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键盘怎么弄坏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往上面泼水,这种电子设备都是怕进水的,而且进水以后晾干,外表是完全看不出来的,只有在拆开以后才会发现水干了以后的痕迹,剩下的办法就是用火烧坏,想没坏一个东西法子多的很
2. 设备坏了怎么办
在从化城郊有长驱机电帮忙解决
3. 在单位里同事弄坏设备需要大家一起赔吗
谁损害,谁负责呀!!
但如果是工作中的损坏,则是与工作中的相关责任人来承担不同的主次责任,而非照价赔偿。
如果损坏的是一个低值易损物品,那谁赔都不是大问题。
如果是损坏的是贵重实验或检测设备,那应该由设备的责任人或更高层技术负责人等共同承担使用责任。故意损坏者除外。
4. 工作中不小心出了意外,设备弄坏了,设备大概几万块,需要我陪吗 有没有那条法律有规定需不需要陪
需要赔。单位没有罚款权利,也没有克扣工资的权利。但是因个人原因对单位造成损失的,个人应予以赔偿损失。
5. 工作弄坏了十几万设备
那么如果在工作当中弄坏了十几万的设备,这个的话工程的话肯定要追求其责任,那么肯定会让你赔偿一点,但是的话不会让你赔偿全部的,这一天的话你要放心,那么肯定会在你的工资当中克扣一部分。
6. 怎么样的电磁脉冲可以破坏电子设备
电磁脉冲武器是一种利用强电磁脉冲摧毁来袭导弹或破坏雷达、通信系统和武器系统中电子设备或扰乱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使人暂时失去知觉的武器,有时也称为电磁脉冲产生器。
电磁脉冲能使晶体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电阻及电容、滤波器、继电器和粒波器等电子元器件受到损坏;可以与电缆、导线和天线等耦合,把电磁脉冲的能量传递给电子设备,引起电子设备的失效或损坏、电路开关跳闸和触发器翻转;能使根据磁通工作的存贮器(磁心、磁鼓和磁带等)消磁或失真,破坏元器件或抹去存贮的信息和引起关闭传递假信号(如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一次核实验,曾使距爆心1400km的火奴鲁鲁地区的几百个防盗器发出虚警)。电磁脉冲还可以使飞机和导弹等的金属外壳上产生很大的感生电流,这种电流沿着收音机和导弹的金属表面流动,并通过壳体上的隙缝或舱口耦合到壳内,使电子元器件、线路和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
7. 操作工不小心弄坏生产设备该如何赔偿
按照《劳动法》规定:员工非主观故意给企业造成损失,企业可以要求员工进行紧急赔偿,但是赔偿额不超过该员工当月工资的20%
8. 射频武器是如何破坏电子设备的
射频武器还能破坏各种武器装备的电子设备,使其丧失作战效能。试验表明,当微波强度比较低,为0.01~1微瓦/平方厘米时,可以干扰工作在相应频段的雷达和通信设备使之无法正常工作。增加到0.01~1瓦/平方厘米时,可使通信、雷达、导航等系统的微波电子元器件失效或烧毁。增加到10~100瓦/平方厘米时,其瞬变电磁场可使各种金属表面产生感生电流,通过天线、导线、电缆等各种入口进入目标内部电路。轻者使电路功能混乱,出现误码,抹掉记忆信息等现象,重者则烧毁各类电子元器件。这种效应又称为非核电磁脉冲效应。微波强度再增加,达到1000~10000瓦/平方厘米时,则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破坏目标。因此射频武器可攻击的目标非常之多,从军事卫星、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信器材,只要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都将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自70年代以来,苏、美都在研制超高功率的微波发射管,并研究射频武器的杀伤机理与实现的可能性。1980年,美陆军已用实验型反射三极管在微波波段产生3千兆瓦的脉冲功率,这比普通雷达产生的功率大2~4个数量级(即100~1000倍)。并打算研制发射功率为千兆瓦级的回族管和磁控管。美国还设想利用计算机操纵相控阵雷达,产生高频大功率的电磁脉冲。苏联开展射频武器的研究工作早于美国。1979年,苏联的实验型反射三极管在微波波段产生了千兆瓦级的脉冲功率,效率高达30%。80年代末期,已研制成几个不同工作频率的“塞林科夫”器件,它能产生相当大的脉冲功率,可用作射频武器的功率源。其中,一种实验型毫米波(指30~300千兆赫的微波波段)发射管,已可产生100兆瓦的脉冲功率。这种毫米波发射管更接近于实用射频武器的要求,其再配以增益天线,就可能成为射频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