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音频变压器的应用分析
音频变压器的应用分析
音频变压器是工作在音频范围的变压器,又称低频变压器。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从 10~20000Hz。常用于变换电压或变换负载的阻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分享音频变压器的应用分析,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一、使用音频牛的意义探讨
很久以前就知道音频牛这东西存在,但一直觉得没什么意义,因为再好的牛,各项参数也不如电容,更不如直通,除非是胆机这类因为喇叭阻抗匹配的问题不得不用,平时可以用电容耦合的为什么要用牛。
从原理来说,音频变压器和普通电源变压器没什么两样,而且作为电感来说,电流频率越高,呈现的感抗也越大,对音频的高频会有一定的影响。无论如何,用音频信号通过牛以后,参数指标来说肯定是变差的。
在音响(包括专业音频设备)上使用音频牛,我想到的理由有以下几个:
1、阻抗和电压变换,这个原因和胆机用输出牛一样,当然阻抗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电压的变化;
2、平衡——非平衡之间的转换。 曾经见到很多人探讨怎样把平衡转单端,或者单端怎样转平衡,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直接把平衡口的冷端悬空,也可以用专用IC或普通运放做转换电路,也可以用音频牛进行转换,以上三种方法都各自有利弊,但我个人的喜好当然是用音频牛转换了,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供电,信号波形没有明显损失(相对直接舍弃冷端的做法);
3、音频信号耦合。可以取代电容耦合,因为牛输出也是不会有直流的;
4、音染用,使音色更厚实、高频更顺滑。
二、实际体验
去年了解了一些专业的音频设备,包括一些NEVE、SSL、STUDER这类的线路放大还是话筒放大,虽然核心也是运放或者三极管放大,但万元级以上的话放普遍用上了输入牛,有的还用了输出牛。这些厂家不可能不知道用牛做耦合的指标会比电容差,但为何还普遍使用?
经过对比其他录音爱好者用不同的版本录音(比如SSL4000有带牛输入和不带牛输入的版本),发现有牛的高频没这么亮,但是感觉厚度更好,温暖而有密度感。不带牛的版本解析度更高,但是声音偏向单薄。
我的结论就是客观来说牛会让指标变差,但主观会让不少(未做实际调查,当然不会是100%,所以才叫各有所爱)发烧友听着更舒服。
至于HIFI设备,用牛的例子就数不胜数了,比如很久以前乐林LM3886并联的功放MODEL 10,很多发烧友也仿制过,但这么多仿制的发烧友作品中,一个关键的核心却没有仿,就是MODEL 10使用了JENSEN JT-10KB-DPC输入牛,仿制作品中却几乎没有人仿了这个关键部分。难怪说零件、电路结构甚至布线都仿了原版,声音风格却差别很大。
三、关于JENSEN音频牛的分类和选择
今年主要玩了一些JENSEN的音频牛,所以在这里就以这个品牌的音频牛分类及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其他品牌的音频牛,分类和运用是大同小异的`。我们看牛的参数,主要有输入输出阻抗、频响、失真度、信号增益(可能是正可能是负)。
JENSEN牛主要分三个系列,一是LINE IN-线路输入牛,二是LINE OUT-线路输出牛,三是MIC IN-话筒输入牛。 下面一一讲解:
1、LINE IN线路输入牛
在JENSEN里又分为“标准”和“高性能”系列,照我看来,这两个系列在参数上,主要是频响和失真后者要好一些,但这个“好”也已经是小数点后两位数的差别了,或者说已经超过人耳的分辨范围了,而价格差距一般在30、40美元一个,这个看需求选用即可。
最大的区别,就是“高性能”系列信号衰减十分大,比如JT-6110K-B这个型号,牛输出的电平比输入时小12dB,换来的好处就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低至80欧左右,可以说和运放的输出驱动力基本相当了。
这种牛,适合驱动输入阻抗低的放大电路,比如很多功放为了减少噪音,使用的音量电位器只用到10k。或者驱动多个输入端并联的放大电路。而为了弥补输入牛衰减的信号,需要在功放的增益上适当提高,否则整机出来的最大功率会明显变小,直观感受就是音量电位器调到接近最大音量才足够。
“标准”系列的JENSEN输入牛信号衰减就不大了,一般在3dB左右,甚至无需在功放增益上特地去修改,也不会影响正常的使用,但其输出阻抗较高,一般在几K的幅度,适配输入阻抗较高的功放电路。
2、LINE OUT线路输出牛
输出牛就没那么讲究了,大多数输出牛都是1:1输出的,就是电平不变,当然这个是理论值,任何变压器都会有损耗,比如JT-123S输出电平就会衰减1dB左右,而输入阻抗是680欧,输出阻抗是80欧,驱动力和一般运放输出相当。
因为输出牛的输入阻抗相对比较低,通常都在600欧前后,因此JENSEN原厂是推荐用分立运放来驱动的,以至于自己还开发了一个JE990运放做驱动输出牛专用。
当然用普通运放直推输出牛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从阻抗来说是可以驱动的,但实际听起来用普通运放和分立运放推音色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普通运放听感较单薄。
3、MIC IN话筒输入牛
MIC IN自然主要用途就是在话筒放大器的输入上了。常见的专业录音话筒基本都是150~200欧左右的输出阻抗,而一般推荐话放的输入阻抗是10倍的话筒输出阻抗,因此多数话筒输入牛的输入阻抗都设计在1.5K。
最大区别的地方就是增益比,话筒输入牛只有极少数是设计无增益的,多数型号都是有增益的,比如JT-150K-E为10倍放大,20dB。输入牛带增益目的是为了减少后面放大电路的增益负担,放大电路的增益越小,自然电路的指标就越好。但是还是那个道理,牛本身只会自身损耗能量,也不可能创造能量,所以1:10的放大代价就是输出阻抗高达17K,因此官方建议此型号的牛适合用在电子管话放上,就是因为考虑电子管的输入阻抗较高,容易匹配。
晶体管类型的话放,输出阻抗就应该要低一些,与此同时增益倍数自然就下降了。比如1:8、1:5、1:2的话筒输入牛都是常见的。当然话筒输入牛带电压增益的特性也使它们适用于LP唱头放大。
四、牛的参数解读和对实际应用的影响
通常来说,正规厂家的牛,每个型号都会有对应的DATASHEET详细说明牛的外形尺寸和参数。外形就不多说了,我们以JENSEN常见的JT-11P-1HPC这个输入牛的官方资料做解读。重点解读对于我们DIY来说需要考量的指标:
1、“Input impedance, Zi”一项是指输入阻抗,典型值为14.1K,中间是测试的条件(测试时使用的信号频率和电平)和线路。
这个输入阻抗说明,前端如果是普通运放或者常见的晶体管输出电路的话,比如DAC等,是可以轻易驱动这个牛的。
2、“Voltage gain”则是电压增益的意思,就是说经过这个牛之后,电平增加了多少,表中典型值是-3dB,意味着经过牛之后,电平会被衰减3dB。这个值不是很大,无需改变原来放大电路的增益倍数。
有的牛对信号衰减达到12dB以上,这就要注意调整原来电路计划的放大倍数了,否则很可能做出来的功放、耳放电位器调到顶,音量也不能满足。
3、“Magnitude response”则是指牛对20HZ和20KHZ的响应,对于几个着名品牌的音频信号牛来说,这个指标都是很好的,基本不用担心在人耳的频段内有问题。
4、“Distortion (THD)”是指失真度,在1KHZ和20HZ下分别测试的指标,通常也是比较高的,足以满足HIFI要求。
5、“Output impedance, Zo”指的是输出阻抗,典型值为3.2K。
6、“DC resistances”显示的是初级和次级绕组的直流电阻。
其他关于电容量、存储温度、击穿电压等参数,通常使用中较少用到,就不再一一解读。
解读完参数,我们再以用输入牛做一台前级为例。既然用牛输入,就没有必要隔直电容了!
首先确定是牛应该在电位器前还是在电位器后,这个在实际运用中很少看到探讨,没有经验可取。我个人运用会放在电位器前面,因为牛的输入阻抗比放大电路部分低,而电位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又是变动的。
如果使用上述的JT-11P-1HPC这个型号的输入牛,前端17K左右是输入阻抗对DAC来说完全没问题,输出3.2K的阻抗,驱动50K的电位器也绰绰有余,但如果用10K的电位器,则对牛输出的负担略重。再参考牛的电平衰减,只有3dB,无需考虑刻意增加电路的放大倍数。
作为前级输入,通常要设置2组以上的输入口,这里为了说明,设计了一组平衡输入一组单端输入的接法,如果需要多组平衡或者多组单端的,可以此接法作为参考:
平衡输入口时,牛还兼顾了平衡——单端的转换,而且是无源转换,这点也是用牛的一个好处,比简单将冷端接地的粗暴转换方式更科学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打*号的接地点是平衡输入口1脚,因为通过仿真得知,平衡输入的1脚是否和电路的地相连,对电路工作无影响,如果共地造成了环路噪音,可以不接。而单端的输入,则是可以完全做到物理连接的隔离,对提高电路信噪比很有好处。
再以我自己DIY的话放为例,这里使用了JENSEN JT-115K-E这个输入牛,这个输入牛的放大比例为10倍,输入阻抗为适应多数话筒的1.5K,输出阻抗达到37K,这样的牛驱动能力很弱,好在还可以驱动后面的运放。
好处是,自身有了电压增益,可以在保证整机增益的情况下,减小运放放大部分的增益,对放大电路的信噪比和失真有利。
最后,作为信号输出牛,大体原则和输入牛一样,只是输出牛的阻抗更低,比如这个JE-123S,输入阻抗为680欧,多数运放和小功率晶体管电路均可以驱动,输出阻抗为80欧,可以驱动后级,甚至高阻耳机。
;❷ 专业录音棚是用什么录音的,是电脑加软件还是专门的录音设备
打造你的个人录音棚
打造你的个人录音棚
张火(大觉者)/文
文章出处:MIDI音乐制作杂志
一提起“录音棚”这三个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满屋令人眼花缭乱的设备、象飞机驾驶舱般密密麻麻的按钮、硕大无朋的调音台以及它们动辄上万甚至几十万元的天价……是的,“录音棚”这个词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属于专业人员的,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一般的音乐爱好者根本无法涉足。
然而,随着电脑性能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强大的CPU、大容量内存和海量硬盘,电脑和软件所能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数字录音已经再也不是什么神秘的行业。由于有了软音源、软效果器、软调音台等等强大的软件和专业声卡的性能,一台电脑、一个专业声卡和一支好的话筒便可以构成一套个人数字录音系统,而且,其性能完全可以媲美那些昂贵的传统录音器材。可以说,数字时代已经为每一位音乐爱好者敞开了音乐制作的大门,把录制自己专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这篇文章里,就让我们来打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个人录音棚!
一.电脑。
一般来说,个人的小型音乐工作室里,所有工作都要由电脑来完成。就现在来言,主频2.4G以上的Pentium4或赛扬处理器就已经足够了。由于软效果器在工作的时候,CPU资源占用时很大的,专业用户可以选择主频3G以上的处理器。
制作音乐,建议自己装机而不要买品牌机。因为目前品牌机主要是为家用而配置的,其机箱、扩充位、硬盘、内存、声卡、主板等配置都根本不适合进行专业制作。自己装机,在配置上可以有更自由的选择,升级和扩充也很方便。同样的价格,自己装机的档次可以更高一些。在工作室中,一般不考虑使用笔记本电脑或移动PC,因为这类电脑的声卡等配置更是根本不适合录音,且升级和扩充都很不方便,工作稳定性也较差。但有人使用笔记本电脑加上外置USB或者火线声卡用来录制现场,这另当别论。
很多专业的音乐人使用苹果电脑来制作音乐。由于市场上的苹果电脑均为原装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均为正版,所以系统运行非常稳定。在国内,目前苹果电脑主要用来运行Protools软件。这是一个集MIDI制作和音频编辑系统为一身的数码音乐工作站系统,功能相当强大且性能非常稳定。笔者工作的录音棚使用的便是这种Protools苹果电脑系统。但由于苹果机价格昂贵,且国内应用软件较少见,目前一般都是在专业录音棚里作为运行Protools的专业设备来使用。虽然PC兼容机的性能和稳定性较苹果机要差些,但其价格低廉,且各种软件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做为个人录音棚,我们一般都是使用PC兼容机和Windows操作系统。
目前,市场上有大小两种电脑机箱。小机箱是为家用而设计的,外观漂亮,占空间小。但是,它一般只有一个五寸驱动器机位,且必须使用小主板,扩充也很麻烦。用来制作音乐的电脑最好使用扩展位多、散热好的大机箱。专业用户可以选择服务器专用机箱。
制作音乐的电脑最好使用Intel原装主板或使用Intel芯片的名牌主板,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兼容性。尽管现在声卡厂商已经尽可能的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兼容威盛主板,但专业声卡和威盛主板不兼容的现象还是经常发生。
电脑的硬盘要尽量大,因为音频文件都十分庞大,一分钟CD音质的音频数据大约需要10M的硬盘空间。而且,现在新出的音乐软件也越来越庞大,各种Wav格式的音效片段也相当庞大。所以,如果你打算用电脑进行多轨录音和音频编辑甚至视频处理。购买一个120G以上的硬盘是必需的。建议专业用户使用200G以上的硬盘阵列。
录制音频对内存的要求也很高,原则上越大越好。因为实时软效果器在工作时,要占用大量的内存资源。如果内存不够,系统就无法工作。512M的内存现在已根本不算大,建议专业用户将内存扩至1G以上。
显示器和显卡虽然与录音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考虑到制作音乐要较长时间坐在机器前并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所以应尽量选择好一些的显卡来保证软件运行的视觉流畅,使用好的显示器以保护视力和减少辐射。建议使用17寸荫栅纯平或TFT液晶显示器。建议专业用户选择双头显卡,配备双显示器,这样在使用Nuendo等软件时操作会非常方便。
做为音乐爱好者,目前的主流机型完全足以进行音乐的制作。但是,如果你想以音乐制作为职业,想让制作出的音乐尽可能更好些,那么,呵呵——当前速度最快的CPU,最大的硬盘和最大的内存。
二.声卡
声卡是电脑中唯一与声音处理有关的设备,也是最重要的硬件设备之一。录音时,来自话筒或调音台的音频信号都是要经过声卡进入电脑,因此声卡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使用声卡主要是使用它的音频处理效果。在录音时,声卡上的数模转换器将来自麦克风的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回放时则相反。而声卡完全暴露在电磁环境恶劣的电脑机箱中,所以声卡的质量也就很重要。专业的录音声卡抗干扰能力很强,有的音频工作站系统使用昂贵的全外置数模转换器来彻底将声音处理芯片与电脑隔开。
目前,集成主板上都已经集成了譬如AC97等板载声卡。这类声卡档次很低,可以通过一些驱动程序来提高AC97的性能使其能够支持ASIO等指标,用来制作MIDI。但作为录音来说,其音质、性能就和专业声卡相差太远了。一般来讲,必须在BIOS设置里将板载的声卡关掉,另行安装独立的声卡。
我们习惯称声卡为“民用卡”和“专业卡”两种。“民用卡”并不是说就不可以用来录音,像Sound Blaster Live!这样的声卡还是完全可以用来录音的。但专业声卡在音质和性能上肯定要超过民用声卡。目前,个人录音棚里常用的,性价比较高的声卡有Emu 1212M、M-Audio AP192、Creamware PulsarII、RME HDSP9632等。但我们应该知道,声卡是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以上都有,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制作目的来决定自己的工作室配置。需要注意的是声卡的进出口数量。如果你需要录制多人的乐队,就最好选择进出口比较多的声卡。如果你没有调音台或者专业话放,就必须选择带有话放的声卡。
三.软件
做为个人录音棚,本来在硬件设备上就比较简陋,那么软件上绝对不可以落后。一定要使用最先进、最强大的专业音频软件。其实,目前流行的音频软件都已经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比如Nuendo、Sonar、Cubase等,都集MIDI编辑、音频编辑为一身,还都配备了软音源以及软效果器插件。一般我们还需要安装Waves等效果器插件。你可不要小看这些软件和效果器插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的性能绝不次于那些昂贵的硬件!
四.话筒
我们都知道,话筒是录音的关键。录音话筒分动圈和电容两种,在个人录音棚里,一般都是使用电容话筒。话筒和声卡一样,一分钱一分货。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录音的目的来选择使用什么档次的话筒。一般来说,千元左右的价位上可以选择RODE NT2或者NT3;3000元价位上可以选择 AKG C3000,嘿嘿,如果你是大款,可以选择U87或U89。呵呵~~
五.监听
首先要说的是,监听音箱和我们平常的家用的欣赏音箱不是一个概念。监听的声音需要毫无修饰。而欣赏用的音箱都是带有修饰的,就会蒙骗你的耳朵。比如你使用家用的功放和音箱或者电脑多媒体音箱来做监听混音,在你的音箱上听着觉得低音够了,而实际上根本不够,或者你觉得低音很小,实际上已经大过头了。所以监听很重要。只要有可能,最好是选购一对专业的监听音箱。
但使用民用的多媒体音箱也不是绝对不行。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专业监听。这样就要求你摸清了你所使用的音箱的脾气,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你知道你的音箱低音比较厚。就让低音稍小点。另外,借助频谱仪软件,混音的时候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个频段的情况。还有就是和耳机进行对比。一只专业监听耳机比民用的音箱要好多了。
六.房间
过去的大录音棚都是很讲究声学原理的,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反射板材来制造混响。而现在这根本就不需要了,所有的声音效果都是在电脑里用软件来制作的,我们需要的,是拾取没有任何修饰的“干声”。所以,我们录音的房间,要考虑的只有两个目的:隔音和吸音。
首先是隔音。隔音,就是隔住外来杂音的干扰。比如,你正在录音,外面的街上却有个人在大叫“磨剪子来锵菜刀”,你的心情会如何。呵呵~~如果你的房间不隔音,这声音就会录进你的作品里。
隔音材料,可以使用常用的制作沙发的软泡沫海绵,它的吸声不是很理想,隔音效果却很不错。当然,录音室的地点最好还是远离马路,另外,录音室设在高楼上,容易受电波干扰。其实,建造录音室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地下室了。现在很多楼房都有地下室,这里是最不容易受外界干扰的了。
吸音,就是吸收外来的和室内反射声的干扰,提高声音的纯度。因为混响是在电脑里加上的,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房间里有混响发生。相反,我们还要尽量避免声音在房间里的反射,保持声音纯净。吸音材料,可以用棉被和落地的厚窗帘布,地上要铺地毯。专业一点的,墙上可以贴满复合材料做成的那种多孔的白色吸音板。不过这样还是不够的,录音棚里并不需要空空的,放一个棉布质地的大沙发,可以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又可以供歌手休息,一物两用呢。哈。
你看,个人录音棚的布置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从前,在音乐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昂贵的设备。然而,短短几年过去,情况却已是大不相同。那些曾经只有花费巨资才能够拥有的专业硬件设备,如今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飞速增长,只需用电脑软件便可模拟。并且,软音源、软采样器、软效果器、软调音台等各种虚拟设备,无论是性能指标还是操作界面的友好程度上,都是传统硬件设备所望尘莫及的。当然,它们实际能达到的效果除了取决于电脑性能外,还在于声卡的性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电脑和声卡性能如此强大的今天,你可以借助软件,在你的个人录音棚里实现几年前近百万身价的设备功能!
❸ 掏耳朵的声音是什么
掏耳朵声音大,主要有以下的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掏耳朵的时候,在耳道内操作,可以引起耳道内的耵聍移动、晃动等等变化,从而引起鼓膜振动,导致声音直接传导到耳朵里,所以感觉声音很大。
第二种情况,就是患者掏耳朵之后,使声音传导的途径阻塞变轻了,声音能够更好地被吸收,这样听的声音也会更大一点。

历史发展:
采耳会通过专用工具,把耳道中的耳屎全部清理出来,能防止他们预计堵塞耳朵,造成人类听力下降,而且这些耳屎清理出来以后,还能防止中耳炎和耳道感染发生,对保持耳朵健康有很大好处。
采耳能调节神经,可以让人们疲惫的神经得到深度放松,能让人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调节,这也是人们做完采耳以后,感到身体特别轻松的主要原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采耳
❹ asmr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快乐
ASMR是英文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的缩写,中文译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在中国也有人将其形象的称之为“颅内高潮”。指的是因听觉或视觉上的刺激而让人产生愉悦感的现象。在Youtube等视频分享网站上,以ASMR为主题,表现各种各样声音的动画不断被投稿,甚至有专家指出这类声音能产生减轻睡眠障碍等医学性效用。

日本京都精华大学的小松正史教授(音响心理学)则指出:“人们在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没有含义的声音时容易忘记周围的杂音,进而产生更容易入睡的效果。”他期待的表示:“也许能应用于睡眠障碍、抑郁症等的治疗。”
❺ 采耳时耳朵响怎么回事
为为采耳
采耳工具在你耳朵里面转动,因为转到耳膜了,所以发出吱吱咔咔的声音。这是正常的。
❻ 采耳店安声控摄像头合法吗
在工作场所,一般都是合法的。
1、一般认为,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应向被监控对象明示。
2、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和使用方式应限定在必要范围。比如办公室虽然是公共场所,但办公室内设的洗手间、更衣室等位置因涉及个人隐私,不能安装。监控设备的延伸范围和精度应以必要为限。超出限度的,可能会涉嫌侵犯员工隐私。并不是说在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设备就一定不会侵犯他人权益,设备的合理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监控设备的使用者有义务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有关图像和音视频。监控设备可能会产生备份的监控图像、音视频等资料,但监控单位或者领导在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内部管理的同时,其实并不享有对这些资料的任意使用的权利,尤其是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对外散布。这有可能侵犯个人的隐私或者肖像权,甚至可能侵害他人名誉。
❼ 请问有谁知道一种音频设备。 1个用麦克风说话,其他多个人用耳机或耳塞收听,最好是无线的.
同声传译,一份发言翻译成多种语言。我们用的红外线传输,属于无线的范畴,人手一个接收器

❽ 第一次体验采耳
放松有很多种方式,采耳也是其中一种。
——无心鬼王如是说。
在去采耳店之前,我保证以前真的只是用掏耳勺挖过耳朵。小时候是能发光的那种透明挖耳勺,因为是母亲大人给我掏的。长大了,口袋里有了那么一点零花钱,自己买了不锈钢耳勺,和指甲钳挂在一起,坠上一个酷酷的金属钥匙扣,耳朵痒的时候就拿出来挠一挠,这就是我的装备。
CC给我和老H推荐的那家采耳店在南京一栋离小吃街很近而且比较不起眼的高楼里,里面其实很大,也很安静,走廊上亮着昏暗但温暖的黄色灯光。走廊很长,还很曲折,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房门,才来到一间摆着四张小木床的房间里。
用老铁们的话来说,就是:我可以想到这地方会很大,但是没想到它这么大。
毕竟,第一次来……
房间的灯光也很暗。黄色的灯光,墙壁上投影着南京的古建筑风景。带领我们的店员小姐姐说大概还要等五十分钟,于是我们几个一商量,坐在房间里,掏出手机。
打游戏呗,反正等着也是等着。才下午两点多,刚吃完饭,又不赶时间。
老铁之间的行动永远如此同步啊。
CC和老H开始联机打王者,我玩的是阴阳师,刚好赶上了夏日游园祭的活动,有一个玩法是百面归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合成面具获取得分,好操作音乐好听还挣分多,我最喜欢玩那个。
这上头的玩法,不就是升级版的2048么!
于是,等了大概四五分钟,三个小姐姐拎着工具箱来了。
采耳店的小床有海绵床垫和枕头,被子是稍厚一点的绒被,摸起来软软的,手感真心不错。我的那张床在空调吹风口接近正下方的位置,躺在那里感觉有点凉,就拉起被子盖好,平躺在床上,接受我的这次采耳服务。
老H和CC看起来完全没有放弃那盘游戏的意思,一边采耳一边躺着继续打,采耳师小姐姐也热情的跟他们互动起来,但我只想好好打个瞌睡。因为那个时间点,刚好是午睡时间。
原先总是听ASMR模拟采耳,现在可好,直接体验现场了。
事实证明,现场体验的放松程度,是ASMR完全提供不了的。所以,比起什么ASMR,助眠还是听姜老师的音频吧。
采耳并不是简单的让别人给你掏耳朵,他们有一整套专业的工具的。刚开始小姐姐拿着细丝轻轻扫我的脸和右边脖颈的时候,我也不明白她在干啥,就问了一句。
她说,这是先放松。
可是真的好痒啊,痒得我都一不小心笑了。
其实本来是打算顺便睡个午觉的,所以为了放松就把发圈解下来,套在手腕上。痒的时候我习惯双手握拳以控制表情与动作,于是发圈无意中被我当成了减压球。没办法,谁叫我戴的是前一段流行的那种大肠圈。
发圈:给你绑头发还要被你用力捏,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小姐姐的动作很轻很轻,在采耳造成的声音下旁边老H和CC的声音都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我只是那样半睡半醒的打着盹躺在床上,就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安静和放松。
如果小姐姐注意观察我的表情,她会发现采耳时我唇角挂着一抹浅淡的笑。
为了避免沉默造成的无聊和尴尬,我也和给我采耳的小姐姐搭起话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对成年人来说完全不适用。
跟她吐槽了一下旁边打游戏的老铁。
她笑了笑:“那他们的体验感肯定没你好。”
“怎么讲?”
“因为他们还要去打游戏。”
我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就赶紧转移话题以及专心打我的瞌睡。
我问她:“你平常听有声书吗”
“什么?”
“有声书。就是那种……听书的啊。”
“我不怎么听,但是我的同事喜欢听。你都喜欢听什么书呀?”
“啊……我其实只是特别喜欢一个配音演员加主播,只听他播的书——我是个播书的。”
后来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会,大致说了有声书,赚钱,阴阳师氪金之类的话题。旁边的声音听起来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半睡半醒之间满是放松。
这时候的瞌睡,比上课的时候打瞌睡多了好几分心安理得。
这样的体验,似乎也不错呢。
采耳其实就是用几种工具来清除你耳朵里的污垢,但是耳道的皮肤无比细嫩,那些工具自然也就被做的无比精细或柔软,真正体验时也会感觉耳朵痒痒的,但过后回想起来很舒服。
可是那个会震动的东西开始工作时,依然把我吓得抖了一下。
音效的确很恐怖啊,……像电钻。
小姐姐也尴尬的跟我解释了一下,其实不是的……
好吧,看来睡个饱觉是不可能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我是去采耳的,又不是去睡觉的,要睡午觉大可直接回宾馆往床上一倒。
我之所以还是决定去做一次采耳,一方面是因为CC强力推荐那家店,另一方面,这段时间热爱有声书热爱音乐热爱姜老师,离了耳机无法生存,每次坐地铁必戴耳机听音乐,耳机里塞满喜欢的日系少年音歌曲。再加上睡觉之前也戴着耳机躺床上,久而久之耳朵就有点难受,总是疼,听力似乎也有衰退的迹象。我知道这有一部分是出自心理因素,但还是决定去采耳——采耳的效果,不也有一部分出自心理因素吗?
右耳清理完毕后,小姐姐转到我的左边。这时我才发现房间里除了CC,老H和另外两个小姐姐的交谈之外,还播放着清晨森林鸟鸣的细微白噪音,听起来确实很有助于放松。
但是有一件事很恐怖啊!我昨天晚上刚刚听过姜老师在猫耳上发的“苏州独墅湖”那个长达一个小时的音频,这种鸟鸣的白噪音却偏偏和姜老师的音频前几分钟有点重合。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听着听着莫名其妙的害怕,怕下一秒就会传来一声销魂的“唢呐声”——姜老师吹竹叶的声音。这可绝对是那个音频的“名场面”!
是我杞人忧天了。采耳店里放的音频,应该就是普通的白噪音吧。
那我到底……在怕个什么东西啊!
除了真正清理耳朵,估计我们更享受的是采耳带来的放松吧。
毕竟,没有家长管着的感觉太爽了。
如果让家长知道了我们去过那种地方,估计他们会直接暴跳如雷吧。
来都来了,索性当一回家长眼里的鲁鲁修。
于是当小姐姐拿出的那个会震动的东西在我左耳上开始工作时,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抖了一下。还是超明显的那种。小姐姐见状就吐槽我好敏感,还问:“第一次采耳吗?”
我僵着脸回答,心中掠过一丝秘密被撞破的尴尬。
“第一次采耳都很敏感。”她打了一下圆场。
后来也是因为快做完了,便没再聊什么。这几日阴天加细雨带来的焦躁也不觉间化为无边的平静,我在平静中看到来自深渊的温柔眼波,那是神明的眼睛。
这一晚,我趴在宾馆床上写着旅行日记,CC在我身边一边打游戏一边“呐喊”,我又感受到了那股熟悉的平静。
有了这种平静,神明的眼睛便会洞察内心的角落,所有的焦躁情绪,全部融化在神明的声音中。
走出那栋楼,我看到了神明。他站在我面前的街角,迎面碰见的一刹那,他的声音在耳边掠过,“要温柔哦。”他这么对我说。
我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神明的眼睛隐藏在暗影里。他缓缓转过头,对我投来一个温暖的微笑。
我想起了今日拍的两张照片。同一扇花格窗,由外往里与由里往外,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风光。但无论怎么看,窗还是那扇窗,怎么看,都是那园子里的一道风景。
是啊,开心也好,低落也罢,都是我的经历,是时光里的风景。
不过,情绪是有能量的。万一因为冲动造成灾难,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幸,我内心的温柔与平静,神明那道眼波、那抹微笑,可以化解一切冲动。云雾散去,我还是我,老铁们还是老铁们,和我一起满世界找美食好物的CC和老H。
我是幸运的,希望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也是。
❾ 录音棚专业声卡,一般录音室用什么声卡好
不知道你的预算是多少,所以在这里我就大致推荐性价比比较高的给你了。
初学者 入门级的可以选用MAYA 等比较便宜的卡,一千左右就可以了。入门级,品质可想而知。
好一些的 M-Audio 、ECHO 等品牌的。大概两三千块。输入输出多一些,品质相对好一些了。
再好一些的 REM、E-MU、MUTO 处理能力更强,声音品质更好,前级更出色。一万以内差不多。
顶级的,当然是 Digidesign 的Protools系列了HD1到HD3价格从几万到十几万,这还只是音频处理卡和软件。不包括话放和i/o也就是音频接口,音频接口的价格,以192为例,8进8出模拟通道,一台的价格大概在2-3万。根据录音棚工作的需要进行串联。话放还另外选配。
protools是最昂贵的,但是也是顶级的,世界各大录音棚的硬件应用标准。
❿ 直播用来采耳的设备是什么
比较高档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