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设备功率损耗系数30%
有用功率=7KW*(1-30%)=4.9KW
力矩=有用功率/转速=4.9KW/(120r/min*60*2*pi)=0.108Nm
主切削力=力矩/半径=0.108Nm/0.05m=2.16N
将304r/min带入力矩公式,同样步骤计算另一个主切削力为0.855N
Ⅱ 怎么算成本,损耗
损耗成本主要是指在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中投入与产品的数量差而形成的主材成本,所以损耗成本有的称主材损耗!
Ⅲ 设备损耗计入财务那么钱去哪里了
你好, 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的损耗,是以折旧方式在当期收益中分摊。
Ⅳ 一般企业仪器和设备的折旧年限是
一般企业仪器和设备的折旧年限是5-10年,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对外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不超过5000元可以直接进入费用。
(4)设备损耗一般是多少钱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的测算,主要通过测算来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和分配,一般要做以下审计程序: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折旧政策是否符合规定,计提折旧范围是否正确,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是否合理;如采用加速折旧法,是否取得批准文件;
2、检查被审计单位折旧政策前后期是否一致。
3、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尤其关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4、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是否与上期一致;分配计入各项目的金额占本期全部折旧计提额的比例与上期比较是否有重大差异;
5、注意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有关折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查明通过更新改造、接受捐赠或融资租入而增加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是否正确。
折旧测算,实际上就是自己把折旧的金额算一遍,再和企业财务账上计提的折旧金额去做比较,如果差异较大,则要及时查找原因,看看是否存在错误或者舞弊的情况。
Ⅳ 机器设备的损耗价值属于资产增加还是减少
属于资产减少,通抄过折旧的形式体袭现。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将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成本中,构成了企业的费用。因而,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Ⅵ 安装工程费用一般是设备费用的百分之多少
设备安装工程费用是指业主支付给从事设备安装单位的全部生产费用。设备安装工程费用的内容包括: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各种需要安装的机械设备的装配费用和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以及附设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工程和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作的材料费和安装费;为测定安装工作质量,对单个设备进行单机试运转和对系统设备进行联动无负荷试运转工作的调试费。设备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和计算方式如表所示。
(一)直接费
安装工程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1.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是指设备安装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1)人工费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设备安装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人工费=∑(工日消耗量X日工资单价)
其中,日工资单价的内容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2)材料费
材料费是指设备安装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X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
其中,材料基价的内容包括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材料运杂费(指材料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和检验试验费。前四项构成了材料基价,计算公式为:
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X(1+运输损耗率(%))]X(1+采购及保管费率(%))
检验试验费是指对材料、构件和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检验试验费=∑(单位材料量检验试验费X材料消耗量)
(3)机械使用费
机械使用费是指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使用费=∑(机械台班消耗量X机械台班单价)
其中,机械台班单价由七项费用组成:
台班单价=台班折旧费+台班大修费+台班经常修理费
+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台班人工费
+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2.措施费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设备工程项目,发生于安装前和安装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所支付的费用。设备安装工程措施费主要包括:
①环境保护费;
②文明施工费;
③安全施工费;
④临时设施费
⑤夜间施工费;
⑥二次搬运费;
⑦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
⑧脚手架费;
⑨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⑩其他措施费。
例13、材料费除包括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还有()。
A.机械使用费B.人工费
C.检验试验费D.企业管理费
答案:C
(二)间接费
间接费是指虽不直接由设备安装的工艺过程所引起,但却与工程的总体条件有关的、安装企业为组织生产和进行经营管理以及间接为安装生产服务的各项费用。间接费由规费、企业管理费组成。
1.规费
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简称规费),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工程排污费;
②工程定额测定费;
③社会保障费;
④住房公积金;
⑤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2.企业管理费
企业管理费是指安装企业组织安装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内容包括:
①管理人员工资;
②办公费;
③差旅交通费;
④固定资产使用费;
⑤工具用具使用费;
⑥劳动保险费;
⑦工会经费;
⑧职工教育经费;
⑨财产保险费;
⑩财务费;
⑾税金;
⑿其他。
Ⅶ 机器的损耗是根据什么计算的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的损耗,是以折旧方式在当期收益中分摊
计算折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采用不同方法,可能出现计算的某一会计期间的折旧费是不相等的,从而就影响到该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同时还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慎重地选择应用折旧方法。在同一个企业里,由于固定资产用途不同、性能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例如电子工业企业的房屋和其他企业房屋一样,可采用年限法(直线法),而电子机械、电子仪器、仪表以及配套的计算机等机器设备,则因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避免其陈旧过时,提前报废不能收回原值而遭受损失,可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它们计提折旧。即使是同一种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情况不同,也可以考虑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例如企业中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采用年限法计提折旧,而对某些不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如大型的刨床),可以采用工作时数法或产量法等等。
1、使用年限法亦称直线法。是指按预计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若以时间为横坐标,金额为纵坐标,累计折旧额在图形上呈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所以称它为“直线法”。
2、工作量法:是指按规定的总工作量(总工作小时、总工作台班、总行驶里程数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某些价值很大,但又不经常使用或生产变化大,磨损又不均匀的生产专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的折旧计算。根据设备的用途和特点又可以分别按工作时间、工作台班或行驶里程等不同的方法计算折旧。
3、加速折旧法
(1)使用年限数字总和法:亦称年限总数法或年数比例法,是指将应计折旧总额乘以剩余可用年数(包括计算当年)与可使用年数所有数字总和之比,作为某年的折旧费用额。
(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根据各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和双倍的不考虑残值的直线法折旧率计提各年折旧额。
从财务稳妥角度来说,应该采取加速折旧法,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四章第二十六条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上采用平均年限法(直线法)和工作量法计算。但也可以在财务上采取加速折旧,在计算应纳税时按直线法调整所得。
折旧是在每个月的月末计提的,一般来说,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额,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企业管理部门计提的折旧额,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当月计提全部折旧额,贷记“累计折旧”账户。
你可以搜一下有关折旧的条文..........
Ⅷ 损耗怎么算
物料衡算的具体作法
对于连续稳定过程,物料衡算的方程是:
∑M入=∑M出 或 进 = 出 为代数方程
对不稳定过程,物料衡算的方程为:
∑Mλ=∑M出+M累积 或 进 = 出 + 累积 为代数方程
绝大多数情况为连续稳定过程,故将重点讨论这种情况。
一般情况下,物料衡算的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衡算对象,根据题目要求它可以是总物料、某个组分、某个元素等;
其次,确定衡算范围,根据题目要求它可以是一个系统、一个车间、某个设备;设备的某个局部等……;
最后,确定衡算基准,根据题目要求它可以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等。
在上述三者确定后,根据物料衡算方程分别列出具体的物料衡算方程(一个或多个),再解方程或方程组即可。现举例如下:
如图1-2A所示,浓度为20%(质量百分数,下同)的KNO3水溶液以1000kg/hr流量送入蒸发器,在某温度下蒸出一部分水而得到浓度为50%的KNO3水溶液,再送入结晶器冷却析出含有4%水分的KNO3晶体并不断取走。浓度为37.5%的KNO3饱和母液则返回蒸发器循环处理,该过程为连续稳定过程,试求:
1. 结晶产品量P,水分蒸发量W;
2. 循环母液量R,浓缩量S。
图1-2A
解: 1. 衡算对象:总物料KNO3
衡算范围:如图所示的用一条封闭的虚线所包围的部分
衡算基准:单位时间--每小时
列方程:凡是穿过封闭虚线进入的衡算范围的物料为入;
凡是穿出封闭虚线排出的衡算范围的物料为出;
总物料 ∑Mλ=∑M出
则 F = W + P (1)
同理,对KNO3
0.2F = 0×W + P(1-4%) (2)
将(1)(2)代入数据后组成方程组
1000 = W + P
0.2×1000 = P(1-4%)
解这个方程组得:
P = 208.3 kg/hr
W = 791.7 kg/hr
2. 衡算对象的基准不变,改变衡算范围如图1-2B所示。
总物料 S =R + P
KNO3 0.5 × S = 0.375 × R + P(1-4%)
将上两式代入数据联解得:
R = 766.6 kg/hr
S = 947.9 kg/hr 即为所求
图1-2B
应该指出,确定衡算范围是很重要的,如确定的衡算范围不当,无法求解。一般来说,要尽量使已知条件和所求量穿越衡算范围,这样才能列入衡算方程中。这种技巧可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中逐步掌握。
Ⅸ 在某企业,机器设备价值46万元,每年机器设备损耗2万元,耗费原材料价值30万元,
第一年折旧=200,000*2/5=80,000
第二年折旧=(200,000-80,000)*2/5=48,000
第三年折旧=(200,000-80,000-48,000)*2/5=28,800
第四年折旧=(200,000-80,000-48,000-28,800-200,000*5%)/2=16,600
该设备使用3年6个月,共计提折旧=80,000+48,000+28,800+16,600/2=165,100
借:累计折旧 165,100
固定资产清理 31,900
银行存款 5,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银行存款 2,000
借:营业外支出 31,9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1,900
则【该设备报废时】,企业当期税前利润影响额为【31,900元】。
由于折旧起止月份无法确认,也不用考虑当期折旧对税前利润的影响。
Ⅹ 设备消耗能量的多少和设备损耗程度有关系吗
不同的车 能量损耗是不同的 一般都是燃油燃烧的能量有50%多是变成热量散失掉的,现代发动机来说,剩余的50%里面又有20%能量用于各种设备的供能,也就是说,真正用于发动机驱动车辆行驶的,只有30%了,对于这30%的能量,2%是用在气缸磨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