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用应根据什么选择电气设备
易爆的场合选择设备的时候,找一个大点的牌子,然后联系销售,告诉销售使用环境,然后请销售推荐符合条件的设备,并发来资料进行确认。
自己去选择的话,设备的品类很多会搞的自己很累,而且设计的范围也大,自己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所以与厂家沟通很重要。
还有设备的关键点是材料要导电良好,不易产生火花,或者过热,以避免引起爆炸。
B. 防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如下:
1、选型: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选型原则 是按区域和瓦斯等级不同,选用不同的防爆型式。对安 装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矿井总回风道、主 要回风道、采区回风道、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 电气设备,除不允许选用增安型外,其它防爆形式的电 气设备均可选用。
对于安装在瓦斯矿井翻车机硐室和 采区进风道的电气设备,选用矿用防爆型设备;对于安 装在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总进风道或主要进风巷的电 气设备,可选用矿用一般型设备。
2、使用:防爆电气设 备下井前要经防爆检查员检查,签署合格证才能下井。 防爆电气设备在井下使用时,操作和维护人员要进行 巡视和检查,经常保持其防爆性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 理。设备失去防爆性能,要追查有关人员责任。
3、实行 专业化管理:建立防爆检查、电气管理、小型电器和电 缆管理组。电气管理、防爆检查组负责防爆电气设备到 货验收、设备入井和井下防爆性能巡回检查,各种保护 的整定管理和增、减负荷的审批工作。小型电气和电缆 管理组从小型电器和电缆编号、入帐开始,对发放、回 收、修理、试验和报废进行全面管理。
4、修理:对上井 的电气设备,全部入厂检修。检修工人要经过培训,熟 悉设备防爆性能,对检修质量负责。
5、建立各项管理制 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防爆电气管理制度;设备 检查、维修制度;停电检修制度;包机制和岗位责任制 等。
6、建帐立卡、实行图,牌板(计算机)管理,包括 绘制井下供电和各采区配电系统图。掌握各种防爆电 气设备的分布、使用情况,了解设备动态以及在发生事 故时,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

(2)爆炸与环境设备怎么匹配扩展阅读:
在启动、运行和切断过程中不致引燃周 围可燃介质的电气装置和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类型有:
1、防爆安全型 (标志A)。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 电弧或危险温度,可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
2、隔爆型 (标志B)。其结构为全封闭式。即使在电气 设备内部爆炸,也不会传爆引燃外部爆炸性气体,从而排除 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性。隔爆电动机就是这种结构。
3、防爆充油型 (标志C)。将可能产主火花、电弧或危 险温度可能成为引火源的带电部件浸入油中,使外部可燃气 体不产生着火爆炸的电气设备。
4、防爆通风充气型 (标志F)。在内部充入空气或惰性 气体,并使其保持正压,以阻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内部的 电气设备。
5、防爆安全火花型。在电路系统中,正常情况产生的电 火花,不致引燃爆炸性气体的电气设备。该设备按最小引爆 电流分为Ⅰ 、Ⅱ、Ⅲ级。这种防爆电气设备电流限制很小, 用于仪表和通讯。
6、防爆特殊型 (标志T)。这种结构不属于上述各类 型,而是采用其他防爆措施的电气设备。
参考资料:网络-防爆电器设备
C. 如何根据场所中爆炸性气体的引燃温度选择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温度组别、内防爆电气设备表面温度和容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
可以方便地选用防爆电气产品的温度组别。例如,已知环境中存在氢气(560℃),则可选择TI一T6组别的防爆电气产品。如果环境中存在着丁烷(365℃),则应选择T2-T6组别的设备。如果环境中存在丁烷(365℃)和乙醚(160℃),尽管丁烷在T2组,但必须选择T4-T6组的防爆电气产品。汽油是混合物,点燃温度约为220℃,则汽油环境中应该选择T3-T6组防爆电气产品。
另外,还应该注意防爆电气设备上标志的允许使用环境温度。如果设备名牌上未标明允许使用的环境温度,则设备允许在-200℃- +40℃的环境中使用。如果环境温度超过此温度范围,则应对设备的额定值进行修订,或者选择合适的防爆电气设备。
D. 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应符合哪些规定
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回设计宜将设备答和线路,特别是正常运行时能发生火花的设备布置在爆炸性环境以外。当需设在爆炸性环境内时,应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地点。
(2)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数量。
(3)爆炸性环境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机械、热、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
(4)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5)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的事故排风用电动机应在生产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事故启动按钮等控制设备。
(6)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尽量减少插座和局部照明灯具的数量。如需采用时,插座宜布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点,局部照明灯宜布置在事故时气流不易冲击的位置。
粉尘环境中安装的插座开口的一面应朝下,且与垂直面的角度不应大于60°。
(7)爆炸性环境内设置的防爆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1—2010)的有关规定。
E.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的设计和安装要求有哪些
你好,一、电气线路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处敷设。
二、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三、敷设电气线路时宜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如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四、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高压配线应采用铜芯电缆;爆炸性粉尘环境11区内高压配线除用电设备和线路有剧烈振动者外,可采用铝芯电缆。
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全部的和爆炸性粉尘环境11区内有剧烈振动的,电压为1000V以下用电设备的线路,均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
五、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绝缘导线和电缆的导体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1.25倍,和自动开关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本款第2项情况除外);
2.引向电压为1000V以下鼠笼型感应电动机的支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倍;
3.电压为1000V以下的导线和电缆,应按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
六、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网络的额定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工作中性线绝缘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的额定电压相等,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敷设。
七、在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单相网络中的相线及中性线均应装设短路保护,并使用双极开关同时切断相线和中性线。
八、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11区内电缆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
九、选用电缆时应考虑环境腐蚀、鼠类和白蚁危害以及周围环境温度及用电设备进线盒方式等因素。在架空桥架敷设时宜采用阻燃电缆。
十、对3~10kV电缆线路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在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宜动作于跳闸,在爆炸性粉尘环境11区内宜作用于信号。
F. 防爆电机的选型,这些因素你真的都考虑周全了吗
防爆类型要选对
选择防爆结构必须适用于危险区域。什么性质的危险区域就必须采用什么样的防爆结构。防爆性能是因结构的不而不同,故必须根据爆炸性物质的种类,设备的种类、安装场所的危险程度等选择相适应的防爆类型。

左力电机
适应环境要考虑
防爆设备有“户内使用”与“户外使用”之分。户内使用的设备用于户外,环境温度为40℃就不合适了。户外使用的设备要适应露天环境,要求采取防日晒、雨淋和风砂等措施。另外,也有些设备在有腐蚀性或有毒环境、高温、高压或低温环境中使用,而在选用防爆电机时,应考虑适应这些特殊特环境的特殊要求。
防爆设备要和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程度匹配
所谓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程度是指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级别、点燃温度的组别而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级别、组别、危险区域的级别相适应,否则就不能保证安全。此外,如同一区域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铖险等级的爆炸性物质时,必须选择与危险程度最高的爆炸等级及自然温度等级相适应的防爆结构。在非危险区域中,一般都是选用普通的电气设备,但是,装有爆炸性物质的容器置于非危险区域时,在异常的情况下,亦存在危险的可能性。比如,或因容器腐蚀溢出危险性物质,或因运转工人误操作放也危险性物质,或因异常反应而形成高温高压,使装置、容器受到破坏而泄漏出爆炸性物质等。因此,必须考虑意外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选择质量好的产品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选择防爆电机不但要考虑它的价位经济合适,还要注意选择质量好的产品。
G. 爆炸性气体环境接地设计要求有哪些
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装置
第2.5.1条 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宜将正常运行时发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
二、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数量。
三、爆炸性气体环境内设置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产品。
四、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第2.5.2条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应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
二、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当存在有两种以上易燃性物质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的、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电气设备结构应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不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
第2.5.3条 各种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旋转电机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2.5.3-1的规定。
表2.5.3-1
注:1.表中符号:○为适用;△为慎用;X为不适用(下同);
2.绕线型感应电动机及同步电动机采用增安型时,其主体是增安型防爆结构,发生电火花的部分是隔爆或正压型防爆结构;
3.无火花型电动机在通风不良及户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区域内慎用。
二、低压变压器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2.5.3-2的规定。
表2.5.3-2
三、低压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2.5.3-3的规定。
表2.5.3-3
四、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2.5.3-4的规定。
表2.5.3-4
五、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2.5.3-5的规定。
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 表2.5.3-5
第2.5.4条 当选用正压型电气设备及通风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通风系统必须用非燃性材料制成,其结构应坚固,连接应严密,并不得有产生气体滞留的死角;
二、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运行前必须先通风,并应在通风量大于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容积的5倍时,才能接通电气设备的主电源;
三、在运行中,进入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内的气体,不应含有易燃物质或其它有害物质;
四、在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运行中,其风压不应低于50Pa。当风压低于50Pa时,应自动断开电气设备的主电源或发出信号;
五、通风过程排出的气体,不宜排入爆炸危险环境;当采取有效地防止火花和炽热颗粒从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吹出的措施时,可排入2区空间;
六、对于闭路通风的正压型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应供给清洁气体;
七、电气设备外壳及通风系统的小门或盖子应采取联锁装置或加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
八、电气设备必须有一个或几个与通风系统相连的进、排气口,排气口在换气后须妥善密封。
第2.5.5条 充油型电气设备,应在没有振动、不会倾斜和固定安装的条件下采用。
第2.5.6条 在采用非防爆型电气设备作隔墙机械传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装电气设备的房间,应用非燃烧体的实体墙与爆炸危险区域隔开;
二、传动轴传动通过隔墙处应采用填料函密封或有同等效果的密封措施;
三、安装电气设备房间的出口,应通向非爆炸危险区域和无火灾危险的环境;
当安装电气设备的房间必须与爆炸性气体环境相通时,应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保持相对的正压。
第2.5.7条 变、配电所和控制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变电所、配电所(包括配电室,下同)和控制室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以外,当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1区、2区内。
二、对于易燃物质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位于1区、2区附近的变电所、配电所和控制室的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6m。
第2.5.8条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气线路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
1.当易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措施。
2.当易燃物质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在较低处敷设或电缆沟敷设。
3.电气线路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墙外敷设。
二、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三、当电气线路沿输送易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栈桥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沿危险程度较低的管道一侧;
2.当易燃物质比空气重时,在管道上方;比空气轻时,在管道的下方。
四、敷设电气线路时宜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五、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工作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工作中性线的绝缘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电压相等,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敷设。
六、在1区内单相网络中的相线及中性线均应装设短路保护,并使用双极开关同时切断相线及中性线。
七、在1区内应采用铜芯电缆;在2区内宜采用铜芯电缆,当采用铝芯电缆时,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有可靠的铜一铝过渡接头等措施。
八、选用电缆时应考虑环境腐蚀、鼠类和白蚁危害以及周围环境温度及用电设备进线盒方式等因素。在架空桥架敷设时宜采用阻燃电缆。
九、对3-10kv电缆线路,宜装设零序电流保护;在1区内保护装置宜动作于跳闸;在2区内宜作用于信号。
第2.5.9条 本质安全系统的电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本质安全系统电路的导体与其它非本质安全系统电路的导体接触时,
应采取适当预防措施。不应使接触点处产生电弧或电流增大、产生静电或电磁感应。
二、连接导线当采用铜导线时,引燃温度为T1-T4组时,其导线截面与最大允许电流应符合表2.5.9的规定。
铜导线截面与最大允许电流(适用于T1~T4组) 表2.5.9
三、导线绝缘的耐压强度应为2倍额定电压,最低为500v。
第2.5.10条 除本质安全系统的电路外,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内电缆配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5.l0的规定。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缆配线的技术要求 表2.5.l0
参照《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做接地系统就可以了,上面只是电气安装方面的知识,你给你介绍到这里。
H. 爆炸环境的配管要求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electric
device for explosion atmospheres and fire hazar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GB 50257—96
3.3 爆炸危险环境内的钢管配线
3.3.1 配线钢管,应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3.3.2 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电气设备、钢管与钢管附件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不得采用套管焊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 螺纹加工应光滑、完整、无锈蚀,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合脂或导电性防锈脂。不得在螺纹上缠麻或绝缘胶带及涂其它油漆。
3.3.2.2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和2区时,螺纹有效啮合扣数:管径为25mm及以下的钢管不应少于5扣;管径为32mm及以上的钢管不应少于6扣。
3.3.2.3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或2区与隔爆型设备连接时,螺纹连接处应有锁紧螺母。
3.3.2.4 在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和11区时,螺纹有效啮合扣数不应少于5扣。
3.3.2.5 外露丝扣不应过长。
3.3.2.6 除设计有特殊规定外,连接处可不焊接金属跨接线。
3.3.3 电气管路之间不得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密贴。
3.3.4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和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的钢管配线,在下列各处应装设不同型式的隔离密封件:
3.3.4.1 电气设备无密封装置的进线口。
3.3.4.2 管路通过与其它任何场所相邻的隔墙时,应在隔墙的任一侧装设横向式隔离密封件。
3.3.4.3 管路通过楼板或地面引入其它场所时,均应在楼板或地面的上方装设纵向式密封件。
3.3.4.4 管径为50mm及以上的管路在距引入的接线箱450mm以内及每距15m处,应装设一隔离密封件。
3.3.4.5 易积结冷凝水的管路,应在其垂直段的下方装设排水式隔离密封件,排水口应置于下方。
3.3.5 隔离密封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3.3.5.1 隔离密封件的内壁,应无锈蚀、灰尘、油渍。
3.3.5.2 导线在密封件内不得有接头,且导线之间及与密封件壁之间的距离应均匀。
3.3.5.3 管路通过墙、楼板或地面时,密封件与墙面、楼板或地面的距离不应超过300mm,且此段管路中不得有接头,并应将孔洞堵塞严密。
3.3.5.4 密封件内必须填充水凝性粉剂密封填料。
3.3.5.5 粉剂密封填料的包装必须密封。密封填料的配制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浇灌时间严禁超过其初凝时间,并应一次灌足。凝固后其表面应无龟裂。排水式隔离密封件填充后的表面应光滑,并可自行排水。
3.3.6 钢管配线应在下列各处装设防爆挠性连接管:
I. 能不能在粉尘爆炸环境选择气体防爆型电气设备,这样可以吗
在可燃性粉尘环境可以选择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可燃性粉尘环境(explosive st atmosphere):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爆炸性气体环境(xplosive gas atmosphere):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防爆电气设备指在危险场所,易燃易爆场所所使用的电气设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476.1-2000《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中对于多数粉尘爆炸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引用了 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 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 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的指标。很多规定都是以:用满足××标准的××、除了满足××准的以外应……。这样的形式作出规定,这里的××标准就是上面所说的标准。
一般而言,本安型电气都能满足粉尘防爆的要求;其它类型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其相关指标基本都高于可燃性粉尘环境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的要求。所以在核对相关内容,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燃性粉尘环境可以选择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相关国家标准是 GB 12476.1~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的相关国家标准是 GB 3836.1~9 和 GB 7957
相关设计规范是 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J. 爆炸危险环境主要采用什么配线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的选择、敷设方式的选择、导体材质的选择、连接方法的选择等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
1.位置选择
应当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间隔开释源较远的位置敷设电气线路。
2.敷设方式选择
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有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
3.隔离密封
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以及保护管、电缆或钢管在穿过爆炸危险环境等级不同的区域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4)导线材料选择
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1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在有剧烈振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软线或多股铜芯电缆。煤矿井下不得采用铝芯电力电缆。
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2区的范围内,电力线路应采用截面积4mm2及以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照明线路可采用截面积2.5 mm2。及以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
5)答应载流量
1区、2区尽缘导线截面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导体答应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和断路器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引向低压笼型感应电动机支线的答应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倍。
6)电气线路的连接
l区和2区的电气线路的中间接头必须在与该危险环境相适应的防爆型的接线盒或接头盒四周的内部。1区宜采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可采用增安型接线盒。
2区的电气线路若选用铝芯电缆或导线时,必须有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