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化戰爭和信息化戰爭的制勝理念有何不同
1、戰爭形態的本質性區別
作戰要素的評估。在生產要素方面,工業時代多依賴土地、勞力、原料和資本等有限的物質資源,而信息時代則轉向數據、信息、圖像、符號、文化、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資源。
如果把生產要素比作戰鬥力要素,那麼機械化戰爭中主要依賴於坦克、飛機、艦艇等作戰平台,以及火炮、導彈、炸彈等火力殺傷武器,而信息化戰爭中則轉向C4ISR系統、信息戰裝備、精確制導武器和信息化平台,知識成為提高戰鬥力的核心和關鍵性要素。
2、強調不同:
信息化戰爭則不同,強調信息時代的文化特徵,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強調通過震懾而達成作戰目的,強調斬首為主而不再是打擊敵人有生力量為主,不再把攻城掠地、摧毀敵人作戰平台和武器裝備作為戰爭勝負和效能高低的重要指標,關鍵性指標是攻心奪氣,通過信息戰、心理戰改變敵人的認知體系,使之不戰、少戰或小戰而勝。伊拉克戰爭中的巴格達之戰及後期的地面作戰,突顯出這方面的特徵。
力量標準的界定。在生產模式上,工業時代往往是把人員和機器都集中在廠房內進行大規模生產,主要是依靠人類的體能、低技能和機器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員的相互替代性較強;而信息時代則傾向於非大規模化和多樣化生產,主要依靠人員的智能,相互之間難以替代,花費和投入也相應增大。
3、技術不同:
在信息流向上,信息化戰爭的指揮體制也有很大不同。由於所有武器裝備和作戰單元都實現了互聯、互通、互操作,所以相互之間可以共享信息資源,實時獲取或傳遞信息,信息難以因官階高低而被壟斷,也難以因中間層次過多過大而被阻隔,所以委託式指揮和橫向一體化指揮成為典型模式。
隨著扁平化、網路化體制的發展,信息化戰爭中部隊的編成也將產生變化,主要方向是組建小型、多能、輕便、快速、可重組、能全球部署的小部隊,這些部隊人員不多、武器先進、火力強大、作戰靈活、編組多樣,便於根據不同使命任務快速重組,具有分散部署、集中戰鬥力的強大功能。
⑵ 信息化戰爭與機械化戰爭的區別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並依賴於信息的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以及信息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依託網路化信息系統,大量地運用具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的武器裝備,並採取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局部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較有限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武器裝備系統、以信息為主要資源、以信息化軍隊為主體、以信息中心戰為主要作戰方式,以爭奪信息資源為直接目標,並以相應的軍事理論為指導的戰爭。信息實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統,精確制導彈葯,太空兵器,智能部隊,以及具有高技術、高知識、高素質的人員。
信息化戰爭所描述的戰爭形態有以下6種表現:①主要使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武器裝備系統;②以信息為主要戰略資源;③以信息中心戰為基本作戰方式;④以爭奪信息資源為戰場目標;⑤以信息化武裝力量為主體;⑥實行以信息化軍事理論為基礎的戰爭指導。
信息化戰爭與以往戰爭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信息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變化。信息作為一種新型資源,改變了物質和能量的作用方式,進而改變了作戰制勝機理,無可爭議地成為生成戰鬥力的新的主導資源。[1]
⑶ 信息化和機械化
武器裝備信息化 所謂武器裝備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使武器裝備在預警探測、情報偵察、精確制導、火力打擊、指揮控制、通信聯絡、戰場管理等方面實現信息採集、融合、處理、傳輸、顯示的網路化、自動化和實時化。武器裝備信息化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對機械化武器裝備進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需要說明的是,武器裝備信息化不是對機械化武器裝備的簡單否定拋棄,而是對機械化武器裝備改造和提升。形象地講,就是把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以模塊形式嵌入機械化武器裝備之中,使機械化武器裝備具備類似於人的「眼睛、神經和大腦」的功能,從而使其綜合作戰效能倍增,滿足信息戰爭作戰的需要;另一個方向是研製新的信息化武器裝備,如C4ISR系統、計算機網路病毒、軍事智能機器人等。武器裝備信息化將使電子信息系統在武器裝備體系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相應的作戰保障裝備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日益重要,武器裝備體系中除了傳統的硬殺傷兵器,還將出現軟殺傷兵器 編成建制的,以坦克、裝甲輸送車或步兵戰車實施運動和戰斗的部隊。以坦克為主要裝備的部隊稱坦克部隊。以裝甲輸送車或步兵戰車為主要裝備的部隊稱機械化步兵部隊或摩托化步兵部隊。 摩托化步兵是指搭乘車輛實施機動,徒步進行作戰的兵種。其特點是戰斗開始前運動速度快,適應各種地形條件,機動靈活。但進行戰斗時沒有必要的掩護,戰斗發展速度慢。這是經濟不發達國家採取的過渡型編制。我軍以前全是徒步步兵,建國後編制了少量的摩托化部隊,目前所有步兵單位已全部實現了摩托化和機械化。 通常摩托化步兵師編有坦克團、摩托化步兵團(若干)、炮兵團、防空團;摩托化步兵團編有摩托化步兵營(若干)、炮兵營;摩托化步兵營編有摩托化步兵連(若干)、炮兵連;摩托化步兵連編有若干步兵排和汽車班。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步兵單位將全部實現機械化和數字化。 機械化步兵是指搭乘車輛實施機動和作戰的兵種。裝備有坦克、裝甲輸送車(或步兵戰車)。通常機械化步兵師編有坦克團、機械化步兵團(若干)、炮兵團(自行火炮)、防空團;機械化步兵團編有機械化步兵營(若干)、坦克營、炮兵營;機械化步兵營編有若干機械化步兵連;機械化步兵連編有若干機械化步兵排。 數字化部隊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以數字通信技術聯網,使部隊從單兵到各級指揮員,使各種戰斗、戰斗支援和戰斗保障系統都具備戰場信息的獲取、傳輸及處理功能的部隊。 在信息化戰爭時代,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為核心,以精確制導武器為骨乾的火力打擊系統和以電子干擾設備為代表的電子對抗系統,已經成為軍隊生存與制勝的重要支柱。信息化戰場上的一切作戰活動及其效能都是建立在信息基礎之上的,信息的准確獲取,充分控制和有效使用已成為作戰的中心環節。軍隊將是信息化軍隊,戰場將是信息化戰場,對"制信息權"的爭奪與對抗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交戰雙方勝負。可以說,誰控制了信息,誰就贏得了戰爭。盡管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信息化戰爭還只是處在初期發展階段,信息化軍隊與戰場還才剛剛起步,但許多國家已從過去的火力制勝的觀念轉到信息制勝的觀念上來,用信息制勝的觀念來進行軍隊建設和戰爭准備。 數字化部隊的建設不僅使部隊的指揮控制能力提高,結構精幹,反應迅速;同時,也使整個戰場上的信息系統能相互兼容,更加及時可靠,使諸兵種的聯合與合成作戰行動成為密切協調的整體,從而,能夠贏得和保持戰場指揮控制的主動權,更精確地使用作戰力量,打贏戰場時空范圍廣大、作戰對象和規模不同的各種強度的陸戰。 數字化部隊是進行信息化戰爭的基礎。自先,數字化部隊的數字通信系統、計算機系統具有信息傳輸、處理速度快、准確率高,保密性能強,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使上級與下級之間、友鄰部隊之間、單兵與作戰平台之間、武器與武器之間的信息的獲取、傳輸和處理實現了一體化,因此,能對戰場上出現的各種情況,立即作出反應,迅速採取對策,能實時發現目標、實時決策、實時指揮、實時機動、實時攻擊,符合信息化戰爭戰場一體化的要求。 其次,數字化部隊廣泛採用感測技術、定位和識別技術,具有先進的信息探測與獲取能力,將偵察情報系統與數字通信系統、指揮控制系統相結合,各級指揮員能夠清楚地掌握交戰雙方作戰部署和作戰企圖,能集中優勢力量打擊敵要害及薄弱部位,使戰場呈現高度透明。 第三,數字化部隊採用以先進的軟體系統為核心的指揮控制系統,加上完善的數字通信系統,能夠建立起可靠的戰場指揮信息網路,從而,把戰斗、戰斗支援和戰斗保障力量連成一個整體,各級可以共享戰場信息,使指揮程序簡化,並在加強上級集中統一指揮的同時,又使下級擺脫了指揮方面的依賴性,使具體指揮權得到合理的分散。實現了既要高度集中又要相對自主的信息化戰爭指揮控制要求。 第四,數字化部隊的數字通信網路可實時傳遞"聲像化"信息,上級指揮官只要發出指令,部屬就可以按上級意圖協同動作,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戰鬥力。由於各種戰斗車輛和戰斗人員都配有定位導航系統,能夠知道自己在戰場上的准確位置,因而也就更加容易在各種復雜的戰場環境下採取協同動作,形成整體合力。這不僅使復雜的作戰協同趨於簡單;而且,減少了戰場上的不確定因素,便於組織多軍兵種的聯合與合成作戰行動。 第五,數宇化部隊能夠利用數字通信系統和後勤技術 指揮控研系統,提高後勤技術保障的時效性和靈活性,使繁重、復雜的作戰保障變得簡單、便捷。戰斗中,數字化部隊的後勤技術部門不僅可以通過信息系統掌握戰斗部隊作戰物資的消耗情況、人員車輛的損傷情況,迅速根據需要組織救護和保障;而且,保障機構還能夠准確掌握戰損車輛和人員的位置,及時趕到救護和補給地點,保證了戰場補給、搶修、搶救等保障工作的快速性、有效性。 第六,數字化部隊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方式,使信息獲取、傳遞、處理實時化、使目標探測、監視、分配、打擊、毀傷、評估一體化,從而使部隊的整體能力得以充分發揮,使部隊的作戰能力"倍增";同時,數字化武器裝備反應速度快,射擊精度高,防護能力強;數字通信系統保密性好,部隊作戰易達成戰役、戰術突然性。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作戰效能。
⑷ 機械化戰爭與信息化戰爭有何不同
機械化主要是用於陸軍,二戰時期,蘇聯、德國的機械化步兵團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內蘇聯一容直持續到冷戰時期,主要是以重型坦克、裝甲車、摩托化步兵師混合編制而成!用於大規模陸地戰!
信息化主要上世紀兩伊戰爭開始發展起來的,用先進的軍事衛星與雷達偵察敵方的重要軍事據點,並結合海空軍給予精準打擊!主要用於空戰,和精準打擊!
⑸ 信息化戰爭與機械化戰爭有何不同
1、作戰要素不同,機械化作戰的要素是技術兵器,說白了就是飛機大專炮,而信息化戰爭的主要要屬素是電磁權
2、控制方式不同,機械化作戰帶有工業革命時期的色彩,指揮系統條塊分割,具有科層化特點,信息化作戰具有流程化特點,任務中心,資源靈活組合
3、作戰方式不同,機械化戰爭帶有線性化特點,前後方比較分明。信息化戰爭沒有明顯的前後之分,打擊目標可能是同時發生
4、附帶毀傷不同,信息化戰爭講究外科手術式的打擊,精確、附帶傷亡小;而後者講究面殺傷
⑹ 機械化戰爭和信息化戰爭的主戰武器,作戰特點和主要戰術分別是什麼
前者是以裝甲部隊或其它機械化部隊為主。後者是以遠程導彈,戰機,轟炸機,雷達等為主。前者特點是步步推進,後者是外科手術式的中央開花。
⑺ 機械化戰爭和信息化戰爭兩種戰爭形態各自的基本特徵及其主要區別(論文用)
機械化戰爭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用人操縱機器去打仗,重視軍隊的機動能力,擴展人的四肢,節省人的體力。
信息化戰爭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通過信息技術進行通信,重視部隊的配合能力,擴展人的腦力。
在過去由於部隊之間距離較近,戰場局限於視距范圍內,簡單的通訊手段就可以滿足,比如手勢、旗語、火光、聲音、煙霧等。由於武器裝備的運動速度加快,相隔距離較遠,必然產生信息通訊問題。通訊聯絡成為制約武器裝備發揮能力的瓶頸。越南戰爭,黴菌飛機由於敵我識別系統不完善,(也是出於政治考慮)必須要目視辨別敵我後才可以發射導彈,大大削弱了麻雀導彈的作戰能力。在洲際彈道導彈時代,導彈從發射到在目標爆炸,才30多分鍾,如果信息通信技術不完善,根本沒有時間反應,只能被動挨打。二戰發展的地空聯合作戰、海空聯合作戰,都對通信指揮提出很高要求。中途島海戰,美國如果沒有充分信息,絕對不會取勝的。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多遠的通信手段,就有多大的戰爭規模。反過來,多達的戰爭規模就要多大的通信距離。不僅要偵察,還要指揮,做到信息共享。每個武器節點既是信息搜集者,也是行動執行者。每個士兵都共享到一個通訊網路,好像在QQ上一樣,除了人之間通信,機器之間也自動通信。
信息化改變了戰爭的形態:過去的戰爭中,士兵必須到戰場操縱使用武器作戰。信息戰爭中,軍人坐在家裡、軍營就可以操縱武器作戰。這就是信息通訊把人和武器分離的效果。機械化師延長了人的四肢,信息化是用無形的四肢代替人的四肢
⑻ 誰能告訴我機械化軍事和信息化軍事的區別
信息化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機械化的戰鬥力的輔助理論和戰發~~~
⑼ 信息化有哪些主要特徵
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徵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以信息為基礎的信息化戰爭,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將成為21世紀戰爭打得主要表現形式。信息化戰爭是信息起主導作用的戰爭,是使用信息、信息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
關鍵詞:制信息權 知識化 戰爭目的 精確打擊 一體化 空襲
前言
信息化戰爭的內涵是: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廣泛運用,特別是建立一個確保包括軍隊成員在內的全體成員使用的、極大容量的信息網路,通過對軍事信息的收集與積累、軍事信息的處理與流通、軍事信息的控制與利用,使部隊的建設、訓練和作戰發生根本性變化,全面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和戰鬥力。
一、 信息化戰爭爭奪的核心是制信息權
信息是信息化戰爭的基礎,離開了信息就難以掌握戰爭的主動性,更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實戰證明,信息已成為影響戰爭全局的重要戰略資源,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戰爭的各種要素之中,上升到戰爭的主導地位,信息對抗、爭奪制信息權,已成為信息化戰爭的核心。
從一定意義上講,爭奪信息控制權的斗爭,在深層次上表現為信息技術力量間的斗爭,信息技術發展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制信息權的爭奪。爭奪制信息權的激烈斗爭更表現在計算機網路空間中。信息化戰爭中制信息權的掌握與否關繫到戰爭全局。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信息權的爭奪將異常激烈。
二、 信息化戰爭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將成為可能
由於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文明的」信息化戰爭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一改過去追求殺傷力的作戰指導,是更加註重效益的戰爭,技術手段為戰爭指導者,通過兵不血刃而達到戰爭的可能,這是使「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思想可能在信息戰爭中成為可能。 在信息化戰爭中,由於信息化裝備主宰戰場,距離將不再是戰爭的障礙,「戰爭迷霧」將被驅散,火器的命中率將極大提高,因而可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將「附帶破壞」減少到最低程度,使從古至今無法實現的願望真正變成現實。
三、 信息化戰爭是知識化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作為21世紀的戰爭,戰爭的較量主要是知識之間的較量,當然也包括智謀的驕較量。信息化戰爭不是不要物質力量和物質基礎,他不僅需要物質基礎、物質力量的支持,而且對於物質基礎、物質力量的需要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慾望,超過任何一個時代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將是一種知識力量之間進行較量的新型戰爭;信息化戰爭是信息和知識制勝的戰爭;信息化戰爭是通過信息和知識實現國家行為,達到國家目的,奪取戰爭勝利的戰爭。
四、 信息化戰爭是目的有限、過程短暫的戰爭
由於受到國際政治、經濟、技術等諸多因數的影響,以及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運用和信息武器的出現,信息化戰爭是呈現的一個特點。
一、信息化戰爭目的有限。
二、信息化戰爭過程短暫。
五、 信息化戰爭是遠程與精確打擊的戰爭
信息化遠程打擊與精確打擊,是信息化戰爭的又一個突出特點,它既不受距離的約束,又實現了真正意義的精確打擊。
一、繼續增強遠程打擊能力。
二、不斷提高精確打擊效果。
1/2
六、 信息化戰爭是全方位一體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形態與機械化戰爭形態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戰爭的戰場環境全方位、戰爭力量的組織形式一體化。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不論其規模大小、地域差異、條件不同,戰爭形態都將表現為以網路化信息技術為支撐,由多維戰爭空間力量和多個戰爭力量單元共同參與的聯合行動。
一、信息化戰爭戰場空間一體化。
二、信息化戰爭軍事力量一體化。
三、信息化戰爭作戰指揮扁平一體化。
四、信息化戰爭必須堅持對敵實施整體化打擊。
七、 信息化戰爭中的空襲與反空襲地位突出
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有目的、有選擇的高強度空襲任然是戰爭一方的首選樣式。反空襲也必然是另一方的重要內容空襲與反空襲必將成為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點。
一、空襲在信息化戰爭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二、提高反空襲能力是贏得信息化戰爭的關鍵所在。