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一、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二、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三、七”的要求:
所谓“三、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三、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 :
(一)辨识、评价要求
1.对本公司在审核范围所有危险源进行普查,列出: 1)危险源清单; 2)重要危险源清单; 3)重大危险源清单。
2.辨识、评价要做到充分性,辨识、评价出所有岗位、作业点的危险源不能遗漏。
3.要考虑过去、现有、将来三个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方法要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5.辨识、评价要体现动态性、适应性。
(二)辨识、评价准备
1.成立公司辨识、评价组;
2.各部门、各分厂(车间)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
3.由公司辨识、评价组组织人员培训;
4.制定辨识、评价工作计划、方法;
5.设计员工危险源普查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在内的危险源普查表;
6.设计公司危险源清单表(车间、站房可通用)等准备工作。
(三)辨识、评价方法和步骤
以咨询人员作指导,由公司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员工参与来完成。
1.发动每个员工查找出本岗位的危险源,要在专业或者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1)明确本岗位危险源的主要依据一是设备设施及有害作业点的危险源,可按“安全质量标准化” 中相应的考评检查表去辨识(按异常状态);二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去辨识(j安不遵守时,会有危险)。
2)做好试点工作
一是全公司搞几个试点,组织各分厂(车间1专业、管理人员到几个试点现场参观、学习,在全公司推广;
二是各分厂(车间)搞几个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体员工中推广。 3)指导员工填写危险源普查表
一线员工填写本岗位的危险源;行政管理人员填写本办公室的危险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的措施。
2.做好危险源汇总、统计、归类工作。
1)以分厂f车间、站房、油库、化学危险品等)为单位对危险源普查表进行汇总归类。统计本单位危险源的条数f按每个岗位危险源的条数相加)。
2)按同工种、同作业等进行归类,如普通车工,归到普通车床的危险源中去;木型工,归到木型作业去;起重工,归到起重机械中去;站房员工,归到站房中去等。
3)在以上基础上,公司辨识评价组可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完善、补充(要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充分I生1,整理出整个公司的危险源清单。
3.经公司辨识评价组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发给全体员工确认、补充,使每个员工进一步辨识出本岗位的危险源;再将危险源清单反馈回公司辨识评价组。
4.公司辨识评价组再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按D=LEC的公式计算D值。式中:D一危险I生分值。(分值大则危险f生大)卜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 C一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根据D值确定企业危险的分级。
② 物业设备设施风险识别方法是什么
(1)人。人的技术来水平、管理能力源、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会对物业设备设施的管理风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的不安全因素如:不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不按要求设置警示标牌;违规焊接;不按规定参加培训;带病上岗;酒后作业;刻意破坏;私拉乱接电线等。
(2)材料。材料这里泛指构成各类设备设施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风险主要体现为: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
③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
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检查项目可以包括场地、周边环境、设施、设备、操作、管理等各方面。
2、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安全评价的一种方法。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又称为HAZOP。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蒙德分部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引导词(Guide Words)为核心的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已经有40年应用历史。
4、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又称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自上而下、一层层的寻找顶事件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件,直到基本原因事件,并用逻辑图把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5、LEC评价法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3)对设备设施开展危险辨识一般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危险源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术控制
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有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保留和转移等。技术控制的具体内容请参看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有关内容。
2、人行为控制
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等。人行为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应做到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6)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④ 危险源辨识方法有三种
危险源辨识方法分别有现场主动法、工作分析法、现场调查法这三种。1、现场主动法:让现场人员主动起来,提出现场的危险源究竟有哪些。2、工作分析法:分析一下现场的作业流程或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能否造成危害。3、现场调查法:但不确定现场情况时,可以去现场查看。
危险源辨识方法分别有现场主动法、工作分析法、现场调查法这三种。
1、现场主动法:让现场人员主动起来,提出现场的危险源究竟有哪些。
2、工作分析法:分析一下现场的作业流程或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能否造成危害。
3、现场调查法:但不确定现场情况时,可以去现场查看。
⑤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有哪些
危险源辨识方法:
1)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2)危险源辨识准备
3)危险源辨识方法
4)危险源辨识的确定要点(后续说明)
风险评价办法:
风险评价应由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成立评价小组,在熟悉作业现场、相关法规、标准、评价方法后方能进行。包括以下两种
1、专家打分评价法
(1)由评价小组(一般5~7人)对本单位、本项目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逐个打分,根据分值大小确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在评价时要考虑:A伤害程度;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C法律法规符合性;D影响程度;E资源消耗等因素。
(2)评价时,对应《危险源评价专家打分法分值表》,几人同时对某一危险源进行打分,然后由主持人将各位专家的分值相加,再除以人数,所得分数即为危险源和级别分数。综合得分在12分以下为一般危险源,12分以上为重大危险源;当A=5和B=5时,也应定为重大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专家打分法)评价表》内。
2、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2)由评价小组专家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3)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若D值大于7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LEC法)评价表》内。

(5)对设备设施开展危险辨识一般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危险源辨识的确定要点
(1) 重大危险源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
(2) 危险险源一般出现在:冒顶、突水涌水、煤层瓦斯、斜竖井提升、掘进爆破、基础开挖、起吊作业、多人高处作业、高压电气、锅炉压力容器、油料、爆破物品贮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