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機械化戰爭時期的基本作戰形式是什麼

機械化戰爭時期的基本作戰形式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21 05:58:13

機械化戰爭和信息化戰爭的主戰武器,作戰特點和主要戰術分別是什麼

前者是以裝甲部隊或其它機械化部隊為主。後者是以遠程導彈,戰機,轟炸機,雷達等為主。前者特點是步步推進,後者是外科手術式的中央開花。

Ⅱ 機械化戰爭和信息化戰爭兩種戰爭形態各自的基本特徵及其主要區別(論文用)

機械化戰爭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用人操縱機器去打仗,重視軍隊的機動能力,擴展人的四肢,節省人的體力。

信息化戰爭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通過信息技術進行通信,重視部隊的配合能力,擴展人的腦力。

在過去由於部隊之間距離較近,戰場局限於視距范圍內,簡單的通訊手段就可以滿足,比如手勢、旗語、火光、聲音、煙霧等。由於武器裝備的運動速度加快,相隔距離較遠,必然產生信息通訊問題。通訊聯絡成為制約武器裝備發揮能力的瓶頸。越南戰爭,黴菌飛機由於敵我識別系統不完善,(也是出於政治考慮)必須要目視辨別敵我後才可以發射導彈,大大削弱了麻雀導彈的作戰能力。在洲際彈道導彈時代,導彈從發射到在目標爆炸,才30多分鍾,如果信息通信技術不完善,根本沒有時間反應,只能被動挨打。二戰發展的地空聯合作戰、海空聯合作戰,都對通信指揮提出很高要求。中途島海戰,美國如果沒有充分信息,絕對不會取勝的。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多遠的通信手段,就有多大的戰爭規模。反過來,多達的戰爭規模就要多大的通信距離。不僅要偵察,還要指揮,做到信息共享。每個武器節點既是信息搜集者,也是行動執行者。每個士兵都共享到一個通訊網路,好像在QQ上一樣,除了人之間通信,機器之間也自動通信。

信息化改變了戰爭的形態:過去的戰爭中,士兵必須到戰場操縱使用武器作戰。信息戰爭中,軍人坐在家裡、軍營就可以操縱武器作戰。這就是信息通訊把人和武器分離的效果。機械化師延長了人的四肢,信息化是用無形的四肢代替人的四肢

Ⅲ 機械化戰爭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機械化戰爭的基本特點有以下六個方面:

1、具有高速機動能力的飛機、坦克、軍艦成為作戰的主要裝備。

2、戰爭中軍隊的進攻能力大大增強,打破了防禦的優勢。

3、戰場范圍擴大,情況變化急劇。

4、立體作戰、縱深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方式。

5、協同作戰、聯合作戰發展迅速,破壞力強且消耗巨大。

6、對參戰人員人員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戰場上保障人員大量增加。

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機械化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是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其理論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亦稱坦克制勝論。

(3)機械化戰爭時期的基本作戰形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機械化戰爭的代表性戰例:

1、索姆河戰役

索姆河戰役是機械化的典型戰例。同時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雙方傷亡約134萬人,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53.8萬餘人。英、法軍雖然未達到突破德軍防線的目的,但鉗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進一步削弱了德軍實力。

2、康布雷戰役

康布雷戰役是坦克戰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雙方有生力量和技術裝備都在此戰中受到巨大損失且未分出勝負。同時,康布雷戰役是大規模使用坦克的第一範例,對於軍事學術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步兵與坦克的協同動作原則和對坦克防禦原則的形成以及精密法決定開始諸元的炮兵射擊方法的產生,均與這次戰役有密切聯系。這次戰役在後世被認為是協同戰術形成的重要實戰標志。

3、阿登反擊戰

阿登戰役發生於1944.12.16到1945.1.25,是指納粹德國於二戰末期在歐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瓦隆的阿登地區發動的攻勢。

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1944年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德軍傷亡10萬人,損失坦克和重炮約700輛、飛機1600架。

4、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東線戰場中,蘇德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兵力和6045輛坦克,空軍參戰飛機超過2000架,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

1943年蘇德於庫爾斯克突出部進行了一次戰略決戰。從戰役規模而言,它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戰,德國方面動用了約2700輛坦克,其中包括首次投入使用的虎式、豹式坦克;而蘇聯方面則更是動用了超過3400輛坦克。

Ⅳ 人類戰爭史的發展經歷了四種戰爭形態在機械化戰爭之後的戰爭形態是

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和信息化戰爭就是與歷次軍事變革相對應出現的四種戰爭形態。

Ⅳ 信息化戰爭的新的基本作戰形式分哪五種

信息化戰爭基本作戰形式包括:信息戰、輿論戰、網路站、電子戰、心理站這五種。

Ⅵ 機械化戰爭作戰方式的本質是人力 還是火力

機械化戰爭作戰方式的本質是【火力】和機動力的運用
機械化戰爭以集團快速機動和火力攻防為主要作戰方式。

Ⅶ 機械化戰爭的指揮體制主要以作戰部隊什麼傳遞信息的樹狀指揮體制為主

機械化戰爭的指揮體制主要以作戰部隊【多層次縱向】傳遞信息的樹狀指揮體制為主

Ⅷ 冷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信息化戰爭有哪些作戰形式是一脈相承的

1、主抄力會戰,尤其襲是優勢一方尋求主力決戰這一點一直不變。如冷兵器時代的淝水之戰、機械化時代的阿拉曼戰役、信息化戰爭的伊拉克戰爭等;
2、游擊戰,從羅賓漢到鐵道游擊隊到阿富汗游擊隊,這一作戰形式始終不變;
3、陣地防禦,冷兵器時代通常是占據城寨射箭,機械化時代則是占據高地,信息化戰爭也類似,只不過可以調動的資源更多;
4、城市治安戰,從亞歷山大的征服到日本對中國的佔領到美軍在伊拉克的後期行動,這一作戰形式始終存在;
5、穿插,利用小股部隊插到敵人的關鍵位置,這一形式現在也很流行;
話說陸戰的主要形式似乎都沒怎麼變。

Ⅸ 機械化戰爭的形式及其特徵有哪些

機械化戰爭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亦稱坦克制勝論。
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以後,顯示出很強的突擊力。英國坦克軍參謀長J.F.C.富勒首先總結了在這次戰爭中使用坦克的經驗。他在1918年5月擬制的《1919年計劃》中,提出了建立和使用機械化軍隊的新觀點;之後,又在《世界大戰中的坦克》(1920)、《論未來戰爭》(1928,中譯本名為《機械化戰爭論》)等著作中進一步作了闡述,創立了機械化戰爭理論。
富勒認為,坦克出現以後,陸軍機械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戰爭將是一種純粹的機械化活動,戰爭勝負「百分之九十九在於武器」,戰場上坦克數量多的一方勝利的機會亦多。他認為,騎兵將退出戰場,步兵降為輔助兵種,炮兵則需提高機動能力。還主張,作戰時,首先以坦克出敵不意地突向敵人的縱深,摧毀其首腦機關,同時以飛機轟炸其交通樞紐和補給系統,接著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擴大戰果,追殲逃敵,一次會戰即奪取戰爭的勝利。富勒的理論,雖然指出了軍隊建設和作戰方法發展的某些趨向,但過分誇大了坦克的作用,貶低了人和其他兵種在戰爭中的作用。
繼富勒之後,德國的H.W.古德里安、法國的C.戴高樂、奧地利的L.von艾曼斯貝格爾等人,也從不同角度提倡機械化戰爭論。這種理論還為德國法西斯頭子A.希特勒及其統帥部所接受,並應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閃擊波蘭、法國和進攻蘇聯的作戰行動中。

閱讀全文

與機械化戰爭時期的基本作戰形式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越秀五金市場 瀏覽:410
傳動裝置怎麼保證直線運動 瀏覽:813
北京朝陽區五金機電 瀏覽:483
什麼機器設備上使用超聲波 瀏覽:688
義烏保安器材哪裡買 瀏覽:258
布料機軸承不轉怎麼辦 瀏覽:858
ca軸承什麼環境用 瀏覽:733
觸摸屏怎麼給定閥門開度 瀏覽:456
人教版高中化學實驗裝置圖 瀏覽:76
儀表有個水滴是什麼燈 瀏覽:998
君誠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33
設備機房的排煙風機怎麼安裝 瀏覽:425
支付寶刷臉設備什麼價格 瀏覽:323
畫一張機械圖紙多少錢 瀏覽:932
普通早餐店燙粉設備怎麼放 瀏覽:512
瑩雲石添加不了設備怎麼辦 瀏覽:70
機械手錶的日期怎麼不變 瀏覽:951
圓餐台折疊五金件 瀏覽:409
末端試水裝置組成作用6 瀏覽:586
家屬心電儀器數值怎麼看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