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器材知识 > 隔离点需要什么设备

隔离点需要什么设备

发布时间:2021-11-02 13:30:37

㈠ 光电隔离的设备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光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 、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光电隔离器的其它详细资料参见光电耦合器

㈡ 网络中的逻辑隔离和物理隔离一般要用到什么设备,怎么区别啊

网络中的物理隔离需要做两套或几套网络,一般为内网、外网。客户端需版要安装隔离权卡,隔离卡有两种,数据隔离和电源隔离。
数据隔离:硬盘电源接口接主板电源,数据接口接隔离卡
电源隔离:硬盘电源接口接隔离卡,数据接口接主板电源。
逻辑隔离,一般两套或几套网络公用一套网络设备,在网络设备上做配置,是各个网段不能互相访问。这种隔离技术极不安全,容易泄露数据。

㈢ 在防疫隔离点隔离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隔离点隔离的话,我觉得就要注意个人的安全卫生了,多洗手请戴口罩,注意通风。

㈣ 什么是隔离电器

隔离电器指的是电力系统用于起到系统隔离作用的设备,主要指隔离开关、绝缘隔板等。

㈤ 电能隔离装置设施有哪些

能量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危险能量:可能失控的、具有潜在的可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能量。
其能量主要指:
电能(市电即工频交流电,静电)、机械能(移动的、转动的)、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隔离定义: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能量隔离定义:
(二)能量隔离使用条件:(什么情况下使用能量隔离?)
当要实施进入、改造或维修某个设备、设施及装置时,需要其外部能量源进行隔离、避免能量意外释放。如:电力源,流体和压力源,机械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如:维修、维护或修理机械设备;工作于电气线路和系统;工作于其他带压管道和设备;工作靠近其他危险能量时。
注:此处需要加一些事例。
(三)常用能量隔离方法有哪些?
能量隔离常用方法(6种):移除管线加盲板;双切断阀门,打开阀门之间的导淋(双切断加导淋);退出物料,关闭阀门(关闭阀门);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切断电源);辐射隔离,距离隔离;锚固、锁闭或阻塞。
能量隔离常用的方法:关闭电气开关或电容器放电、锚固运动部件、释放/排空压力(双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阻断气源传送、排空管道或储罐并退出物料、控制温度到常温、屏蔽防护或移除等。
注:每个方法都有一个相应图片。
(四)能量隔离方法的选择:(其选择取决于哪些因素?)
隔离物料的危险性;管线系统的结构;管线打开的频率;因隔离(如吹扫、清洗等)产生可能泄露的风险;过去管线打开的经验等。
注:隔离手段的优先顺序:电能、化学能、机械能、热能、势能等优先隔离选择。
能量隔离的基本流程图
(五)上锁挂签的具体介绍
上锁挂签:各种标签、各种锁具的图片;注:
挂锁:对隔离点的机械锁定,防止其他外界因素对隔离点的干扰;
标签:用于标示区分不同隔离点的带有唯一数字号码的一种标签。
(在此可以插入隔离示意图)
挂签:将能量隔离的部件上挂上标签,以表明不得操作能量隔离装置和设备,直至标签撤除。
上锁挂牌是指对界区管线阀门、互送物料管线阀门、已交出和未交出的设备等进行能量隔离,并采取上锁——挂牌——测试防护措施,防止误操作造成人员、环境、设备损害。
上锁,是用锁头和锁具将需要进行能量隔离的电气开关、阀门、设施进行锁定,保持设备与能量隔离,防止误操作造成伤害和损毁,在维修、调试完全结束后移除。常用的两种基本上锁方式包括:单个隔离点的上锁、多个隔离点的上锁。涉及电气隔离时,属地单位应向电气人员提供所需数量的同组集体锁,由电气专业人员实施上锁、挂标签。
挂牌,是通过挂吊牌的形式,对已经进行能量隔离的设备、系统进行警示,不允许随意触动、操作。
(六)安全锁的介绍
安全锁种类:安全锁是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主要分为个人锁、集体锁、公共锁。个人用安全锁::配发给个人使用,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集体用安全锁:当上锁点数量较多时使用的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头的组锁。公用安全锁:公用锁可为“一对一”单一锁,或“一对多”锁组。当个人上锁或集体上锁,锁的需用不足时,可借用工用安全锁来上锁。

㈥ 集中隔离点要设置哪两个通道

隔离观察点要设置清洁和污染两个通道,两个通道不得交叉,以防交叉污染。

根据国家关于集中隔离场所相关要求和新冠肺炎传播控制基本要点,有以下6点基本要求:

1、与居民小区保持一定距离,远离水源取水点。

2、应有便于隔离观察人员接收、疏散和转运的通道。

3、因集中隔离场所不能使用中央空调,需具备自然通风条件。

4、隔离观察人员排泄物和污水在排入市政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

(6)隔离点需要什么设备扩展阅读

通风系统

1、隔离点通风应保证气流沿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室外的顺向流动。

2、采用自然通风时,必要时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3、使用集中空调通风时,新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点,低于排风口,且不能发生短路。

采用全新风运行,每天空调启用前或关停后多运行1小时;应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有效运行;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应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开放式冷却塔、过滤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托盘等设备和部件,应每周清洗、消毒或更换。

㈦ 新冠隔离区通风需要哪些设备

一 基本原则
1.1 加强区域和人员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疫情期间应明确内部分区并加强管理,尤其是大厅、厨房、餐厅、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管理。物业、保洁等服务人员要各司其职,避免内部人员流动造成交叉感染。
1.2 做好关键区域、关键设备的消毒工作
疫情期间应加强空调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清洗消毒或更换工作。空气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加热器、加湿器、凝结水盘等易集聚灰尘和孳生细菌的部件应定期消毒或更换。厨房、卫生间、空调机房等关键区域应定期消毒。
1.3 严控出入口管理,防止污染源进入
疫情期间应加强建筑出入口人员和物品的管理,避免污染源进入。
1.4 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换气能力
应根据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配置情况及使用要求,通过开启送排风系统、提高空调系统新风量、合理开启外窗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强建筑物的通风换气能力。
1.5 全新风运行、防止回风污染
根据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GB50365要求,在疫情期间,空调通风系统宜按全新风工况运行,防止回风带来的交叉污染。
二 一般规定
2.1 摸清现状,排除隐患
建筑管理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空调系统现状进行检查评估,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案。
(1)梳理空调通风系统,理清各功能区空调通风系统类型、每个系统关联的服务楼层、房间。
(2)检查确认空调通风设备正常运行,运行参数和控制功能正常。
(3)检查确认机组新风取风口直接取自室外(而不是取自机房、楼道、吊顶),新风口周边应清洁、无污染源。
(4)检查确认风系统管路无不正常开口、缝隙,无串风、短路情况。
(5)检查确认相关阀门、过滤器等部件功能正常。
(6)确认空气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加热器、加湿器、凝结水盘等易集聚灰尘和滋生细菌的部件已清洗和消毒,空气过滤器已清洗或更换。
(7)检查空调末端风口积尘、霉斑情况,组织开展清洗、消毒工作。
2.2 制定专项运行方案
启动空调通风系统之前,各建筑物运行管理者,应摸清空调通风系统的特点和现状,并根据该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制订疫情期间运行方案,方案应细化到每台设备,落实专人负责。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事先进行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估,应会同空调通风系统专业人员制定应急预案,并应制定长期的防范应急措施。
三 不同区域的管理要求
3.1 应根据建筑物实际使用功能、使用人员和使用时间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性质的使用区域。
3.2 人员密度较高的区域,建议停止使用,包括大型会议室、报告厅、职工餐厅、健身房、便利店等。
3.3 应减少会议,优先使用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非接触的会议形式。会议室的使用应统一管理,优先安排有外窗、空调系统相对独立、通风换气能力强的会议室。
3.4 对于设置有外窗的会议室,会议期间外窗宜保持一定开度,会议结束后应进行全面的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3.5 员工餐厅使用期间应保证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使用结束后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1小时,并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有条件时可设置紫外线消毒灯等临时消毒设施,利用非使用时间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3.6 餐厅内的就餐形式应统一管理,采用分时、分区域的分散就餐形式。宜采用配餐制,设置固定盒饭、份饭分发点,使用后的饭盒放置规定地点,并由专人进行收集处理,尽量减少就餐人员和餐厅服务人员的直接接触。
3.7 大堂、前台、一楼电梯厅等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员密集。建议在室外开阔区域进行排队,或安排错峰上下班。大堂内可分散设置人员入口,有条件时每个人员入口考虑增设适量的简易风淋室。
3.8 疫情期间鼓励办公人员优先使用楼梯。有外窗的楼梯间应开启外窗,无外窗的楼梯间应定期开启防排烟设备,确保楼梯间内的通风。有条件的大楼可分开设置上行和下行楼梯,避免人员交叉。
3.9 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应在上班1~2小时前开启,并保证工作期间连续运行,确保区域内空气流通。上下班人员密度较大时,可考虑启动排烟系统,以增加排风量,但同时应注意区域内设备、管路的防冻。应注意排风口的位置,是否有串入其他区域、串入新风口的潜在风险。地下停车场直接进入电梯的入口处,可设置简易风淋室。
3.10 卫生间、开水房等区域的排风系统应正常开启并保持全天连续运行,通风效果应能达到设计使用要求。应注意排风口的位置,是否有串入其他区域、串入新风口的潜在风险。有条件时可设置紫外线消毒灯等临时消毒设施,利用非使用时间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3.11 对于无外窗、无新风、无排风、使用量较大的开水房等密闭房间,建议停用。对于无外窗、无新风、无排风、使用量较小的库房、档案室等密闭房间,可使用,每次使用后建议做消毒处理。
3.12 物业人员、保洁人员和安保人员应分别设置独立的休息区域,休息区域应设有外窗、空调系统相对独立,休息区域的面积应能确保较低的人员密度,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13 新风吸入口区域应定期检查,确保新风吸入口直接从室外取风,周边无污染、无杂物、无闲杂人员。
3.14 各设备用房应确保卫生、无杂物,定期检查下水的水封,并做消毒处理。应重点关注垃圾回收站、污水机房和中水机房的卫生情况,并做消毒处理。在不影响大楼内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建议停用中水系统。
四 人员、物品的管理要求
4.1 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物品的流向设计,尽量保证人员和物品相互隔离,楼内垃圾等污染物品与干净物品无交叉。
4.2 各类人员、物品应在规定的人流、物流方向上运动,避免跨区域交叉,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4.3 建议不接纳外部访客。如工作需要,必须接待外部访客时,应进行体温测试,并设置访客专用会客室,与普通办公员工隔离,会客室应设有外窗,且其空调系统应为独立系统,有条件时可设置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消毒。
4.4 有条件的大楼可增设净化传递窗,接收快递物品,并确保安保人员与快递人员的隔离。
4.5 应尽量减少各类人员的直接接触。建议保洁工作安排在下班时间,各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品要分开,避免混用。空调通风系统应在保洁工作完成后至少再运行1小时。
4.6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五 各类型空调系统运行管理技术措施
5.1 定(整体可变)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
办公建筑大厅、报告厅、会议室等区域采用定(整体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建议按以下要求运行:
5.1.1 使用前1~2小时(视情况调整)开启空调系统,对该区域进行预热/预冷:
(1)空调箱全回风运行,新风阀门关闭,回风阀全开,风机工频运行。
(2)冬季适当提高、夏季适当降低空调机组的设定送风温度和室内设定温度。
5.1.2 使用期间,空调机组宜按全新风工况运行:
(1)空调系统全新风运行,单风机系统关闭回风阀、双风机系统关闭混风阀,保持新风阀和排风阀全开,风机设置变频装置的可根据人员数量调整运行频率,保证人均新风量不低于30立方米/小时。
(2)疫情期间适当降低室内舒适需求,特殊情况必须开启回风运行时,应保持较大新风比运行,并加强对回风过滤器的清洗和更换,建议更换高效低阻空气过滤器或增设通风净化装置等必要的净化消毒设施。
(3)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开启新风系统或全新风工况运行之前,应确保机组的防冻保护功能安全可靠。
5.1.3 使用后:
使用后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1小时,对该区域进行全面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并对空调机组内部空气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消毒。
5.2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
对于采用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办公建筑,建议按以下要求运行:
5.2.1 使用前1~2小时(视情况调整)开启全楼空调系统,对办公楼进行预热/预冷:
(1)空调箱全回风运行,新风阀门关闭,回风阀全开,风机工频运行。
(2)冬季适当提高、夏季适当降低变风量空调机组的设定送风温度和室内设定温度。
(3)冬季工况下,集中设定为内区VAVBOX一次风阀保持最小开度、外区VAVBOX一次风阀保持最大开度运行,外区再热盘管全开。
(4)夏季工况下,所有VAVBOX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2.2 使用期间,空调机组宜按全新风工况运行:
(1)空调箱全新风运行,单风机系统关闭回风阀、双风机系统关闭混风阀,保持新风阀和排风阀全开。
(2)空调箱变频运行,集中设置的新风机组工频运行。或根据需求新风量进行变频调整(保证空调箱正常运行的新风量),排风机与新风机组对应运行。
(3)疫情期间适当降低室内舒适需求,当必须开启回风运行时,应保持较大新风比运行,并加强对回风过滤器的清洗和更换,建议更换高效低阻空气过滤器或增设通风净化装置等必要的净化消毒设施。
(4)采用吊顶回风变风量空调系统,疫情期间不建议使用回风。
(5)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开启新风系统或全新风工况运行之前,应确保机组的防冻保护功能安全可靠。
5.2.3 使用之后:
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1小时,对建筑物进行全面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并对空调机组内部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消毒。
5.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可正常使用,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1)新风系统应能正常运行,保证人均新风量应不低于30立方米/小时,对于设有外窗的房间,应定期开启外窗进行通风换气。
(2)确保风机盘管回风过滤网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设置多台风机盘管的大房间运行时应加大新风量,并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4)对于未设置新风系统,且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房间,建议停止使用。
(5)下班后,应采取开窗或者新风系统持续运行进行全面通风换气,并对新风机组内部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消毒。
(6)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开启新风系统之前,应确保机组的防冻保护功能安全可靠。
5.4 多联机和分体空调
采用多联机和分体空调的,可正常使用,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1)对于设置新风系统的应保证新风系统正常运行,对于未设置新风系统,应定期开启外窗通风换气。
(2)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开启新风系统之前,应确保机组的防冻保护功能安全可靠;
(3)对于未设置新风系统,且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房间,建议停止使用。
(4)确保室内机回风过滤网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5)下班后,应采取开窗或者新风系统持续运行进行全面通风换气。
5.5 其他事项
(1)不同区域的空调通风系统应相互独立,对于不同区域共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于由一台新风机组进行集中送新风的多个区域,应在确保室内温度处于较合适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新风风量。应检查、确保新风机房的密闭性,避免机房外其他区域的空气回流进新风机组,形成空气的交叉流通。
(3)对于无回风风道、从吊顶回风的空调设备(风机盘管),且该区域吊顶与其他区域联通的情况,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建议停用空调,仅开启新风机组。当新风机组或其他设备无法确保室温时,该区域建议停用。
(4)开启全新风模式后,应检查各区域的风量平衡性,保证建筑物各区域空气流向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避免部分区域风量过大并串入其他区域的可能性。
(5)设置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系统应根据热回收装置配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设置转轮式热回收装置的,转轮停止运行,新排风系统独立运行;对于设置板式、板翅式换热器装置的,不建议使用,通过开启旁通阀实现新排风独立运行;对于未设置旁通阀的,只开启新风机,排风机停止运行,利用开窗或其他排风系统维持压力平衡;对于采用热管式等无交叉污染的换热器可正常使用。

㈧ 要实行电气隔离,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所谓电气隔离,就是将电源与用电回路作电气上的隔离,即将用电的分支电路与整个电气系统隔离,使之成为一个在电气上被隔离的、独立的不接地安全系统,以防止在裸露导体故障带电情况下发生间接触电危险。要实行电气隔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1)每一分支电路使用一台隔离变压器,这种变压器的耐压试验电压,比普通变压器高,应符合Ⅱ级电工产品(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要求,也可使用与隔离变压器的绝缘性能相等的绕制. (二)所谓电气隔离,就是使两个电路之间没有电气上的直接联系。即,两个电路之间是相互绝缘的。同时还要保证两个电路维持能量传输的关系。
普通双绕组变压器的一、二次侧所连接的电路之间是绝缘的。因此可以说,双绕组变压器的一、二次侧所连接的电路处于电气隔离状态。其隔离原理就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工作的原理。变压器工作时,一次绕组通入交流电后,将在其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交变磁通又将在一、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后就可向二次电路提供交流电压,当二次绕组带负载后有电流流过时,将对磁路的磁通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一次绕组的电流发生变化。虽然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但通过其磁路中的磁通变化,一次绕组的电能就可以传输给二次绕组。这就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也是其一、二次绕组之间存在电气隔离的原理。
电气隔离的作用主要是减少两个不同的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例如,某个实际电路工作的环境较差,容易造成接地等故障。如果不采用电气隔离,直接与供电电源连接,一旦该电路出现接地现象,整个电网就可能受其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采用电气隔离后,该电路接地时就不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工作,同时还可通过绝缘监测装置检测该电路对地的绝缘状况,一旦该电路发生接地,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维修或处理,避免保护装置跳闸停电的现象发生。
隔离变压器要根据电源和实际设备的电压等级选定,若实际设备与电源电压等级相同,可以采用变压比为1的变压器。但是必须注意,隔离变压器不能采用自耦变压器(因为自耦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之间本身就存在直接的电气联系,也就是说是不绝缘的,因此不能用来作为电气隔离用)。对于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专门的隔离变压器。
一般工业控制系统既包括弱电控制部分,又包括强电控制部分。为了使两者之间既保持控制信号联系,又要隔绝电气方面的联系,即实行弱电和强电隔离,是保证系统工作稳定,设备与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电气隔离目的之一是从电路上把干扰源和易干扰的部分隔离开来,从而达到隔离现场干扰的目的。
一、信号隔离
信号的隔离目的之一是把引进的干扰通道切断,使测控装置与现场仅保持信号联系,不直接发生电的联系。工控装置与现场信号之间常用的隔离方式有光电隔离、脉冲变压器隔离、继电器隔离和布线隔离等。
1.光电隔离
光电隔离是由光电耦合器件来完成的。其输入端配置发光源,输出端配置受光器,因而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是完全隔离的。由于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100Ω~1kΩ)与一般干扰源的阻抗(105~106Ω)相比较小,因此分压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的干扰电压较小,它所能提供的电流并不大,不易使半导体二极管发光。另外光电耦合器的隔离电阻很大(约1012Ω)、隔离电容很小(约几个pF),所以能阻止电路性耦合产生的电磁干扰,被控设备的各种干扰很难反馈到输入系统。
光电耦合器把输入信号与内部电路隔离开来,或者是把内部输出信号与外部电路隔离开来,如图1所示。开关量输入电路接入光电耦合器后,由于光电耦合器的隔离作用,使夹杂在输入开关量中的各种干扰脉冲都被挡在输入回路的一侧。由于光电耦合器不是将输入侧和输出侧的电信号进行直接耦合,而是以光为媒介进行耦合,具有较高的电气隔离和抗干扰能力。

目前,大多数光电耦合器件的隔离电压都在2.5kV以上,有些器件达到了8kV,既有高压大电流大功率光电耦合器件,又有高速高频光电耦合器件(频率高达10MHz)。常用的器件如4N25,其隔离电压为5.3kV;6N137,其隔离电压为3kV,频率在10MHz以上。
2.脉冲变压器隔离
脉冲变压器的匝数较少,而且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分别绕于铁氧体磁芯的两侧,这种工艺使得它的分布电容特小,仅为几个pF,所以可作为脉冲信号的隔离元件。脉冲变压器传递输入、输出脉冲信号时,不传递直流分量,plc使用的数字量信号输入/输出的控制设备不要求传递直流分量,因而在工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图2是脉冲变压器的应用实例。电路的外部信号经RC滤波电路和双向稳压管抑制常模噪声干扰,然后输入脉冲变压器的一次侧。为了防止过高的对称信号击穿电路元件,脉冲变压器的二次侧输出电压被稳压管限幅后进入测控系统内部。一般地说,脉冲变压器的信号传递频率在1kHz~1MHz之间,新型的高频脉冲变压器的传递频率可达到10MHz。
3.继电器隔离
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没有电气上的联系,因此,可利用继电器的线圈接受信号,利用触点发送和输出控制信号,从而避免强电和弱电信号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了抗干扰隔离。

图3是继电器输出隔离的实例示意图。在该电路中,通过继电器把低压直流与高压交流隔离开来,使高压交流侧的干扰无法进入低压直流侧。
4.布线隔离
将微弱信号电路与易产生噪声污染的电路分开布线,最基本的要求是信号线路必须和强电控制线路、电源线路分开走线,而且相互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配线时应区别分开交流线、直流稳压电源线、数字信号线、模拟信号线、感性负载驱动线等。配线间隔越大,配线越短,则噪声影响越小。但是,实际设备的内外空间是有限的,配线间隔不可能太大,只要能维持最低限度的间隔距离便可。

附表列出了信号线和动力线之间应保持的最小间距。如果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信号线不能与高压线和动力线等离得足够远时,就得采用诸如信号线路接电容器等各种抑制电磁感应噪声的措施。
二、供电系统的隔离
采用1∶1隔离变压器供电是传统的抗干扰措施,对电网尖峰脉冲干扰有很好的效果。

图4是典型的隔离变压器原理图。它抗干扰的原理是一次侧对高频干扰呈现很高的阻抗,而位于一次、二次绕组之间的金属屏蔽层又阻隔了一、二次侧所产生的分布电容,因此一次绕组只有对屏蔽层的分布电容存在,高频干扰通过这个分布电容而被旁路入地。1∶1隔变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屏蔽层的工艺。最好选用0.2mm厚的纯铜板材,一次侧、二次侧各加一个屏蔽层。通常,一次侧的屏蔽层通过一个电容器与二次侧的屏蔽层接到一起,再接到二次侧的地上。也可以一次侧的屏蔽层接一次侧的地线,二次侧的屏蔽层接二次侧的地线。并且接地引线的截面积也要大一些好。1∶1隔变还有效地隔离了接地环路的共模干扰。
1. 交流供电系统的隔离
由于交流电网中存在着大量的谐波、雷击浪涌、高频干扰等噪声,所以对由交流电源供电的控制装置和电子电气设备,都应采取抑制来自交流电源干扰的措施。采用电源隔离变压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窜入交流电源中的噪声干扰。但是,普通变压器却不能完全起到抗干扰的作用,这是因为,虽然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是绝缘的,能够阻止一次侧的噪声电压、电流直接传输到二次侧,有隔离作用。然而,由于分布电容(绕组与铁心之间、绕组之间、层匝之间和引线之间)的存在,交流电网中的噪声会通过分布电容耦合到二次侧。为了抑制噪声,必须在绕组间加屏蔽层,这样就能有效地抑制噪声,消除干扰,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图5a、5b所示为不加屏蔽层和加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分布电容的情况。在图5a中,隔离变压器不加屏蔽层,C12是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分布电容,在共模电压U1C的作用下,二次绕组所耦合的共模噪声电压为U2C,C2E是二次侧的对地电容,则从图可知二次侧的共模噪声电压U2C为:
U2C=U1CC12/(C12+C2E)
在图5b中,隔离变压器加屏蔽层,其中C10、C20分别代表一次侧和二次侧对屏蔽层的分布电容,ZE是屏蔽层的对地阻抗,C2E是二次侧的对地电容,则从图可知二次侧的共模噪声电压U2C为:
U2C=〔U1CZE/(ZE+1/jωC10)〕〔C2E/(C20+C2E)〕
由于C2是屏蔽层的对地阻抗,在低频范围内,ZE<<(1/jωC10),所以U2C→0。由此可见,采取屏蔽措施后,通过隔离变压器的共模噪声电压被大大地削弱了。

图6所示为交流电源抗干扰的综合方案。为了将测控系统和供电电网电源隔离开,消除因公共电阻引起的耦合,减少负载波动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安全,常常在电源变压器和低通滤波器之前增加一个1∶1的隔离变压器。
目前,国外已研制成功了专门抑制噪声的隔离变压器(简称NCT),这是一种绕组和变压器整体都有屏蔽层的多层屏蔽变压器。这类变压器的结构,铁心材料、形状及其线圈位置都比较特殊,它可以切断高频噪声漏磁通和绕组的交链,从而使差模噪声不易感应到二次侧,故这种变压器既能切断共模噪声电压,又能切断差模噪声电压,是比较理想的隔离变压器。
2.直流供电系统的隔离
当控制装置和电子电气设备的内部子系统之间需要相互隔离时,它们各自的直流供电电源间也应该相互隔离,其隔离方式如下:第一种是在交流侧使用隔离变压器,如图7a所示;第二种是使用直流电压隔离器(即DC/DC变换器),如图7b所示。

采用了电气隔离的措施以后,绝大多数电路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抑制噪声的效果,使设备符合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㈨ 生产隔离衣所需的设备有哪些

生产隔离衣服需要的设备,你直接去买那种别人已经造好的设备就行了,但是你要照这种东西是需要资质的。

㈩ 幼儿园隔离室应该有什么设备

1、小床 2、急救箱(体温计、纱布、酒精、电筒等) 3、小椅子 4、痰盂

阅读全文

与隔离点需要什么设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