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應注意哪些事項
根據不同的使用場合,手持電動工具分三類。
三種類型電動工具的注意事項各不相同的。
『貳』 使用移動式電動工具有那些危害
根據使用目的和電氣設備所在的場所來選擇
1)直接接觸觸電的防護 因直接接觸觸電的危害比較大,引起的後果嚴重,所以要選用靈敏度較高的漏電斷路器,對電動工具、移動式電氣設備和臨時線路,應在迴路中安裝動作電流為30mA,動作時間在0.1s之內的漏電斷路器。對家用電器較多的居民住宅,最好安裝在進戶電能表後。 如果一旦觸電容易引起二次傷害(比如高空作業),應在迴路中安裝動作電流為15mA,動作時間在US之內的漏電斷路器。對於醫院中的電氣醫療設備,應安裝動作電流為6mA,動作時間在US之內的漏電斷路器。 2)間接接觸觸電防護 不同場所的間接接觸觸電,能對人身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所以,不同場所應安裝不同的漏電斷路器。對容易觸電的危害性較大的場所,要求用靈敏度比較高的漏電斷路器。在潮濕場所比在乾燥場所觸電的危險性要大得多,一般應安裝動作電流為15-30mA,動作時間在0.1s之內的漏電斷路器。對於水中的電器設備,應安裝動作.電流為6- l0mA,動作時間在US之內的漏電斷路器。對於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金屬物體上或金屬容器內的電氣設備,只要電壓高於24V,就應安裝動作電流為15mA以下,動作時間在US之內的漏電斷路器。對電壓為220V或380V的固定電氣設備,當外殼接地電阻在500fZ以下時,單機可安裝動作電流為30mA,動作時間在0.19之內的漏電斷路器。對額定電流在100A以上的大型電氣設備或帶有多台用電設備的供電迴路,可安裝動作電流為50--100mA的漏電斷路器,對用電設備的接地電阻在1000以下時,可安裝動作電流為200-500mA的漏電斷路器。
根據電路和設備的正常泄漏電流來選擇
1)單機配用的漏電斷路器.動作電流應大於設備正常運行時泄漏電流的4倍。 2)用於分支線路的漏電斷路器,動作電流應大於線路正常運行時泄漏電流的2.5倍,同時也要大於線路中泄漏電流最大的電氣設備的泄漏電流的4倍。 3)主幹線或全網總保護的漏電斷路器,其動作電流應大於電網正常運行時泄漏電流的2.5倍。 如果不容易測量線路或電氣設備的泄漏電流,可按照下面的經驗公式進行估算: 照明迴路或居民生活用電迴路:漏電斷路器的動作電流IDZ>ISJ/2000; 動力與照明混合迴路:漏電斷路器的動作電流IDZ>ISJ/1000. 公式中IDZ為漏電斷路器動作電流,ISJ為電路中的最大電流。
根據電氣設備的供電方式選擇
1)單相220V電源供電的電氣設備應選用二極二線式或單極二線式漏電斷路器。 2)三相三線制380V電源供電的電氣設備,應選用三極四線式或四極四線式漏電斷路器。
『叄』 特別危險環境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應採用多少伏的安全電
我國將安全電壓額定值(工頻有效值)的等級規定為:42V、36V、 24V、12V和6V。 具體選用時,應根據使用環境、人員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確定:
(1)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應採用42V安全電壓。
(2)有電擊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和局部照明燈應採用36V或24V安全電壓。
(3)金屬容器內、特別潮濕處等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應採用12V安全電壓。
(4)水下作業等場所應採用6V安全電壓。當電氣設備採用24V以上安全電壓時,必須採取防護直接接觸電擊的措施。
『肆』 使用電動工具器具時應注意什麼
如果你看到一個電器正在運行,千萬不能因為好奇心而去找電器裡面的電動機在哪裡,也不要嘗試去拆開電器保護殼去看電機怎麼工作的,因為這些操作都需要專業的人士和專業的操作手法才能完成,不然會很容易造成危險。
『伍』 如何識別身邊的危險
相關概念的認識
1.1安全與危險
目前,我國生產安全狀況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就煤礦企業而言,我國百萬噸死亡率為5.03,是美國0.039的130倍,是印度(發展中國家)0.42的12倍;每年工傷總數超過6000人,是世界工傷總數的3倍。在生產過程中,安全是相對的,危險是永存的,但事故是可以預防的。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講的安全是指不會引起人員傷害、發生職業病或傷亡,或造成設備損壞、財產損失,以及環境危害的一種條件狀態;相反,危險則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狀態。
眾所周知,安全和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兩大根本性問題。要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就要預防、控制、避免和消除各種意外事故,建立起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和與之匹配運行的安全體系,使社會處於安全祥和的發展環境之中。
1.2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
通常,具有潛在危險性的物質與能量,並可能對人身、財產、環境造成危害的設備、設施或場所即我們通指的危險源。若從能量釋放的角度分析,危險源可理解為系統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能量釋放的危險物質。根據1993年第80屆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預防重大工業事故公約》,重大危險源定義為不論長期地或臨時地加工、生產、處理、搬運、使用或儲存數量超過臨界量的一種或多種危險物質,或多類危險物質的設施(不包括核設施、軍事設施以及設施現場之外的非管道的運輸);我國在GBl8218-2000標准中將重大危險源定義為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單元指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一個工廠的且邊緣距離小於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開始重視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工作,並於2001年4月1日起實施了由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提出的國家標准GBl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這為我國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險源,預防事故發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重大危險源辨識
重大危險源辨識,根據危險物質的特性及其數量,若等於或超過了臨界量即為重大危險源。其中,單元內存在危險物質的數量,根據物質種類的多少分兩種情況:若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單一品種,則其數量等於或超過GB18218-2000標准中規定的臨界量即為重大危險源;若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多種,則按下式計算,滿足該公式即為重大危險源。
q1/Q1+q2/Q2+q3/Q3+┈+qn/Qn≥1
式中:q1,q2,q3┈qn——各種危險物質實際存在量;Q1,Q2,Q3┈Qn——與各種危險物質相對應的生產場所或儲存區的臨界量。然而,事故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和復雜的,所以清查危險源工作需周密部署和細致開展,筆者認為主要需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有效地預防事故,控制其於未然之中。
2.1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標准,建立有效的辨識小組
要進行危險源辨識,我們首先要收集一些與辨識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標准,如《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GB3787-93)、GBJl6-1987《建築設計防火規范》(2001修訂版)、GB5044一1985《職業性接觸毒性危害程度分級》等。了解相關規程規范後,建立有效的辨識小組,由各專業人員參與,如消防、電氣、化工、安全、心理、動力、機械、建築、管理等專業人員,這樣就可以盡量將生產中存在的各專業的危險源識別到位。因為有些很潛在的危險源,只有具有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運用危害辨識方法,才能辨識出來。
2.2根據企業基本情況,正確合理選用辨識方法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很多,如現場觀察訪談、工作任務分析、安全檢查表(SCL)、事件樹分析(ETA)、事故樹分析(FTA)等,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適用的范圍或局限性,組織在辨識危險源的過程中,應結合具體情況,針對需要辨識的環境、設備、設施、場所,運用合適、有效的辨識方法進行清查。
2.3開展周密細致辨識工作,查找危險源
在開展辨識工作時,按照整個任務體系的要求辨識范圍應覆蓋組織設計、生產、儲存、銷售的全過程,同時要考慮3種時態,即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3種狀態,即正常、異常、緊急狀態,以及7個方面的因素,即物理性因素、化學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理心理因素、行為性因素和其他因素,進行辨識。
(1)生產場所布局及作業環境。從生產場所的地形地物、危險災害、資源條件等外圍情況,到構築物工藝流程、易燃易爆、輻射雜訊、危險物品、安全衛生防護等基本狀況——進行分析評價,杜絕環境方面的潛在危險。
(2)建(構)築物及生產設備、裝置。對構築物的結構、防火防爆、通風照明、生產衛生等,及設備裝置的高溫高壓、觸電斷電、腐蝕爆炸、檢修故障、操作運轉等情況進行清查,以防失誤和不當等帶來的危害防止不安全狀態發生。
(3)生產工藝過程及危害作業部位。對工藝過程中的物料配送、溫度壓力、環境條件、控制操作等,及對粉塵、毒物、雜訊、振動、輻射、高溫、低溫等有害作業部位進行系統辨識,特別是各種專業人員要發揮其特長,在辨識中起到尋找危險源的作用。
(4)管理體制、應急計劃及安全衛生設施。總結過去的經驗,抓好管理,時時檢查、修訂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更新相關設施,保證安全生產和銷售,為持續安全平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構造一個關愛生命的安全生產生活的和諧環境。
(5)生產期間的人機因素、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人員在進行某項操作時,其工藝過程的復雜性、作業環境的影響、人員自身的熟練程度等人機因素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 此外,如經常加班加點、兼職工作、操作控制的單調性、頻繁輪班等都會對人員的安全生產造成影響。然而,當從業人員自我感覺良好、保持穩定的情緒、自信地進行工作時,不但效率高而且減少失誤,可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人除了受工作中某些因素的影響外,還有其他因素也會有影響,如工資、待遇、地位等引起的矛盾,以及工作調動、降職、降級、解僱、家庭矛盾等都會使人的心理發生變化,當員工處於危險工作狀態時非常容易發生失誤,造成事故。因此,應採取合理的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總之,整個辨識過程要堅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事無巨細、面面俱到」的原則,並做多方面的考慮。例如當某一車間經常發生事故或事件時,我們不但要從裝置設備上、工藝流程上找原因;還應對環境、管理、制度等因素進行考慮,如負荷、體位、精神、心理等人機方面;還有個性、生活等方面的影響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只有全面多方位的進行因素考慮,我們才能更好的辨識和確認其危險,為下一步危險源控制工作做充分細致的准備。
『陸』 使用手提電動工具時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都值得買
『柒』 手持電動工具應做那些常規檢查以及使用前必須確認的事項是那些
1、 使用電動工具前必須詳細閱讀電動工具的說明書,認真學習正常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在正式使用電動工具作業前,要進行一定的實踐訓練,對於操作較復雜和危險性較大的電動工具,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
2、 作業環境應干凈整齊,光線充足,雜亂昏暗的工作場所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3、 嚴禁在有爆炸或火災危險的環境下使用電動工具,如需要在防爆區域使用電動工具,要進行氣體分析和監測
4、 不可在含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使用電動工具,腐蝕性氣體 可能造成絕緣 損壞
5、 在潮濕的環境下不宜使用電動工具, 電動工具受潮或進水會增加操作者觸電的危險 ,雨雪天氣,應避免在室外使用電動工具,
6、 使用電動工具時,應穿合適的工作服,不可穿太寬松的衣服 ,同進要戴上能夠罩住 長發的工作帽,不能戴首飾,不能戴線手套,防止鬆散衣角,長發,首飾,線手套等捲入電動工具的轉動部分
7、 要根據 所使用電動牙人的要求佩戴好防護裝備。例如護目鏡,防塵口罩,安全帽,耳罩,防滑工作鞋,安全帶等,護目鏡是大多數電動工具要求佩戴的防護裝備。也是最容易忽視的防護裝備,室外作業時,最好佩戴橡膠手套,穿上防滑膠鞋,
8、 使用電動工具進行工作時,要全神貫注,保持清醒的頭腦,感到疲憊或者身體不適時,應停止工作,進行休息
9、 在灑醉或服用毒品,興奮劑,安眠葯及類似葯物之後,嚴禁使用電動工具
10、使用電動工具時要站穩,注意保持身體平衡,握緊手柄再開動工具,正常的姿勢能夠幫助操作者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11、加工較小或重量較恩的工件時,要可靠固定,例如用台虎鉗夾緊,盡量避免一手按壓固定,一手持電動工具進行操作
12、操作電動工具要用力適當,不能過分用力推壓,感覺為姿勢不造時,不能勉強用力
13、不可讓兒童與無關人員靠近工作地點。防止他人的干擾造成操作失控,相關人員也要注意保持安全距離
14、在每次使用前,都要對電動工具進行細致的檢查,內容如下:
外殼,手柄有無裂縫和破損 ,電源插頭及電源線是否完好
堅固件是否齊全有效,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電氣保護裝置是否完好,保護接零(地)是否正常,牢固
電動工具內是否有脫落元件或雜物,調整用的電動工具是否已拆除
開關動作是否正常
工具轉動部分是否靈敏
使用漏電保護 器或漏電保護插頭的電動工具,在使用前必須先按漏電試驗按鈕,確認漏電保護 器工作正常
15、對長期擱置不用的電動工具在使用前須檢測絕緣,I類工具應不小於2MΩ II類電動工具應不小於7MΩ、III類電動工具應不小於1MΩ,否則應進行乾燥處理或檢修,
16、電動工具使用前應進行通電測試,通電後應無異常聲音和發熱。開關按制有效,用電筆測試外殼無漏電現象,單相串勵電動工具在通電後應觀察電刷火花是否正常,
17、插接電源之前,應先確認開關為斷開狀態,如果無法確認,要做好插頭一插就啟動的准備。插頭插在插座上,手指就不可隨便接觸電源開關,誤啟動可能造成意外的傷害
18、電動工具的電源線及電源延長線要與熱源隔開,不能浸入油中,並要避免接觸銳利的邊緣,不要拿電源線提取電動工具,也不得拉扯電源線從插座中拔出插頭,
19、使用電動工具晨,應盡量避免身體同接地物體的接觸(如管道。暖器,爐灶,冰箱 等)以減少觸電的危險
20、更換,調整工作頭或附件時,必須拔出電源插頭,不能僅切斷電源開關,
21、電動牙人如發生故障或有機械操作時,應立即停止工作進行修理,在未修復前不得斷續使用,
『捌』 使用電動工具應該注意些什麼
使用電動工具應該注意的事項如下:
1、手持電動工具的單相電源線必須使用三芯軟橡膠電纜,三相電源線必須使用四芯橡膠電纜;接線時,纜線護套應穿進設備的接線盒內並予以固定。
2、電動工具使用前應檢查下列各項:
(1)外殼、手柄是否有開裂或者破損;
(2)保證地線跟零線的接線牢固;
(3)電纜或軟線完好無損;
(4)插頭完好無損;
(5)開關動作正常、靈活、完好無損;
(6)電氣保護裝置完好無損;
(7)機械防護裝置完好無損;
(8)轉動部分靈活沒有生銹的存在。
3、定期進行測量,如帶電部件與外殼之間絕緣電阻值達不到2MΩ時,必須進行維修處理。
4、某些部分維修了時候要進行測量,必須進行絕緣電阻測量及絕緣耐壓試驗,試驗電壓為380V,試驗時間為1分鍾。
5、連接電動機械及工具的電氣迴路應單獨設開關或插座,並裝設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金屬外殼應接地;嚴禁一閘接多台設備。
6、電流型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得大於30mA,動作時間不得大於0.1秒;電壓型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壓不得大於36V。
7、電動機具的操作開關應置於操作人員伸手可及的部位。當休息、下班或工作中突然停電時,應切斷電源側開關。
8、使用可攜式或移動式電動工具時,必須戴絕緣手套或站在絕緣墊上;移動工具時,不得提著電線或工具的轉動部分。
9、在潮濕或含有酸類的場地上以及在金屬容器內使用III類絕緣的電動工具時,必須採取可靠的絕緣措施並設專人監護。電動工具的開關應設在監護人伸手可及的地方。
10、磁力吸盤電鑽的磁碟平面應平整、干凈、無銹,進行側鑽或仰鑽時,應採取防止失電後鑽體墜落的措施。
11、使用電動扳手時,應將反力矩支點靠牢並確實扣好螺帽後方可開動。
『玖』 使用電鑽或手持電動工具時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使用電鑽或手持電動工具時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1)所有的導電部分必須有良好的絕緣。
(2)所有的導線必須是堅韌耐用的軟膠皮線。在導線進入電機的殼體處,應用膠皮圈加以保護,以防電線的絕緣層被磨損。
(3)電機進線應裝有接地或接零的裝置。
(4)在使用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等防護用品。
(5)每次使用工具時,都必須嚴格檢查。
(9)電動工具使用危險識別擴展閱讀:
一、電鑽操作規程:
1.使用電鑽時的個人防護
1.1面部朝上作業時,要戴上防護面罩。在生鐵鑄件上鑽孔要戴好防護眼鏡,以保護眼睛。
1.2鑽頭夾持器應妥善安裝。
1.3作業時鑽頭處在灼熱狀態,應注意灼傷肌膚。
1.4鑽Φ12mm以上的手持電鑽鑽孔時應使用有側柄手槍鑽。
1.5站在梯子上工作或高處作業應做好高處墜落措施,梯子應有地面人員扶持。
2 、作業前應注意事項
2.1 確認現場所接電源與電鑽銘牌是否相符。是否接有漏電保護器。
2.2 鑽頭與夾持器應適配,並妥善安裝。
2.3確認電鑽上開關接通鎖扣狀態,否則插頭插入電源插座時電鑽將出其不意地立刻轉動,從而可能招致人員傷害危險。
2.4若作業場所在遠離電源的地點,需延伸線纜時,應使用容量足夠,安裝合格的延伸線纜。延伸線纜如通過人行過道應高架或做好防止線纜被碾壓損壞的措施。
3 、電鑽的正確操作方法
3.1在金屬材料上鑽孔應首先用在被鑽位置處沖打上洋沖眼。
3.2在鑽較大孔眼時,預先用小鑽頭鑽穿,然後再使用大鑽頭鑽孔。
3.3 如需長時間在金屬上進行鑽孔時可採取一定的冷卻措施,以保持鑽頭的鋒利。
3.4鑽孔時產生的鑽屑嚴禁用手直接清理,應用專用工具清屑。
4.維護和檢查
4.1檢查鑽頭
使用遲鈍或彎曲的鑽頭,將使電動機過負荷面工況失常,並降低作業效率,因此,若發現這類情況,應立刻處理更換。
4.2電鑽器身緊固螺釘檢查
使用前檢查電鑽機身安裝螺釘緊固情況,若發現螺釘鬆了,應立即重新扭緊,否則會導致電鑽故障。
4.3檢查碳刷
電動機上的碳刷是一種消耗品,其磨耗度一旦超出極限,電動機將發生故障,因此,磨耗了的碳刷應立即更換,此外碳刷必須常保持干凈狀態。
4.4 保護接地線檢查
保護接地線是保護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Ⅰ類器具(金屬外殼)應經常檢查其外殼應有良好的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