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防器材检查内容
消防器材检查内容是:首先你要检查瓶身外观是否有损坏,附属配件齐全,然后再检查瓶的压力是否在正常值,保险销是否存在,推车式的还要检查轮子,管线,喷嘴完好无损。
2. 消防设施检查点检表怎么做
消防设施检查点检表主要是检查消防栓/灭火器及消防泵;
可将其做成表格:点回检月份 点检内容答 点检结果 点检人 备注
其中点检内容分为:消防栓包括:玻璃/水带/水枪头/报警联动设施;灭火器包括:罐体/压力/喷管/插销等;消防泵:电源/启动情况/压力表情况/联动测试情况;
将以上内容做成表格就可以了。
点检结果标示为正正常和异常;异常的需在备注处写明异常的内容。
3. 如何做好消防控制柜的日常检查工作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
1)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定点存放,定人保养,定期检查。
2)安装消防巡检设备,并有专职人员根据消防巡检柜提供的信息,及时排除消防设备的故障。3)对员工进行教育,要求职工爱护消防器材设施,对刻意破坏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要赔偿,并惩罚。
4)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及器材,并保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其次,我们要向客户介绍消防巡检柜,是一个消防上使用的电器控制产品。在消防上使用的电器控制产品,要与我们日常配电上使用的产品进行区别。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部门的监管,不同国标的要求。比如消防产品是需要进行GB16806的认证。配电产品的验收只要进行供电局送电就可以,消防产品要接受消防大队的消防验收,那么验收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各位客户在购买过程中要认准消防产品的认证资质,加贴CCCF的认证标识,具备消防的检测报告才可以。
消防巡检控制器GYXF3100-8XJ
消防巡检柜的维护保养根据设备安装环境的不同,消防巡检设柜的维护保养周期应有现场维护人员自行确定。
1)设备经常通电运行一段时间后各部件螺栓有可能出现松弛现象,必须进行加固;
2)定期对设备元器件进行清理,积灰可能会引发电气事故;
3)定期检查设备各元器件运行工况,器件吸合不得有嗡鸣、抖动、发热,出现明显弧光等现象,如继电器出现以上现象建议立即更换以免造成其他元器件的损坏;接触器如有以上现象,有可能是接触器铁芯表面有积灰造成吸合不实,专业维护人员可以打开接触器进行清理,步骤如下:确认设备已断电处于安全状态下,将一次电源连线拆除,将接触器从设备中取出,松掉接触器顶盖与底座的连接螺栓将触头部分与底座分离,露出衔铁,将两块衔铁表面用干净的棉布擦拭干净后重新装入,恢复接线即可;由于清理器件内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建议器件出现异常时请更换此器件!
4)定期调取运行记录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对记录中显示的问题及时记录处理。智能巡检设备属于敏感元件必须定期除尘、去潮,因此我公司建议至少每季度对智能巡检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维护,以保证智能巡检设备能正常运行并延长智能巡检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消防设施及器材该如何检查
消防设施及器材该如何检查?
安全疏散通道检查。要检查安全疏散通道的走廊是否通畅,有无堆放杂物。走廊堆杂物会加速火势蔓延影响紧急疏散。各种消防通道门是否处于可开状态。如某单位一栋大楼内,通向楼顶的消防通道门一直紧锁,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万一发生火情,将严重妨碍人们自救逃生。
消防通道是为生命而设计的,是生命之门,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消防门外是“人间”,消防门内就是“地狱”了。所以大家在每次进入公共场所时,要习惯注意观察消防标志,查看消防门,记住疏散和逃生方向。
灭火器的检查,关键是检查灭火器材的压力和配置。当压力表指针指向红色部分时,说明瓶内压力不够,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指向黄色部分时说明压力过大,容易发生危险;指向绿色部分时说明灭火器可以正常使用。干粉灭火器,不需要每年换粉,按消防部门的规定只需要每年检查一次。灭火器每周要检查一次,需检查内容有:喷射通道有无遮挡物,气压是否正常,外观有无伤痕和腐蚀情况,是否开启过,是否到水压检测年限,是否到报废年限。
5. 消防器材日常检查维护要求
(一) 各类消防设备的检查保养周期。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每天由消防员巡查一次。
② 消防组每天对烟感器检测1-2次,每三年清洗一次。
③ 消防组每月必须抽查10%的手动报警按钮。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① 消防组每季度检查一次自动喷水系统。
② 消防水泵和喷淋水泵由保安部每半年手动或自动启动检查一次。
3、消水栓系统
① 消防组每季度检查一次营业场所的消火栓。
② 消火栓每季度由消防组进行放水检查一次,各部位水带箱中的水带和水枪每季度检查一次。
4、灭火器
① 消防组每一年至一年半更换一次固定泡沫灭火装置的药剂。
② 每年更换一次各部位的轻便手提式和推车式泡沫灭火器。
③ 保持灭火器材的外表清洁。
④ 灭火器材附近不得堆放杂物。
⑤ 消防组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改变灭火器材的摆放位置。
5、防烟排烟系统
①消防组每月运行一次酒店各营业场所的消防加压、送风、排烟风机,进行测试检查。
②每季度对防烟排烟机和阀门启动检查一次。
6、消防安全疏散系统
① 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每月全检一次。
② 每月对防火卷帘门手动、联动测试一次。
③ 每月对防火门及闭门器、顺位器,合页密封情况检查一次。
④ 每月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检查一次。
⑤ 消防组每月测试一次酒店消防广播。
7、其他消防器材
① 保安部每年对酒店的电气设备组织一次联合检查。
② 消防组每半年检测一次油库的灭火装置。
③ 每月检查一次酒店的灭火机压力状况。
(二)检查和测试记录
消防组消防员根据上述规定,定期检查、测试各类消防设备,尤其是重点部位,每次测试结束后,应认真、详细地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三)消防设备故障的处理
消防组检查消防设备时,若发现消防设备出现故障,应在当天及时修复。对于比较严重的故障,应及时向保安经理及工程部汇报,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证酒店安全。
6. 怎么做消防设备点检表
登陆“消防百事通”把你的问题提交,既解决了问题,又获取了积分,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问题问出来。还可以把你的资源共享。
7. 消防设备的检测包括哪些内容
一、检查灭火器的维修标签和检查记录标签是否齐全完整,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期回和灭火器管理按“四定答”要求的执行情况。
二、检查灭火器的铅封是否完好。灭火器一经开启即使喷射不多,也必须再进行充装。
三、检查灭火器可见零部件是否完整,装备是否合理,有无松动、变形或损坏。
四、检查储气瓶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在红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已经失效,应及时充气换药。
五、检查灭火器的喷嘴是否畅通,检查喷嘴防潮堵或喷枪零部件是否完备。
8. 消防设备如何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
消防设备的保养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使消防设施设备处于长期的良好技术状态之中,所以,抓好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物业服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在日常的维护保养中重点对物业区域内的消防设备、设施和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保障平时必须处于良好状态。物业服务企业应抓好以下方面的保养工作:
(1)消防设备、设施和器材不准随便挪用和移动位置。
(2)消防报警系统每半年测试一次。
(3)楼内消火栓每季度进行一次带水试验,检查供水系统运行状态。
(4)楼内消火栓与灭火器每周检査一次,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5)室内消火栓的检査内容:
(6)灭火器的检查内容:
(7)楼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每年保养二次。
(8)轻便灭火器材每半年进行一次检修。
(9)安防部负责消防报警系统的日常使用,工程部负责消防设备及安全通道指示灯的维修保养工作,对内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时,两部门应密切配合。
(10)各部门所管辖范围内的消防设备、设施和消防器材必须设专人管理,经常保持设备的完好清洁,发现问题及时报安防部。
(11)楼内的消防楼梯,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堵塞。
(12)消防设备日常维保工作安排:
(13)消防设施的日常保养服务:
(14)消防设施整改服务。
由于消防设备出现系统性故障,无法通过更换零配件及简单维修解决,必须进行局部整改,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15)建立消防管理体系服务:
9. 消防器材检查标准
1、 根据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按该要求商场灭火器配备标准为2具/50㎡, 不足50㎡按照50㎡计算。(如某商户营业面积51㎡应配备4具不得少于4KG 装 ABC干粉灭火器)
2、 灭火器保质期,灭火器筒体报废年限为10年,出厂满5年需充装灭火剂,充装以后每隔2年需再次充装(具体根据维修厂商提供质保期为准),但总共不超过3次。即5+2+2=9,9年后的下一年报废。
3、 干粉灭火器压力表检查,压力表分为红绿黄三个颜色,当指针指示在红色区间时表示灭火器压力不足不可用、指针指示在绿色区间时表示压力正常可用、当指针指示在黄色区间时表示压力充装过高勿超出1.4mpa 超出需返厂维修如未返修使用时有爆炸的危险。(正常压力值1.2mpa-1.4mpa)
4、 灭火器只得充当灭火器具使用,不得当作它用,灭火器摆放位置需放置在醒目明显的位置不得被杂物堵塞阻隔且放置在通风干燥位置时常进行保养擦拭,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灭火器检查卡。
5、 灭火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报废:
1) 筒体严重锈蚀,(锈蚀面积大于等于筒体总面积的1/3、表面有凹坑)
2) 筒体明显变形,机械损伤严重。
3) 器头存在明显裂纹、无泄压机构。
4) 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
5) 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
6) 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包括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或出厂年月铭牌无法识别。
7) 筒体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
8) 被火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