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器材知识 > 蘑菇种植需要什么设备

蘑菇种植需要什么设备

发布时间:2021-02-07 11:55:10

⑴ 种植蘑菇需要什么机器

种植蘑菇不需要什么机器!【双孢蘑菇简称蘑菇】
如果是种植平菇(俗称蘑菇),发酵料或生料栽培不要机器,如是熟料栽培,需要装袋机及灭菌设备,规模大的还可以使用翻料机等

⑵ 种植蘑菇需要什么设备设备名称

⑶ 种植香菇需要什么设备

种植方式:椴木栽培和袋料栽培。
椴木栽培香菇使用到的设备有打孔机。
袋料栽培香菇使用的设备:木屑粉碎机、原料搅拌机、香菇装袋机、灭菌设备、扎口机、香菇接种机,香菇刺孔通氧机。
香菇栽培生产量和规模不同在选购设备时可以选购相应的设备,以香菇抱筒装袋机为例来做一个说明:香菇抱筒装袋机大致分为:半自动装袋机、电动式装袋机、气动装袋机三种。生产效率分别为:400-500袋/时、600-800袋/时、800-1000袋/时,生产方式:手动、电动、气动,所以,如果生产量和规模不同,可以依据自己的量来选购适合自己生产的设备型号,以免造成用工紧张和用工难的情况。

⑷ 请问菌菇种植一般需要哪些机械和设备

你这个规模不大。不需要购置多少设备。一般有拌料机。装袋机。灭菌设备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有暗室呢。

⑸ 普通蘑菇种植场一般需要什么生产设备

蘑菇,又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的统称。食用蘑菇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通称为蘑菇。
概述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养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室内床栽
普通蘑菇的种植场一般需要生产设备有,温棚,加温器,冬季需要供暖设备,具体设备设施如下:
菇房建造
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 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照。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
平菇间作
1. 栽培时间:在6月末三遍地铲趟完毕,在玉米或大豆地垄沟种菇。因玉米或大豆在7—8月份枝叶生长茂盛,封垄较好, 垄沟湿度大,正好适合平菇子实体生长。
2. 培养料:选用整轴玉米芯或整捆豆秆,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控出多余水分,备用。
3. 栽培方法:栽二垄,空一垄为作业道。首先将垄沟清理一下,然后铺一层整轴玉米芯或豆秆,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 料,再撒一层菌种。最后用脚踩实,上面覆盖2厘米厚土或覆盖地膜。
4. 管理:接种20天后,菌丝长满培养料。如果天气无雨,较干旱的地区,可浇一次重水,一周左右就能出菇。管理方法 及采收同前。

平菇生料栽培
1、菌种选育,精选优良菌种
2.菌种活化及一级菌种制备
菌种活化:将平菇菌种挑取菌丝接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后备用。
一级种制备:将活化好的菌种转接到PDA斜面上,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制成一级菌种备用。
3.二级菌种制备
固体培养基:玉米芯55%,木屑30%,麸皮10%,玉米粉5%,石膏1%,石灰1%
培养基制备:按二级培养基配方制备二级种培养基,含水量55%-60%,装瓶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接种培养:将长好一级菌种截取相同大小菌快接种到固体二级菌种培养基中,25℃条件下恒温培养。
4.三级菌种制备
固体培养基:玉米芯77%,麸皮20%,生石灰1%,石膏1%,糖1%
培养基制备:按三级种培养基配方制备三级菌种培养基,含水量55%-60%,装袋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接种培养:将长好的二级固体菌种接入到干重500g的菌袋中,菌袋含水量60%,接种量为每瓶接一袋。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
5.制作出菇菌袋(生料栽培)
栽培袋配方:玉米芯80%,麸皮15%,生石灰4%,石膏1%,多菌灵0.1%
生料栽培培养基制备:按栽培袋培养基配方制备菌袋,含水量55-60%。
接种培养:将长好的三级菌种,10%接种量接种到生料栽培袋种,发菌培养,25—30天菌丝长好后,进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各个品种的品质及产量。
平菇生料栽培的工艺相对简单,出菇菌袋不需要进行灭菌,平菇具有耐碱力,用生石灰提高PH值控制染菌率,但不宜过量,当PH值超过10的时候会影响抑制正常的菌丝生长,所以加入4%的生石灰,使培养料的PH值在8—10左右即可,石膏在平菇培养料种的作用是增加钙质,稳定PH值,加多了也会对菌丝生长不利。
6.出菇期间的管理
(1)出菇菌袋开始现小菇蕾的时候,温、湿度非常关键,平菇属于低温品种,出菇期间温度应在15—18,湿度保持在70以上,如果在刚现小菇蕾时温、湿度保持不好,会导致小菇蕾干枯死亡,
(2)光线不宜过强,保持有散射光即可,
(3)必须注意按时通风,防止染菌,
塑料大棚栽培
可按东西走向作畦栽培,也可与高杆蔬菜(黄瓜、豆角架中间的垄沟内)间种, 也可作菌砖栽培,还可以用塑料袋栽培。培养料的调制、播种、管理同前。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棚内温度变化较大,需要根据气候变化,注意调节温度。当气温偏高时,白天盖上草帘,以免太阳照射而增温;傍晚揭去草帘,并打开通风窗上的薄膜,以降低棚内温度。当气温降低时,白天揭开草帘,利用日照增温,晚上盖好草帘,关严通风窗,以利保温。

⑹ 如何种植蘑菇,种植蘑菇需要什么设备

蘑菇,又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的统称。食用蘑菇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通称为蘑菇。概述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养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室内床栽普通蘑菇的种植场一般需要生产设备有,温棚,加温器,冬季需要供暖设备,具体设备设施如下:菇房建造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 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照。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平菇间作1. 栽培时间:在6月末三遍地铲趟完毕,在玉米或大豆地垄沟种菇。因玉米或大豆在7—8月份枝叶生长茂盛,封垄较好, 垄沟湿度大,正好适合平菇子实体生长。2. 培养料:选用整轴玉米芯或整捆豆秆,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控出多余水分,备用。3. 栽培方法:栽二垄,空一垄为作业道。首先将垄沟清理一下,然后铺一层整轴玉米芯或豆秆,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 料,再撒一层菌种。最后用脚踩实,上面覆盖2厘米厚土或覆盖地膜。4. 管理:接种20天后,菌丝长满培养料。如果天气无雨,较干旱的地区,可浇一次重水,一周左右就能出菇。管理方法 及采收同前。平菇生料栽培1、菌种选育,精选优良菌种2.菌种活化及一级菌种制备菌种活化:将平菇菌种挑取菌丝接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后备用。一级种制备:将活化好的菌种转接到PDA斜面上,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制成一级菌种备用。3.二级菌种制备固体培养基:玉米芯55%,木屑30%,麸皮10%,玉米粉5%,石膏1%,石灰1%培养基制备:按二级培养基配方制备二级种培养基,含水量55%-60%,装瓶高压蒸汽灭菌备用。接种培养:将长好一级菌种截取相同大小菌快接种到固体二级菌种培养基中,25℃条件下恒温培养。4.三级菌种制备固体培养基:玉米芯77%,麸皮20%,生石灰1%,石膏1%,糖1%培养基制备:按三级种培养基配方制备三级菌种培养基,含水量55%-60%,装袋高压蒸汽灭菌,备用。接种培养:将长好的二级固体菌种接入到干重500g的菌袋中,菌袋含水量60%,接种量为每瓶接一袋。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5.制作出菇菌袋(生料栽培)栽培袋配方:玉米芯80%,麸皮15%,生石灰4%,石膏1%,多菌灵0.1%生料栽培培养基制备:按栽培袋培养基配方制备菌袋,含水量55-60%。接种培养:将长好的三级菌种,10%接种量接种到生料栽培袋种,发菌培养,25—30天菌丝长好后,进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各个品种的品质及产量。平菇生料栽培的工艺相对简单,出菇菌袋不需要进行灭菌,平菇具有耐碱力,用生石灰提高PH值控制染菌率,但不宜过量,当PH值超过10的时候会影响抑制正常的菌丝生长,所以加入4%的生石灰,使培养料的PH值在8—10左右即可,石膏在平菇培养料种的作用是增加钙质,稳定PH值,加多了也会对菌丝生长不利。6.出菇期间的管理(1)出菇菌袋开始现小菇蕾的时候,温、湿度非常关键,平菇属于低温品种,出菇期间温度应在15—18,湿度保持在70以上,如果在刚现小菇蕾时温、湿度保持不好,会导致小菇蕾干枯死亡,(2)光线不宜过强,保持有散射光即可,(3)必须注意按时通风,防止染菌,塑料大棚栽培可按东西走向作畦栽培,也可与高杆蔬菜(黄瓜、豆角架中间的垄沟内)间种, 也可作菌砖栽培,还可以用塑料袋栽培。培养料的调制、播种、管理同前。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棚内温度变化较大,需要根据气候变化,注意调节温度。当气温偏高时,白天盖上草帘,以免太阳照射而增温;傍晚揭去草帘,并打开通风窗上的薄膜,以降低棚内温度。当气温降低时,白天揭开草帘,利用日照增温,晚上盖好草帘,关严通风窗,以利保温。

⑺ 人工栽培蘑菇需要什么设备

人工栽培蘑菇一般需要大棚。拌料机,装袋机。灭菌设备,接种设备等等。

⑻ 蘑菇怎样种植管理要什么设备

(1)、 原料及其配方
一、原料。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农作物的秸杆(如稻草、麦草、玉米杆、油菜杆等)、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野草和家禽、家畜的粪便等。另外,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
二、配方。(以0.25亩种植面积,净播1000平方尺为计量单位)。
原 材 料 单位 数 量 原 材 料 单位 数 量
菌 种 瓶 100 农家肥 担 40-50
干稻(麦草) 斤 3000-3500 尿 素 斤 20-25
蘑菇专用肥 斤 200 石 灰 斤 50-80
油 枯 斤 200-250 菌 膜 斤 18
其中无尿素,可用n、p、k为15-15-15的复合60斤,或n、p、k为13-5-7的复合肥120斤替代。

(2)、 堆料发酵
1、堆料时间:最迟应在9月10日前。水稻收获后,及时抢晴天晒干稻草,尽快、尽早堆料。
2、堆料的方法:在决定宜种菇的稻田内建堆。料堆宽2m,高1.5m,长度不限。一般100瓶菌种的料可堆长约8-9m。技术要求:稻草要干,不宜用霉烂稻草堆制。堆料头一天,稻草要充分预湿,建堆前,蘑菇专用肥、油枯、尿素等混和均匀。千万注意:不能将尿素与石灰混和。在建堆时,先铺稻草,并将草棚改散,再泼粪水,后撒配料(辅料)。每层稻草厚度15-20㎝,共堆10-12层。料堆顶部建成屋脊形,防雨水进入。料边四周要堆直,不能下大上小或大肚细腰,必须堆制规范,以利发酵。
3、翻堆:堆沤时间22-25天,翻堆要求:必须将培养料上下、生熟翻匀,做到内往外翻,四周往中间翻,上部往下部翻,下部往上部翻,翻匀堆直。第一次翻堆时,边翻堆边撒石灰。料如果偏干,可将石灰化入水中,泼在料上。建堆规格:第1-2次翻堆,料堆宽应每次缩窄10㎝;第3-4次时,每次放宽10㎝,其高度不变,长度缩短。培养料含水量要求:以成人用手捏紧一把稻草指缝间滴水滴数计算,建堆时约15-20滴,第一次翻堆时10-15滴,第二次翻堆时5-7滴,第三次翻堆时4-5滴,第四次翻堆时3-4滴。设置排气孔要求:从翻堆第三次开始,在料堆的正中应设两排间距为1m×0.8m,直径10㎝的排气孔,以改善通气状况,利于发酵和排除氨气。料堆好后含水量在60-65%左右,用手紧握,指缝间滴水2-4滴;⑤ph值在7.5-7.8之间。

(3)播种
1、种菇稻田土壤要求。一般壤土、泥土或壤沙土为宜,不宜用沙土。
2、搭棚架、开厢。搭建棚架的标准:以100瓶菌种为例,可建一个棚。棚宽10m,长15m,可开7-8厢,或建两个棚,棚宽8m,长10m,可开6-7厢。每厢之间留走道,两边的边厢宽50-60㎝,厢埂宽10㎝,除掉厢埂,净厢面宽40-50㎝,中间厢面,净厢面宽110-120㎝,走道宽40㎝。棚架顶端高度为1.7-1.8m,净播面68-70%。如只建一个棚的,应在棚中间顶端开排气孔(天窗),不少于两个,每个排气孔直径30-40㎝,排气囱高1.1-1.2m。大棚用专用黑膜覆盖。两头留可进出及通气的门,并挂上草扇遮光。
3、料上床。将发酵好的培养料,于播种前一天采用干净的箩篼挑运到已开好的厢面上,将料堆成红苕埂。播种时,将料抖松、拌匀、抖平,按厢规定宽度,使培养料在正常松紧情况下,厚度为15-18㎝,一般厚度不低于12㎝,不超过20㎝。培养料越薄,产量越低。培养料太厚,又造成浪费。
4、播种
①播种前菌种处理:掏种前一天晚上,要用75%敌敌畏,按药:水=1:1的比例,进行菌种熏蒸,以防止菌种瓶口及棉塞的污染。掏种前要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对瓶口、瓶身擦洗消毒,掏菌种所用工具和盛装容器要清洗消毒。菌种掏出后,分成黄豆大小颗料,不可揉搓。
②播种方法。根据每厢面积,分厢定量播种,先掏一半播种后,再掏另一半播种封面。具体方法:象撒谷粒一样,将菌种按厢均匀地撒在料床上。菌种要撒播均匀,第一次播种后,用草扒勾勾轻轻打料床,让部份菌种抖落在二层培养料中,同时再将另一半菌种均匀撒播在料床表面封床,并用草扒背面轻拍床面,保证床面平整。
③加盖清洁的报纸。播种后最好在料床表面覆盖报纸,播一厢盖一厢,以利发菌。
5、播种后管理。播种后的管理重点:通风、降温、保湿、防杂菌和补种。

(4)、 覆土
1、覆土时间。掌握覆土时间的原则:“料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料”。即播种后,菌丝往下吃料2/3时,不论播种时间长短即可覆土;播种后10天左右,最迟不超过15天,不论菌丝吃料深浅与否也即可覆土。
2、覆土的方法。将走道上的表土铲掉,用二层土挖翻扦细,边挖边覆土。
3、覆土的要求。泥土要求下粗上细,粗土小如胡豆,大如鸽蛋。覆土厚度4-5㎝。土壤干湿度以含水量50-55%为宜,即“捏得扁,搓得圆,不粘手或略粘手”为宜,土料偏干偏湿覆土效果都不好。土料一定要覆平,不能太薄或太厚。覆土料采用壤土、沙壤土、粘土、粘壤土均可,切记不能用沙土。
4、覆土前床面处理。覆土前料床要铺平,覆盖报纸的应揭掉报纸,用克霉灵2两、敌敌畏2两,兑水30斤(一背水),在料床均匀喷雾灭除杂菌,一般100瓶菌种的菌床面积喷施一背水即可。
5、覆土后管理。管理的重点是通风,保温,保湿,防杂菌。白天揭开两头薄膜通风,晚间关上。如遇气温偏高,晚上可不关;如遇气温低,白天也可不揭膜。如果土层偏干,可少通风,多保湿,确实遇干旱天太干的,可用清水喷雾床面,保持覆土层湿润。如果土层偏湿,又遇涝灾,则要多通风,少保湿。如土层出现杂菌,可用克雾灵兑水喷施中心病团。

(5)出菇、采菇
出菇期管理:出菇时,在菌丝扭结,菇床普遍出现豌豆大小菇蕾时,可少量喷施清水,到1-2天后,菇蕾有胡豆大小时,应增加喷水量。一般采菇后,除雨天外,均可喷水,特别是晴天,采后更应喷水。喷水的技术很重要,不能多喷,也不能少喷。具体标准要看天、看菇、看土干湿喷水。
采菇:采菇不以大小为标准,而以菇龄为标准。一般可见豌豆大小幼菇到采收时间:前3潮,2-3天可采收,4潮后,气温较低,3-5天采收,元月后,5-7天采收。但11月份高温时节,一天要采两次以上。总之,坚持“采嫩不采老,采早不采迟的”原则。
采菇方法:前3潮采用左右旋转扭菇法,第4潮后采用扯菇法。
采菇处理:采的菇要轻拿轻放轻运。边采菇边用刀将泥脚切掉,并一刀切平,不得留有泥脚。

⑼ 种植蘑菇用什么设备

种植蘑菇的设备主要有拌料机,装袋机,灭菌锅炉。菌种设备等等。

阅读全文

与蘑菇种植需要什么设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浏览:431
12代皇冠仪表如何调 浏览:195
电视怎么开设备绑定 浏览:762
下沙五金市场怎么去 浏览:843
购买设备计哪个科目 浏览:216
天然气管道阀门位置在哪 浏览:677
给水管道阀门安装顺序 浏览:374
冰箱制冷可以但保鲜不好用怎么办 浏览:250
如何进入linux终端设备 浏览:70
双路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直流6 浏览:307
灵豚机械表边上24刻度是什么 浏览:73
气割氧气阀门调 浏览:745
江西化肥设备哪里靠谱 浏览:379
阀门dn2s什么意思 浏览:38
自动门感应控制装置 浏览:685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国外的研究状况 浏览:840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什么系统好 浏览:109
荣威前轮轴承更换多少钱 浏览:844
删除本地微pe工具箱 浏览:14
天然气阀门怎么样才是打开状态 浏览: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