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什麼是機械控制和液壓控制的區別

什麼是機械控制和液壓控制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1-02-17 22:39:43

① 碎木機有機械式和液壓式的,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二、重點與難點

(一)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時候依靠液體介質的靜壓力來傳遞能量的液體傳動。它依靠密閉容積的變化傳遞運動,依靠液體內部的壓力(由外界負載所引起)傳遞運動。液壓裝置本質上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它先將機械能轉換還成為便於傳輸的液壓能,隨後又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做功。對教材中的例子要理解。
(二)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液壓傳動系統有以下四個主要部分組成:
動力部分,執行部分,控制部分,輔助部分
1. 動力部分:把機械能換成油液壓力能,常見的是液壓泵。
2. 執行部分:把液體的壓力能轉換成機械能輸出的裝置,如作直線運動的液壓缸或作回轉運動的馬達。
3. 控制部分:對系統中流體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進行控制或調節的裝置,如溢流閥、流量控制閥、換向閥等。
4. 輔助部分;保證液壓傳動系統正常工作所需的上述三種以外的裝置,如油箱、過濾器、油管和管接頭等。
要掌握以下內容,這些內容是客觀題的考點:
只要控制油液的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便可控制液壓設備動作所要求的推力(轉矩)、速度(轉速)和方向。
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取決於負載。
溢流閥可以控制油泵打出油液的壓力,溢流閥同時還起著把油泵輸出的多餘油液排回油箱的作用。
(三)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優點:
1. 在輸出同等功率的條件下體積和重量可減小很多,布局安裝有很大的靈活性,能構成用其它方法難以組成的復雜系統。
2. 傳遞運動均勻平穩,易於實現快速啟動、制動和頻繁的換向,可以在運行中實現大范圍的無級變速。
3. 操作控制方便、省力,易於實現自動控制、過載保護。
液壓元件易於實現系列化、標准化、通用化。
缺點:
1. 不能嚴格保證定比傳動。
2. 對溫度比較敏感,在高溫和低溫條件下採用液壓傳動有一定的困難。
3. 液壓元件製造精度高,不易診斷。
(四)液壓傳動的基本參數:掌握公式,書上的例題重點掌握。
(五)液壓泵
必須掌握液壓泵的主要性能參數和書上的計算例題。液壓泵是作為一定流量、壓力的液壓能源。液壓泵按其結構形式可分為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螺桿泵等,葉片泵和柱塞泵可製成定量的與變數的液壓泵,齒輪泵目前只能做成定量泵。
1. 齒輪泵的特點:結構簡單,重量輕,製造容易,成本低,工作可靠,維護方便,已經廣泛應用在壓力不高的液壓系統中。缺點是漏油較多,軸承荷載大,因而使壓力提高受到一定限制,齒輪油泵在結構上採取措施後也可以達到較高的工作壓力。
2. 葉片泵:葉片泵一般分為單作用葉片泵和雙作用葉片泵。單作用葉片泵轉子每轉一周有一次吸油和壓油,所以又叫變數泵,雙作用葉片泵轉子每轉一周有兩次吸油和壓油,它是定量泵。雙作用葉片泵的特點:輸油量均勻,壓力脈動小,容積效率高,它可以提高輸油壓力,與齒輪泵相比,葉片泵結構比較復雜,零件製造比較困難。
3. 螺桿泵的特點:輸出流量均勻,雜訊低,特別適用於對壓力和流量穩定要求較高的精密機械,他的缺點是加工較困難。
(六)液壓馬達和液壓缸
液壓馬達是將液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旋轉機械能的裝置。液壓缸是將液體的壓力能轉換為直線或擺動的機械能的裝置。液壓馬達和液壓缸從原理上是一樣的,但實際中由於在結構上存在某些差別,使之不能通用。
1. 雙桿活塞缸:分為缸筒固定式和活塞固定式,缸筒固定式工作台移動范圍等於活塞有效行程的三倍,佔地面積大,因此僅適用於小型機器。活塞固定式工作台移動范圍等於活塞有效行程的兩倍,佔地面積小,因此適用於大中型設備中。
2. 單桿活塞缸:活塞兩端的有效面積不相等。當壓力油進入無桿腔時,活塞有效面積大,速度低,但推力大;當壓力油進入有桿腔時,活塞有效面積小,速度高,但推力小。
3. 柱塞式液壓缸:只能在壓力油作用下產生單向運動,他的回程需借外力作用。他要求的精度較高,所以加工較難。
(七)液壓控制閥
液壓控制閥在液壓系統中用來控制液流的壓力、流量和方向。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
1. 方向控制閥:包括單向閥和換向閥兩類。請同學們記住單向控制閥和液控單向閥以及換向閥的符號。
2. 壓力控制閥:常用的有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和壓力繼電器。
(1) 溢流閥的作用:溢出液壓系統中的多餘液壓油,並使液壓系統中的油液保持一定的壓力,還可以用來防止系統過載,起安全保護作用。
(2)減壓閥的作用:用來減低液壓系統中某一部分壓力,使這一部分得到較低的穩定壓力。注意與溢流閥的區別。
(3)流量控制閥:是靠改變工作開口的大小和油液流過通道的長短來控制閥的流量,從而調節執行機構的運動速度。它包括普通節流閥(不是溢流閥),調速閥,溫度補償閥溢流節流閥等。記住流量控制閥的職能符號。
(八)液壓輔件
液壓輔件包括蓄能器、過濾器、油箱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液壓系統的效率、雜訊、溫升及工作可靠性等性能。掌握液壓輔件的職能符號圖。
1. 蓄能器的作用:(1)作輔助動力源 (2)保壓和補充泄漏(3)吸收壓力沖擊和油泵的壓力脈動。
2. 過濾器的作用:濾去油液中雜質,維護油液的清潔,防治污染。
3. 油箱的作用:儲存液壓系統所需的足夠油液,散發油液的熱量,分離油液中氣體及沉澱物。
(九)液壓基本迴路
包括速度控制迴路、壓力控制迴路及方向控制迴路等。
1. 速度控制迴路:調整工作行程速度的方法主要有用定量泵的節流調速、用變數泵和節流閥的調速、容積調速等三種方法。
2. 壓力控制迴路:是利用壓力控制閥來控制整個液壓系統或局部的壓力。
3. 方向控制迴路:常用的方向控制迴路有換向迴路,鎖緊迴路和制動迴路。
(十)液壓系統:一般了解即可。

② plc控制和液壓系統有什麼區別

這兩個復東西就沒有共同點制好不好...
液壓系統是傳動系統 ....就是傳遞動力的系統
plc說簡單點 就是用在工業控制上的 晶元...
液壓系統中 可能會用到plc 來控制
液壓系統用了plc 和沒用plc的區別 就好比 全自動洗衣機 和老式洗衣機

③ 液壓傳動和液力傳動的區別是什麼

1、定義不同

液壓傳動:液壓傳動是指以液體為工作介質進行能量傳遞和控制的一種傳動方式。在液體傳動中,根據其能量傳遞形式不同,又分為液力傳動和液壓傳動。

液力傳動主要是利用液體動能進行能量轉換的傳動方式,如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壓傳動是利用液體壓力能進行能量轉換的傳動方式。

液力傳動:液力傳動是液體傳動的一個分支,它是由幾個葉輪組成的一種非剛性連接的傳動裝置。這種裝置把機械能轉換為液體的動能,再將液體的動能轉換為機械能,起著能量傳遞的作用。

2、特點不同

液壓傳動:在機械上採用液壓傳動技術,可以簡化機器的結構,減輕機器質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製造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

液力傳動:液力傳動有諸多優點,如自動適應性,防振、隔振性能,還具有過載保護、自動協調、分配負載的功能。也有一些缺點,比如:效率較低、高效范圍較窄等。

3、組成不同

液壓傳動:動力元件,動力元件是把原動機輸入的機械能轉換為油液壓力能的能量轉換裝置。其作用是為液壓系統提供壓力油。動力元件為各種液壓泵。

執行元件,執行元件是將油液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的能量轉換裝置。其作用是在壓力油的推動下輸出力和速度(直線運動),或力矩和轉速(回轉運動)。這類元件包括各類液壓缸和液壓馬達。

控制調節元件,控制調節元件是用來控制或調節液壓系統中油液的壓力、流量和方向,以保證執行元件完成預期工作的元件。這類元件主要包括各種溢流閥、節流閥以及換向閥等。這些元件的不同組合便形成了不同功能的液壓傳動系統。

輔助元件,輔助元件是指油箱、油管、油管接頭、蓄能器、濾油器、壓力表、流量表以及各種密封元件等。這些元件分別起散熱貯油、輸油、連接、蓄能、過濾、測量壓力、測量流量和密封等作用,以保證系統正常工作,是液壓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工作介質,工作介質在液壓傳動及控制中起傳遞運動、動力及信號的作用。T作介質為液壓油或其他合成液體。

液力傳動:原動機(內燃機、電動機等)帶動泵輪旋轉,使工作液體的速度和壓力增加,這一過程實現了機械能向液體動能的轉化;然後具有動能的工作液體再沖擊渦輪,此時液體釋放能量給渦輪,使渦輪轉動將動力輸出,實現能量傳遞。

④ 液壓數控沖床和機械的有什麼區別

分類方式不同:1按速度分一般
低速沖床是110左右的速度
高速是200~內1100次/分左右的
超高速沖床1100以上每分容鍾
2
按控制方式分為普通沖床和數控沖床
數控沖床有可能是高速沖床
。高速基本都是數控沖床。
數控沖床:是數字控制沖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
高速沖床:
沖速達到每分鍾速度達到200-1100次左右的沖床

⑤ 計算機控制自動變速器與液壓控制自動變速器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液壓控制自動變速器採用液壓控制機構完成自動變速器的調速,若不適用電版子控制系統,就只能根據發動權機轉速或者油門開度來控制速比的變化,屬於單參數控制模式。這種方式在早期的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中採用。上世紀70年代後就淘汰了。
現代自動變速器都採用電子液壓控制系統或者電子機械控制系統。採用電子控制系統後,可以根據發動機轉速、油門,車速等信息綜合選擇更加好的傳動比,實現多參數控制策略。目前的研究證明液壓控制系統能耗較大,因此機械電子控制系統是未來的方向。

⑥ 液壓控制與氣壓控制在用途上有什麼區別

我們來說一下它們的區別:
1、它們的介質不一樣,一個壓縮空氣,一個液壓油。
2、它們的承載能力不同,因氣動的一般在1MPa以下,液壓的一般在30MPa(國內)以下,高於這個值為超高壓對元件和泵的要求過高。因為壓力(我們通說的壓力是指壓強,都是說多少MPa和多少公斤)高了,驅動力也就大了。
3、液壓油是循環使用的,氣動是用完的氣不再回收。
4、氣動元件比液壓元件漂亮。
5、在工廠中氣動一般用集中供氣,液壓一般是一台機器一個液壓站。
6、液壓控制比氣動控制運行精度高,(因為氣體可壓縮性大)

優點:
1、液壓的承載能力比氣動承載能力大(在相同的缸徑下)
2、液壓的控制迴路比氣動的復雜(因為液壓要有回油)
3、氣動比液壓維修要方便些。(有問題了,氣動可以把氣管拔下讓它吐一下,有沒有氣出來進行排除,液壓一般情況不能這么做。危險!)
4、氣動比液壓聯接要方便,氣動一般都快速接頭聯接。
5、氣動元件個頭比液壓的小。
6、液壓承載時的動動精度比油壓的高(因為氣體可壓縮性大)
7、氣動一般是集中供氣,比液壓容易管理。
8、液壓控制要換液壓油,氣動不用,所以後期使用成本比氣動的高。
9、個人認為氣動元件漂亮,(氣動元件多數鋁或銅材料,而液壓一般用鑄鐵)
10、在公司里一般會很漏油,很頭痛,漏氣的會少一點,且漏油了難看行人不安全,老闆會罵。

⑦ 什麼是電子控制機械控制氣動控制液壓控制

在工程上,要實現某種控制,必須藉助於某種具體的物質手段。所謂電子控制,藉助的是電子器件和電子電路;所謂機械控制,藉助的是機械零件和機械設備;所謂氣動和液壓控制,藉助的都是流體,利用流體的壓強(壓力)傳遞功能。

⑧ 機械控制和機電控制的區別

機械控制是純機械的利用機構的相互位置關系來控制,比如汽車的手動變速器;機電控制是利用電控制機構的運動,比如說遙控小車,一按按鈕小車就運動。

⑨ 機械式起道機和液壓式起道機有什麼區別

二、重點與難點


(一)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時候依靠液體介質的靜壓力來傳遞能量的液體傳動。它依靠密閉容積的變化傳遞運動,依靠液體內部的壓力(由外界負載所引起)傳遞運動。液壓裝置本質上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它先將機械能轉換還成為便於傳輸的液壓能,隨後又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做功。對教材中的例子要理解。

(二)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液壓傳動系統有以下四個主要部分組成:

動力部分,執行部分,控制部分,輔助部分

  1. 動力部分:把機械能換成油液壓力能,常見的是液壓泵。

  2. 2. 執行部分:把液體的壓力能轉換成機械能輸出的裝置,如作直線運動的液壓缸或作回轉運動的馬達。

  3. 3. 控制部分:對系統中流體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進行控制或調節的裝置,如溢流閥、流量控制閥、換向閥等。

  4. 4. 輔助部分;保證液壓傳動系統正常工作所需的上述三種以外的裝置,如油箱、過濾器、油管和管接頭等。

  5. 要掌握以下內容,這些內容是客觀題的考點:

  6. 只要控制油液的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便可控制液壓設備動作所要求的推力(轉矩)、速度(轉速)和方向。

  7. 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取決於負載。

  8. 溢流閥可以控制油泵打出油液的壓力,溢流閥同時還起著把油泵輸出的多餘油液排回油箱的作用。

  9. (三)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10. 優點:

  11. 1. 在輸出同等功率的條件下體積和重量可減小很多,布局安裝有很大的靈活性,能構成用其它方法難以組成的復雜系統。

  12. 2. 傳遞運動均勻平穩,易於實現快速啟動、制動和頻繁的換向,可以在運行中實現大范圍的無級變速。

  13. 3. 操作控制方便、省力,易於實現自動控制、過載保護。

  14. 液壓元件易於實現系列化、標准化、通用化。

  15. 缺點:

  16. 1. 不能嚴格保證定比傳動。

  17. 2. 對溫度比較敏感,在高溫和低溫條件下採用液壓傳動有一定的困難。

  18. 3. 液壓元件製造精度高,不易診斷。

  19. (四)液壓傳動的基本參數:掌握公式,書上的例題重點掌握。

  20. (五)液壓泵

  21. 必須掌握液壓泵的主要性能參數和書上的計算例題。液壓泵是作為一定流量、壓力的液壓能源。液壓泵按其結構形式可分為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螺桿泵等,葉片泵和柱塞泵可製成定量的與變數的液壓泵,齒輪泵目前只能做成定量泵。

  22. 1. 齒輪泵的特點:結構簡單,重量輕,製造容易,成本低,工作可靠,維護方便,已經廣泛應用在壓力不高的液壓系統中。缺點是漏油較多,軸承荷載大,因而使壓力提高受到一定限制,齒輪油泵在結構上採取措施後也可以達到較高的工作壓力。

  23. 2. 葉片泵:葉片泵一般分為單作用葉片泵和雙作用葉片泵。單作用葉片泵轉子每轉一周有一次吸油和壓油,所以又叫變數泵,雙作用葉片泵轉子每轉一周有兩次吸油和壓油,它是定量泵。雙作用葉片泵的特點:輸油量均勻,壓力脈動小,容積效率高,它可以提高輸油壓力,與齒輪泵相比,葉片泵結構比較復雜,零件製造比較困難。

  24. 3. 螺桿泵的特點:輸出流量均勻,雜訊低,特別適用於對壓力和流量穩定要求較高的精密機械,他的缺點是加工較困難。

  25. (六)液壓馬達和液壓缸

  26. 液壓馬達是將液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旋轉機械能的裝置。液壓缸是將液體的壓力能轉換為直線或擺動的機械能的裝置。液壓馬達和液壓缸從原理上是一樣的,但實際中由於在結構上存在某些差別,使之不能通用。

  27. 1. 雙桿活塞缸:分為缸筒固定式和活塞固定式,缸筒固定式工作台移動范圍等於活塞有效行程的三倍,佔地面積大,因此僅適用於小型機器。活塞固定式工作台移動范圍等於活塞有效行程的兩倍,佔地面積小,因此適用於大中型設備中。

  28. 2. 單桿活塞缸:活塞兩端的有效面積不相等。當壓力油進入無桿腔時,活塞有效面積大,速度低,但推力大;當壓力油進入有桿腔時,活塞有效面積小,速度高,但推力小。

  29. 3. 柱塞式液壓缸:只能在壓力油作用下產生單向運動,他的回程需借外力作用。他要求的精度較高,所以加工較難。

  30. (七)液壓控制閥

  31. 液壓控制閥在液壓系統中用來控制液流的壓力、流量和方向。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

  32. 1. 方向控制閥:包括單向閥和換向閥兩類。請同學們記住單向控制閥和液控單向閥以及換向閥的符號。

  33. 2. 壓力控制閥:常用的有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和壓力繼電器。

  34. (1) 溢流閥的作用:溢出液壓系統中的多餘液壓油,並使液壓系統中的油液保持一定的壓力,還可以用來防止系統過載,起安全保護作用。

  35. (2)減壓閥的作用:用來減低液壓系統中某一部分壓力,使這一部分得到較低的穩定壓力。注意與溢流閥的區別。

  36. (3)流量控制閥:是靠改變工作開口的大小和油液流過通道的長短來控制閥的流量,從而調節執行的運動速度。它包括普通節流閥(不是溢流閥),調速閥,溫度補償閥溢流節流閥等。記住流量控制閥的職能符號。

  37. (八)液壓輔件

  38. 液壓輔件包括蓄能器、過濾器、油箱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液壓系統的效率、雜訊、溫升及工作可靠性等性能。掌握液壓輔件的職能符號圖。

  39. 1. 蓄能器的作用:(1)作輔助動力源 (2)保壓和補充泄漏(3)吸收壓力沖擊和油泵的壓力脈動。

  40. 2. 過濾器的作用:濾去油液中雜質,維護油液的清潔,防治污染。

  41. 3. 油箱的作用:儲存液壓系統所需的足夠油液,散發油液的熱量,分離油液中氣體及沉澱物。

  42. (九)液壓基本迴路

  43. 包括速度控制迴路、壓力控制迴路及方向控制迴路等。

  44. 1. 速度控制迴路:調整工作行程速度的方法主要有用定量泵的節流調速、用變數泵和節流閥的調速、容積調速等三種方法。

  45. 2. 壓力控制迴路:是利用壓力控制閥來控制整個液壓系統或局部的壓力。

  46. 3. 方向控制迴路:常用的方向控制迴路有換向迴路,鎖緊迴路和制動迴路。

  47. (十)液壓系統:一般了解即可。

⑩ 液壓傳動和機械傳動有什麼區別、以及優點和缺點

一)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時候依靠液體介質的靜壓力來傳遞能量的液體傳動。它依靠密閉容積的變化傳遞運動,依靠液體內部的壓力(由外界負載所引起)傳遞運動。液壓裝置本質上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它先將機械能轉換還成為便於傳輸的液壓能,隨後又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做功。對教材中的例子要理解。
(二)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液壓傳動系統有以下四個主要部分組成:
動力部分,執行部分,控制部分,輔助部分
1. 動力部分:把機械能換成油液壓力能,常見的是液壓泵。
2. 執行部分:把液體的壓力能轉換成機械能輸出的裝置,如作直線運動的液壓缸或作回轉運動的馬達。
3. 控制部分:對系統中流體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進行控制或調節的裝置,如溢流閥、流量控制閥、換向閥等。
4. 輔助部分;保證液壓傳動系統正常工作所需的上述三種以外的裝置,如油箱、過濾器、油管和管接頭等。
要掌握以下內容,這些內容是客觀題的考點:
只要控制油液的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便可控制液壓設備動作所要求的推力(轉矩)、速度(轉速)和方向。
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取決於負載。
溢流閥可以控制油泵打出油液的壓力,溢流閥同時還起著把油泵輸出的多餘油液排回油箱的作用。
(三)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優點:
1. 在輸出同等功率的條件下體積和重量可減小很多,布局安裝有很大的靈活性,能構成用其它方法難以組成的復雜系統。
2. 傳遞運動均勻平穩,易於實現快速啟動、制動和頻繁的換向,可以在運行中實現大范圍的無級變速。
3. 操作控制方便、省力,易於實現自動控制、過載保護。
液壓元件易於實現系列化、標准化、通用化。
缺點:
1. 不能嚴格保證定比傳動。
2. 對溫度比較敏感,在高溫和低溫條件下採用液壓傳動有一定的困難。
3. 液壓元件製造精度高,不易診斷。
機械傳動有多種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①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摩擦傳動,包括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等。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大都能適應軸間距較大的傳動場合,過載打滑還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傳動裝置的作用,但這種傳動一般不能用於大功率的場合,也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②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包括齒輪傳動、鏈傳動、螺旋傳動和諧波傳動等。嚙合傳動能夠用於大功率的場合,傳動比准確,但一般要求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安裝精度。 機械傳動按傳力方式分,可分為 : 1 摩擦傳動。 2 鏈條傳動。 3 齒輪傳動。 4 皮帶傳動。 5 渦輪渦桿傳動。 6 棘輪傳動。 7 曲軸連桿傳動 8 氣動傳動。 9 液壓傳動(液壓刨) 10 萬向節傳動 11 鋼絲索傳動(電梯中應用最廣) 12 聯軸器傳動 13 花鍵傳動。 1、帶傳動的特點 由於帶富有彈性,並靠摩擦力進行傳動,因此它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雜訊小,能緩沖吸振,過載時帶會在帶輪上打滑,對其他零件起過載保護作用,適用於中心距較大的傳動等優點。 但帶傳動也有不少缺點,主要有: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傳動效率低(約為0.90~0.94),帶的使用壽命短,不宜在高溫、易燃以及有油和水的場合使用。 2,齒輪傳動的基本特點 1、齒輪傳遞的功率和速度范圍很大,功率可從很小到數十萬千瓦,圓周速度可從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齒輪尺寸可從小於1mm到大於10m。 2、齒輪傳動屬於嚙合傳動,齒輪齒廓為特定曲線,瞬時傳動比恆定,且傳動平穩、可靠。 3、齒輪傳動效率高,使用壽命長。 4、齒輪種類繁多,可以滿足各種傳動形式的需要。 5、齒輪的製造和安裝的精度要求較高。4. 鏈傳動的特點 1)能保證較精確的傳動比(和皮帶傳動相比較) 2)可以在兩軸中心距較遠的情況下傳遞動力(與齒輪傳動相比) 3)只能用於平行軸間傳動 4)鏈條磨損後,鏈節變長,容易產生脫鏈現象。5. 蝸桿傳動的特點 單級傳動就能獲得很大的傳動比,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無雜訊,但傳動效率低。6. 螺旋傳動的特點:傳動精度高、工作平穩無噪音,易於自鎖,能傳遞較大的動力等特點。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機械控制和液壓控制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動機械表保護裝置 瀏覽:942
排氣閥門井井室安裝圖集 瀏覽:720
清代銅錢怎麼鑄造 瀏覽:716
一種水箱自動清洗裝置 瀏覽:74
大型製冷系統採用什麼機型 瀏覽:8
過砂漿用什麼閥門 瀏覽:677
智能灌溉裝置設計問題 瀏覽:24
工程機械租賃的毛利大概有多少 瀏覽:776
機械硬碟的平均訪問時間由哪些構成 瀏覽:501
超聲波發生器600w和1000w什麼區別 瀏覽:82
綠色工具箱下載 瀏覽:477
鑄造廠拋光灰怎麼處理 瀏覽:52
東風風神x5右邊半軸軸承怎麼拆 瀏覽:959
眼鏡鏡片移心的儀器是什麼 瀏覽:498
道路一般是什麼閥門井 瀏覽:714
測試耐光牢度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63
鐵釘與硫酸銅反應實驗裝置圖 瀏覽:616
怎麼找設備側odf 瀏覽:969
空調外機噪音大不製冷為什麼 瀏覽:155
蛋托生產機械設備有哪些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