专业设备厂成批成系列生产的设备,有产品目录或产品样本手册,有各种规格型号和不同生产厂家,设备计算和选型的任务是根据工艺要求,计算并选择某种型号的设备,直接列表,以便订货。非标准设备是需要专门设计和制作的特殊设备,非标准设备是需要专门设计和制作的特殊设备,非标准设备计算和选型就是根据工艺要求,通过工艺计算,提出设备的形式、材料、尺寸和其他一些要求,再由设备专业进行机械设计,由设备制造厂制造。在非标准设备设计时,也应尽量采用已经标准化的图纸。
设备计算和选型的一般原则如下:
(1)合理性 即设备必须满足工艺一般要求,设备与工艺流程、生产规模、工艺操作条件、工艺控制水平相适应,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
(2)先进性 要求设备的运转可靠性、自控水平、生产能力、转化率、收率、效率要尽可能达到先进水平。
(3)安全性 要求安全可靠、操作稳定、弹性好、无事故隐患,对工艺和建筑、地基、厂房等无苛刻要求;工人在操作时,劳动强度低,尽量避免高温、高压、高空作业,尽量不用有毒有害的设备福建、附料。
(4)经济性 设备投资省,易于加工、维修、更新,没有特殊的维护要求,运行费用低 。引进先进设备,亦应反复对比报价,参考设备性能,考虑是否易于被国内消化吸收和改进利用,避免盲目性。
设备计算和选型的依据是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又是工艺设计和设备布置的基础,还为配电、水、汽用量计算提供依据。设备选型的好坏多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稳定运行都至关重要,要认真地进行设计。选择定型设备时,必须充分考虑工艺要求和各种定型设备的规定型号、性能、技术等特性与使用条件,在选择设备时,一般先确定类型,再考虑规格。
在进行工艺设计时,这些设备只需根据工艺要求和产量选择合适的型号,或计算确定需要的台数。
辅助设备是协助主要设备完成工作的设备。如电机、泵、输送设备、计量设备等。应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非定型设备计算和选型的主要工作和程序如下:
(1)根据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确定设备类型。如食用旋风分离器实现气固分离,使用过滤机实现液固分离等。
(2)根据各类设备的性能、使用特点和适用范围选定设备的基本结构形式。
(3)确定设备材质:根据工艺操作条件和设备的工艺要求,确定适应要求的设备材质。
(4)汇集设计条件。根据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确定设备负荷、转化率和效率要求,确定设备的工艺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流苏、投料方式和投料量、卸料、排渣形式、工作周期等,作为设备设计和工艺计算的主要依据。
(5)根据必要的计算和分析确定设备的基本尺寸。如设备外径、高度、搅拌器主要尺寸、转速、容积、流量、压力等;设备的各种工艺附件,如进出料口、排料装置等。设备基本尺寸计算和设备完成之后,画出设备示意草图,标注各类特性尺寸。应注意,在设计出基本尺寸之后,应查阅有关标准规范,将有关尺寸规范化,尽量选用标准图纸。
(6)向设备设计(机械设计)专业剔除设计和设备草图,由设备设计人员根据各种规范进行机械设计、强度设计和检验,完成施工图等。
(7)汇总出设备一览表。
❻ 设备选型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设备选型要统筹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防腐性、成套性、生产性、节能性、维修性、环保性等性能。且要掌握国内外新设备的信息。对引进国外设备要多方技术交流、询价、对比,认真谈判,选择先进、适用的设备。
(1)设备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表示一个系统,一台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地发挥规定机能的程度。
(2)设备的的安全性:是指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3)设备的经济性:是指设备在寿命周期内支出总费用的大小。
(4)设备的技术性: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特性。
(5)设备的防腐性:是指设备本身具有防止介质腐蚀的性能。
(6)设备的成套性:是指各类设备之间及主辅机之间配套的程度。
(7)设备的生产性:生产性即设备的生产效率。选择设备时,力求选择以最小地输入获得最大地输出的设备。
(8)设备的节能性:是设备对能源利用的性能,一般以设备单位开动时间的能源消耗量来表示。如小时耗电量、耗汽(气)量;也有以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表示的,如每吨合成氨耗电量等。
(9)设备的维修性:又称为可修性、易修性。它直接影响设备维护和修理的工作量和费用,维修性能好的设备,一般是指设备结构简单,零部件组合合理,维修时零部件可迅速拆装,易于检查、易于操作,通用化和标准化,零部件互换性强,配件供应充足。
(10)设备的环保性:是指设备的噪声、泄漏或排放有害物质时对环境污染的程度。选择设备时要把噪声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杜绝泄漏点,对排放的废气、废渣、污水要配备治理设施。
❼ 设备选型是按照计算电流还是额定电流选型
设备选型是按照额定电流选型,计算电流仅仅是作为一个参考。因为工业产品额定电流是固定的,不能任意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