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磁盘存储器中磁道,柱面,扇区有什么作用
①磁道:每个盘片的每一面都要划分成若干条形如同心圆的磁道,这些磁道就是磁头读写数据的路径。磁盘的最外层是第0道,最内层是第n道。
②柱面:一个硬盘由几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又有两个盘面,每个盘面都有相同数目的磁道。所有盘面上相同半径的磁道组合在一起,叫做一个柱面。
③扇区:为了存取数据的方便,每个磁道又分为许多称之为扇区的小区段。每个磁道(不管是里圈还是外圈)上的扇区数是一样的,每个磁道记录的数据也是一样多。所以内圈磁道上的记录密度要大于外圈磁道上的记录密度。方便控制器和操作系统对硬盘进行操作,这是硬盘厂家和计算机厂家联合制定的方案,最早由IBM牵头提出(可能记得不清除,会有错误),方便硬件和软件之间接口的统一,避开了很多物理和虚拟设备之间的冲突。硬盘是现在计算机上最常用的存储器。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具有高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而这些数据都被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里。不过,计算机可不像人那么聪明。在读取相应的文件时,你必须要给出它相应的规则。这就是分区概念的形成。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Boot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
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硬件分区后,将会被划分为面、磁道和扇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个虚拟的概念,并不是真正在硬盘上划道子^_^。先从面说起,硬盘一般是由一片或几片圆形薄膜叠加而成。我们所说,每个圆形薄膜都有两个"面"(Side),这两个面都是用来存储数据的。按照面的多少,依次称为0面、1面、2面……由于每个面都专有一个读写磁头,也常用0头(head)、1头……称之。按照硬盘容量和规格的不同,硬盘面数(或头数)也不一定相同,少的只有2面,多的可达数十面。各面上磁道号相同的磁道合起来,称为一个柱面(cylinder)(见图1)。
图1
上面我们提到了磁道的概念。那么究竟何为磁道呢?大家都知道,读写硬盘时,磁头依靠磁盘的高速旋转引起的空气动力效应悬浮在盘面上,与盘面的距离不到1微米(约为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由于磁盘是旋转的,则连续写入的数据是排列在一个圆周上的。我们称这样的圆周为一个磁道(Track)。(见图2)如果读写磁头沿着圆形薄膜的半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以后写入的数据又排列在另外一个磁道上。
图2
根据硬盘规格的不同,磁道数可以从几百到数千不等;一个磁道上可以容纳数KB的数据,而主机读写时往往并不需要一次读写那么多,于是,磁道又被划分成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Sector)。一个扇区一般存放512字节的数据。扇区也需要编号,同一磁道中的扇区,分别称为1扇区,2扇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硬盘在划分扇区时,和一般的软盘有一定的区别。软盘的一个磁道中,扇区号依次编排,即2号与1号相邻,3号与2号相邻,以此类推。而在硬盘的一个磁道中,扇区号是按照某个间隔跳跃着编排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某个硬盘上,以实际存储位置而论,2号扇区并不是1号扇区后的第一个,而是第5个,3号扇区又是2号扇区后的第5个,以此类推。这个"5"就是我们说的交叉因子。(见图3)当然,这个交叉因子的设定并不是绝对的,每个种类的硬盘为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变化。选择适当的交叉因子,可使硬盘驱动器读写扇区的速度与硬盘的旋转速度相匹配,提高存储数据的速度。
⑵ 清除扇区的作用,与删除分区有和不同
扇区不是分区,大家都知道,硬盘上面“写着”1和0。清除扇区数据是把硬盘上某个区域(或者整个硬盘的用户区域)的1全部擦掉成0,这样操作的硬盘数据是无法用任何数据恢复软件来恢复的;但如果删除分区,那么仅是将这个区域的文件分配表,文件格式,MBR之类的数据头部删掉而已,文件本身还在。仅仅删除分区,通过数据恢复软件是可以轻易恢复出数据的。普通的格式化同理。
Diskgenius里面的删除扇区工具,应该是所谓的底层清零,只是把数据清除了,不会对扇区本身做改动的。
电脑硬盘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 全名温彻斯特式硬盘)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早期的硬盘存储媒介是可替换的,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是固定的存储媒介,被封在硬盘里 (除了一个过滤孔,用来平衡空气压力)。
随着发展,可移动硬盘也出现了,而且越来越普及,种类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微机上安装的硬盘,由于都采用温切斯特(winchester)技术而被称之为“温切斯特硬盘”,或简称“温盘”。
⑶ 什么是寄存器,什么是扇区,什么是磁道,什么是并行,什么是串行
1寄存器
寄存器是中央处理器内的组成部份。
寄存器用途主要有
1.可将寄存器内的数据执行算术及逻辑运算;
2.存于寄存器内的地址可用来指向内存的某个位置,即寻址;
3.可以用来读写数据到电脑的周边设备。
扇区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在磁盘上,DOS操作系统是以“簇”为单位为文件分配磁盘空间的。硬盘的簇通常为多个扇区,与磁盘的种类、DOS 版本及硬盘分区的大小有关。每个簇只能由一个文件占用,即使这个文件中有几个字节,决不允许两个以上的文件共用一个簇,否则会造成数据的混乱。这种以簇为最小分配单位的机制,使硬盘对数据的管理变得相对容易,但也造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尤其是小文件数目较多的情况下,一个上千兆的大硬盘,其浪费的磁盘空间可达上百兆字节。
简单的来说所谓的扇区就是最小的存储单位,也就是没一个盘片上面的扇行区域。
磁道
磁道
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磁表面存储器是在不同形状(如盘状、带状等)的载体上,涂有磁性材料层,工作时,靠载磁体高速运动,由磁头在磁层上进行读写操作,信息被记录在磁层上,这些信息的轨迹就是磁道。磁盘的磁道是一个个同心圆,见右图,磁带的磁道是沿磁带长度方向的直线,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著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产生相互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
并行—串行
在计算机中,数据传输的方式有两种:
iptables 一种就是串行(serial)通讯,每个字符的二进制位按位排列进行传输,速度慢,但传输距离相对较远,鼠标口和USB口都是串行端口;
另一种是并行(parallel)通讯,每个字符的二进制位使用多条数据线同时进行传输,传输速度相对要快些,但传输距离相对不能太远,计算机内部数据传输一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标准打印口是属并行端口。
⑷ 什么是硬盘的柱面,磁道,扇区
电脑机械硬盘的柱面,磁道和扇区的概念如下:
柱面数表示硬盘每面盘面上有几条磁道,编号是从0开始,最大为1023,表示有1024个磁道。
磁头数表示磁盘共有几个磁头,也就是几面盘面,编号从0开始,最大为255,表示有256个磁头。
扇区数表示每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编号从1开始,最大为63,表示63个扇区,每个扇区为512字节,他是磁盘的最小存储单位。
磁头一次可以读取一个block。block单位的规划要考虑到数据读取的性能及硬盘空间的利用率。
⑸ 扇区或硬盘分区的定义
扇区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在磁盘上,DOS 操作系统是以“簇”为单位为文件分配磁盘空间的。硬盘的簇通常为多个扇区,与磁盘的种类、DOS 版本及硬盘分区的大小有关。每个簇只能由一个文件占用,即使这个文件中有几个字节,决不允许两个以上的文件共用一个簇,否则会造成数据的混乱。这种以簇为最小分配单位的机制,使硬盘对数据的管理变得相对容易,但也造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尤其是小文件数目较多的情况下,一个上千兆的大硬盘,其浪费的磁盘空间可达上百兆字节。
硬盘分区
平时我们在给硬盘分区时,分区大小一般是按 1024M=1G 来设置的,但是这样分出来的分区大小往往不是我们想要的一个整数.比如,我们想把 C 盘分为 10G,于是分区时填入大小:10240M.但是分区完毕显示却是 9.XXG.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我们的计算公式有问题:不能简单的按1024=1G 来设置,正确的计算公式是:
(N-1)*4+1024*N
式中N为想要的大小,单位GB,最终计算结果单位为MB.例如想要分出2GB的分区,则公式为:
(2-1)*4+1024*2=2052MB.
好了,现在你可以分出一个整数大小的分区了.
一、什么是分区?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之前,首先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用硬盘保存各种信息。许多人都会认为既然是分区就一定要把硬盘划分成好几个部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只创建一个分区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盘空间。不过,不论我们划分了多少个分区,也不论使用的是SCSI硬盘还是IDE硬盘,都必须把硬盘的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这样才能够通过硬盘启动系统。
二、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DOS和FAT文件系统最初都被设计成可以支持在一块硬盘上最多建立24个分区,分别使用从C到Z 24个驱动器盘符。但是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最多只能包含4个分区记录,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DOS的分区命令FDISK允许用户创建一个扩展分区,并且在扩展分区内在建立最多23个逻辑分区,其中的每个分区都单独分配一个盘符,可以被计算机作为独立的物理设备使用。关于逻辑分区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扩展分区内,而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盘的MBR内。这也就是说无论硬盘有多少个分区,其主启动记录中只包含主分区(也就是启动分区)和扩展分区两个分区的信息。
三、分区格式:
1、fat16
对电脑老"鸟"而言,对这种硬盘分区格式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大都是通过这种分区格式认识和踏入电脑门槛的。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的最大分区为2gb,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 3.x、win 95、win 97到win 98、windows nt、win 2000/XP,甚至火爆一时的l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
但是fat16分区格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硬盘的实际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而且每簇的大小由硬盘分区的大小来决定,分区越大,簇就越大。例如1gb的硬盘若只分一个区,那么簇的大小是32kb,也就是说,即使一个文件只有1字节长,存储时也要占32kb的硬盘空间,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这样就导致了磁盘空间的极大浪费。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所以随着当前主流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这种缺点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克服fat16的这个弱点,微软公司在win 97操作系统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
2、fat32
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用户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硬盘的管理工作。而且,fat32还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硬盘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硬盘利用效率。
目前,支持这一磁盘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 97、win 98和win 2000/XP。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硬盘要慢;另外,由于dos系统和某些早期的应用软件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老的dos操作系统和某些旧的应用软件了。
3、ntfs
ntfs分区格式是一般电脑用户感到陌生的,它是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的硬盘分区格式,使用windows nt的用户必须同这种分区格式打交道。其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对硬盘的空间利用及软件的运行速度都有好处。它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网络系统与数据的安全。但是,目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不多,除了windows nt外,刚刚上市的win 2000也支持这种硬盘分区格式。
不过与windows nt不同的是,win 2000使用的是ntfs 5.0分区格式。ntfs 5.0 的新特性有"磁盘限额"--管理员可以限制磁盘使用者能使用的硬盘空间;"加密"--在从磁盘读取和写入文件时,可以自动加密和解密文件数据等。随着 win 2000的普及,广大电脑用户会逐渐熟悉这种分区格式的。
4、linux
linux操作系统是去年it媒体炒得最为火爆的操作系统。由于该系统为自由软件,几乎不用花钱就能装入电脑,所以赢得了许多用户。它的磁盘分区格式与其他操作系统完全不同,共有两种格式:一种是linux native主分区,一种是linux swap交换分区。这两种分区格式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极佳,结合linux操作系统后,死机的机会大大减少,能让我们摆脱windows常常崩溃的噩梦。但是,目前支持这一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只有linux,对linux系统不感兴趣的用户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你一定对常见的硬盘的分区格式有所了解了。那么,赶快根据你所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给你的硬盘确定分区格式吧。
硬盘必须先经过分区才能使用,磁盘经过分区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要对硬盘进行格式化(FORMAT)的工作,硬盘都必须格式化才能使用。
格式化是在磁盘中建立磁道和扇区,磁道和扇区建立好之后,电脑才可以使用磁盘来储存数据。
在Windows和DOS操作系统下,都有格式化Format的程序,不过,一旦进行格式化硬盘的工作,硬盘中的数据可是会全部不见喔!所以进行这个动作前,先确定磁盘中的数据是否还有需要,如果是的话先另行备份吧。
⑹ 电脑分区时所说的多少扇区是什么意思
磁盘存储数据的原理,是靠一簇一簇的强磁性薄膜材料处于S/N级来判断是0还是1。一簇材料只可能是1或者0,不可能再小了。512簇组成一个扇区。就是512位了,这个扇区是有开头,结尾标志符,扇区校验区。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当然,现在有4k扇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