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面試CAD機械繪圖員該注意什麼
面試CAD機械繪圖員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拓展知識:
首先,了解和熟悉CAD軟體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這是CAD機械繪圖員的基本技能要求,因此需要在面試前進行充分的准備和練習,以確保在面試中能夠熟練地操作CAD軟體,並展示出自己的技能水平。
其次,注意對機械制圖標準的了解和遵守。機械制圖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標准和規范。因此,在面試中需要展示出對機械制圖標準的熟悉和遵守,以確保在工作中能夠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繪圖。
另外,需要展示出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CAD機械繪圖員需要與設計師、工程師等多個團隊成員進行密切的溝通和協作,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在面試中需要展示出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表現出自己能夠與團隊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
最後,需要注意細節和質量的把控。CAD機械繪圖需要非常精細和准確的操作,因此需要對細節和質量有非常高的要求。在面試中需要展示出對細節和質量的把控能力,表現出自己能夠對繪圖質量進行嚴格的把控。
總之,面試CAD機械繪圖員需要注意對CAD軟體的操作和機械制圖標準的熟悉和遵守,同時展現出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以及對細節和質量的把控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面試中脫穎而出,獲得工作機會。
② 關於機械制圖cad制圖的一些疑問
你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適合簡單的、一次性的生產圖。但是假若讓你設計一台新機器這種做法就完全不行了。因為你首先沒有各個零部件具體的尺寸概念,相互關系等,你又如何隨便畫條線標上尺寸?這個尺寸應該是多少?
在新機器的設計中就要嚴格按照比例畫圖,這樣畫出的圖顯示真實的尺寸和形狀這一點很重要,即使你不標注尺寸也無所謂,因為這樣的圖很直觀的告訴你很多信息。有利於你下一步的繼續設計,因為搞設計畫圖在大原則確定後,相當多的具體工作就是一步緊扣一步走下去的,不存在你想像的隨便畫一條線只要標對尺寸就行。
按照比例畫出的圖無論誰看都不至於引起誤解。另外這樣做對於下一步的拆圖也是很有利的。
你可自己進行一個部件設計,這個部件最少要由5個零件組成,你設計完後就全明白了。
③ 怎麼自學cad機械制圖
1、學習機械制圖,要注意培養自己空間想像力,要多看物體,最好是根據物體的圖紙分析物體。
2、要常練習,制圖的方法和技巧是在平時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練熟了,到用時才能游刃有餘。
3、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在平時去積累一些結構,先把簡單結構的三視圖搞懂,再嘗試著把它們組合。我們可以把一個復雜的組合體看成是由簡單的結構組合成,復雜的圖,只要你從深層次去觀察,就只剩下你頭腦中的簡單結構啦。
4、學好標准件與常用件的畫法,標准件與常用件的畫法往往是簡單化了的,但要注意它們的畫法,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比如,螺紋和螺紋聯接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5,注意學好剖視圖,斷面圖,局部放大圖的表達方法!
6,細心,制圖是一個細致活兒。條線的位置、長度,都要求認真畫好;不要漏畫線條也不要多畫線條,這是最高要求也是最基礎的要求!
7、多看標准,學習致用,實踐出真知。
8、常和業內人士交流,到網上看看相關內容,這有助於開拓視野,得到意想不到的知識。
④ CAD與機械制圖相融合的應用技巧
CAD與機械制圖相融合的應用技巧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CAD在機械制圖中的重要地位也凸顯出來。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CAD與機械制圖相融合的應用技巧,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一、CAD技術在機械制圖中重要地位
首先,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CAD技術在機械制圖中的應用也迅速推廣開來,比如圖形圖像的處理、現代化機械工程的設計,現代化企業當中,CAD的基礎知識和三維立體建模的基本技術在我們應用於計算機進行數控機床及機電一體化建模更是廣泛需求。其次,CAD技術是現代制圖的重要工具,它縮短了設計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一種逼真的、形象化的方式展現未來新產品。極大地開發設計者的思維,預先得知新產品的認可程度,提升新產品的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後,CAD技術是以機械制圖知識為基礎,學生在機械制圖過程中掌握識圖和制圖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三維圖形設計和手繪圖能力,樹立創造性思維之後,採用計算機這個現代化工具,進行圖紙設計,實現了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與現代化工具和手段的完美結合。
二、CAD與機械制圖相融合的教學模式
1.課程內容的整合。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成熟,高等學校著重於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將以往的《機械制圖》與《CAD》兩門課程進行整合優化變為一門課程,在機械制圖的過程中在以培養學生識圖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動手繪圖的技能為目地,突出課程的現實性和實用性,針對必要的.理論課程內容,進行實際動手應用能力的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繪圖、識圖能力。同時,有機地穿插CAD軟體的應用,利用計算機繪圖,將很難在頭腦中建立起三維立體圖形的概念,因此,在實際繪圖時很難找到圖形所對應的點、線、面。這樣就要求我們引入機械制圖的實例來進行訓練,動手繪圖過程中,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圖形,從而更好地在大腦中建立起三維立體圖形的形象。
2.教學內容的學時分配。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先分段後融合的方式進行授課,課程安排採取1:1:1的分配原則,即機械制圖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要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扎實圖紙的識別和繪畫能力,因此拿出三分之一的課時;CAD作為一門專業性應用軟體,工具的使用必須熟練,應用起來要靈活,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操作技能要用三分之一學時;最後,將部分內容相融合,相互滲透,利用多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講解一部分機械制圖的理論知識,摻入CAD繪圖的演示環節,課後安排一定的課時讓學生上機動手練習。摒棄了傳統的掛圖、黑板反復演示的不清楚、耗時時間長的缺點,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理解復雜的建模、三維圖形的分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學效果。因此,也用掉三分之一學時。
3.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融合。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網路教學等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採取先演示、再分析,得出方法,最後鼓勵學生動手繪圖的路線。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首先,採用媒體效果全方位展示設計的產品,觀察模型特點,這樣圖文並茂,可以突出教學重點;其次找出設計方法,而後老師在動態展示圖紙的設計過程,幫學生理清設計思路,做到了分解教學難點,深入淺出,讓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構建網路教學平台,學生可以方便地獲得任課教師所具有的的全部教學資源,方便課前預習,課後復習,同時通過計算機網路,學生可以了解行業對技術需求的動態、拓展專業領域知識的視野,激發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最後,老師可以採取觀摩教學的方式,帶學生到實習工廠參觀,以實物或圖樣為教具,教師要帶領學生多到實習工廠現場教學,以實物、圖樣為教具,以真正的生產線作為學生的學習的平台,加深學生頭腦中監理三維立體圖形的概念,提高探索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CAD與機械制圖的結合的實例
以下以溢流閥裝配體為例來進行說明:
1.裝配體的裝拆過程三維動態模擬―老師展示過程。利用軟體的裝配模塊來模擬裝配體的裝配過程。遵循零件的裝配順序,通過「重合」、「同軸心」等配合命令將閥體與主閥芯、復位彈簧、彈簧座、先導閥閥芯等主要部件組裝起來,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讓學生讀懂裝配體圖,增強學生對實際裝配體的認知,如機器部件和裝配體的組成部件、工作原理運轉的方式及過程。從而得知裝配體的設計思想和實現方法,首先通過CAD軟體將溢流閥裝配體三維影像信息動態演示。
2.裝配體裝拆過程的二維視圖動態模擬。按照三維軟體中演示裝配與拆卸的順序,將其逐一對應地轉化處零部件的二維圖紙,使學生在三維動態中撲捉各零部件及其裝配關系的二維特徵。學生在觀察溢流閥三維視圖時大腦中建立了三維影像概念,抓住二維特徵並能轉換到二維視圖的表達上來,需要通過對接收的信息進行對比,對照所給裝配圖,分析各組成零件的形狀、相互位置關系,並對要拆畫的零件進行「分離」。
3.裝配圖拆畫成零件圖的技能訓練。在二維平面訓練中,重點是訓練零件的拆畫技能,畫出分離零件的邊界輪廓線,再根據原圖中的各視圖及其投影關系補畫出被遮擋部分的輪廓,然後檢查加工,按零件圖的要求選擇表達方法和標注尺寸及技術要求。這樣做對初學裝配圖拆畫的學生來說,要求比較高,不僅要記住該零件的結構形狀,還要掌握原裝配圖中零件的點陣圖關系。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在《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要實時注意新的國家標准,理清圖紙的簡化畫法,強調圖紙畫法的正確性。在鍛煉學生畫圖動手能力的過程中以實用性為主,對畫法幾何部分要適當選取一定幅度的適用內容,不必苛求理論體系的完整性,而喪失其實用性。
2.在《CAD》教學中,強調技能項目要做細、做精。認真貫徹機械制圖的理論指導作用,熟練CAD技術的操作中,以國家標准規定的機械制圖標准細則為依據,千萬注意圖不要畫錯、參數不要標錯。
綜上,CAD與機械制圖相融合的這種模式不僅起到了輔助制圖教學的作用,還培養了學生相關的三維建模能力、通過三維建模生成二維工程圖的能力、工程圖的識圖與表達能力,為更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工程圖學習和應用能力提供了新的方法。
拓展知識:CAD的機械制圖模塊如何調出
1、打開CAD軟體,找到菜單欄
2、在菜單欄下的空白區域右鍵
3、在右鍵選項里選擇「AutoCAD」
4、在「AutoCAD」子菜單里點擊自己需要的工具欄
注意事項
Tips:右鍵的方式同樣適用於其他版本的CAD
Tips:步驟6的適用於2010相近的版本,有些高版本的工作空間是沒有經典模式的
Tips:需要什麼就添加什麼,不要全部都添加。這樣繪圖界面會減少,也很凌亂。
;⑤ CAD機械制圖畫軸零件有什麼技巧
1.軸套類零件
這類零件一般有軸、襯套等零件,在視圖表達時,只要畫出一個基本視圖再加上適當的斷面圖和尺寸標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狀特徵以及局部結構表達出來了。為了便於加工時看圖,軸線一般按水平放置進行投影,最好選擇軸線為側垂線的位置。
在標注軸套類零件的尺寸時,常以它的軸線作為徑向尺寸基準。由此注出圖中所示的Ф14 、Ф11(見A-A斷面)等。這樣就把設計上的要求和加工時的工藝基準(軸類零件在車床上加工時,兩端用頂針頂住軸的中心孔)統一起來了。而長度方向的基準常選用重要的端面、接觸面(軸肩)或加工面等。
如圖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為Ra6.3的右軸肩,被選為長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準,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軸端為長度方向的輔助基,從而標注出軸的總長96。
2.盤蓋類零件
這類零件的基本形狀是扁平的盤狀,一般有端蓋、閥蓋、齒輪等零件,它們的主要結構大體上有回轉體,通常還帶有各種形狀的凸緣、均布的圓孔和肋等局部結構。在視圖選擇時,一般選擇過對稱面或回轉軸線的剖視圖作主視圖,同時還需增加適當的其它視圖(如左視圖、右視圖或俯視圖)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結構表達出來。如圖中所示就增加了一個左視圖,以表達帶圓角的方形凸緣和四個均布的通孔。
在標注盤蓋類零件的尺寸時,通常選用通過軸孔的軸線作為徑向尺寸基準,長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準常選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類零件
這類零件一般有撥叉、連桿、支座等零件。由於它們的加工位置多變,在選擇主視圖時,主要考慮工作位置和形狀特徵。對其它視圖的選擇,常常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視圖,並且還要用適當的局部視圖、斷面圖等表達方法來表達零件的局部結構。踏腳座零件圖中所示視圖選擇表達方案精練、清晰對於表達軸承和肋的寬度來說,右視圖是沒有必要的,而對於T,採用剖面比較合適。
在標注尺寸方面,通常選用設計上要求的軸線、重要的安裝面、接觸面(或加工面)、箱體某些主要結構的對稱面(寬度、長度)等作為尺寸基準。對於箱體上需要切削加工的部分,應盡可能按便於加工和檢驗的要求來標注尺寸。
5.零件常見結構的尺寸注法
常見孔的尺寸注法(盲孔、螺紋孔、沉孔、鍃平孔);倒角的尺寸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