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锈钢杯有磁与无磁有什么分别
(一)抗腐蚀能力不同:无磁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高;有磁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低。含镍高的不锈钢常对外显示不能被磁化,而含镍低的不锈钢常对外显示容易被磁化,含镍高的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高,含镍低的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低。
(二)淬硬不同:无磁不锈钢难能被淬硬;有磁不锈钢可能被淬硬。
(三)含碳量不同:无磁不锈钢:即奥氏体不锈钢,200系和300系都是无磁的,而带磁不锈钢属于马氏体钢种,400系也说不锈铁就属于此类。
(1)不锈钢磁导率和磁性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不能被磁化的不锈钢举例: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能被磁化的不锈钢举例:铁素体不锈钢(400系)含铬量在15%~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元素,
这类钢具有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㈡ 钢材带磁性和不带磁性的区别
无磁钢属fe—mn—al—c系列奥氏体,化学成份决定电磁性能,组织稳定,力学性回能优良,磁导答率低而电阻率高,在磁场中的涡流损耗极小。在磁场强度为16000a/m(200奥斯特)时,无磁钢的磁导率μ≤1.319×10-6 h/m (1.05高/奥)不锈钢的磁导率μ=1.339×10-6h/m(1.1高/奥)。奥氏体不锈钢经冷加工后具有轻度磁性。
铁素体不锈钢属于有磁钢。
㈢ 不锈钢为什么会有吸磁与不吸磁的
一、餐具的不锈钢主要有“奥氏体型”不锈钢和“马氏体型”不锈钢两种。
(1)、 碗、盘等一般采用“奥氏体型”不锈钢生产,“奥氏体型”不锈钢没有磁性。
(2)、刀、叉等一般采用“马氏体型”不锈钢生产,“马氏体型”不锈钢有磁性。
二、无磁不锈钢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得磁力线可以穿过,因而在某些微波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其在脉冲磁场下产生的涡流损耗相对于铜或者其他金属要小一些,这是由于无磁不锈钢的电导率小于铜。
三、钢的内部组织呈现一种叫奥氏体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是没有导磁性的,不能被磁铁所吸引,常用来作装饰材料。如,不锈钢管、毛巾架、餐具、炉具等。
(3)不锈钢磁导率和磁性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选购标准
餐具上印有“13-0”、“18-0”、“18-8”三种代号的是用不锈钢生产的餐具,代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含铬量,后面的数字则代表镍含量,铬是使产品不生锈的材料,而镍是耐腐蚀材料。如“13-0”即含铬13%,不含镍。在选购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1、选购不锈钢产品时应认真查看外包装上是否标注所用的材质和钢号,是否注明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电话、容器的卫生标准等字样。
2、可以用磁铁来判断。正规厂家一般会用304(即18-8)和430(即18-0)不锈钢做叉勺,用420(即13-0)做刀子,430和420是带磁的,304是微磁。但是市场还有一种201和202材料做的餐具,也不上磁。
3、一般情况下,同样厚度和造型的不锈钢餐具,高档的餐具会比低档材质的餐具重量会更重些。但是其密度差异很小,304不锈钢是7.93,430和420密度是7.85,凭直观是无法判断的。
4、由于材料的不同,合格的不锈钢餐具其重量要大于“水货”产品。
㈣ 不锈钢有磁和无磁的区别是什么
不锈钢有磁和无磁的区别是抗腐蚀能力不同、淬硬不同、含碳量不同。
1、抗腐蚀能力不同:无磁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高;有磁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低。含镍高的不锈钢常对外显示不能被磁化,而含镍低的不锈钢常对外显示容易被磁化,含镍高的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高,含镍低的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低。
2、淬硬不同:无磁不锈钢难能被淬硬;有磁不锈钢可能被淬硬。
3、含碳量不同:如201、430的材料都是有磁不锈钢,含碳量高,缺点容易生锈,优点是强度较高;如202、304、316等材料是无磁不锈钢,含碳量低,内含镍、铬材料,缺点强度较差,单价高,优点是抗腐蚀力强,较易拉伸。
(4)不锈钢磁导率和磁性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不能被磁化的不锈钢举例: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能被磁化的不锈钢举例:铁素体不锈钢(400系)含铬量在15%~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元素,这类钢具有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网络-铁素体不锈钢
网络-奥氏体不锈钢
㈤ 带磁和无磁不锈钢有什么不同怎么区别
不锈钢有磁和无磁的区别是抗腐蚀能力不同、淬硬不同、含碳量不同。
1、抗腐蚀能力不同:无磁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高;有磁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低。含镍高的不锈钢常对外显示不能被磁化,而含镍低的不锈钢常对外显示容易被磁化,含镍高的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高,含镍低的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相对低。
2、淬硬不同:无磁不锈钢难能被淬硬;有磁不锈钢可能被淬硬。
3、含碳量不同:如201、430的材料都是有磁不锈钢,含碳量高,缺点容易生锈,优点是强度较高;如202、304、316等材料是无磁不锈钢,含碳量低,内含镍、铬材料,缺点强度较差,单价高,优点是抗腐蚀力强,较易拉伸。
(5)不锈钢磁导率和磁性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不能被磁化的不锈钢举例: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能被磁化的不锈钢举例:铁素体不锈钢(400系)含铬量在15%~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元素,这类钢具有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网络-铁素体不锈钢
网络-奥氏体不锈钢
㈥ 什么叫做不锈钢的磁导率
核电产品中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对磁导率有严格要求磁导率μ≤.3而按国标采购是因化学成份的差异会导致每批次材料磁导率不同同时在产品生产、加工、转运、焊接过程中也会造成磁导率变化满足不了产品使用要求。通过对核电产品常用奥氏体型不锈钢材料结构和组织分析从微观原理、组织状态、化学成分对磁导率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化学成分对磁导率的影响最大因此通过化学成分的调节使材料获得稳定奥氏体组织和采用稳定有效的工艺措施是保证产品磁导率合格的关键。 关键词核电奥氏体不锈钢磁导率
磁导率是表征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常用符号μ表示等于磁介质中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比。通常使用的是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μr其定义为磁导率μ与真空磁导率μ0之比。相对磁导率μ与磁化率χ的关系就是磁导率μ相对磁导率μr和磁化率xm都是描述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 根据磁导率或磁化率的大小可以把物质分为抗磁性、顺磁性和强磁性常称为铁磁性三类物质的磁性及其磁导率和磁化率的特点如表1所示。抗磁性和顺磁性因为磁性很微弱所以统称为弱磁性奥氏体不锈钢就属于弱磁性不锈钢。
㈦ 不锈钢桶,有磁和无磁哪种好有什么区别会上绣吗
不锈钢有磁,无磁的区别只在于是否含Ni。含Ni的不锈钢不会被吸住,而且防锈效果好,比如304。能被磁铁吸住的是铬铁,比如403,201等,防锈效果要差一些。
㈧ 无磁不锈钢和有磁不锈钢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一般能被磁吸的如201、430的材料都是,原因:含碳量高,缺点容易生锈,优点是强度较高,
而不被磁吸的如202、304、316等材料,原因:内含镍、铬材料,缺点强度较差,单价高,优点:抗腐蚀力强,较易拉伸 。
(8)不锈钢磁导率和磁性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不锈铁就是将回收的废铁、铅、钢等经二次回炉加工,通过脱“滋”处理而成,是不锈钢的一种,型号有:409 410 430 444,属于马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用吸铁石会有磁性,奥氏体不锈钢有201 202 304 321 316L等。
不锈钢(又称为不锈耐酸钢)是指能抵抗大气或酸等化学介质腐蚀的钢。不锈钢并非不生锈,只是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不一样。不锈钢钢种很多,性能各异,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类。
按组织结构分,分为马氏不锈钢(包括沉淀硬化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 奥氏体加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等四大类;
按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或钢中的一些特征元素来分类,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低碳不锈钢、高钼不锈 钢、高纯不锈钢等;
按钢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为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高强不锈钢等;
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分为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
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钢的化学成分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般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或分为铬不锈钢和镍不锈钢两大类。
㈨ 不锈钢为什么也会带磁
经常听到客户说,检验不锈钢用吸铁石。之前送货到客户家也是的,他们也用吸铁石进行检查。人们常以为磁铁吸附不锈钢带,验证其优劣和真伪,不吸无磁,认为是好的,货真价实;吸 者有磁性,则认为是冒牌假货。其实,这是一种极其片面的、不切实的错误的辨别方法。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常温下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几类: 1.奥氏体型:如 304、321、316、310等; 2.马氏体或铁素体型:如 430、420、410 等; 奥氏体型是无磁不锈钢或弱磁性不锈钢,马氏体或铁素体是有磁性的。 通常用作装饰的不锈钢带多数是奥氏体型的 316不锈钢带 上面提到奥氏体是无磁或弱磁性,而马氏体或铁素体是带磁性的,由于冶炼时成分偏析或热处理 不当,会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带中少量马氏体或铁素体组织。这样, 304不锈钢带 中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锈钢带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体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 多,钢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号的钢带,生产 Φ76 管,无明显磁感,生产 Φ9.5管。因泠弯变形 较大磁感就明显一些,生产方矩形管因变形量比圆管大,特别是折角部分,变形更激烈磁性更明显。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 304 钢的磁性,可通过高温固溶处理开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消去磁性。 特别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锈钢的磁性,与其他材质的不锈钢,如 430、碳钢的 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也就是说304钢的磁性始终显示的是弱磁性。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4 或316不锈钢带材质;如果与碳钢的 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因判别为不是304材质。 我们建议,购买不锈钢产品应选有信誉的厂家的产品,不要贪便宜,谨防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