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冬小麥每畝種植多少為宜
冬小麥的播種量因地區、播種方式及種子不同而異,每畝10公斤--30公斤不等。
由於機械化播種的大力推廣,小麥的畝播種量也大大降低,用小麥播種機播種,小孔盤的每畝用種3-6公斤,大孔盤的每畝用種7-12公斤。
——————————————————————————————————
附(根據計劃產量播種)
冬小麥播種量可按下式計算:
播種量(公斤/畝)=0.01計劃畝穗數(萬)×千粒重(克)/發芽率/出苗率/單株成穗數/總成穗率
【 計劃畝穗數】:小麥的產量結構由穗數、穗粒數和粒重組成。穗數是產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一般小麥品種介紹中均有其適宜的畝穗數數值。計劃畝穗數可根據土壤肥力和小麥品種決定。但計劃畝穗數不能大於下列數值,否則易形成後期倒伏減產:小麥株高1.0米35-37萬穗;小麥株高0.80-0.85米40-45萬穗;小麥株高0.72-0.75米49-52萬穗。
【千粒重】:千粒重可按品種介紹選定,或數1000顆麥粒用天平秤取重量即得。(35-50克)
【發芽率】:發芽率,可直接取100粒種子進行發芽試驗而得。(85-95%)
【出苗率】:出苗率高低與種子處理、整地質量、土壤水分、播種方法等有關。一般情況下(即不包括秸桿還田),條播時出苗率約為0.9,撒播時約為0.72。秸桿還田後播種出苗率將會大大地降低。用旋耕機桔桿還田撒種,出苗率將降到0.5。秸桿還田深翻後七天內播種,出苗率會降低5-20%,七天後則對出苗率影響較小。
【單株成穗數】:單株成穗數與播種時間(播種時冬前積溫)、品種、、土壤水肥條件、群體大小有關。據在水肥充足條件下,小麥分櫱與冬前積溫,和小麥單株成穗與播種時間的關系的實踐及分析得:冬性麥區,單株成穗1、2、3、4、5個,播種時要求的相應的冬前積溫分別為295、390、480、565、645℃;半冬性麥區單株成穗1、2、3、4、5個,播種時要求的相應的冬前積溫分別為280、375、465、550、630℃。各地由於緯度、海拔、地形、降水的差異,同一冬前積溫出現的時間不同。同一地區同一冬前積溫,各年出現的時間也不同,但偏差不大。可根據氣象資料求出其多年平均出現的時間。一般年可按其掌握單株成穗數。如天氣預報冬季氣溫特別偏高時,可推遲播種2-4天,反之應加大播種量1-3kg/畝。
【總成穗率】:總成穗率為0.96-1.0。單株成穗5個按0.96計,單株成穗4個,按0.98計。其餘, 單株成穗數,按1.0計。水肥不足、病蟲危害或群體過大其單株成穗率將會降低。
㈡ 300畝左右土地,種植玉米、小麥,若機械化作業,需要那些農機具,大概農機具投入多少
需要播種機、鎮壓器、施肥機、中耕機、噴葯機及3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大概農機具投入5萬元
㈢ 小麥的畝產問題小麥一畝種多少合適
小麥的播種量復,主制要是根據品種栽培特性、預期適宜穗數、播期及當地生態生產條件等確定。小麥適期早播採取精量播種方式的,每畝基本苗控制在9萬左右,每畝適宜播種量為4~5公斤,採取半精量播種方式的,每畝基本苗控制在15萬左右,每畝適宜播種量為7~8公斤。適期遲播的田塊每畝基本苗控制在22.5萬左右,每畝適宜播種量為11~12公斤。
一般掌握在播種適期後,每推遲1天,每畝播種量增加0.5公斤的原則,播種越晚,播種量越大,最多不超過每畝20公斤。
㈣ 租100畝地種植小麥玉米一年有多大收益
我是搞農業的,說幾句:
一畝地的種糧收入是不高的,純收入約700-900.元,只有上規模、機械化、專業化才能出效益。以下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篇關於農村經營(包括你說的這種情況)的調研文章,說得非常詳細,原文奉上,希望對你有用,祝健康愉快!!
調研系列1 :一畝水澆地一年兩茬(小麥、玉米)的收入是多少?
2012年夏收秋種季節,衡水.市.政.協駐.武邑縣橋頭鎮姜白塔村工作組,走.訪了十多位農民朋友,就題目中所列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一畝水澆地小麥純收入
1、物力投.入
(1)、種子——40元左右。
(2)、肥料——底肥:一袋復合肥160左右;秸稈還田每畝60元;生長期施肥:一袋尿素110元。
(3)、耕地——50元。
(4)、播種——20元。
(5)、從種到收至少澆3遍水,一遍水50至60元,共150至180元;
(6)、農葯——30元左右。
(7)、收割——60元。
總計,物力投入大致在680元至730元之間。
2、人力投.入
如果是自己晾曬還行,如果是僱工,還得付工錢。
3、如果按畝產小麥1000斤、每斤小麥1元零3分算,理論上的總收入應在1030元左右。
4、純收入=理論總收入—實際總投入:1030—(680--730)=300--350(元)。
這還是計算高了,而事實上沒有這么多。據村民姜世波、姜剛亮說,種子貴了、化肥貴了、農葯貴了、電費貴了、工錢貴了,麥子價格卻下來了,再有個天災人禍的,有時候小麥畝產根本打不了1000斤,也就在800至900斤左右,播種密一些的話,一畝地的種子錢有時高達80元,三遍水的價格近200元。這樣一來,一畝地小麥的純收入也就在200元左右晃盪,也就是說,農民種小麥只能是不賠不賺,種一季小麥充其量是弄點吃的捎帶腳「修理一下地球」。所以,強壯勞力就出去打工了,田間管理這些「小打小鬧」的差事只好讓留守的所謂「六一三八九九部隊」去做了。
二、收割小麥後,一畝水澆地玉米種植的收入
1、種子——30元;
2、施底肥——160至70元;
3、播種——20元;
4、農葯——10元(其實不止10元);
5、除草——10元;
6、澆兩遍水——120元;
7、收割——80元;
種植一畝玉米總支出大概在440元左右。
衡水地區目前的玉米價格每斤大至在1.07至1.09元之間。如果按畝產1000斤至1200斤計算的話,毛收入就是1080至1296元,減去總支出的440元,剩下的640至856元就是一畝玉米的純收入。
總之,一年一畝水澆地兩茬,小麥早、玉米晚。小麥的純收入是200元左右,玉米的純收入是750元左右,兩茬相加是900元左右,為一畝地一年的純總收入。
土地的性質不變主要體現在種糧食上,而實際上現在土地根本拴不住人,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並不高,個中緣由,一目瞭然。.
雖然,這些年取消了農.業.稅(提.留),惠.農.政.策也相繼出台,但農資價格的長期居高不下,糧食價格過低卻也是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它直接制約著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衡水市.政.協.機.關.駐.武.邑.縣橋頭鎮姜白塔村工.作.組
2012年7月1日
調研系列2農民人均總收入的調查
我們調研的對象,仍然是姜白塔村。
一、地的收入
小麥每畝純收入200元,玉米畝產純收入按700元計算,合起來就是900元,全村全部用於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總畝數是798畝,那麼一年糧食作物的總收入則是900×798=718200(元)。
二、樹的收入
其中:退耕還林補償仍按每畝地一年純收入900元計算,共有退耕還林地22畝,則900×22=19800(元);每年賣樹得錢3000元;所以樹的總收入是19800+3000=22800(元)。
三、零星旱地的收入
我們看到,該村大部分零星旱地幾乎荒蕪,僅有個別的種上一季玉米或棉花,長多少算多少,靠天吃飯,另外棉花也不好種、不好管,有賠有賺、等於持平,所以這部分收入咱們忽略不計。
四、養殖業的收入
1、養豬的收入:一頭豬按一年賺200元算,60頭豬就是12000元;
2、養雞的收入:3000隻雞的一年純收入大至在80000元左右;
合計:92000元。
五、勞動力的收入
按200個整壯勞動力計算,一天的平均收入大至在30元左右,一個月的平均收入就是900元,一個月的總收入就是18萬元,那麼一年也就是180萬元左右,因為不可能200個人滿工滿賺,都有工做、有錢掙。
六、總計:718200+22800+92000+1800000=2633000(元)。
全村總人口386人,2633000÷386=6821(元)。
也就是說,姜白塔村的年人均收入大至在700元左右。
剛才說了,零星旱地忽略不計,其實我們實地走了一遍,看了一下,如果算上的話,撐.死了,一年總收入也就是10000元。還有,打工的收入不好算,你一問,人家都往少里說,老百姓講話——「不露富」。
當然,這個調查數字不準確,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還要低。比方說,養殖,只賠不賺,因為不會經營管理,此其一;其二,該村是典型的「四無」村——無產業,無副業,無規劃,無積累;其三,據村支書姜根紅講,實際上一畝小麥的純收入有時也就在100元左右;其四,外出打工,200個整壯勞力不可能全部出動,不可能全有活計做,不可能全部賺到錢。
有人可能要問,姜白塔村為何不搞特色種植產業?這應由該村的特色所決定。其一,橋頭保.險.櫃.行.業還可以,所以人們大多選擇在這個領域打工;其二,搞種植的話,得有產.銷一條龍。這次去山東壽光,特別是到三元朱村考察,確實是開了眼界,但於我們的實際相比,「他山之石」並不一定能「攻玉」。所以,要尊重客觀規律,要尊重農民朋友自己的選擇。
衡水市.政.協.機.關.駐.武邑縣橋頭鎮姜白塔村工.作.組(滕章申 周伯英)
2012年7月1日
㈤ 1000畝地種小麥和玉米需要多少機械設備
種植小麥和抄玉米主要的作業機械襲有旋耕機、小麥播種機、玉米播種機、小麥聯合收割機、玉米聯合收割機,此外還可以配備拌種機,需要自打機井(當然如果有地上水就不必打機井),機井還要有動力設備,病蟲害防治還需要有農葯噴灑機械。當然這么大面積收獲還要有汽車,晾曬場也需要考慮。自己先備上一台,如果自己不足還可以僱傭機械,需要提前聯系機主。
㈥ 小麥一畝地種植需要多少
如果是沙土地的話,土壤保水能力相對於比較差;一畝地用種量25~30斤。
如果是中等肥力的地塊,土壤肥力一般;小麥的播種量控制在一畝地18~20斤即可。
小麥在播種的時候,溫度最好在15℃到18℃之間,如果低於15℃,溫度每下降一度,每畝地就要增加1到2斤的播種量。也就是說在14℃播種的話,那麼小麥的播種量應該增加1到2斤,如果溫度降低到13℃的話,播種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2到3斤。
㈦ 小麥的畝播種量是多少
您好?供您參考:播種量的依據來源於小麥發芽率、節氣、土壤等因素。
我們這里秋版分開始播種到立冬權結束,在一般情況下從播種量25斤開始,每5天遞增一次,小麥最大播種量為60斤。如果您需要下種量多少斤,可以告知機手。機手會根據您的需要隨時調整播種量。
謝謝您的提問。
㈧ 租100畝地種植小麥玉米,一年有多大收益
一畝地的種糧收入是不高的,純收入約700-900.元,只有上規模、機械化、專業化才能出效益。以下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篇關於農村經營(包括你說的這種情況)的調研文章,說得非常詳細,原文奉上,希望對你有用。
調研系列1:一畝水澆地一年兩茬(小麥、玉米)的收入是多少?
2012年夏收秋種季節,衡水.市.政.協駐.武邑縣橋頭鎮姜白塔村工作組,走.訪了十多位農民朋友,就題目中所列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一畝水澆地小麥純收入
1、物力投.入
(1)、種子——40元左右。
(2)、肥料——底肥:一袋復合肥160左右;秸稈還田每畝60元;生長期施肥:一袋尿素110元。
(3)、耕地——50元。
(4)、播種——20元。
(5)、從種到收至少澆3遍水,一遍水50至60元,共150至180元;
(6)、農葯——30元左右。
(7)、收割——60元。
總計,物力投入大致在680元至730元之間。
2、人力投.入
如果是自己晾曬還行,如果是僱工,還得付工錢。
3、如果按畝產小麥1000斤、每斤小麥1元零3分算,理論上的總收入應在1030元左右。
4、純收入=理論總收入—實際總投入:1030—(680--730)=300--350(元)。
這還是計算高了,而事實上沒有這么多。據村民姜世波、姜剛亮說,種子貴了、化肥貴了、農葯貴了、電費貴了、工錢貴了,麥子價格卻下來了,再有個天災人禍的,有時候小麥畝產根本打不了1000斤,也就在800至900斤左右,播種密一些的話,一畝地的種子錢有時高達80元,三遍水的價格近200元。這樣一來,一畝地小麥的純收入也就在200元左右晃盪,也就是說,農民種小麥只能是不賠不賺,種一季小麥充其量是弄點吃的捎帶腳「修理一下地球」。所以,強壯勞力就出去打工了,田間管理這些「小打小鬧」的差事只好讓留守的所謂「六一三八九九部隊」去做了。
二、收割小麥後,一畝水澆地玉米種植的收入
1、種子——30元;
2、施底肥——160至70元;
3、播種——20元;
4、農葯——10元(其實不止10元);
5、除草——10元;
6、澆兩遍水——120元;
7、收割——80元;
種植一畝玉米總支出大概在440元左右。
衡水地區目前的玉米價格每斤大至在1.07至1.09元之間。如果按畝產1000斤至1200斤計算的話,毛收入就是1080至1296元,減去總支出的440元,剩下的640至856元就是一畝玉米的純收入。
總之,一年一畝水澆地兩茬,小麥早、玉米晚。小麥的純收入是200元左右,玉米的純收入是750元左右,兩茬相加是900元左右,為一畝地一年的純總收入。
土地的性質不變主要體現在種糧食上,而實際上現在土地根本拴不住人,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並不高,個中緣由,一目瞭然。.
雖然,這些年取消了農.業.稅(提.留),惠.農.政.策也相繼出台,但農資價格的長期居高不下,糧食價格過低卻也是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它直接制約著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我們調研的對象,仍然是姜白塔村。
一、地的收入
小麥每畝純收入200元,玉米畝產純收入按700元計算,合起來就是900元,全村全部用於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總畝數是798畝,那麼一年糧食作物的總收入則是900×798=718200(元)。
二、樹的收入
其中:退耕還林補償仍按每畝地一年純收入900元計算,共有退耕還林地22畝,則900×22=19800(元);每年賣樹得錢3000元;所以樹的總收入是19800+3000=22800(元)。
三、零星旱地的收入
我們看到,該村大部分零星旱地幾乎荒蕪,僅有個別的種上一季玉米或棉花,長多少算多少,靠天吃飯,另外棉花也不好種、不好管,有賠有賺、等於持平,所以這部分收入咱們忽略不計。
四、養殖業的收入
1、養豬的收入:一頭豬按一年賺200元算,60頭豬就是12000元;
2、養雞的收入:3000隻雞的一年純收入大至在80000元左右;
合計:92000元。
五、勞動力的收入
按200個整壯勞動力計算,一天的平均收入大至在30元左右,一個月的平均收入就是900元,一個月的總收入就是18萬元,那麼一年也就是180萬元左右,因為不可能200個人滿工滿賺,都有工做、有錢掙。
六、總計:718200+22800+92000+1800000=2633000(元)。
全村總人口386人,2633000÷386=6821(元)。
也就是說,姜白塔村的年人均收入大至在700元左右。
剛才說了,零星旱地忽略不計,其實我們實地走了一遍,看了一下,如果算上的話,撐.死了,一年總收入也就是10000元。還有,打工的收入不好算,你一問,人家都往少里說,老百姓講話——「不露富」。
當然,這個調查數字不準確,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還要低。比方說,養殖,只賠不賺,因為不會經營管理,此其一;其二,該村是典型的「四無」村——無產業,無副業,無規劃,無積累;其三,據村支書姜根紅講,實際上一畝小麥的純收入有時也就在100元左右;其四,外出打工,200個整壯勞力不可能全部出動,不可能全有活計做,不可能全部賺到錢。
有人可能要問,姜白塔村為何不搞特色種植產業?這應由該村的特色所決定。其一,橋頭保.險.櫃.行.業還可以,所以人們大多選擇在這個領域打工;其二,搞種植的話,得有產.銷一條龍。這次去山東壽光,特別是到三元朱村考察,確實是開了眼界,但於我們的實際相比,「他山之石」並不一定能「攻玉」。所以,要尊重客觀規律,要尊重農民朋友自己的選擇。
㈨ 小麥播種機一天能播種多少畝地
看你動力和型號了,當然機器越大幹活越快,還有看你地形了,平原大塊地就快很多,主要是轉場和來回倒車時間少,山坡地小面積地塊就不行了,倒車轉車會暈死
㈩ 冬小麥每畝應該種植多少
冬小麥的播種量因地區、播種方式及種子不同而異,每畝10公斤--30公斤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