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锈钢容器进行水压试验时应该控制水中的什么含量防止腐蚀
不锈钢容器进行水压试验时应该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防止腐蚀,
这是国家压力容器标准规范上的要求,
详细参见GB 150.4-2011第11.4.9.1条。
2. 奥氏体不锈钢为什么怕氯离子
不锈钢中含有Fe,会与Cl产生化学反应,将不锈钢腐蚀.
3. 为什么不锈钢管道不能用氯离子超标的水试压
不锈钢管道试验用水氯离子含量最低要求是小于50ppm(强制性要求)而规范为25ppm为建议性的.
依据:
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第八十九条
当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者对连有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者设备的管道进行液压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05%
GB 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第8.6.4 条液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液压试验应使用洁净水.当对不锈钢、镍及镍合金管道,或对连有不锈钢、镍
及镍合金管道或设备的管道进行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5×10‾6(25ppm).
4. 奥氏体不锈钢耐压试验 氯离子含量是防止什么腐蚀
氯离子本身并不会与不锈钢或其它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含有大量氯离子的水中回势必含有其它答阳离子,其电导率远高于纯水.
不锈钢在微观状态下并不是完全均匀的合金,其表面金属成分在微观上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同时不可避免地含有如碳等微量杂质.这些不均匀或含有杂质的部分侵泡在高电导率溶液环境里会产生原电池反应,最终会导致点状的腐蚀.
5. 奥氏体不锈钢阀门试压时为什么要控制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含量较高的条件下,不锈钢的抗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及腐蚀疲劳性能降低,容易发生晶间应力腐蚀和点蚀,进而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6. 管道试压问题
如果是不锈钢管必须控制氯离子含量,因此要脱盐水,案而其它材料如碳刚就不需要用脱盐水,
不锈钢管需要控制氯离子含量是因为
不锈钢的晶体结构来看在有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必须不大于25mg/L,否则对其晶体结构会产生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的首要条件是拉应力的存在,然后与点蚀或晶间腐蚀共同作用造成的。而CL-正是点蚀造成的主要原因。奥氏体不锈钢中的304等都是不耐点蚀的,只有含钼如316L等不锈钢是可以耐点蚀的。
所以应该限制CL-的含量。
7. Mo元素在316L奥氏体不锈钢中为什么可以有效防止氯离子
由于Mo原子间结合抄力极强,所以在常温和高温下强度都很高。在常温下不与盐酸、氢氟酸及碱溶液反应,仅溶于硝酸、王水或浓硫酸之中。钼作为钢的合金化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特别是高温强度和韧性;提高钢在酸碱溶液和液态金属中的抗蚀性。
来自网络。
8. 氯离子的含量在多少范围不会对不锈钢产生腐蚀
不锈钢来在氯离源子环境下,氯离子含量只要小于25ppm,不锈钢就不会发生腐蚀。氯离子含量要大于25ppm,不锈钢就会发生应力腐蚀、孔蚀、晶间腐蚀。
氯离子广泛存在,比如食盐/汗迹/海水/海风/土壤等等。不锈钢在氯离子存在下的环境中,腐蚀很快,甚至超过普通的低碳钢。所以对不锈钢的使用环境有要求,而且需要经常擦拭,除去灰尘,保持清洁干燥。
(8)不锈钢为什么控制氯离子含量扩展阅读:
离子对不锈钢的影响:
1、铬的影响:
铬是奥氏体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奥氏体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在会质作用下,铬促进了钢的钝化并使钢保持稳定钝态的结果。
2、镍的影响:
镍是强烈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为了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当钢中含有0.1%碳和18%铬时所需的最低镍含量约为8%,这便是最著名18-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分,奥氏体不锈钢中,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残余的铁素体可完全消除,并显著降低σ相形成的倾向。
3、镍对性能的影响:
镍对奥氏体不锈钢特别是对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镍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来决定,在钢中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的镍含量范围内,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
9. 压力容器试水压时,当是不锈钢材料时,要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二年前做过工厂用水的化学成分分析。
应该在压力容器试验前测一次水的cl离子含量,因为水的cl离子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为压力容器做试验要确保cl离子含量不超标,只能现场测定比较科学的。二年前做过工厂用水的化学成分分析只能说明当时那个样本时间段内水质合格。
10. 氯离子的含量在多少范围不会对不锈钢产生腐蚀呢
氯离子含量不同 PH值不同 选用的材料也不相同 可以参照这个图来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