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预防家用电器触电事故
起重臂来触碰电自线造成触电
在农村,户外作业或活动也有触电危险,所以必须注意户外的电气安全。
(1)防止触碰电线。例如在运输、吊运金属构件时,注意不要碰到架空电力线上;在钓鱼时不要把鱼竿线甩碰到电线上。
(2)离开高压线要有安全距离。在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或进行其他活动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输电线的电压越高,安全距离就越远。
(3)不要随便进入配变电场所活动。特别要教育儿童在玩耍时,要远离装设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配变电场所,以免触电造成严重伤害。
另外,对于在野外设置的这种场所,电业部门应安装安全隔离装置,并有警示标志。
② 在电气工作时如何防止发生人体触电
一、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影响因素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和伤害,引起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到电的损伤,如电弧灼伤、电烙印等。当人体处于高压设备附近,而距离小于或等于放电距离时,在人与带电的高压设备之间就会发生电弧放电。
人体在高达3000℃,甚至更高的电弧温度和电流的热、化学效应作用下,将会引起严重的甚至可以死亡的电弧灼伤。电击则指人体的内部器官受到伤害,如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中枢,使心脏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发生抽搐和痉挛,失去知觉等现象,也可能使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活动停止或大大减弱,而形成所谓假死。此时,若不及时采用人工呼吸和其他医疗方法救护,人将不能复生。
人触电时的受害程度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人体的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值、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的时间、电流在人体中流通的途径以及人的体质情况等因素有关,而电流值则是危害人体的直接因素。
二、 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
1、 安全电流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一般以人触电后人体未产生有害的生理效应作为安全的基准。因此,通过人体一般无有害生理效应的电流值,即称为安全电流。安全电流又可发为容许安全电流和持续安全电流。当人体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值不大于摆脱电流的电流值称为容许安全电流,50~60Hz交流规定10mA(矿业等类的作业则规定6mA),直流规定50mA为容许安全电流;当人发生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摆脱电流且与相应的持续通电时间对应的电流值称为持续安全电流。交流持续安全电流值与持续通电时间的关系为:
Iac=10+10/t(0.03秒<=t<=10秒)
T──持续通电时间 秒
2、 安全电压
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体接触到一定电压的带电体后,其各部分不发生任何损害,该电压秒称为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以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来表示的。通常,低于40V的对地电压可视为安全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接触电压的限定值为50V,并规定在25V以下时,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有:42V、36V、24V、12V、6V、额定值五个等级,目前采用安全电压以36V和12V较多。发电厂生产场所及变电站等处使用的行灯一般为36V,在比较危险的地方或工作地点狭窄、周围有大面积接地体、环境湿热场场所,如电缆沟、煤斗油箱等地,所用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12V。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认为这些电压就是绝对安全的,如果人体在汗湿、皮肤破裂等情况不长时间触及电源,也可能发生电击伤害。
③ 如何预防电气设备触电
防止触电的常用技术措施要有:绝缘、屏护、间隔、接地、接零、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和使用安全电压等。在完善技术措施的前提下,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1.认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己防范触电的能力。注意电气安全距离,不进入已标识电气危险标志的场所。不乱动、乱摸电器设备,特别是当人体出汗或手脚潮湿时,不要操作电器设备。
2.发生电气设备故障时,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电工操作证的电工修理。公共用电设备或高压线路出现故障时,要打报警电话请电力部门处理。
3.按设计规范和操作规范施工,保证安装质量。不用质量低劣、破旧损坏的电线和电器设备。
4.电器设备一定要有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装置。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5.根据线路安全载流量配置设备和导线,不任意增加负荷,防止过流发热而引起短路、漏电。更换线路保险丝时不要随意加大规格,更不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
6.修理电器设备和移动电器设备时,要完全断电,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标示牌。未经验电的设备和线路一律认为有电。带电容的设备要先放电,可移动的设备要防止拉断电线。
7.使用中经常接触的配电箱、配电盘、闸刀、按钮、插座、导线等要完好无损。绝缘老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8.机床工作灯、手提临时照明灯,要使用不超过36伏的安全电压。
9.雷雨天应远离高压电杆、铁塔和避雷针。避雷针要完好无损,并定期进行检测。
10.各项施工中要避开高压线的保护距离。2004年4月8日,广东揭阳石某公司20多人抬铁架时触到空中的万伏高压电线,导致12人死亡。此类血的教训一定要牢记。
11.高压线落地时要离开接地点至少20米,如已在20米之内,要并足或单足跳离20米以外,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12.发生电器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④ 怎样防止触电
先要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尽快脱离电源。
如果同伴触电,在关闭电源内前救容人时,要踩在木板上去救人,避免接触他的身体,防止造成你本身新的触电。戴橡皮手套、穿胶底皮鞋也可防止触电,还可以用木棍、竹竿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不过这种做法不适合年龄小的孩子。
孩子年龄小,不具备安全用电的知识和能力,有关用电的操作问题,应请成年人去做,以免发生触电。
在家时不要用湿手去开灯、关灯或触动其他电开关,而且要培养成用右手开关电源的好习惯。
墙壁上接出来的多用插座都是通电的,千万不能用手指、小刀、钢笔等触、插捅,那样是非常危险的。
不能在电线上晒衣服。
在室外玩耍时,千万不要爬电线杆,也不要在电线杆附近放风筝。大家在路上、野外或大风天气时,遇到落在地上的电线,一定要绕行,因为那可能是带着高压强电的电线,可以告诉成年人来处理。
在雷雨天不要到高树及古老的建筑物下避雨,同时绝对不要将金属器物握在手中。
⑤ 电气设备防止触电采取哪些措施
1.电气设备必须保证来良好的绝缘.
2.电气设源备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3.安装使用漏电保护装置,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引起的火灾事故监视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并能切除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行故障。
4.对一般电气故障的照明灯应采用安全电压36V.24V,在潮湿场所内火大面积金属表面等危险环境中作业时,必须采用12V的安全电压。
⑥ 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一是电气作业人员对安全必须高度负责,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各项安全工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安装电气必须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除电气设备要彻底干净。对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定要有效接地。电气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绝缘的手套、鞋、垫、夹钳、杆和验电笔等安全工具。 二是加强全员的防触电事故教育,提高全员防触电意识;健全安全用电制度;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电工作业;使用电气设备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三是针对发生触电事故高峰值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防范工作。据有关资料表明,六、七、八、九月发生的触电事故占全年发生数的70%左右,而七月发生数又占事故高峰期的40%以上。在高温多雨季节到来以前,要全面组织好电气安全检查,对流动式电动工具要列入重点检查。也要做好日常对电气的保养、检查工作。
⑦ 在工作中如何防止触电事故
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1、各种电气设备。龙其是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建立经常与定期的检查制度。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的规定不符合时。应及时加以处理。
2、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不得将三脚插头擅自改为二脚插头。也不得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内用电。
3、尽量不要带电工作。特别是在危险场所如工作地很狭窄。工作地周围有对电压在250V以上的导体等、。禁止带电工作。如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站在橡胶毡上或穿绝缘橡胶靴。附近的其它导电体或接地处都应用橡胶布遮盖。并需要有专人监护等等。
4、带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外接电源插头一般都用三脚插头。其中有一根为接地线。而现在居民住宅大多没有敷设保护接地线。因此无法接用接地线。如果采用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等作接地体。则必须保证地上的自来水管道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中间必须接触良好。不能有塑料等不导电的接头。更不得利用煤气管道等易燃易爆的气体管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使用。另外还须注意家用电器插头的相线零头应与插座中的相线零线相一致。插座规定的接法为:面对插座看。上面的接地线。左边的接中线。右边的接相线。
5、静电可能引起危害。重则可引起爆炸与火灾。轻则可使人受到电击。引起严衙后果。消除静电首先应尽量限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积聚。方法:
①良好的接地。以消除静电电荷的积累。
②提高设备周围的空气湿度至相对湿度70%以上。加静电荷逸散。
③用电离中和的措施。在形成电荷最强烈的地方安装放电针。使电荷得到中和。消除静电。
④采用能防止产生静电的生产过程。如减少摩擦。防止液体摇晃。防止灰尘飞扬等。
⑤在低导电性物质中掺入导电性能良好的物质。
6、有条件时。还可采用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器。
7、严禁利用大地作中性线。即严禁采用三线一地。二线一地或一线一地制。
⑧ 如何防止触电10个方法
1、使用电器设备前应对该设备检查或观察,在设备完好的状态下方可接通电源版。
2、不可无目的或权随意地开启或关闭电源开关,不可在电路或设备情况不明的状态下接通电源。
3、操作电器设备前,必须保持设备操作部分的干燥和洁净,否则极易发生危险。
4、对移动电器在使用中需要移动的,则必须保证线路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以防线路不够长或可移动线路产生影响安全的拉扯、打结、扭转现象。
5、设备使用中应对设备作有效地和良好的保护,对设备工作时可能产生的热量作有效的通风散热。
6、在必要时,操作和检查、检修设备时应该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并且注意,绝不可违章操作。
7、即使是专业的电气工作人员,也不可在对线路和设备情况不明的情况进行操作。
8、线路上应该根据需要,安装符合要求的、安全有效的触电保护控制设备或器件。
9、单相触电:人体的某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中性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或中性线)形成回路。
10、两相触电:人体的不同部分同时接触两相电源时造成的触电,对于这种情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线电压将比单相触电时高,危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