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气设备的保护都有啥
短路保护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电器或配线绝缘遭到损坏、负载短路、接线错误时,都将产生短路故障。短路时产生的瞬时故障电流是额定电流的十几至几十倍。电气设备或配电线路因短路电流产生的强大电动力可能损坏、产生电弧,甚至引起火灾。 短路保护要求在短路故障产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切断电源,常用方法是在线路中串接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动作电流整定为电动机起动电流的1.2倍。
2. 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是指电动机或电器元件超过其额定电流的运行状态,过电流一般比短路电流小,在6倍额定电流以内。电气线路中发生过电流的可能性大于短路,特别是在电动机频繁起动和频繁正反转时。在过电流情况下,若能在达到最大允许温升之前电流值恢复正常,电器元件仍能正常工作,但是过电流造成的冲击电流会损坏电动机,所产生的瞬时电磁大转矩会损坏机械传动部件,因此要及时切断电源。 过电流保护常用过电流继电器实现。将过电流继电器线圈串接在被保护线路中,当电流达到其整定值,过电流继电器动作,其常闭触头串接在接触器线圈所在的支路中,使接触器线圈断电,再通过主电路中接触器的主触头断开,使电动机电源及时切断。
3. 过载保护
过载是指电动机运行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但小于1.5倍额定电流的运行状态,此运行状态在过电流运行状态范围内。若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其绕组温升将超过允许值而绝缘老化或损坏。过载保护要求不受电动机短时过载冲击电流或短路电流的影响而瞬时动作,通常采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元件。 当6倍以上额定电流通过热继电器时,需经5s后才动作,可能在热继电器动作前,热继电器的加热元件已烧坏,所以在使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时,必须同时装有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等短路保护装置。 1)失压保护 电动机正常运转时如因为电源电压突然消失,电动机将停转。一旦电源电压恢复正常,有可能自行起动,从而造成机械设备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事故。失压保护是为防止电压恢复时电动机自行起动或电器元件自行投入工作而设置的保护环节。 采用接触器和按钮控制的起动、停止控制线路就具有失压保护作用。因为当电源电压突然消失时,接触器线圈就会断电而自动释放,从而切断电动机电源。当电源电压恢复时,由于接触器自锁触头已断开,所以不会自行起动。 但在采用不能自动复位的手动开关、行程开关控制接触器的线路中,就需采用专门的零电压继电器,一旦断电,零电压继电器释放,其自锁电路断开,电源恢复时,就不会自行起动。 2)欠电压保护 当电源电压降至60%~80%额定电压时,将电动机电源切断而停止工作的环节称为欠电压保护环节。除了采用接触器有按钮控制方式本身的欠电压保护作用外,还可采用欠电压继电器进行欠电压保护。 将欠电压继电器的吸合电压整定为0.8~0.85UN、释放电压整定为0.5~0.7 UN。欠电压继电器跨接在电源上,其常开触头串接在接触器线圈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低于释放值时,欠电压继电器动作使接触器释放,接触器主触头断开电动机电源实现欠电压保护。 3)过电压保护 电磁铁、电磁吸盘等大电感负载及直流电磁机构、直流继电器等,在通断时会产生较高感应电动势造成电磁线圈击穿而损坏。过电压保护通常是在电磁线圈两端并联一个电阻、电阻串电容或二极管串电阻,以形成一个放电回路,实现过电压保护。
4. 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将漏电保护器安装在低压电路中,当发生漏电和触电时,且达到保护器所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动作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漏电保护器主要保护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可能致命的触电事故进行保护。
㈡ 井下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具有的三大保护装置是那些
5
②
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或埋压,没有及时处理。
2
漏电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危害
(
1
)产生过电压或造成相间短路。当发生单相间歇性电弧接地时,
由于接地电流不大,往往不能产生稳定的电弧,当电流经过零点而暂时熄
弧后,在故障相的电压恢复上升道足够高的时候,电弧又立即重燃,这种
间接性电弧现象会导致电磁能量的振荡和积聚,
并在鉴权相及系统中性点
间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危及电网与设备的绝缘。在持续过程中,单相接
地还可能发展成两相接地短路。
(
2
)造成人身触电。漏电故障具有隐蔽性,如果保护功能不完善,
容易导致人身触电。
(
3
)提前引爆雷管。当漏电发生在爆破作业场所附近,且漏电电流
足够大时,有可能提前引爆雷管,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
4
)引爆瓦斯。在
660V
系统中,漏电电流达到
42mA
时,其产生的
电火花的能量足以引爆超限的瓦斯。
3
预防漏电故障的措施
(
1
)严禁电气设备及电缆长期过负荷运行。
(
2
)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松装置要完好,连接方式要正确。
(
3
)维修电器设备时要按规程操作,检修结束要认真检查,严禁将
工具和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中。
(
4
)避免电缆、电器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
度弯曲、划伤、刺伤等机械损伤。
(
5
)不在电气设备中增加额外部件,若必须设置时,要符合有关规
6
定的要求。
(
6
)设置保护接地装置。
(
7
)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应能连续监测电网的绝缘状
态,并且只监视电网对地的绝缘电阻值,而不反映其内容的大小。当电网
绝缘电阻降低到规定值时,快速切断供电电源。当电网的绝缘电阻对称下
降或不对称下降时,其动作电阻值不变。其动作电阻值不应受电源电压波
动的影响,并具有自检功能。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测电路的电阻应足够大,
不应降低电网对地的阻抗和不增加人身触电危险。
漏电保护装置必须灵敏
可靠,既不能拒动,也不能误动。漏电保护装置应能对电网对地电容电流
进行补偿,减小人体触电电流。漏电保护装置在电网送电之前应能对电网
的绝缘状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漏电,将电源开关闭锁。漏电保护装置动
作应有选择性,以缩小停电范围。将漏电保护装置与屏蔽电缆配合使用,
当相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时,由于通过屏蔽层接地,而屏蔽层外部又有绝
缘外护套保护。因此,在漏电火花还未外露之前,漏电保护装置就已经动
作,切断电源,从根本上杜绝了在空气中出现漏电火花的可能性,即实现
了超前切断。
(二)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是保证煤矿井下安全供电的三大保护之一,
在控制漏电的危
害方面,其地位举足轻重。
1
漏电保护方式
漏电保护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从漏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上看,常见的
漏电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附加直流电源保护方式和零序电流保护方式。
附加电流电源保护方式。
串接于漏电检测回路中的千欧表实际上是刻度为电阻的直流毫安表,
由于检测电流与总绝缘电阻有直接关系,
因此可用电流的大小来表征绝缘
电阻的大小。
㈢ 矿井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是指什么
是指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1、过流保护
过电流是指流过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其故障有短路、过负荷和断相。
(1)短路是指电流不流经负载,而是两根或三根导线直接短接形成回路。这时电流很大,可达额定电流的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大,其危害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烧毁电气设备,引起火灾或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过负荷是指流过电气设备和电路的实际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和允许过负荷时间。其危害是电气设备和电缆出现过负荷后,温度将超过所用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损坏绝缘,如不及时切断电源,将会发展成漏电和短路事故。过负荷是井下烧毁中、小型电动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断相是指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一相供电线路或一相绕组断线。
2、漏电保护
当电气设备或导线的绝缘损坏或人体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源和大地形成回路,有电流流过的现象,称为漏电。井下常见的漏电故障可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两类。
集中性漏电是指漏电发生在电网的某一处或某一点,其余部分的对地绝缘水平仍保持正常。
分散性漏电是指某条电缆或整个网络对地绝缘水平均匀下降或低于允许绝缘水平。
3、接地保护
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矿井使用的供电电压具体如下:
1、10KV 地面变电所的电源电压
2、6KV 大型设备的主要动力用电电压及下井电压。
3、1140V 综采工作面的常用动力电压
4、660V 井下采掘运输等设备的动力用电电压
5、380V 地面低压动力用电电压
6、220V 地面照明或单相电器的用电电压
7、127V 井下煤电钻、照明及信号装置的用电电压
8、36V 矿用电器控制回路常用电压
㈣ 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三大保护是什么
一、井下低压安全供电“三大保护’’是:保护接地、漏电保护和短路保护。
二、保护接地:是指用导体将电气设备的所有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与埋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起来。这样,使电气设备因漏电产生的对地电压降低,降低程度与保护装置的质量有关。只有达到要求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三、漏电保护:是在供电系统中装接漏电继电器。
其作用是:
(1)当供电系统漏电时,能迅速切断电源,也就是进行绝缘监视;
(2)当人体触电时,在人体未感知时切断电源。
三、短路保护:是在电路中接入熔断器、限流继电器、过流继电器等。其作用是当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工作电流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时,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线路和电气设备。
㈤ 煤矿井下电气保护所指的“三大保护”是什么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统称为煤矿井下的三大保护。
1、过流保护
过电流是指流过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其故障有短路、过负荷和断相。
(1)短路是指电流不流经负载,而是两根或三根导线直接短接形成回路。这时电流很大,可达额定电流的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大,其危害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烧毁电气设备,引起火灾或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过负荷是指流过电气设备和电路的实际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和允许过负荷时间。其危害是电气设备和电缆出现过负荷后,温度将超过所用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损坏绝缘,如不及时切断电源,将会发展成漏电和短路事故。过负荷是井下烧毁中、小型电动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断相是指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一相供电线路或一相绕组断线。
2、漏电保护
当电气设备或导线的绝缘损坏或人体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源和大地形成回路,有电流流过的现象,称为漏电。
3、接地保护
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5)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是什么扩展阅读:
电力是煤矿的主要能源,为确保安全供电和生产,煤矿对供电有四个要求:
1、供电安全
供电安全包括人身安全、矿井安全、设备安全三个方面。
2、供电可靠
供电可靠是指不间断供电。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煤矿电力负荷分为三类,各类负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同,采取的供电方式也不同。
3、供电质量
供电质量是指供电电压、频率基本稳定为额定值。我国煤矿一般要求电压允许偏差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频率允许偏差不差过±(0.2~0.5)赫兹。
4、供电经济
供电经济是指矿井供电系统的投资、电能损耗及维护费用尽量少。这就要求合理的确定供电系统,优选质量高、损耗少、价格低的系统设备,但是必须在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证供电的经济性。此外,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在煤矿供电设计时还应留有扩建的余地。
㈥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是什么必须符合哪一规程、三细则的规定
“三大保护”是指三短路、漏电、接地。
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及《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
㈦ 电器设备三种保护是什么
电气设备三大保护是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及《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
三大保护是指:短路、漏电、接地。
㈧ 电气设备的保护形式有哪些
总的说来,有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两种。
电流保护包括:过负荷、过流、速断等;电压保护包括过压、欠压、接地、缺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