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司一般是多少钱以上才能算是固定资产
通用的是价值2000以上,使用年限1年以上,固定资产对价值没有严格规定,有些低于2000也可认定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没有金额的标准。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第五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设备超过多少可做固定资产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3、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4、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㈡ 超过多少钱算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㈢ 企业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如果价值超过规定标准,也可确认为固定资产。这句话是正确还是错误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专、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属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1年以上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目前对会计业务的规范是《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
其中《企业会计准则》是主要的会计业务规范,《小企业会计准则》是针对一些小企业在《企业会计准则》基础上做出的一些简易操作调整后的规范
不管是《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小企业会计准则》,都取消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规定,也就是说,单位价值已经不再是重要的考量指标,当然,实际会计工作中还是会参考老会计制度制定的2000元标准.
㈣ 一套设备金额超过500元算作固定资产吗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限制取消,只要企业认为可以的且使用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的均可认定为固定资产,按照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㈤ 设备维修费超过原值多少计入固定资产
这个问题的概念不是太清楚;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一般都采用“二级专保养三属级维修制度”,目前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这个制度;
二级保养就是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主要内容是对固定资产采用维护性的保养,以汽车为例,比如清洁、清洗,换一换润滑油,一些常规性能检测与调整---这种保养应该以固定资产的使用人为主;
三级维修制度,就是一般企业所说的“三修”;即“大修”“中修”“小修”;“中修”由于与“大修”与“小修”的分界不是太清楚,所以大部分企业把“中修”更改为“项修”即是“项目修理”或“专项修理”;
对于各类固定资产的三级修理都有相应的验收技术标准,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保养的费用与修理的费用,应视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确定;
与固定资产本身的原值比较,小修以下的费用额较小,直接摊入费用;但部分“项修”与“大修”的费用额度较大,只能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待摊;二是预提。
这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相关,比如两类修理费用只要超过固定资产本身原值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就可以采取上述方法,或者直接将大修合格后的固定资产做增值处理。
㈥ 超过2000的设备是不是可以进成本,也可以做固定资产啊因为折旧年限问题,想直接进成本,道的帮忙下啊
新准则规定了固定资产的入账条件: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你的设备是记入固定资产还是记入生产成本,一要看是否符合上述条件,同时要看该设备的用途,如果是一次性的实验设备,可以分批次摊销记入成本,而不一定用固定资产折旧这种方式转移使用价值。
㈦ 多少金额以上记为固定资产
一、按金额多少来确定,那是旧政策了,已被修改。应执行新政策。
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
因此,已不需按金额多少来作为判定标准。
㈧ 固定资产价值多少以上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价值多少以上计入固定资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一项资产如要作为固定资产加以确认,首先需要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同时,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需要判断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实务中,主要是通过判断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来确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要确认固定资产,企业取得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有时需要根据所获得的最新资料,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合理的估计。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估计出固定资产的成本,则视同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㈨ 多少金额可以计入固定资产(要最新规定)
以前2000元的单项资产列为固定资产规定不具有普便适应性。
2000元单项资产对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是笔不小的开支,计入固定资产分摊;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2000元的单项资产支出数量很小,按低值易耗品处理。
按照最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只要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就应该列入固定资产中,取消对金额的要求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