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锈钢知识 > 不锈钢是在铁中加了什么作用

不锈钢是在铁中加了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21-12-21 01:39:24

Ⅰ 在不锈钢材料中各类元素都有哪些作用

不锈钢材料中各类元素的作用:
1.铬——是构成不锈钢的基本元素。铬是决定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最基本元素。在氧化性介质中,铬能使钢的表面很快形成一层实际为腐蚀介质不能透过和不溶解的富铬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很致密,并与金属基本结合得很牢固,保护钢免受外界介质进一步氧化浸蚀;铬还能有效地提高钢的电极电位。当含铬量不低于12.5%原子时,可使钢的电极电位发生突变,由负电位升到正的电极电位。因而可显著提高钢的耐蚀性。铬的含量越高,钢的耐蚀性能越好。当含铬量达到25%、37.5%原子时,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的突变,使钢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能。
2.镍——单独不能构成不锈钢镍对不锈钢耐腐蚀的影响,只有它与铬配合时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为,低炭镍钢要获得纯奥氏体组织,含镍量需达24%;要使钢在某些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改变,含镍量需在27%以上。所以,镍不能单独构成不锈钢。而在含铬18%的钢中加入9%的镍,就能使钢在常温下获得单一奥氏体组织,并可以提高钢对非氧化性介质(如:稀、、磷酸等)的耐蚀性,并能改善钢的焊接和冷弯等的工艺性能。
3.锰和氮——可代替铬镍不锈钢中的镍锰和氮在不锈钢中有镍相仿的作用。锰的稳定奥氏体作用为镍的二分之一,而氮的作用比镍大很多,约为镍的40倍左右。因而锰和氮可代镍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但锰的加入会使含铬低的不锈钢耐蚀性降低。同时,高锰奥氏体钢不易加工。因此,在不锈钢中不单独使用锰,只用部分代替镍。
4.碳——在不锈钢中具有两重性碳在不锈钢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不锈钢的性能和组织:一方面碳是稳定奥氏体元素,并作用的程度很大,约为镍的30倍,含碳量高的(马氏体)不锈钢,完全可以接受淬火强化,从而在机械性能方面可大大提高它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碳和铬的亲和力很大,在不锈钢中要占用十七倍碳量的铬与它结合成碳化铬。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则与碳形成碳化物的铬越多,从而显著降低钢的耐蚀性。所以,从强度与耐腐蚀性能两方面来看,碳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耐腐蚀的目的,不锈钢的含碳量一般较低,在大多在0.1%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的耐腐蚀能力,特别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常采用超低碳的不锈钢,含碳量在0.03%甚至更低;但用于制造滚动轴承、弹簧、工具等不锈钢,由于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而含碳量较高,一般均在0.85~1.00%之间。如9Cr18钢等。
5.钼和铜——能提高某些不锈钢对某些介质的耐腐蚀性能钼和铜能提高不锈钢对、醋酸等腐蚀介质的耐蚀能力。钼还能显著提高对含氯离子的介质(如)以及有机酸中的耐蚀能力。但含钼的不锈钢不宜在硝酸中应用,含钼的不锈钢在沸腾的65%硝酸中的腐蚀速度比不含钼的增加一倍;铜加入铬锰氮不锈钢中,会加速不锈钢的晶间腐蚀。钼对钢获得单一奥氏体组织有不利影响,因此在含钼钢中,为了使钢在热处理后具有单一的奥氏体组织。镍在锰等元素的含量要相应的提高。
6.硅和铝——能提高不锈钢的抗氧化能力硅对提高铬钢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很显著,含5%铬及1%硅的钢,抗氧化的能力可与12%铬钢相等。如使钢在1000℃能抵抗氧化,含0.5%硅时需要22%的铬,如加入2.5~3%的硅以后,只需要12%的铬就可以了。有资料还介绍,向Cr15Ni20的铬镍钢中加2.5%的硅,抗氧化性能可相当Cr15Ni60的铬镍合金。向高铬钢中加铝也能使抗氧化性能显著提高,它的作用与加硅的功能相仿。向高铬钢中加硅和铝的目的: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二是为了节约用铬。硅和铝对提高铬钢抗氧化性能的作用虽然很大,但也有很多缺点。最主要的是它使钢的晶粒粗化和脆性倾向增大。
7.钨和钒加入钢中,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热强性。
8.硼高铬铁素体不锈钢(Cr17MO2Ti)中加0.005%的硼,可使钢在沸腾的65%醋酸中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微量(0.0006~0.0007%)的硼,可使钢的热态塑性改善;硼对提高钢的热强性有良好的作用,可使不锈钢的热强性显著提高;含硼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原子能工业中有着特殊的用途。但不锈钢中含硼会使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降低。
9.除以上元素外,有些不锈钢中还分别加入稀有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以改善钢的性能。

Ⅱ (6分)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镍,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小明为了探究铬(Cr)与镁、铜的活动性强

【提出猜想】③ Cr Mg Cu【实验结论】猜想②
【实验讨论】(1)Cr+2HCl === CrCl 2 + H 2 ↑(2分)(2)无法判断铬和镁的活动性顺序 ;
【拓展迁移】Cu、Cr、Mg(或Cr、Cu、Mg)。

Ⅲ 不锈钢是在铁中熔入什么

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才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等元素。

Ⅳ 求指导铁素体不锈钢中加入铜的作用

不锈钢中加铜主要是起耐腐蚀作用。
铁碳合金中加铜会使铜溶于铁素体中形成固溶体,却不形成碳化物。由于溶解在固溶体(奥氏体铁素体)内的铜元素,它的原子体积与铁原子的体积大小不同,使铁的晶体发生畸变,因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有所提高,这也是学术上常说的固溶强化。固溶强化使钢的韧性和塑性相对地降低。无论是对奥氏体或铁素体都有这种作用。因此对于某些合金钢来说,铜主要是对铁素起固溶强化作用。对某些合金来说,铜又起着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作用,提高强度。因此,对于铜的加量多少其用途不一样,。如:当铜含量<0.5%时,钢的强度提高不大,但塑性各韧性有所改善;当铜含量>0.6%时,铜质点起沉淀强化作用,强度大大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显著恶化。
加铜有耐腐蚀作用,对于含铝合金钢中加入少量的铜其防腐性能更好。

Ⅳ 不锈钢是在铁中参杂什么形成的

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还含有少量的硅、硫、磷等杂质;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和镍一起熔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碳;硅、硫、磷;铁、铬、镍.

Ⅵ 不锈钢被发明时主要在钢中添加了什么成分

钢,就是复含碳量在 2% 以下的制 “铁碳合金” ,这种钢叫做 “碳素钢” 。
碳素钢按照含碳量的多少,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
钢里面加入其它的合进元素,就叫做 “合金钢” 。
冶炼合金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不锈钢是合金钢的一种,加进比较多的Ci、Ni 等金属合金元素,种类比较多。常见的的不锈钢分 “铁素体不锈钢” 与 “奥氏体不锈钢” 两种。
铁素体不锈钢,是体心晶格,有磁性。比如:1Ci13、2Ci13.常常用来制造餐具、装饰件。
奥氏体不锈钢,是面心晶格,无磁性。比如:1Ci18Ne9T,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工业。
如果有人说,利用磁铁来辨别是不是不锈钢,那是不全面的。

Ⅶ 不锈钢是铁与什么物质混合制成的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w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才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等元素。

Ⅷ 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镍,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小明为了探究铬(Cr)与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

【提出猜想】镁的活动性大于铜,可能铬的活动性大于镁;
【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金属的活动性:Mg>Cr>Cu;
【实验讨论】(1)铬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铬和氢气;(2)镁和铬都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因此无法判断铬和镁的活动性顺序;
【拓展迁移】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先插入铜片无现象,插入铬片,铬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中再伸入镁片时,不产生气泡因为盐酸消耗完了,但是镁的活动性比铬强,镁的表面会析出金属铬;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故答案为:【提出猜想】CrMgCu;
【实验结论】②;
【实验讨论】(1)Cr+2HCl═CrCl2+H2↑;(2)无法判断铬和镁的活动性顺序;
【拓展迁移】Cu、Cr、Mg.

Ⅸ 不锈钢是在钢铁中加入了什么金属

不锈钢又叫做钢铬合金,有名字就可想而知了,在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铬,就成了不锈钢

Ⅹ 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镍铬制成的合金,其防锈原理是怎么样的

不锈钢防锈是因为其表面的钝化膜O3GR2将O原子隔离在外,让板内的FE元素无法跟O原子结合,无法生成FEO2 和FE2O3,哪就没有锈啦。

与不锈钢是在铁中加了什么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双轴式秸秆收割粉碎装置设计 浏览:600
为什么突然投屏找不到设备 浏览:406
直线轴承座uu代表什么 浏览:251
消防器材计入管理费用怎么算 浏览:124
肋夹玻璃幕墙配套五金件 浏览:356
录音有什么便携式设备 浏览:764
机床皮带跑偏怎么调 浏览:986
上海新建高档五金电器批发市场 浏览:195
战斧机械键盘怎么样 浏览:863
天水商用厨房设备哪里有 浏览:666
samp工具箱手机下载 浏览:775
荧光笔怎么开安全阀门 浏览:114
数控车床后轴承怎么紧 浏览:218
设备日常检查注意哪些 浏览:646
煤矿井下设备三证一标志是什么 浏览:111
铸造企业土地使用税怎么计算 浏览:780
管道蝶形阀门 浏览:703
家用燃气阀门怎样安装 浏览:906
阀门铭牌的压力是什么压力 浏览:406
轴承代号LF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82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