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械是什麼和什麼的總稱,構件是什麼的單元體,可以由一個或多個零件組成.
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構件是機器運動的單元體。
Ⅱ 機器功能與組成是什麼
從人類進化和進步的角度看,機械的發明和不斷改進,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人類的雙手,能源和動力的利用是為了實現自動化,現代機械的發展越來越先進,也越來越復雜,很多機械要達到其使用目的,幾乎都涉及對動力的需求、能量的轉化、運動形式的改變等。因此,要認識復雜機械,應該對其用途、功能、基本組成和功能實現的原理進行系統分析,此外,所有的機械設備都是由一個個零件裝配而成的,因此還可以從製造機械零件所有的材料、採用的加工方法、具體形狀和尺寸等方面對機械的組成結構進行深入剖析。
Ⅲ 機械通常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起什麼作用
機械通常由動機部分、工作部分、傳動部分三部分構成。
一、 動機部分
動機部分的功能是將版其他形式的能量變換權為機械能(如內燃機和電動機分別將熱能和電能變換為機械能)。原動部分是驅動整部機器以完成預定功能的動力源。
二、 工作部分
其功能是利用機械能去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信號,如發電機把機械能變換成為電能,軋鋼機變換物料的外形等。
三、 傳動部分
其功能是把原動機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轉變為工作部分所需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
主要特徵
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
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機器具備機構的特徵外,還必須具備第3個特徵即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以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的機構。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來看,機構和機器並無區別泛稱為機械。
Ⅳ 機器四大組成部分
機構指兩個或兩抄個以上的構件通過活襲動聯接以實現規定運動的構件組合.
機器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它是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信息處理、以及產生有用功.
機器四大組成部分
動力系統(原動機,電動機等)
傳動系統(軸承、齒輪、皮帶、鏈條等)
工作系統(執行機構)
控制系統(操作、監測等)
Ⅳ 機械結構是什麼
機械結構就是由什麼組成,怎樣連接等等
Ⅵ 機械主要是由什麼部分組成
動力系統:比如電動機、內燃機、電瓶、蒸汽機等;
傳動系統:比如傳動軸、連桿、齒輪等各種傳動機構;
執行系統:比如機床的刀架,裝載機的鏟子等
Ⅶ 機械是什麼的總稱由哪幾部分組成
武裝力量的含義是:國家或政治集團所擁有的各種武裝組織的總稱,一般以軍隊為主體,由軍隊和其他正規的、非正規的武裝組織結構組合構成。 我國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
Ⅷ 機器有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我的作業,謝謝了。
底座、機架、工件、功率輸出部件。底座和機架用於固定或支持工件及功率輸出部件,工件用於按既定方式運動實現按要求做功,功率輸出部件用於向外部輸出功。
Ⅸ 機器的組成與結構是什麼
功能與性能的實現是靠機器的結構來保證的,機器的種類很多,其結構也不盡相同。但任何一個機器從功能的角度來看都可以分為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執行系統、操縱和控制系統,如圖1-21所示,另外還有支承系統和潤滑、冷卻與密封系統。
圖1-21機器的功能組成
1動力系統
動力系統包括動力機及其配套裝置,是整個機器工作的動力源,如圖1-20自動洗衣機的電動機。按能量轉換性質的不同,動力機可分為一次動力機和二次動力機。
一次動力機是把自然界的能源(一次能源)直接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如內燃機、汽輪機、燃氣輪機等,其中內燃機廣泛用於各種車輛、船舶、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等移動作業機械,汽輪機、燃氣輪機多用於大功率高速驅動的機械。以一次動力機為動力源的機器比較多,比如汽車、飛機、輪船、潛艇等都是以一次動力機為動力源的。
二次動力機是把二次能源(電能)或由電能產生的液能、氣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如電動機、液壓馬達、氣動馬達等。它們在各類機械中都有廣泛應用,其中尤以電動機應用更為普遍。比如,各種類型的機床、洗衣機、電風扇、水泵、油泵等,都是以二次動力機作為機器的動力源的。
由於經濟上的原因,動力機輸出的運動通常為連續的高速旋轉運動。
2傳動系統
傳動系統是把動力機的動力和運動傳遞給執行系統的中間裝置,是連接動力系統和執行系統的「橋梁」。如圖1-20洗衣機要將電動機的動力通過皮帶輪和減速器傳遞給波輪,驅動洗衣機工作。機械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各種各樣,各種機械的傳動系統千變萬化,但通常包括下列幾個組成部分:變速裝置、啟停和換向裝置、制動裝置及安全保護裝置等。
傳動系統有下列主要功能:
(1)變速,當用動力機進行變速不經濟、不可能或不能滿足要求時,通過傳動系統實行變速(有級或無級),把動力機的速度降低或增高,以滿足執行系統多種速度的要求。
(2)改變運動規律或形式,把動力機輸出的均勻連續旋轉運動轉變為按某種規律變化的旋轉或非旋轉運動。之所以要進行運動形式的改變,是因為有許多機械需要直線移動、擺動、間歇旋轉等其他的非連續旋轉運動。
3執行系統
執行系統由執行構件和與其相連的執行機構組成,是直接完成機器工作任務的部分,常出現在機械繫統的末端,直接與作業對象接觸,如洗衣機的波輪、汽車車輪、機器人的抓取機構等。通過它們完成機器預定的功能,因此是直接影響機器工作質量的重要部分。例如,為了提高洗衣機洗凈衣服的效果,對作為執行構件的波輪,不同的廠家開發了「棒式波輪」、「碟形波輪」、「凸形波輪」、「偏心波輪」等多種形式。機器人的執行機構是抓取機構,為了能可靠抓起不同形狀的物體,抓取機構有各種結構形式。
執行系統有下列主要特點:
(1)執行機構的作用是傳遞和變換運動與動力,即把傳動系統傳遞過來的運動與動力進行必要的轉換,以滿足執行部件的要求。
(2)執行機構變換運動,就其變換形式來說,常見的有將轉動變換為移動或擺動,或反之。就變換的節拍來看,則可將連續運動變換為不同形式的連續運動或間歇運動。
(3)執行系統工作任務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夾持、搬運、輸送、分度與轉位、檢測、施力。根據機械繫統工作要求,往往一個執行系統需要具備多種功能要求。
(4)執行系統通常處在機械繫統的末端,直接與作業對象接觸,其輸出也是機械繫統的主要輸出。因此,執行系統工作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性能,執行系統除能滿足強度、剛度、壽命等要求外,還應充分注意其運動精度和動力學特性等要求。
4操縱和控制系統
機械因人的需要而設計,為人所服務,必定要被人所控制,操縱和控制系統是使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彼此協調運行,並准確可靠地完成整機功能的裝置。它的功能是控制或操縱上述各系統的啟動、離合、制動、變速、換向或各部件間運動的先後次序、運動軌跡及行程等。
傳統的控制系統通常是由接觸器、繼電器、按鈕開關、行程開關、電磁鐵等傳統電氣部件組成。而隨著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機械朝著自動化、精密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電腦控制的機電產品從生產機械(如數控機床)到家用電器越來越普遍。因此控制系統在整台機器設備中的作用顯得日益重要,在整機成本中的份額也越來越大。圖1-20全自動洗衣機中的程序控制器8,早期的方案多用「機械定時器」作為該控制器的基本結構,而現今的洗衣機更多採用電腦(微處理器)作為控制的核心。關於機械控制系統的詳細介紹,請參照第四章工程式控制制認知。
5支承系統
支承系統是總系統的基礎部分。它主要包括底座、立柱、橫梁、箱體、工作台和升降台等,作用是支撐動力機、傳動系統、執行系統、操縱與控制系統,使它們保持各自正確的位置,並有機地聯系起來。機器設備的運輸、安裝都離不開支承系統,並往往占據了機器重量的大部分。如生活中常見摩托車的車架組成了該設備的支承系統,顯然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6潤滑、冷卻與密封系統
潤滑與密封裝置的作用是降低摩擦;冷卻的作用是降低溫升。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證總系統及各子系統能在規定的溫度范圍內正常地工作和延長使用壽命。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任何機械產品都離不開機械繫統,不論是汽車、飛機,還是機器人、加工中心這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都必須有機械繫統。通常所指的加工中心也都是在機械繫統基礎之上,應用相應的控制理論和方法,結合電子及微電子技術,並採用測試、控制等電子集成元件,組成了比普通機床在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技術指標都有所提高的一種加工設備。
那麼手機、電腦、列印機、傳真機、照相機等電子器械的組成又該如何劃分呢?請同學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