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锈钢知识 >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22-08-06 22:15:50

不锈钢材质焊接注意些什么问题

要点一
一般来说,焊条的选用可参照母材的材质,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条。如:A102对应0Cr18Ni9、A137对应1Cr18Ni9Ti。
(二)要点二
由于碳含量对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般选用熔敷金属含碳量不高于母材的不锈钢焊条。如316L必须选用A022焊条。
(三) 要点三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可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进行验证。
(四)要点四 (奥氏体耐热钢)
对于在高温工作的耐热不锈钢(奥氏体耐热钢),所选用的焊条主要应能满足焊缝金属的抗热裂性能和焊接接头的高温性能。
1.对Cr/Ni≥1的奥氏体耐热钢,如1Cr18Ni9Ti等,一般均采用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焊条,以焊缝金属中含2~5%铁素体为宜。铁素体含量过低时,焊缝金属抗裂性差;若过高,则在高温长期使用或热处理时易形成σ脆化相,造成裂纹。如A002、A102、A137。在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可能要求采用全奥氏体的焊缝金属时,可采用比如A402、A407焊条等。
2.对Cr/Ni<1的稳定型奥氏体耐热钢,如Cr16Ni25Mo6等,一般应在保证焊缝金属具有与母材化学成分大致相近的同时,增加焊缝金属中Mo、W、Mn等元素的含量,使得在保证焊缝金属热强性的同时,提高焊缝的抗裂性。如采用A502、A507。
(五)要点五 (耐蚀不锈钢)
对于在各种腐蚀介质中工作的耐蚀不锈钢,则应按介质和工作温度来选择焊条,并保证其耐腐蚀性能(做焊接接头的腐蚀性能试验)。
1.对于工作温度在300℃以上、有较强腐蚀性的介质,须采用含有Ti或Nb稳定化元素或超低碳不锈钢焊条。如A137或A002等。
2.对于含有稀硫酸或盐酸的介质,常选用含Mo或含Mo、Cu的不锈钢焊条如:A032、A052等。
3.工作,腐蚀性弱或仅为避免锈蚀污染的设备,方可采用不含Ti或Nb的不锈钢焊条。为保证焊缝金属的耐应力腐蚀能力,采用超合金化的焊材,即焊缝金属中的耐蚀合金元素(Cr、Ni等)含量高于母材。如采用00Cr18Ni12Mo2类型的焊接材料(如A022)焊接00Cr19Ni10焊件。
(六)要点六
对于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奥氏体不锈钢,应保证焊接接头在使用温度的低温冲击韧性,故采用纯奥氏体焊条。如A402、A407。
(七)要点七
也可选用镍基合金焊条。如采用Mo达9%的镍基焊材焊接Mo6型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八)要点八 焊条药皮类型的选择
1.由于双相奥氏体钢焊缝金属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铁素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从焊缝金属抗裂性角度进行比较,碱性药皮与钛钙型药皮焊条的差别不像碳钢焊条那样显著。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从焊接工艺性能方面着眼较多,大都采用药皮类型代号为17或16的焊条(如A102A、A102、A132等)。
2.只有在结构刚性很大或焊缝金属抗裂性较差(如某些马氏体铬不锈钢、纯奥氏体组织的铬镍不锈钢等)时,才可考虑选用药皮代号为15的碱性药皮不锈钢焊条(如A107、A407等)。

② 不锈钢板焊接时产生裂纹原因是什么是材质不纯吗

不锈抄钢板焊接时有裂纹袭的主要原因就是材质问题,其次对焊接电流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在焊接时电流过大对焊接母材产生了大面积的融化其内部结构含碳量过多而氩气又没有进行充分的保护就会出现钢化现象而产生裂纹。想要避免的话:材质不好的不锈钢板在焊接时尽量用较小的电流和相对较大的压气流量进行焊接,避免焊接时板材融化的面积过大而产生裂纹。

③ 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 的焊接特性。

1、奥氏体不锈钢及铁素体钢焊接性能分析
奥氏体与铁素体类钢的焊接 , 关键是焊接材 料与两侧钢材各种性能的匹配问题 。要获得可靠 的异种金属接头 , 焊接材料就应满足以下若干条 件 :
a . 防止焊接缺陷 。焊接材料必须有能力承受 两种母材的稀释而不形成对裂纹敏感的组织或其 他缺陷 ;
b. 物理性能 。焊缝金属的物理性能应该 与两种母材性能相匹配 , 其中热膨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使运行的热应力降到最小程度 , 焊 接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应介于两种母材之间 ;
c . 组 织稳定性 。焊缝金属必须在所有使用温度下保持 组织的稳定性 , 尽量不发生碳扩散以及产生有害 碳化物相 ;
d. 抗腐蚀性 。焊缝金属的抗腐蚀能力 应高于其中一侧母材 ,以防止焊缝被优先腐蚀 。
2、焊接工艺性的分析
奥氏体与铁素体的焊接可采用手工电弧焊 、 氩弧焊 、埋弧焊 、脉冲氩弧焊等方法进行 。选择原 则是优先选择能在保证焊接质量的情况下 ,输入 较小的线能量的焊接方法 。焊接线能量在保证焊 接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 ,因为奥氏体的柱 状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晶界有利于杂质的偏析 和缺陷的聚集 ,同时奥氏体的线膨胀系数大 ,冷收缩应力大 ,易产生热裂纹 。另外合金元素 Cr 、Ti
等元素易烧损 , 所以要求的线能量不能太高 。奥 氏体与铁素体钢焊接时 ,线能量输入过大 ,容易在 铁素体钢热影响区的过热区产生粗大的晶粒 ,降 低接头的机械性能 ,易产生再热裂纹 ;线能量的输入过大还会增加焊缝的稀释率 ,可能在靠近铁素 体一侧焊缝产生一定量的马氏体组织 ,增大产生 冷裂纹的倾向 。
焊前是否选择预热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铁素 体钢来说 ,预热可以减少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 ,减缓冷却速度 ,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但预热实际上增 加了线能量 ,对奥氏体钢则易产生热裂纹及增大 熔合比 。综合考虑 , 对于淬硬性较大的铁素体钢 与奥氏体钢焊接时 ,还是采取预热措施为好 ,担预 热的温度应适当控制 ,不宜过高 。
焊后是否进行热处理 ,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 一般来讲奥氏体钢热处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 如 475 ℃脆化 、σ相析出 、碳化物析出及晶间腐蚀 能力降低等 ,所以奥氏体钢焊后一般不需要进行 热处理 。异种钢焊接要做热处理是根据铁素体钢
的特性提出的 ,铁素体钢焊后进行热处理的目的 是消除焊接应力 ,降低硬度 ,改善组织等 。对于薄 壁管如 12Cr2MoWVTiB ( 钢 102 ) , 壁厚小于 6 mm 时 ,采取一定措施 (氩弧焊 、预热 、缓冷) 后 ,按电力 部《焊工技术考核规程》规定可免做热处理 。另
外 ,异种钢焊口在热处理过程中 ,会发生碳扩散 。 温度越高 ,时间越长 ,碳扩散越严重 ,结果在铁素 体钢一侧熔合线两边形成脱碳与增碳层 ,降低接 头的蠕变性能 ,并在高温下长期使用 ,该熔合区易 产生显微裂纹 。因此异种钢焊后是否要做热处理
要慎重 。
3、结 论
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钢的焊接 ,主要应综 合考虑影响异质接头寿命的因素 ,选择更合理的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接工艺 、结构设计等来延 长异质接头的寿命 。在焊接材料的选用中以镍基 材料较为理想 。

④ 不锈钢焊接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不锈钢焊接开裂也看是什么样的不锈钢,如果是奥氏体的不锈钢,一般匹配对应的不锈钢氩弧焊丝是不会裂纹的除非是焊接的时候熔深过浅,如果是马氏体的话或者4系的铁素体可以裂纹是因为焊接材料的抗裂性能达不到要求,用抗拉强度860MPA的WEWELDING600焊条可以焊接。

⑤ 铁素体不锈钢焊管焊接特点谁知道是什么

一)铁素体不锈钢管焊接特点:
1)抗氧化性能好、成本低、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比奥氏体不锈钢强;
2)在加热及冷却过程没有相变,不会产生淬火硬化;
3)被加热到950°C以上部分(焊缝及热影响区)晶粒长大十分严重,且不能用焊后热处理办法使粗大的晶粒细化,接头韧性降低;
4) 容易出现475°C脆;
5)焊接接头容易出现晶界腐蚀.
二)铁素体不锈钢管焊接方法: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方法
(一) 焊接材料.
要求焊缝金属与母材有相同的导电、导磁及力学性能和表面色泽时应使用同材质的焊材,但其熔敷金属韧性太低,添加的Al与Ti等铁素体形成元素难以有效过渡到熔池中去,故该类焊材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采用奥氏体焊接材料或镍基合金,可提高焊接接头的韧性,免除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二)焊接工艺.
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须采取措施:焊前预热温度100~200℃,以使被焊材料处于韧性较好的状态和降低焊接接头的应力;随着铬含量的提高,预热温度也应相应提高.焊后对焊接接头进行750~800℃退火处理,使过饱和C和N完全析出,使铬充分补充到贫铬区,以恢复其耐蚀性及改善焊接接头塑性;退火后应快冷,以防止475℃脆性产生.采用小的热输入进行施焊,以减少高温脆化和475℃脆性的影响.若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可免除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不含稳定元素的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其热影响区的粗晶脆化和晶间腐蚀问题不会因填充材料的改变而变化.奥氏体或奥氏体-铁素体焊缝金属基本上与铁素体不锈钢母材等强度;但在某些腐蚀介质中,该种异质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可能低于同质接头.极低碳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薄板焊前可不预热,焊后也无需热处理,但焊缝金属中C加N的含量不高于母材金属含量.
(三)焊接技巧.
焊接材料不得污染;采用小焊接能量、较快的焊接速度等窄焊道焊接;使焊丝受热末端始终处于保护气体中;采用熔化极氩弧焊(MIG)、等离子氩弧焊(PAW)等先进焊接技术;熄弧后继续通保护气体,直至冷却充分;用高纯氩气保护焊接熔池;焊缝背面应采用惰性保护气体;采用水冷铜板,以减少过热,增加冷却速度.

⑥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有哪些脆化倾向

由于铁素体含量较少,奥氏体不锈钢粗晶脆化和475℃脆化的倾向并不明显,研究[1]表明其脆化机理以σ相脆化为主。一方面由于焊接时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较大,奥氏体焊缝屈服强度较低,冷作硬化倾向很大,在收缩应力作用下奥氏体焊缝会产生“自生硬化”现象, 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下降;另一方面,以粗大γ柱状晶为主的焊缝显微组织是不均匀的,有时为防止热裂纹,采用含有少量δ相的γ+δ双相组织焊缝,导致焊缝低温韧性下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如600~850℃)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会发生γ→σ转变,并且σ相主要沿晶界沉淀析出,导致接头严重脆化。

⑦ 201不锈钢焊接处为什么会开裂

要是技术到位的话,不会开裂的,不锈钢也是一种金属,就象咱们平常铁艺一样焊住了就象是在一体的,从它的支撑角度,还有焊接的厚度什么的,达到了力学的标准就是很安全的,不会开裂

⑧ 不锈钢焊接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不锈钢是指主加元素Cr高于12%,能使钢处于钝化状态、又具有不锈钢特性的钢。奥氏体不锈钢的焊缝在高温(375-875 度)加热一段时间以后,常会出现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脆化。不锈钢焊接容易出现热裂纹,主要原因是:

1、奥氏体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大约是低碳钢的一半,而线膨胀系数却大得多,所以焊后在接头中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内应力。

2、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成分如碳、硫、磷、镍等会在熔池中形成低熔点共晶。

3、奥氏体不锈钢的液、固相线的距离较大,共晶时间较长,且奥氏体结晶的枝晶方向性强,所以杂志偏析现象比较严重。

(8)铁素体不锈钢焊接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扩展阅读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比较好,但在焊接过程中,奥氏体从高温冷却到室温时,随着C、Cr、Ni、Mo含量的不同,金相组织转变的差异及稳定化元素Ti、Nb的变化,焊接材料与工艺的不同,焊接接头各部位可能出现一些热裂纹、耐蚀性差以及焊接接头脆化等问题。

在焊接的持续加热过程中,0Cr25Ni20钢的焊接接头会发生σ相脆变,其在800~850℃温度下σ相析出的敏感性最大。加速σ相形成的元素有Mo、Si、Nb等,故在选择时应选择这些元素含量较低的焊材,还应适当控制焊接热输入,不预热、控制层温不过高,以减少高温停留时间。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如果不能有效避免焊接缺陷,焊后对这些缺陷进行返修时则极易出现焊接热裂纹,主要是奥氏体材料导热差,且返修处应力比一次焊接时应力大,多次返修则应力更大。

多层焊接时即使层间温度得到有效控制,焊接时输入的热量加上拘束应力,则足以在焊缝区或热影响区出现热裂纹,控制热裂纹的措施除了焊缝成形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温度和应力。

当温度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力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一点在多次返修易出裂纹特别是纵缝和环缝相交的丁字口附近最易出现,返修难度大,足以说明应力对热裂纹的影响,应严格控制温度。

⑨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技术要求、钢材成分、焊接容易出现的缺陷、焊缝检查要求有个较详细的论述

哥,这太多了,实在没法给你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来呀 ,

奥氏体(A)钢焊接时产生热裂纹原因及主要预防措施?
a. A单相组织冷却时,会产生粗大的柱状树枝晶组织,为低熔点共晶提供偏析;
b. A钢中P、S杂质较多,P、S与Fe形成低熔点共晶,发生成分偏析;
c. A钢的导热系数小,线胀系数大,在焊接局部加热和冷却条件下,接头在冷却过程中可形成较大的拉应力,使其增大了热裂敏感性。
预防措施:a. 严格控制S、P含量;b. 调整焊缝金属为双相组织;c. 合理进行合金化,增加抗裂元素含量。

A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A钢在敏化区温度450~850℃内加热,C与Cr形成间隙碳化物Cr23C6,碳化物沿晶界优先析出,因此钢产生晶间腐蚀的趋势,由于碳向晶粒间界的扩散速度较铬快,碳化物沉淀出来后,在晶粒间界及临界区域的铬,由于Cr23C6在晶界沉淀,使铬含量低于12%,发生贫铬现象,在钢的内部形成无数个微电池,加速了沿晶粒间发生的腐蚀,电位差越大,腐蚀的越快。
预防措施:a.降低焊缝与母材的含碳量;b.加入稳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与碳结合力较大的Nb、Ti等;c.焊后进行固溶处理;d.改变焊缝的组织状态。
.双相钢耐应力腐蚀的原因?
a.双相钢的屈服强度大于A钢,在相同应力下,很难产生晶间滑移现象,表面膜不易破坏;b.耐点蚀能力强,减少了以点蚀为起点的应力腐蚀现象;c. A不锈钢很易产生粗大的柱状晶结构,而双相钢中加入了第二相(铁素体)的存在,对应力腐蚀起到机械障碍和阻碍作用。
.
影响双相不锈钢耐应力腐蚀的主要因素?
a.双相比例的大小,如在42%MgCl2腐蚀介质中,40%δ+60%ϒ最好,在碱性介质中,无论比例如何都好;b.化学成分的影响,(1)镍元素的影响,含铬25%双相钢的时候,放在45% MgCl2溶液中,含镍2%耐应力腐蚀最差,镍提高到6%~8%时,耐应力腐蚀最好;(2)氮元素的影响,随腐蚀介质的变化而变化;(3)钼元素的影响,Mo存在能提高耐应力腐蚀;(4)硅元素的影响,针对MgCl2、CaCl2溶液中,可以提高耐应力腐蚀;c.热处理的影响,低温加热时(350~550℃),其中包括475℃,可能出现475℃脆化;中温加热时(600~900℃),可能出现脆的σ相。

铬-镍 A不锈钢和高铬铁素体钢产生晶界腐蚀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由于形成了碳化物碳铬化物,出现贫铬区域,出现接头腐蚀介质,产生微电磁,加剧晶间腐蚀。
不同点:(1)产生的区域不同,A钢出现在焊缝、焊接热影响区敏化区、熔合区,晶间腐蚀不同时发生在以上各部位;高铬铁素体钢晶界腐蚀发生在接头的熔合线附近部位。(2)产生晶界腐蚀的温度不同,A钢是在敏化区450~850℃范围内加热时出现,而高铬铁素体是在1000℃以上出现。(3)产生晶界腐蚀的过程不同,A钢是在加热中出现C溶于过饱和固溶体,形成Cr23C6,而高铬铁素体实在快冷下才可能出现晶界腐蚀。
.
碳迁移过渡层的概念?如何预防碳的迁移?(在珠光体钢和奥氏体钢焊接时,在熔合线附近的组织和成分差异很大,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合金元素的扩散,碳的扩散能力最强,碳从珠光体母材通过熔合线向焊缝扩散,在靠近熔合区的珠光体母材附近形成脱碳层,在奥氏体母材附近形成增碳层,这种脱碳层与增碳层总称为碳迁移过渡层。)-----此为课堂笔记
异种钢焊接时(特别是多层焊)或焊后回火处理以后,往往可以看到低合金一侧的碳通过焊缝边界(熔合线)向高合金焊缝中迁移的现象,分别在焊缝边界两侧形成脱碳层和增碳层。在低合金一侧的母材上形成脱碳层,在高合金焊缝一侧形成增碳层,这种脱碳层与增碳层总称为碳迁移过渡层。
预防措施:a.添加碳化物形成元素,降低碳活度的元素,如Cr、Mo、V、Nb、Ti等;
b.必须控制焊后热处理,焊后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对碳迁移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温度的影响;
c.合理选择成分合适的珠光体钢;
d.焊缝中含有一定量Ni可较显著地减少增碳层与脱碳层宽度。

阅读全文

与铁素体不锈钢焊接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动加药装置排污时间 浏览:998
天然气阀门井可以在道路上吗 浏览:248
机场应急设备有哪些 浏览:591
空调全自动加药装置手册 浏览:872
adb连接多个设备怎么操作 浏览:601
悦动换仪表盘大概多少钱 浏览:201
制冷系统中oc是什么的简称 浏览:122
方向柱上的轴承怎么取下来 浏览:652
在街边卖甜品小吃需要买什么设备 浏览:235
阀门中dg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268
昌源机械厂怎么样 浏览:995
高速轴承怎么加注润滑脂 浏览:329
某实验设计的电子秤装置 浏览:917
蛋糕柜一年不制冷怎么办 浏览:675
机械设计基础中M是什么 浏览:970
巅峰铸造需要什么材料 浏览:925
微生物仪器设备有哪些品牌 浏览:969
车轴承内孔和凹槽怎么加工 浏览:650
平山五金机电城在哪 浏览:571
深圳福田区五金机电城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