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防病毒有哪些措施
病毒的传染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如今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病毒要远远高于后者。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网上的行为,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不要光顾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另外还要:
1、 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不能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 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 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 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 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 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10、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如速度变慢、出现奇怪的文件、文件尺寸发生变化、内存减少等),一旦发现,应立即用杀毒软件仔细检查。
11、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在病毒和反病毒技术的较量过程中,病毒总是领先一步,先有病毒,然后有反病毒。新的病毒层出不穷,而老的,旧的杀毒软件在新的病毒面前可能束手无策。好在目前大多杀毒软件都提供了让用户自己升级的能力,这样就要多多的留心收集报刊,杂志中的反病毒公告,。如果有条件,最好多准备几种杀毒软件,进行交叉杀毒。还有就是平时留心病毒的发展动态,譬如目前流行的CIH 病毒,知道了它的发作条件是每月的二十六日,那么在不能确定自己的电脑是否被CIH病毒感染的时候,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每月的二十六日不用机器,或通过更改电脑的日期跳过二十六日这一天。
想要知道自己的计算机中是否染有病毒,最简单的方法是实用较新的反病毒软件对磁盘进行全面的检测。
四、 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① 在解毒之前,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
② 启动反病毒软件,并对整个硬盘进行扫描。
③ 发现病毒后,我们一般应利用反病毒软件清除文件中的病毒,如果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不能被清除,一般应将其删除,然后重新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
④ 某些病毒在Windows 98状态下无法完全清除(如CIH病毒就是如此),此时我们应采用事先准备的干净的系统引导盘引导系统,然后在DOS下运行相关杀毒软件进行清除。
可以随时随地防护任何病毒反病毒软件是不存在的。随着各种新病毒的不断出现,反病毒软件必须快速升级才能达到杀除病毒的目的。具体来说,我们在对抗病毒时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策略和一个完善的反病毒系统,用备份作为防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将反病毒软件作为第二道防线。而及时升级反病毒软件的病毒代码则是加固第二道防线的唯一方法。
五、 恶意网站的处理
我们经常会遇到IE被修改了,或注册表不能打开了,开机后IE疯狂地打开窗口等等。看来恶意网站流毒不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与“恶意网站”斗争到底吧!
(一)防御
★知己知彼
如何判断自己是遇到了恶意网站的攻击,症状多种多样:
1. 开机自动登录网站。
2. 启动IE,自动登录网站,无法修复主页设置。
3. IE不断打开窗口。
4. 修改[主页]按钮和[搜索]按钮。
5. 修改右键菜单,甚至屏蔽右键菜单。
6. 更改收藏夹的内容。
7. 安装自动拨号程序。
8. 自动安装木马程序。
9. 自动格式化硬盘或删除某个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
10. 更新文件关联和锁死EXE程序。
11. 锁死注册表。
『贰』 具有员工行为管理、防病毒的硬件设备
首先可以给你分析的是,如果你要监控qq聊天内容,skype聊天内容等,是一定需要安装客户端的。 看所有监控软件,不安装客户端的监控软件都只能做一些网络流量方面的分析,而不能实现记录类似qq聊天内容,屏幕图象监控等等这些功能。 推荐一款网络监控管理软件,可能适合你的需要。 同易电脑监控管理软件 网络超级web版V3.9 国内唯一同时支持内部网监控和远程异地监控的软件。是国内唯一仅通过访问网站的形式就可以监控所有(包括异地)电脑的软件。 支持被控电脑可随意分布,管理者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可以监控管理。监控就象访问网站一样轻松,软件下载:http://www.tonnysoft.net
『叁』 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设施、设备、用品有哪些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注意干净整洁,不能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公共场所的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卫生培训制度,组织从业人员学习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岗。
第十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3)预防病毒需要什么设备扩展阅读: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第十五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根据经营规模、项目设置清洗、消毒、保洁、盥洗等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间。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改造或者挪作他用。公共场所设置的卫生间,应当有单独通风排气设施,保持清洁无异味。
第十六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配备安全、有效的预防控制蚊、蝇、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并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时清运废弃物。
『肆』 如何预防电脑病毒
如今的电脑病毒可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若要举例即可娓娓道来。而每天又都会有新病毒“挺身而出”,深受“毒”害者比比皆是。那么究竟什么是病毒,怎样预防及消灭病毒?关于这个话题,众说纷纭。有人说,只要拥有了一套功能强大的杀毒软件便万事大吉;也有人说,只要不上网就可抗拒病毒的侵害;还有人认为,只要定期格式化硬盘就能把病毒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如此种种说法,让人不禁觉得把人们病毒看得太神奇了,或者说对病毒的了解不是很清楚,对病毒的预防与剿灭不是很了解。在此有必要向大家聊一聊病毒这个话题。病毒,就是指能够破坏计算机系统,影响计算机工作并能实现自我复制的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随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病毒程序层出不穷,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的种类已经达到千万种。虽然病毒的类型有很多,变型的病毒更无法计算,但是就其传染对象来分只不过四类:BIOS、硬盘引导区、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病毒。 在知道了病毒的定义与分类以后,我们再来看看电脑感染了病毒后会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BIOS病毒现象 1、开机运行几秒后突然黑屏 2、外部设备无法找到 3、硬盘无法找到 4、电脑发出异样声音 硬盘引导区病毒现象 1、无法正常启动硬盘 2、引导时出现死机现象 3、执行C盘时显示“Not ready error drive A Abort,Retry,Fail?” []操作系统病毒现象 1、引导系统时间变长 2、计算机处理速度比以前明显放慢 3、系统文件出现莫名其妙的丢失,或字节变长,日期修改等现象 4、系统生成一些特殊的文件 5、驱动程序被修改使得某些外设不能正常工作 6、软驱、光驱丢失 7、计算机经常死机或重新启动 应用程序病毒现象 1、启动应用程序出现“非法错误”对话框 2、应用程序文件变大 3、应用程序不能被复制、移动、删除 4、硬盘上出现大量无效文件 5、某些程序运行时载入时间变长 认识病毒后,最重要的是预防病毒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如何预防病毒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预防病毒的措施: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如今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病毒要远远高于后者。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网上的行为。 1、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2、不要光顾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 3、不要随便打开某些来路不明的E-mail与附件程序。 [iba_page]4、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公司提供的防火墙,比如金山毒霸的个人防火墙软件,并注意时时打开着。 5、不要在线启动、阅读某些文件,否则您很有可能成为网络病毒的传播者。 6、经常给自己发封E-mail,看看是否会收到第二封未属标题及附带程序的邮件。 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二、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 病毒其实是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它主要针对的是以EXE与COM结尾的文件,由于它天生的局限性,因此预防病毒的另一种方法便是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即:把所有以EXE与COM为扩展名的文件设定“只读”。这样一来就算病毒程序被激活,也无法对其他程序进行写操作,也就不能感染可执行程序了,因此病毒的破坏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关于宏病毒 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使用Word的朋友都曾经与宏病毒狭路相逢过。宏病毒的产生主要是因为Word本身配有内置语言,简单地说就是具备编程功能,因此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了它的这一功能制作出宏病毒。宏病毒的破坏性虽不大,但对于靠笔杆为生的人的来说确实是一种负担,为此特意在此告诉大家一些检测、预防宏病毒的方法。 一、检测宏病毒 宏病毒的检测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点击Word界面上菜单栏的[工具]→[宏]→[宏],接着在“宏名”列表中查看是否有AutoExce与AutoOpen两个自动宏便可。 二、预防宏病毒 宏病毒通常是驻留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如果打开这样的文档或模板,就会激活宏病毒,并使病毒进入Normal.dot模板文件中。为此要预防宏病毒,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Word本身具有清除宏(病毒)的功能。当Word识别出一个打开的文档中具有自动执行宏时,它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打开宏,为了预防宏病毒一般我们选择[取消宏]按钮。 2、在Normal.dot模板文件中创建一个自己的宏(AutoExce),具体代码为: “Sub Main DisableAutoMacros 1 End Sub” 这样就能禁止其他自动宏的运行,预防宏病毒的感染。另外注意一点,此程序是在Word的“工具/宏/Visual Basic编辑器”中完成。 3、将文件保存为TXT(纯文本文件)或RTF形式(文本文件,但可以包括其他一些非文本文件信息,例如:图片,表格等)。 其实大可不必对病毒感到非常恐惧,甚至闻风丧胆,因为毕竟创造病毒的还是人不是神,只要大家对病毒有所认识并加以预防,它就不会如此嚣张跋扈。 教您. 1.使用从其他电脑上复制资料的软盘(Floppy Disk)或光碟(Compact Disc,CD)时,要先用杀毒软件检查病毒,确保没有电脑病毒后再使用。常用的杀毒软件有:Norton Antivirus 、PC Clinic等。 2.使用正版电脑光碟,不要使用盗版电脑光碟,否则在使用前先用杀毒软件检查光碟是否带有病毒。 3.在进入互联网前,先启动杀毒软件的病毒防护功能,这样不但可预防感染病毒,而且还可查杀部分电脑黑客(Hacker)程序。 因特网的发展和电脑病毒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上网用户急剧增加,在此提醒广大网友上网时注意提防因特网上的病毒。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通过因特网传播,例如单纯的引导型病毒就很少能在因特网上传播。因特网上的病毒几乎都是常规单机病毒,真正能够称得上网络型的病毒绝少。也就是说,因特网上的病毒的机制不过就是单机型的,只不过是通过网络传播罢了,因此使用目前流行的杀病毒软件就能将这些病毒清除。这也说明,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也由以软盘、软件为媒介发展到了因特网时代的以网络(电子邮件等)为媒介的侵入。 在使用因特网时,一般在下述情况下会感染病毒。 (1)进行WWW浏览时,如果在某些不太可*的站点上下载了文件,然后又运行了这些文件; (2)进行FTP远程登录到服务器进行下载文件*作,然后又运行了所下载的文件。 (3)收到电子邮件后,通过“附件”的方式插入了携带宏病毒的Word文档,并用Word编辑器进行编辑,或者是在附件中插入了含有病毒的可执行文件。 针对以上情况,需要采取的措施有:不要随便下载文件,如必要,下载后应立即进行病毒检测。对接收的包含Word文档的电子邮件,应立即用能清除“宏病毒”的软件予以检测,或者是用Word打开文档,选择“取消宏”或“不打开”按钮。 4.经常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勤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电脑病毒’。 5.定期把重要的资料备份(Backup)在磁盘上,保持它们的完好性。” 如今的电脑病毒可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若要举例即可娓娓道来。而每天又都会有新病毒“挺身而出”,深受“毒”害者比比皆是。那么究竟什么是病毒,怎样预防及消灭病毒?关于这个话题,众说纷纭。有人说,只要拥有了一套功能强大的杀毒软件便万事大吉;也有人说,只要不上网就可抗拒病毒的侵害;还有人认为,只要定期格式化硬盘就能把病毒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如此种种说法,让人不禁觉得把人们病毒看得太神奇了,或者说对病毒的了解不是很清楚,对病毒的预防与剿灭不是很了解。在此有必要向大家聊一聊病毒这个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病毒? 病毒,就是指能够破坏计算机系统,影响计算机工作并能实现自我复制的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随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病毒程序层出不穷,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的种类已经达到千万种。虽然病毒的类型有很多,变型的病毒更无法计算,但是就其传染对象来分只不过四类:BIOS、硬盘引导区、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病毒。 在知道了病毒的定义与分类以后,我们再来看看电脑感染了病毒后会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BIOS病毒现象 1、开机运行几秒后突然黑屏 2、外部设备无法找到 3、硬盘无法找到 4、电脑发出异样声音 硬盘引导区病毒现象 1、无法正常启动硬盘 2、引导时出现死机现象 3、执行C盘时显示“Not ready error drive A Abort,Retry,Fail?” []操作系统病毒现象 1、引导系统时间变长 2、计算机处理速度比以前明显放慢 3、系统文件出现莫名其妙的丢失,或字节变长,日期修改等现象 4、系统生成一些特殊的文件 5、驱动程序被修改使得某些外设不能正常工作 6、软驱、光驱丢失 7、计算机经常死机或重新启动 应用程序病毒现象 1、启动应用程序出现“非法错误”对话框 2、应用程序文件变大 3、应用程序不能被复制、移动、删除 4、硬盘上出现大量无效文件 5、某些程序运行时载入时间变长 认识病毒后,最重要的是预防病毒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如何预防病毒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预防病毒的措施: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如今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病毒要远远高于后者。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网上的行为。 1、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2、不要光顾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 3、不要随便打开某些来路不明的E-mail与附件程序。 [iba_page]4、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公司提供的防火墙,比如金山毒霸的个人防火墙软件,并注意时时打开着。 5、不要在线启动、阅读某些文件,否则您很有可能成为网络病毒的传播者。 6、经常给自己发封E-mail,看看是否会收到第二封未属标题及附带程序的邮件。 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二、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 病毒其实是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它主要针对的是以EXE与COM结尾的文件,由于它天生的局限性,因此预防病毒的另一种方法便是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即:把所有以EXE与COM为扩展名的文件设定“只读”。这样一来就算病毒程序被激活,也无法对其他程序进行写操作,也就不能感染可执行程序了,因此病毒的破坏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关于宏病毒 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使用Word的朋友都曾经与宏病毒狭路相逢过。宏病毒的产生主要是因为Word本身配有内置语言,简单地说就是具备编程功能,因此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了它的这一功能制作出宏病毒。宏病毒的破坏性虽不大,但对于靠笔杆为生的人的来说确实是一种负担,为此特意在此告诉大家一些检测、预防宏病毒的方法。 一、检测宏病毒 宏病毒的检测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点击Word界面上菜单栏的[工具]→[宏]→[宏],接着在“宏名”列表中查看是否有AutoExce与AutoOpen两个自动宏便可。 二、预防宏病毒 宏病毒通常是驻留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如果打开这样的文档或模板,就会激活宏病毒,并使病毒进入Normal.dot模板文件中。为此要预防宏病毒,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Word本身具有清除宏(病毒)的功能。当Word识别出一个打开的文档中具有自动执行宏时,它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打开宏,为了预防宏病毒一般我们选择[取消宏]按钮。 2、在Normal.dot模板文件中创建一个自己的宏(AutoExce),具体代码为: “Sub Main DisableAutoMacros 1 End Sub” 这样就能禁止其他自动宏的运行,预防宏病毒的感染。另外注意一点,此程序是在Word的“工具/宏/Visual Basic编辑器”中完成。 3、将文件保存为TXT(纯文本文件)或RTF形式(文本文件,但可以包括其他一些非文本文件信息,例如:图片,表格等)。 其实大可不必对病毒感到非常恐惧,甚至闻风丧胆,因为毕竟创造病毒的还是人不是神,只要大家对病毒有所认识并加以预防,它就不会如此嚣张跋扈。 教您. 1.使用从其他电脑上复制资料的软盘(Floppy Disk)或光碟(Compact Disc,CD)时,要先用杀毒软件检查病毒,确保没有电脑病毒后再使用。常用的杀毒软件有:Norton Antivirus 、PC Clinic等。 2.使用正版电脑光碟,不要使用盗版电脑光碟,否则在使用前先用杀毒软件检查光碟是否带有病毒。 3.在进入互联网前,先启动杀毒软件的病毒防护功能,这样不但可预防感染病毒,而且还可查杀部分电脑黑客(Hacker)程序。 因特网的发展和电脑病毒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上网用户急剧增加,在此提醒广大网友上网时注意提防因特网上的病毒。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通过因特网传播,例如单纯的引导型病毒就很少能在因特网上传播。因特网上的病毒几乎都是常规单机病毒,真正能够称得上网络型的病毒绝少。也就是说,因特网上的病毒的机制不过就是单机型的,只不过是通过网络传播罢了,因此使用目前流行的杀病毒软件就能将这些病毒清除。这也说明,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也由以软盘、软件为媒介发展到了因特网时代的以网络(电子邮件等)为媒介的侵入。 在使用因特网时,一般在下述情况下会感染病毒。 (1)进行WWW浏览时,如果在某些不太可*的站点上下载了文件,然后又运行了这些文件; (2)进行FTP远程登录到服务器进行下载文件*作,然后又运行了所下载的文件。 (3)收到电子邮件后,通过“附件”的方式插入了携带宏病毒的Word文档,并用Word编辑器进行编辑,或者是在附件中插入了含有病毒的可执行文件。 针对以上情况,需要采取的措施有:不要随便下载文件,如必要,下载后应立即进行病毒检测。对接收的包含Word文档的电子邮件,应立即用能清除“宏病毒”的软件予以检测,或者是用Word打开文档,选择“取消宏”或“不打开”按钮。 4.经常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勤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电脑病毒’。”
『伍』 怎样预防病毒
移动存储设备不要乱插,不要打开不放心的网站,打开我的电脑时尽量避免双击,做到这些,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陆』 个人防护设备有哪些
个人安全防护设备产品分八大类:
(1)头部防护:佩带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附落的危险;环境存在物体击打的危险。
(2)附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用于需要登高时(2米以下);有跌落的危险时。
(3)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镜、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载戴焊接防护镜和面罩。
(4)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保温、防滑等手套,可能接触尖镜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防切割;可能接触化学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
(5)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防火花的鞋。
(6)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使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
(7)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用的通讯设备。
(8)呼吸防护:根据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选用。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之后,选择适用的呼吸防护用品。
『柒』 电脑,为防止中病毒,要装什么才最好
给一些建议
1、安装杀毒软件还是必要的,要及时更新病毒库,还要装防火墙(防木马、黑客攻击等),定期杀毒,维护好电脑运行安全;
推荐楼主可以安装腾讯电脑管家,它是免费专业安全软件,杀毒管理二合一(只需要下载一份),占内存小,杀毒好,防护好,无误报误杀。拥有云查杀引擎、反病毒引擎、金山云查杀引擎、AVIRA查杀引擎、小红伞和查杀修复引擎等世界一流杀毒软件内嵌杀毒引擎!
其中软件升级、漏洞修复、垃圾清理,都有自动和定期设置,懒人必备
2、修复漏洞和补丁;打开腾讯电脑管家——工具箱——漏洞修复
3、平时不要上一些不明网站,不要随便下载东西;
4、还要提防随身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等,最近U盘病毒挺猖獗的);
5、不进不明不网站,不收奇怪邮件。下载完压缩包文件后先进行病毒扫描
6、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7、要是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学一些电脑的常用技巧和知识;
最后,我要说的是,你要是平常的确是很小心,但还是中毒的话,那也是没办法的!(用Ghost备份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
『捌』 防疫需要哪些物品
1、防护物品一:口罩
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不再多说,针对官方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种传播方式:直接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口罩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2、防护物品二:酒精棉片
酒精棉片不同,除了杀菌消毒、携带方便的优点外,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如擦拭手机表面、门把手、办公桌台等等。
3、防护物品三:手套
戴手套,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洗手,该洗手还是要洗手。普通群众没有必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医用手套,普通手套即可。千万不能有戴着手套的手,去触摸眼睛、嘴巴、鼻子,病毒很容易通过这个途径进行传播。
(8)预防病毒需要什么设备扩展阅读:
预防措施
1、减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处,出门要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
2、注意卫生,勤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或肥皂。
3、打喷嚏时不要用手捂,要用手肘或纸巾遮住口、鼻。
4、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勤开窗,保持家里的空气流通,防止病毒性传播。
『玖』 如何预防电脑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程序或数据神秘地消失了,文件名不能辨认等;注意对系统文件、可执行文件和数据写保护;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数据;尽量不用软盘进行系统引导。
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使用新的计算机系统或软件时,先杀毒后使用;备份系统和参数,建立系统的应急计划等。安装杀毒软件。分类管理数据。
(9)预防病毒需要什么设备扩展阅读: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繁殖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正常程序运行时,它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征是判断某段程序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2、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破坏引导扇区及BIOS,硬件环境破坏。
3、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4、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依附于其它媒体寄生的能力,侵入后的病毒潜伏到条件成熟才发作, 会使电脑变慢。
5、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少数,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6、可触发性
编制计算机病毒的人,一般都为病毒程序设定了一些触发条件,例如,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系统运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使系统遭到破坏。
『拾』 常见安全设备有哪些
有:网络准入控制系统、数据防泄露、UniAccess终端安全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